要点一: 所属板块 电力行业 河北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AH股 超超临界发电 绿色电力 一带一路 央国企改革 风能 太阳能 核能核电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电厂;开发、投资、经营以出口为主的其他相关企业;热力生产及供应(仅限获得当地政府核准的分支机构);电力生产(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力供应。(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电力供应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要点三: 煤炭发电和热力 公司主要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06,924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93,676兆瓦,天然气、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16.92%。公司中国境内电厂广泛分布在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电力公司。
要点四: 行业背景 根据国家相关机构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完成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1%,居民用电同比增长4.9%。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规模和装备优势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152,992兆瓦,境内电厂累计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公司燃煤机组中,6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组装机容量超过55%,包括16台已投产的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公司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装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升级,单机5兆瓦及以上的大型风机装机容量超过7,800兆瓦,超过公司风电装机总容量的38%;公司参与研发的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17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 (二)电厂的区域布局优势 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电厂分布在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位于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的机组利用率和电价水平较高,内陆电厂大多分布在环绕首都和燃料陆运直达区域,有利于多渠道采购煤炭、稳定供给。公司拥有港口及码头资源,对提高集约化燃料管理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公司统一库存、发挥淡储旺耗的功能,加速煤炭周转,减少滞期费用。公司新能源项目大多分布在消纳能力较强、电价相对较高的区域,同时坚持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开发,目前已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形成海上风电发展带,有力保障了新能源项目的收益率水平。此外,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公司电厂的境内外区域布局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增强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三)低碳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 公司积极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顺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政策趋势,充分发挥“两个联营”优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风电装机容量为20,038兆瓦(含海上风电5,880兆瓦),太阳能装机容量为24,050兆瓦,水电装机容量为370兆瓦,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15,232兆瓦,生物质能源装机容量为160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39.12%。 (四)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成绩显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增进对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研发投入,前瞻性布局网络安全、科技兴安、海上风电、燃机自主运维等多个领域,持续推进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先进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临沂电厂COAP近零排放技术成果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际领先”技术鉴定;河南安阳“光伏+生态建设”10万千瓦综合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湖北虚拟电厂首次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调电试运行圆满成功。上半年,公司及所属单位共有494件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41件国际专利获得授权。 (五)不断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信誉优势 作为境内外上市公司,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市地监管要求,积极接受广大投资者的监督。目前公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之间相互制衡、运转协调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的治理结构、严谨的内控体系、健全的制度机制,有效保障了公司的规范化运作。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融资渠道广、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 (六)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海外发展经验 公司先后于1994年、1998年和2001年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完成了一系列权益和债务融资,为公司经营筹措了大量资金。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持“开发与收购并重”的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收购,助力公司快速成长。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收购、运营新加坡大士能源,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建成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大能源项目——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积累了海外发展的宝贵经验。新加坡大士能源通过精益管理、智慧运营等一系列措施,打造了新加坡最具竞争力的综合能源企业之一,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价值创造行动优秀案例。 (七)卓越的市场运营管理和客户服务能力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通过政策和市场研判、量价统筹,努力增发效益电量。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适应市场新形势,不断优化市场营销管理流程、创新运营模式,提升市场交易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构建营销数字化系统,建成售电新媒体宣传矩阵体系,按照建设品牌提声誉、新媒体宣传促流量的策略,扩大小微市场份额,推动售电量和用户数量提升,完善用户结构和用电质量,持续保持和巩固公司优秀的客户服务水平。把握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市场机遇,加强多市场统筹协同,探索电碳绿证多市场业务协同增效。 (八)高素质的员工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层 公司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注重专业人才、青年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聚焦公司事业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忠于华能事业、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全面的行业知识并深刻了解国内国际业务所在地相关监管制度,紧跟电力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能够把握市场商机,制定并实施可行的商业策略,评估及管控风险,高质量执行管理及生产计划,有效提高公司价值。 (九)大股东的强有力支持 自公司上市以来,公司大股东在新项目开发、燃料稳定供应、创新技术内部共享及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一直为公司提供强有力资源支持,同时不断将优质资产注入公司,并通过参与公司的股权融资注入现金,有效支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