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专用设备 上海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转债标的 氦气概念 中芯概念 存储芯片 工业气体 碳化硅 第三代半导体 半导体概念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特种设备销售;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物联网应用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国内贸易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进出口代理;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危险化学品经营;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集成电路、泛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客户提供设备类(CAPEX)业务和非设备类(OPEX)业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集成电路行业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近几年,随着AI芯片需求爆发、存储市场复苏、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需求稳健,加速了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和使用,全球晶圆制造厂的驱动力增长依然强劲。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WSTS同时将对2025全年世界半导体市场规模的预测上调至7,280亿美元,这一数据较2024年提升15.4%;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8,000亿美元大关,进一步同比增长9.9%。 (二)泛半导体行业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推进,同时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迭代,光伏度电成本持续下降,近年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仍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和制造端产能仍位居全球首位,但增速明显放缓,区域市场饱和等因素对全球新增装机的影响进一步凸显。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正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制造端落后和低效产能“出清”节奏加快,光伏产业有望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三)生物制药行业 2025年1–6月,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规模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全年有望达到2.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在“政策2.0+出海加速+技术迭代”三重共振下保持高景气,但融资缩量、估值回调与国际化监管趋严亦带来挑战。具备First-in-Class管线、国际化BD能力及成本控制优势的头部企业,将率先穿越资本寒冬并分享全球市场红利。相关研究显示,在行业政策和技术突破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创新药行业迈入黄金发展期,创新药(含生物制品)市场2024年已突破1.3万亿元,预计2025年仍保持12–15%的增速。 (四)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行业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负极材料2025年1-6月出货量同比增长37%,创历史新高。据预测,到2028年硅基负极将产出4.52万吨。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制程关键系统、核心工艺材料和专业运维管理“三位一体”的特有商业模式 公司各项业务的客户高度重叠,因此公司能进一步以更深刻的洞察、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思路为客户提供“三位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三块业务紧密配合,为公司新业务的开拓带来先天的客户基础优势,进而不断增强客户粘性;三块业务相互支撑反哺,协同效应将不断凸显,形成闭环优化。展望未来,随着公司非设备类业务的继续拓展,公司将以更加坚韧的姿态迎接泛半导体行业的周期变化,并凭借这一独特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同源技术外溢带来多行业市场应用并不断获取新技术的优势 公司多年来受益于核心技术的泛用性带来的同源技术跨行业外溢效应,使得公司的业务呈现跨多行业应用的格局,公司业务横跨集成电路及泛半导体(包括太阳能光伏、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光纤制造等)、生物医药等高科技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碳减排等新兴市场。 (三)流体系统及新材料研发能力 流体系统设计和仿真技术、先进材料的合成与提纯技术,是公司多年来形成的核心技术。在先进材料技术的快速创新迭代的时代,公司不仅在人才、技术、资金上增加投入,而且从组织创新和研发方式创新方面快速提升公司在流体系统及新材料的研发能力。在组织创新方面,通过搭建更开放的研发体系,建设不断生长的多维度研发生态,一方面能更敏锐的获取最新的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能捕捉到FAB端的最新材料需求。这种针对性的组织研发资源会让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大大缩短。在研发方式创新方面,通过采用计算机仿真和数字化模拟试验,可以减少无效实验的次数从而提升试验效率。另外公司还通过与国内外专业院校和实验室建立横向课题合作,以获得前沿产品开发的人才优势以及高科技人才的互动效应。 (四)员工激励机制助推高潜质人才快速成长 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独特的企业基因,倡导努力创造条件成就高潜质员工的成功。公司创造一切条件帮助高潜质人才快速成长并获取最大个人价值。公司持续推行和完善包括期权、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各项激励机制,鼓励优秀员工把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捆绑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公司的激励机制,不仅助推了大量内部员工的成长,还吸引了大量外部高级人才的加入,为公司持续创新和快速发展带来不竭的源泉。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工艺研发项目 本项目投资总额8,081.00万元。项目投入重点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分离提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分析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废弃物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要点八: 气体扩产项目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18,153.00万元。发行人现有砷烷20吨/年,磷烷30吨/年的生产能力,为应对下游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照明等行业的市场发展需求,把握国产化替代的历史性机遇,发行人拟在现有产能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砷烷和磷烷的生产能力。
要点九: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十: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