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300188 国投智能 更新日期:2025-11-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最新提示】【2.互动问答】【3.最新公告】【4.最新报道】
          【5.最新异动】【6.大宗交易】【7.融资融券】【8.风险提示】
【1.最新提示】
【最新提醒】
┌─────────────┬──────────┬──────────┬──────────┬──────────┐
│●最新主要指标            │          2025-09-30│          2025-06-30│          2025-03-31│          2024-12-31│
├─────────────┼──────────┼──────────┼──────────┼──────────┤
│每股收益(元)              │             -0.4260│             -0.2470│             -0.1500│             -0.4800│
│每股净资产(元)            │              3.5999│              3.7693│              3.9357│              4.0815│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11.0800│             -6.1600│             -3.6700│            -11.1600│
│实际流通A股(万股)         │            85550.51│            85550.51│            75739.33│            75739.33│
│限售流通A股(万股)         │              397.22│              397.22│            10208.40│            10208.40│
│总股本(万股)              │            85947.73│            85947.73│            85947.73│            85947.73│
├─────────────┴──────────┴──────────┴──────────┴──────────┤
│●最新公告:2025-10-24 16:34 国投智能(300188):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2025年修订)(详见后)                          │
│●最新报道:2025-10-27 18:18 国投智能(300188)202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详见后)                          │
├─────────────────────────────────────────────────────────┤
│●财务同比:2025-09-30 营业收入(万元):79515.11 同比增(%):-11.39;净利润(万元):-36554.98 同比增(%):-51.16           │
├─────────────────────────────────────────────────────────┤
│最新分红扩股:                                                                                                     │
│●分红:2025-06-30 不分配不转增                                                                                    │
│●分红:2024-12-31 不分配不转增                                                                                    │
├─────────────────────────────────────────────────────────┤
│●股东人数:截止2025-10-31,公司股东户数48317,增加1.85%                                                             │
│●股东人数:截止2025-10-20,公司股东户数47441,减少2.63%                                                             │
│(详见股东研究-股东人数变化)                                                                                       │
├─────────────────────────────────────────────────────────┤
│●2025-10-31投资者互动:最新6条关于国投智能公司投资者互动内容                                                      │
│(详见互动回答)                                                                                                    │
├─────────────────────────────────────────────────────────┤
│●拟增减持:                                                                                                       │
│●拟减持:2025-07-25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2025-08-18至2025-11-17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拟减持小于等于859.47万股,占总股 │
│本1.00%                                                                                                           │
│●拟减持:2025-07-25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2025-08-18至2025-11-17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拟减持小于等于300.00万股,占总股 │
│本0.35%                                                                                                           │
└─────────────────────────────────────────────────────────┘
【主营业务】
 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和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电子数据鉴定服务和互联网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最新财报】
┌─────────────┬──────────┬──────────┬──────────┬──────────┐
│最新主要指标              │          2025-09-30│          2025-06-30│          2025-03-31│          2024-12-31│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0.4110│             -0.3590│             -0.2990│              0.0690│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              0.8216│              1.0047│              1.0998│              1.2469│
│每股资本公积(元)          │              1.5494│              1.5494│              1.5494│              1.5519│
│营业收入(万元)            │            79515.11│            55758.84│            21528.90│           176911.65│
│利润总额(万元)            │           -38134.89│           -21394.41│           -14359.45│           -39585.6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万)      │           -36554.98│           -20816.56│           -12639.55│           -41501.28│
│净利润增长率(%)           │              -51.16│              -63.16│             -270.49│             -101.83│
│最新指标变动原因          │                 ---│                 ---│                 ---│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年份              │                  年度│                  三季│                  中期│                  一季│
├─────────┼───────────┼───────────┼───────────┼───────────┤
│2025              │                   ---│               -0.4260│               -0.2470│               -0.1500│
│2024              │               -0.4800│               -0.2810│               -0.1480│               -0.0400│
│2023              │               -0.2400│               -0.4620│               -0.3240│               -0.1950│
│2022              │                0.1800│               -0.2581│               -0.1400│               -0.0720│
│2021              │                0.3900│                0.0408│                0.0090│               -0.0390│
└─────────┴───────────┴───────────┴───────────┴───────────┘
【2.互动问答】
┌──────┬──────────────────────────────────────────────────┐
│10-31       │问:请问最新股东人数。                                                                              │
│            │                                                                                                    │
│            │答:您好,截至2025 年 10 月 31 日收盘,公司的股东总户数为 48,317 户,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
│10-31       │问:公司作为国企参加了很多一带一路项目,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对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这部分投入会得到相应│
│            │回报吗。                                                                                            │
│            │                                                                                                    │
│            │答:您好,公司作为国企参与 “一带一路” 相关项目,既是响应国家战略、助力国际合作的责任担当,也是拓展│
│            │国际市场、积累国际业务经验的重要布局。国际项目的落地与收益转化具有自身周期特性,相关投入的回报将逐步│
│            │通过业务营收、市场份额提升等形式体现,具体经营成果,敬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的信息。感谢您的关注和支│
│            │持。                                                                                                │
├──────┼──────────────────────────────────────────────────┤
│10-31       │问:2024年末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资产从35.08亿元缩水至30.94亿元,股东权益持续受损,股价腰斩后管│
│            │理层未采取有效维稳措施 。在业绩无改善、ST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持续用股东资源进行概念宣传,是否本质上是 │
│            │消耗剩余价值而非维护股东利益公司将如何通过实际经营改善而非炒作,回应股东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诉求        │
│            │                                                                                                    │
│            │答:您好,公司所有支出均遵循 “预算审批 - 流程管控 - 效果复盘” 的全链条管理机制。每一笔投入都严格限│
│            │定在年度预算范围内,且以支撑主营业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目标,绝非 “消耗剩余价值” 的无效投入│
│            │。公司始终将股东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务实经营创造长期价值。全体团队正全力冲刺年度目标,力争用实实│
│            │在在的业绩回报股东信任与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
│10-31       │问:公司推行“勤俭持司”仅实现管理费用14.95%的降幅,远不及51.16%的亏损增幅,且在营收萎缩下仍加码宣传│
│            │投入 。请问为何不优先缩减对业绩无直接支撑的宣传开支,转而补充核心业务现金流宣传投入产生的新增订单、 │
│            │客户转化等效益如何量化在资金紧张时维持高频宣传,是否属于非必要开支                                  │
│            │                                                                                                    │
│            │答:您好,公司始终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 “勤俭持司” 降本增效的同时,兼顾短期经营稳定与长期竞争│
│            │力构建。三季报管理费用的降幅,是在保障核心业务运营、研发支撑及合规管控的前提下实现的降本,并非无差别│
│            │削减费用。公司所有费用支出均需通过预算审批、流程管控、效果复盘的全链条机制,严格控制在年度预算范围内│
│            │,确保每一笔投入都服务于经营目标。管理层会定期复盘宣传投入的投入产出比,结合市场反馈及经营数据动态优│
│            │化投放策略,确保资源向高效能领域倾斜。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
│10-31       │问:董秘曾称公司“核心资源始终聚焦主业”,但2024年商誉减值1.74亿元,应收及存货减值2.43亿元,2025年三│
│            │季度末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高达57.76%,资金链承压明显 。请具体说明2024年至今,技术研发、项目交付、宣传 │
│            │推广的资金投入分别为多少“聚焦主业”为何未体现在研发费用增长与资产质量改善上                        │
│            │                                                                                                    │
│            │答:您好,公司始终聚焦主业推进长期高质量发展,相关财务处理及资源配置均合规有序,关于公司在技术研发投│
│            │入、品牌传播、市场沟通方面的投入金额,已在2024 年年度报告及 2025 年各季度报告的 “研发费用”、“销售│
│            │费用”及“管理费用”科目中依规披露。相关研发及业务投入的效果转化需要一定周期,不仅体现在短期财务数据│
│            │,更聚焦于技术积累、市场拓展及长期竞争力提升方面,感谢您的关注。                                    │
├──────┼──────────────────────────────────────────────────┤
│10-31       │问:公司2024年各季度、2025年前三季度各季度合同额分布多少。                                          │
│            │                                                                                                    │
│            │答:您好,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规范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您询问的各季度合同额分布│
│            │,不属于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范畴。相关可披露的经营数据及重大合同信息,均会通过公司公告及定期报告及时对│
│            │外发布,敬请留意。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
│10-30       │问: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达10.8亿元,占营收比例61.06%,3年以上账龄款项达3.96亿元,存货跌价风险 │
│            │累积,但宣传中未提及相关减值风险 。您此前称坏账准备计提充分,但资产变现能力持续弱化。作为董秘,是否 │
│            │认为这种选择性信息发布侵犯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后续将如何改进资产风险披露的及时性与完整性                │
│            │                                                                                                    │
│            │答:您好,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利益保护,始终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规范履行信息披露义│
│            │务。关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相关的减值风险,公司在定期报告中已进行了充分的披露,包括在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            │” 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部分,对相关资产的账龄结构、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等都有详细的 │
│            │说明。感谢您的关注。                                                                                │
├──────┼──────────────────────────────────────────────────┤
│10-30       │问:公司宣传回避交付难题,仅传递“业务动态”,却隐瞒“在手订单实施及交付延缓”的核心障碍,且未披露受│
│            │阻原因、涉及金额及解决进展 。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为何选择性披露利好信息而隐瞒风险这种做法是否违背公 │
│            │平披露原则请立即公开在手订单的具体执行情况及验收时间表。                                            │
│            │                                                                                                    │
│            │答:您好!公司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全面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您提及的情形。公司新│
│            │签订单转化为营业收入的进度,取决于项目的类别、复杂程度、客户预算、以及组织验收的时间安排等,公司正全│
│            │力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具体对公司业绩贡献的情况,请以公司届时披露的定期报告或相关公告为准。感谢您的关│
│            │注。                                                                                                │
├──────┼──────────────────────────────────────────────────┤
│10-30       │问:公司多次借热点炒作推动股价短期冲高,但5轮概念炒作均以回落告终,当前股价较高位腰斩超50%,10月单周│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8亿元,形成“舆论热、股价冷”的分裂局面。请问公司是否评估过宣传信息与业绩落差对投资│
│            │者决策的误导影响针对股价暴跌引发的质疑,是否已预判潜在的诉讼风险后续将如何弥补投资者信任损失        │
│            │                                                                                                    │
│            │答:您好,公司在公开渠道提及的行业动态,均基于行业研究报告、政策导向进行客观分享,核心目的是让市场清│
│            │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所处赛道的发展潜力,不存在误导的情形。二级市场股价受资本市场情绪、资金偏好等│
│            │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提醒投资者审慎决策,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公司始终重视投资者利益保护,严格遵守相│
│            │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规范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全力保障投资者知情权。感谢您的关注。                    │
├──────┼──────────────────────────────────────────────────┤
│10-30       │问:公司宣传提及“天擎大模型”“与华为信创合作”等内容,但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亏损达3.84亿元,政府补│
│            │助仅1175万元,AI相关布局未转化为实际营收 。请问宣传中所谓的“技术进展”有哪些已形成商业化订单涉及金 │
│            │额及占营收比例是多少这些宣传是否存在“用概念掩盖主业塌陷”的误导性,是否符合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原则    │
│            │                                                                                                    │
│            │答:您好!公司 AI 相关产品的订单情况、涉及金额及营收占比,敬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公司所有信息披露均严│
│            │格遵循 “真实、准确、完整” 原则,确保披露内容与实际情况一致。感谢您的关注。                        │
├──────┼──────────────────────────────────────────────────┤
│10-30       │问:作为创业板公司,公司已同时踩中“连续亏损”“营收萎缩”两大ST核心预警指标,2025年三季度末净资产较│
│            │上年末缩水11.8%,破线风险显著抬升 。董秘作为信息披露核心负责人,为何将精力聚焦于热点炒作而非风险化解│
│            │请明确披露针对ST风险的具体自救方案,包括营收保线的量化目标、亏损收窄的关键举措及对应时间节点,而非以│
│            │“行业特性”搪塞。                                                                                  │
│            │                                                                                                    │
│            │答:您好,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2025 年修订) 》的相关规定,公司截至当前,不存在 │
│            │会被风险警示的情形。感谢您的关注。                                                                  │
├──────┼──────────────────────────────────────────────────┤
│10-30       │问:创业板ST认定标准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95亿元 │
│            │,同比下滑11.39%,且四季度营收占比高但交付存疑 。请基于当前订单执行率、客户验收进度等数据,量化回答2│
│            │025年营收跌破1亿元的概率数值。公司是否已启动营收保线专项行动具体措施及责任部门是什么                │
│            │                                                                                                    │
│            │答:您好,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7.95亿元,远超过风险警示的营收低于1亿元的标准。公司始终│
│            │高度重视信息披露的合规性与透明度,具体的经营情况,敬请关注公司的定期报告,感谢您的关注。            │
├──────┼──────────────────────────────────────────────────┤
│10-30       │问:公司2024年净亏4.1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再扩至3.66亿元,三季度单季营收暴跌31.9%,已逼近ST红线 │
│            │。但同期却频繁发布绑定AI、算力热点的“小作文”,刻意模糊技术储备与商业落地的界限。请问2024年至今,用│
│            │于概念宣传的人力、渠道维护等具体投入金额及占比是多少相较于核心业务研发、订单交付的资金投入,该比例是│
│            │否合理在主业持续失血的情况下,这种资源倾斜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
│            │                                                                                                    │
│            │答:您好,公司当前经营正常,信息披露始终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原则,不存在您提及的情形。关于公司在│
│            │品牌传播、市场沟通方面的投入,相关费用会在定期报告的“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科目中依规披露。公司所│
│            │有资源的分配决策,均以服务长期战略价值为导向,相较于研发与交付,品牌传播投入占比极低,且严格控制在年│
│            │度预算范围内。二级市场波动存在不确定性,请理性投资。感谢您的关注。                                  │
├──────┼──────────────────────────────────────────────────┤
│10-29       │问:2024年净利润亏损4.03亿元,未披露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数据,而研发投入、项目实施均需资金支撑。请问公│
│            │司当前的货币资金余额有多少经营活动现金流是否为负若现金流紧张,将通过何种方式筹集资金维持运营及战略推│
│            │进                                                                                                  │
│            │                                                                                                    │
│            │答:您好,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是 0.59 亿元,已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
│            │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9.14 亿元。公司业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客户大部分的回款集中在第四季度,这一│
│            │行业常见特点导致公司 2023 年 - 2025 年三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值,但 2023 年、2024 年全年经 │
│            │营性现金流净额均为正,现金流整体呈现 “季度波动、年度稳健” 的态势。当前公司现金储备充足,资产负债率│
│            │为 35.47%,处于行业低位,财务结构稳健,足以支撑日常运营、研发投入及项目推进。若未来出现阶段性现金流 │
│            │需求,公司将结合市场环境与实际情况,审慎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所有融资行为都会严格履行相关决策流程,并│
│            │按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
│10-29       │问:公司一边在公开渠道渲染“大数据产业3万亿市场机遇”等行业利好 ,一边对自身业绩亏损的具体原因、订单│
│            │流失细节、新业务亏损等关键信息模糊化处理。请问这种“重行业利好、轻自身风险”的信息发布模式,是否构成│
│            │对投资者的诱导公司将如何规范信息披露以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
│            │                                                                                                    │
│            │答:您好!公司在公开渠道提及的行业动态,均基于行业研究报告、政策导向进行客观分享,核心目的是让市场清│
│            │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所处赛道的发展潜力,并非单独渲染利好而回避自身情况。公司的业务进展、业绩变动│
│            │原因、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等关键信息,均已按照监管要求在定期报告中客观、详细披露,不存在您提及的信息发│
│            │布模式,也不构成对投资者的诱导。公司始终重视投资者利益保护,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规范履行│
│            │信息披露义务,全力保障投资者知情权。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
│10-29       │问:网络安全法完成修改 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公司业务发展来说有什么积极影响此外公司研发的ai反侦 │
│            │系统是否能受益这个法案的实施                                                                        │
│            │                                                                                                    │
│            │答:您好!修订后的《网络安全法》首次纳入  AI  治理框架,明确网络运营者的安全责任与合规要求,同时提高│
│            │违法处罚力度、强化数据安全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将推动政企客户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尤其在数据安全、AI│
│            │  安全监测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新法强调 “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支持  AI  关键技术研发与安全监管创 │
│            │新,这与公司在 AI 鉴真、反诈等方面的布局契合,有助于公司发挥技术优势承接相关业务。具体业务进展,敬请│
│            │关注公司的定期报告,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
│10-28       │问:请问公司持续亏损,是行业问题还是公司竞争力问题                                                  │
│            │                                                                                                    │
│            │答:您好,当前公司业绩承压,是行业环境变化与自身发展阶段挑战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相关情况,公司已针对│
│            │性推进一系列改进措施:聚焦纪检、反欺诈等核心细分赛道,优化业务结构;加大核心研发投入,强化产品竞争力│
│            │;深化市场拓展,挖掘增量需求;严格管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等。后续公司将持续落地各项举措,既积极应对行│
│            │业变化,也着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业绩企稳回升。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
│10-28       │问:公司业绩是一年比一年差,三季报还继续恶化。一问就是客户收缩预算、市场竞争激烈,微信公众号天天发好│
│            │消息,真实业绩却一塌糊涂。公司还有翻身的可能么。                                                    │
│            │                                                                                                    │
│            │答:您好!公司对未来发展坚定信心,目前已针对性推进多项改进措施,全力改善经营局面: 1.聚焦核心优势, │
│            │集中资源攻坚纪检、反欺诈等细分赛道,持续优化业务结构;2.加大核心技术研发与基石产品迭代投入,强化核心│
│            │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客户合作粘性;3.深化市场拓展力度,既要稳固核心客户关系,也会积极开拓新区域、新行业│
│            │市场,挖掘增量需求;4.严格落实内部成本管控,提升运营效率,全力改善盈利水平。相关业务商业化转化与业绩│
│            │企稳回升需要一定的周期,公司正脚踏实地推进各项举措。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
│10-27       │问:公司反复标榜“天擎大模型落地”“与华为算力合作”,却始终回避披露相关业务实际营收占比。三季报显示│
│            │亏损持续扩大,可见热点概念未转化为盈利,而董秘仅以“订单转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搪塞 。请明确回答:AI相 │
│            │关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真实收入有多少与华为合作产生的订单金额及交付比例是多少是否存在用“技术储备”包装│
│            │成“商业成果”的误导性宣传                                                                          │
│            │                                                                                                    │
│            │答:您好!公司前三季度  AI  业务收入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与半年报披露数据保持一致。当前 AI  业务已实现 │
│            │一定规模营收,但受行业周期、市场拓展节奏等因素影响,盈利潜力尚未完全释放,这与新兴业务商业化的普遍规│
│            │律相符。公司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合作情况,敬请关注公司的定期报告或官方信息。公司对外发布的所有信息,均基│
│            │于真实业务进展,是对技术商业化成果、生态合作动态的客观陈述。公司始终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则,不存在您提│
│            │及的情形。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
│10-27       │问:公司被股民戏称为“A股中小作文第一股”,每日高频发布AI、信创相关宣传,但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 │
│            │滑11.39%,三季度单季跌幅飙至31.88%,净亏损扩大至3.66亿元 。请问这些“小作文”对应的广告营销费用具体 │
│            │是多少在营收下滑、亏损加剧的背景下,为何不缩减无效宣传投入反持续加码是否在用股东资金为概念炒作“续命│
│            │”,而非投入主业                                                                                    │
│            │                                                                                                    │
│            │答:您好,公司发布的业务相关信息,均基于实际业务布局与技术进展,是对主业动态的客观陈述,未产生额外广│
│            │告营销费用,与业绩波动无直接关联。公司所有资金的使用,均严格遵循内部决策流程,核心资源始终聚焦主业发│
│            │展,重点投入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公司始终以股东利益为核心,不存在您提及的情况。  │
│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
│10-27       │问:你好,贵公司的美亚鉴真小程序,为什么苹果手机实拍的,没有任何ps的照片也显示是倾向于人类创作,那这│
│            │样有什么意义                                                                                        │
│            │                                                                                                    │
│            │答:您好!感谢您的使用和反馈,公司的美亚鉴真小程序的核心定位是识别 AI 生成、合成的图片/视频,辅助防 │
│            │范相关欺诈风险,其“倾向于人类创作”的表述,本身就是对人类使用摄像设备实拍原图真实性的正确反馈。感谢│
│            │您的关注和支持。                                                                                    │
├──────┼──────────────────────────────────────────────────┤
│10-27       │问:公司喊all in这么久了,业绩却是一直下滑。为何还不搞并购重组提升业绩。                            │
│            │                                                                                                    │
│            │答:您好!公司 “all in” 核心业务,是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聚焦布局,目前正处于业务深耕、能力沉淀的关键│
│            │阶段。关于并购重组,需综合考量标的匹配度、估值合理性、整合可行性等多重因素,必须经过严谨论证和审慎决│
│            │策,才能真正为公司长远发展和股东利益赋能。截至当前,公司暂无资本运作相关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后续│
│            │若相关事项达到信息披露标准,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的│
│            │关注和支持。                                                                                        │
├──────┼──────────────────────────────────────────────────┤
│10-27       │问:公司一直把业绩亏损归咎于客户采购减少,自身就没问题么。                                          │
│            │                                                                                                    │
│            │答:您好!公司业绩受行业周期、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影响外,公司也正视自身在运营效率、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优│
│            │化空间。针对当前情况,公司一方面持续跟踪市场变化的情况,积极对接客户需求、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
│            │面推进内部流程优化、成本管控等改进措施,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
├──────┼──────────────────────────────────────────────────┤
│10-27       │问:三季报说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同比+23%,中报是新签订单同比大增42%。说明三季度签单下降了么,具体三 │
│            │季报订单下降了多少                                                                                  │
│            │                                                                                                    │
│            │答:您好!公司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2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新签订单与去年同期持平。累计增长比例│
│            │较中报的 42% 有所回落,主要因为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