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电池 湖南板块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转债标的 固态电池 央国企改革 锂电池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销售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为新能源电池提供具有高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及长循环寿命的正极材料,致力于打造“全球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引领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多元材料前驱体、多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等锂电正极材料和镍氢电池正极材料,形成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完整产品体系。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上述产品的销售。
要点四: 行业背景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持稳健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维持自2020年以来连续22个季度的正增长,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积累与研发能力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元正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2011年即进入该领域,并实现量产,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化经验。产品涵盖中镍、高镍、单晶、多晶等多个方向,性能指标处于行业前列,尤其在高压实、高容量、长循环等特性上具备显著优势。公司还掌握多项先进的前驱体合成、正极材料制备、废旧电池回收等技术,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有效专利163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子公司金驰能源获评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绿色工厂,并进入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凭借技术积淀,公司进一步稳固了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双轮驱动”的战略发展格局。 (二)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优势 公司基于全资子公司金驰能源的三元前驱体核心技术与产能,实现了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全面掌握了产业链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价值分割与产业链话语权上占据优势;对产品质量形成更为稳定可控的保证。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驰能源是三元前驱体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具备NCM523、NCM62、NCM811、NCA等前驱体的量产能力。报告期内,金驰能源生产的三元前驱体全部用于公司生产三元正极材料。 (三)稳固的客户渠道优势 正极材料企业与下游电池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常需要经历需求对接、样品测试、产品验证、产线调试等多环节协作流程,整个认证周期短则12个月,长则延伸至36个月。源于这种长周期特性,下游客户在完成供应商认证后通常会形成较强的合作粘性。凭借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五矿新能产品已成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头部电池制造商的核心供应商,这为公司获取持续性订单构筑了坚实基础,保障了业务基本盘,更为未来市场份额拓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中国五矿的平台优势 五矿新能的实际控制方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五矿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86位,是全球金属矿业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跨国巨头。中国五矿旗下拥有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等世界级优质矿山,金属矿产资源总储量超亿吨,业务覆盖亚洲、非洲、南美等地,构建起支撑全球供应链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五矿新能作为中国五矿新能源材料产业的支柱企业,形成三大核心竞争优势,一是贯通“矿产资源开发-正极材料制造-电池回收再生”的全产业链闭环,实现资源端与制造端的高效协同;二是背靠央企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信用,显著增强市场端合作信任度;三是可优先获取集团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权益,保障镍、钴、锂等战略资源的稳定供应。在新能源行业资源属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这种产融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将为企业构筑长期竞争壁垒提供坚实支撑。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