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化(000422)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化肥行业 湖北板块 养老金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股权激励 并购重组概念 磷化工 湖北自贸 降解塑料 光刻机(胶) 氟化工 央国企改革 锂电池 化工原料 煤化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肥料生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电气安装服务;港口经营;食品添加剂生产;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生产;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危险废物经营;危险化学品生产;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肥料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食品添加剂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固体废物治理;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报告期内新增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细分行业包括化肥行业(尿素、磷铵、复合肥等)、化工行业(聚氯乙烯、烧碱等氯碱化工,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保险粉等精细化工)及煤炭行业,已形成完整的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包括尿素216万吨/年、磷铵165万吨/年、PVC90万吨/年、季戊四醇6万吨/年、煤炭3,000万吨/年。当前化工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关键阶段,市场呈现供需再平衡态势。公司的磷铵、尿素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聚氯乙烯、烧碱装置盈利水平目前居于国内同行业中上游,煤矿单矿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化肥行业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相关数据,2025年全球化肥消费总量达到2.05亿吨,国内消费量约0.72亿吨,市场规模预计达3,200亿元。供需方面,氮肥、磷肥结构性过剩,价格在2024年整体呈下行态势,预计2025年下半年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环保政策驱动绿色转型,生物有机肥、精准施肥技术应用加速,复合肥需求扩大,市场集中度提升。 (二)氯碱行业 2025年,政策严控电石等行业新增产能,推动供给端优化。氯碱行业因产能集中度高,政策驱动下供给端调整空间较大。预计烧碱产能新增434万吨,总规模突破5,000万吨,但需求增量受限于铝土矿紧缺;PVC新增产能260万吨/年,增速达6.31%,供需矛盾或继续扩大。行业通过“以碱补氯”维持微利,节能降耗政策加速电解槽等设备更新,推动向高效、低碳方向升级。 (四)精细化工行业 高端专用化学品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生物基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等为潜在增长领域。季戊四醇在新能源材料(锂电池、环保涂料)需求进一步释放,高纯度、低污染产品加速替代传统工艺产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出口份额或将扩大。保险粉行业受环保法规倒逼整合,中小企业加速淘汰,新能源材料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五)煤炭行业 近两年煤炭生产和消费呈现“生产稳增、消费分化、供需趋松”的发展趋势。2024年,煤炭市场供需整体平衡,价格呈区间震荡、重心下移走势。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煤炭实际供需依然保持平衡。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综合资源优势 新疆宜化生产所需核心原材料煤炭、原盐、石灰石均为自有矿山生产,确保生产所需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进而打造了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体系。新疆宜化矿业拥有新疆准东五彩湾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保有资源量为21.08亿吨,该煤矿具有煤炭埋藏浅、地质构造稳定、资源禀赋好、易于开采等特点,平均厚度68米,可作为优质的动力、化工用煤,当前核定产能为3,000万吨/年,每年用皮带廊道为新疆宜化供应300余万吨。新疆宜化全资子公司巴州嘉宜矿业有限公司拥有石灰石矿,保有资源量为7,002万吨,当前核定产能为370万吨/年,每年为新疆宜化供应100余万吨。新疆宜化全资子公司新疆宜新化工有限公司拥有石盐矿,保有资源量2,488万吨,当前核定产能为100万吨/年,每年为新疆宜化供应40余万吨成品盐。 (二)循环经济优势 公司采取上下游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既保证公司获得利润的稳定性,也保证公司在一体化的经营中有效降低成本。公司充分发挥宜昌磷矿资源优势,利用地处北煤南运大通道的有利区位,通过一体化经营降低成本,原煤加工得到液氨等中间产品,液氨、磷矿用于生产磷铵、复合肥,磷铵生产过程中副产氟硅酸用于生产氟化铝;甲醇用于生产季戊四醇,季戊四醇副产甲酸钠用于生成保险粉,各级产品均能得到充分利用,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液氨、硫酸生产过程中副产蒸汽用于其它产品供热。近年,公司利用沿江1公里搬迁契机,实现各产业在同一园区集聚,不断强化对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持续完善产业发展循环、余热利用循环、伴生资源和固废综合利用等特色循环链,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新产品”循环发展,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型绿色集群。 (三)规模优势 公司专注于化肥、化工产品及煤炭的生产与销售,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季戊四醇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尿素、磷铵、聚氧乙烯产能均位于行业前列,旗下新疆宜化露天煤矿单矿产能位居国内前列,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 (四)技术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组建产业研究院,对内为研发人员技术创新提供优厚激励机制,对外汇聚顶尖专家与技术骨干,联合16家知名高校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启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公司加快项目研发,承担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16项,同时聚焦产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陆续开发、引进、应用多项先进技术,拥有专利470余项,覆盖公司各主要业务板块。公司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并以终端市场为导向,立足产业基础,开展新产品研发,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生产基地布局优势 公司在磷资源富集地区宜昌及周边地区松滋设立磷酸二铵生产基地,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当地煤、电、天然气资源丰富,原材料价格相对低廉,有利于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环保优势 公司始终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并以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为契机,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投入,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随着国家、人民群众对于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公司这一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七)品牌和渠道优势 公司具有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宜化”牌系列商标属于国家驰名商标,公司产品尿素、聚氯乙烯、烧碱等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遍及全国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公司主导产品季戊四醇、磷酸二铵出口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地区。公司依靠严格的生产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与稳定,也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形成了市场信誉较高的品牌优势。 (八)管理优势 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预算管理,严控建设成本,强调源头降成本、过程控费用、终端增收益,优化市场运营,实施产销联动,开展战略合作,追求合作共赢,强化绩效考核,提高企业效能,增进员工福祉,相继推出企业年金、股权激励等措施提升凝聚力。

要点六: 控股子公司签署10万吨精制磷酸项目合作协议 2023年1月13日公司对外公告,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滋新材料”)由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宜化松滋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滋肥业”)和史丹利化肥松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滋史丹利”)共同投资,松滋肥业持有松滋新材料35%的股权。松滋新材料为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以下简称“合作项目”)投资主体,为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合作项目建设,松滋新材料与松滋肥业各自履行审批程序后,共同签署《关于10万吨精制磷酸项目之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由松滋肥业自筹资金在松滋新材料厂区合作项目内投资建设10万吨/年精制磷酸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或“精制磷酸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5亿元(含税),其中用于采购设备、材料、进行安装的投资金额不超过4亿元(含税),用于购买精制磷酸项目占地红线范围内国有土地使用权及相关房产设施的投资金额不超过1亿元(含税)。2023年1月12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与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署10万吨精制磷酸项目合作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