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半导体 福建板块 2025三季报预增 2025中报预增 百元股 专精特新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股权激励 人形机器人 AI眼镜 AI芯片 机器人概念 EDR概念 商汤概念 华为概念 百度概念 国产芯片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物联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产品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AIoT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及周边配套芯片的设计、研发与销售。
要点四: 行业背景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延续2024年复苏趋势,市场需求持续上升。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最新预测,得益于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领域持续强劲的势头,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同时WSTS强调,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5%。 国内半导体行业同样保持景气度向上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5.8%至2,395亿块,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2025年1-6月国内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伴随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国内集成电路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也持续提升。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集成电路出口金额90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IP芯片化”,持续迭代自研核心IP,构建核心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坚持“IP芯片化”发展战略,基于“大音频、大视频、大感知、大软件”的核心技术方向,持续更新迭代自研的NPU、ISP、高清视频编解码、视频输出处理、视频后处理等核心IP,通过芯片落地具体的AIoT场景应用,并从丰富多样的场景应用及广大客户、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反馈中提炼未来的技术需求和IP迭代方向,实现未来芯片的前瞻性定义和快速开发,形成公司独特的核心技术领先优势。 以适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自研NPUIP为例,自2018年至今多次迭代,对神经网络模型的支持和计算单元的利用效率不断提升。针对不同AIoT场景多样化的算力需求,目前公司已形成1TOPs以下轻量算力、1~3TOPs中等算力、3~16TOPs中高算力以及16TOPs以上高算力的不同系列自研NPU,能够高效支持1.5B、3B、7B等参数级别的各种主流端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赋能多场景边缘侧、端侧的AIoT产品应用。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申请了1,337项专利(其中包括1,279项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266项软件著作权以及75项布图设计权,已获得授权736项专利(其中包括678项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265项软件著作权以及71项布图设计权。 (二)产品通用性强、兼容性好,平台布局持续完善,打造芯片组合竞争优势 公司AIoTSoC芯片设计兼顾多场景需求、通用性强,单芯片能够适配AIoT多领域应用,例如RK3588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大屏设备、边缘计算、AI学习机、工业应用、行业设备、各类机器人、NAS、中屏产品、视频会议系统、金融支付设备等。同时,公司芯片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支持Android、Linux、RTOS、AAOS及多种国产操作系统和Linux的各种延伸版本,有利于客户不同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和二次开发。 同时,公司持续完善AIoTSoC芯片平台布局,以高端旗舰智能应用处理器在行业内形成标杆效应,协同各性能、算力水平的IoT和AIoT算力平台,满足每条产品线客户的多层次算力需求。此外,不同AIoTSoC芯片平台之间也保持良好的“跨平台可移植性”,让开发者能够高效复用产品方案开发成果,低成本地实现产品方案跨芯片平台快速移植、迭代创新,适配不同的产品方向以及相同产品的不同定位,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全面变革下,AI将在各种场景、各种产品应用中发挥价值,解决场景痛点、创造产品新价值。公司积极布局各类基础AI算法,帮助客户直观感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全新体验;同时针对AIoT场景化、碎片化的特点,公司配合生态伙伴及下游客户,基于公司自研NPU高效支持各类视频、视觉、音频、文本等AI算法的设计及部署,助力客户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AIoT产品中快速落地,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庞大的客户群体,共建生态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长期深耕AIoT百行百业,拥有近百条产品线,产品应用覆盖下游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工业应用、机器人、教育办公、商业金融、智能家居、消费电子以及运营商等众多领域,与数千家终端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例如安克创新、比亚迪、百度、步步高、潮流网络、创维、广汽、歌尔、汇川技术、海尔、海信、极智嘉、科沃斯、联想、绿联、美的、美团、南京新联电子、锐明视讯、商米科技、三一重工、SharkNinja、视源股份、SONY、TCL、拓竹科技、腾讯、网易、小米、西门子、星网锐捷、亿联网络、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中兴等(按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一方面,公司积极协助客户产品研发,增强与客户在数据、场景等领域合作,助力客户产品在各种AIoT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另一方面,丰富的客户资源帮助公司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理解产品痛点,提高芯片定义和解决方案竞争力。 公司以瑞芯微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聚合各领域客户及生态合作伙伴共建行业生态。通过为客户提供完整多样的参考设计平台、丰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以及音频、视频、视觉等各类型AI基础算法,有效降低合作伙伴开发门槛,加速其产品落地效率;同时随着合作伙伴与应用场景持续富集,公司芯片平台技术复用率与AIoT场景覆盖广度持续提升,“用得越多、迭代越快、适配越广”的平台网络效应不断强化,既降低了百行百业的创新成本,又凭借平台技术标准沉淀与生态协同壁垒,构建起AIoT领域独一无二的系统性竞争优势。 此外,公司通过建设和完善开源社区、举办开发者大会、组织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交流会等多种方式,积极与产业链伙伴开展合作。2025年7月,以“AIoT模型创新重做产品”为主题的瑞芯微第九届开发者大会吸引了逾4000人报名参会,会议规模、参会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公司每年举办的瑞芯微开发者大会已发展成为行业盛会,能够很好地加深公司、终端客户、生态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携手实现协作创新、聚合突破、价值共赢。 (四)广阔的人才成长舞台,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稳定的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所处行业具有人才、技术密集的特点,拥有受过专业高等教育及丰富行业经验的优秀人才队伍是促进公司成为行业领先企业的重要保障。公司拥有一支以芯片设计、算法研究为特长的研发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均有多年从业经验。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员工983人,其中研发人员760人,占比77%;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912人,占比93%;40岁及以下员工777人,占比79%;人才队伍整体呈现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的优势。 公司持续吸纳优秀人才加入瑞芯微。公司为员工提供针对性培养方案,采取内外部培训、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同时,公司多年保持高额研发投入,SoC芯片制程、核心技术不断升级,产品线、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以实战锻造研发团队,为员工特别是年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和发展机会。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的员工福利体系和富有竞争力的“薪资+奖金+福利+股票”的综合薪酬体系,近年来公司先后实施了五期股权激励计划,累计向核心技术人员、技术骨干人员、业务骨干人员等授予相应权益近千人次,充分激发了各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公司凝聚力,助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