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农牧饲渔 云南板块 反内卷概念 2025中报预增 沪股通 猪肉概念 西部大开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粮食收购;畜牧渔业饲料销售;饲料添加剂销售;蔬菜种植;薯类种植;豆类种植;谷物种植;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鲜肉批发;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鲜肉零售;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饲料生产;饲料添加剂生产;动物饲养;检验检测服务;生猪屠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饲料加工和销售、生猪养殖和销售、生猪屠宰和生鲜猪肉食品销售、以及食品深加工和销售业务。对外销售的主要产品包括饲料、生猪(商品猪、仔猪等)、生鲜猪肉(主要为白条猪肉)和猪副产品(猪头、内脏等)、深加工产品(小酥肉、午餐肉、肉肠等)等,此外还对外提供生猪屠宰服务。公司聚焦生猪全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集饲料加工和销售、生猪养殖和销售、生猪屠宰、食品加工销售等业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饲料行业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25 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15,850 万吨,同比增长 7.70%。其中,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 14,807 万吨、342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8.10%、6.90%,浓缩饲料产量为 614 万吨,同比下降 1.50%。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呈下降趋势。 (二)生猪养殖行业 2021-2022 年,伴随着非瘟防控水平的提升及规模养殖企业的扩张,生猪养殖行业的产能逐渐恢复,我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稳步回升。2023 年,经过非洲猪瘟后的猪企大规模扩产,中国生猪养殖市场从供需结构来看已经呈现为供大于求的态势。生猪养殖行业由过去一般 3-4年为一个周期,到 2023 年出现了传统猪周期规律“失效”的现象,处于“非典型”周期阶段。从2023 年开始,过量的供给叠加非瘟疫情,市场去产能的速度开始逐渐加快。 (三)生猪屠宰行业 就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情况而言,2019-2020 年非瘟疫情肆虐,养殖户大规模减产,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进入严冬,2020 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达到近 10 年来最低值,仅为 1.63亿头,较 2019 年减少了 14.66%。2021 年以来,随着国内养猪企业对疫情防控水平的提升,以及规模企业的快速产能扩张,在经历了两年的高价猪肉市场后,生猪供给量大幅度提升,并带动我国生猪屠宰量大幅度增长。目前生猪屠宰行业定点规模化集中,落后产能持续淘汰。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累计屠宰生猪 1.84 亿头,较 2024年同期增长 14.5%。 (四)食品深加工行业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食品加工产值可突破 15.9 万亿元,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 7.8%,成为全球食品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从供需结构看,消费升级驱动市场需求分化:基础加工食品(如米面制品)保持稳定增长,而高附加值产品(如功能性食品、预制菜)需求激增。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国民需求已经从最基本的温饱逐渐迈向更加绿色健康的食品新型需求。无论是对食品的源头把控,还是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管,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以确保食品加工链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公司始终聚焦于生猪全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集饲料加工和销售、生猪养殖和销售、生猪屠宰、生鲜猪肉和深加工食品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在成本控制、生物安全及食品安全、抵御风险和业务拓展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首先,公司养殖所需配合饲料主要为自有饲料基地生产,养殖出栏生猪可通过自有屠宰场屠宰。相较于单一环节的生猪养殖企业,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能够有效减少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外部交易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水平。同时,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可以统筹调节饲料、养殖和屠宰环节的生产计划,针对各环节市场价格波动作出迅速灵活的反应,更加有效地抵御由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市场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其次,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能够实现产品质量源头控制和可追溯,保证生物安全及食品安全。公司从源头抓起,主要饲料原料在进厂时实现100%抽样检验合格,在饲料生产、种猪扩繁、育肥猪养殖、屠宰和加工等环节均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执行,通过实施生猪全产业链经营,形成食品安全的可追溯体系,从根本上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猪肉及深加工食品的可靠安全。 (二)企业文化及人才团队建设优势 公司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支撑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公司以农业行业发展趋势与自身发展目标为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与总结,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体系。同时,在企业文化的激励与感召下,公司员工队伍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提升,逐步建立起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公司在生猪产业链深耕二十余年,始终保持“心中有爱,开花结果”的企业文化理念,对从事的事业保持热爱并努力付出,公司以饲料业务起家,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开始拓展生猪养殖与生猪屠宰业务,并于2022年进入食品深加工业务领域。在产业链延伸与养殖模式升级的同时,公司深刻感受到农业科技与信息化管理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树立起“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模式,致力发展优质、高效农牧业,用科技武装农民,造就‘现代神农’——知识型农民”的事业目标。公司秉承“帮养殖户养好猪,让消费者吃好肉”的经营宗旨,在生产流程、产品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环保安全等方面制定了与公司文化及发展现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支撑“神农”品牌的品牌价值与文化内涵。此外,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列为首要任务,在内部树立起“重视质量,更重视质量保证的方法、程序;重视产品的质量,更重视人的质量”的产品质量观,让“神农肉,放心肉”的企业形象得以深入人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持续开展多项招聘活动,吸纳高校优秀人才加入公司,打造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梯队满足公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公司制定了分工明确、按劳取酬、优升劣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了阶段化的管理层储备制度,为公司长远发展创造活力,同时通过外部学习、内部培训、团队竞争等方式提高员工整体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公司坚持“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则,不断提升员工福利待遇,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整合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区域竞争力。 (三)现代化管理经验优势 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生猪产业链经营实践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立足于养殖环境、营养供给、科学保健和质量控制等关键要素,形成了以猪只健康和生物安全为核心的现代化生猪产业链管理体系。 (四)现代化养殖设备优势 公司现代化养殖场采用美式养殖模式,选用的自动环境控制系统、自动饲喂系统等专业设备技术指标先进,采购自美国爱科集团(AGCO)及其下属的谷瑞机械(GSI)、美国豪格斯莱特公司(HOGSLAT)等国际著名的养殖设备生产商。其中,爱科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世界知名农机制造商;豪格斯莱特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猪场设备承包商和生产商之一。公司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上述设备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能够始终紧跟国际先进的养殖设备的发展方向。公司猪舍内装配的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能够按照养殖人员设定的系统参数维持内部环境稳定舒适。公司通过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环境控制标准,猪舍内温度根据猪只日龄增长阶梯下降,通风量根据猪只日龄和季节因素进行调节。自动饲喂系统一方面能够控制饮水器的水流速度,合理调节猪只供水量;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设定,定时定量地将饲料自动传送至料槽中。公司猪舍配有全漏缝水泡粪系统,以防渗混凝土及钢筋浇筑防渗漏的粪便发酵深坑,深坑上面采用全漏粪地板进行铺盖,猪只饲养在漏粪地板上面,养殖过程中猪只排泄的粪便、尿液直接漏到深坑中进行初次发酵,然后通过设备流入二次发酵沉淀池,避免出现大量粪便堆积,有效提升猪舍内部的空气质量和卫生防疫条件。 (五)信息化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已经建成对产业链统一管理、支撑多种业务的集成化信息平台。同时,为了推动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其他业务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协同高效、创新发展的数字化企业,公司依托SAP平台对公司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将公司个性化的管理需求融入信息系统中,业务覆盖养殖、饲料、屠宰、深加工、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确保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实时同步,采购、生产、销售流程自动关联。集团建设了集成化的业务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主题导向式的数据看板模型,成功整合了分散的信息资源,确保数据分发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养殖生产板块,数据管理实现了重要突破,通过对母猪厂、育肥厂的猪只养殖数据进行集中整合,及时更新和联合分析重要指标数据,为生产运营管理和决策及时提供集中式的数据支持。信息化系统建设使公司成功构建了端到端的业务财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从数据标准化、流程自动化、业务数字化、财务智能化的全方位升级。显著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优化了供应链协同、增强了财务核算精准度,为企业未来的智能化发展和全球化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SAP系统应用,结合AI智能分析、物联网(IoT)设备数据采集等前沿技术,构建更具智能化和前瞻性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向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迈进。 (六)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制度和研发人员考核激励制度,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于2006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豆粨降解效率的碱性蛋白酶” (七)区位优势 公司生猪产能主要集中在云南区域,云南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工业污染较少,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云南省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363.02亿元,同比增长2.8%,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云南省四季温差不大且适合生猪生长,同时该地区光照充足,对厂房内人工调节光照、供热与通风的需求也大大降低,适宜发展畜牧业。同时,云南省山地相对较多,在山地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不占用耕地,土地成本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山区地区封闭性好,周边人流物流较少,形成了天然的地理隔离带,有利于提升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水平。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