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工程建设 青海板块 ST股 算力概念 新型城镇化 东数西算 地下管网 乡村振兴 PPP模式 一带一路 充电桩 旅游概念 水利建设 西部大开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壹级;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高等级公路养护、交通工程养护及设施维修、桥梁中大修、隧道加固与维修、公路路面养护;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交通安全设施;土地整理;场地拆迁(不含爆破);绿化工程施工;河道治理;生态环境治理(以上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文旅+产业综合开发和有色金属矿业,可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投资咨询、设计建造、运营管理;文化旅游、民俗体验、特色产品销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服务。为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拓展新能源建设及智算服务等新业务,目前正在推动相关合作逐步落地实施。
要点四: 行业背景 综合国家统计局、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发布的相关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全国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6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3.09%,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其中公路完成投资1.1万亿元,同比下降8.89%;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5329亿元,实施各类水利项目3.44万个,新开工水利项目1.88万个;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7万亿元,同比下降1.13%,竣工产值4.64万亿元,同比下降3.76%,签订合同总额52.46万亿,同比下降1.58%,其中新签合同额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6546亿元,同比增长9.6%,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在“两重”“两新”政策促进下,电网投资构成中的设备投资同比增长39.6%;全国文化旅游行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较2024年同期增长16.1%,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4031.9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精炼铜产量736.3万吨,同比增长9.5%,国内现货市场铜、锌均价为近3年新高,为77613元/吨、23305元/吨,同比分别上涨4.2%和5.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近5年平均增速近30%,2024年底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位居全球前列,青海省绿色算力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370P(即PFLOPS,每秒执行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增长至2025年6月的1.5万P,增长近40倍。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优势 近年来,公司全力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因素,在保持文旅产业和有色金属矿业发展态势的同时,正在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主业向新能源建设、智算服务领域转型,不断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努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品牌优势 公司坚持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品牌优势。公司累计有20余项工程被评为国家级优质工程和省级优质工程,先后4次被交通部评为公路施工AA级信用等级,入选了中国建筑业成长性企业200强,连续21年入选青海企业50强,连续三届荣获青海省优秀企业,连续六届被评为青海省优势建筑企业,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三)技术优势 目前,公司建成了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2家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3家子公司分别被认定为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获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工法、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180余项,参与编制了1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8项地方标准,主导编制了13项地方标准等。 (四)管理优势 通过三十多年的管理探索,公司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烙印、符合企业和行业特点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组织目标管理体系、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体系、成本费用管控体系、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员工奖惩与激励体系等。其中,管理委员会运行体系和监督委员会监督体系分别荣获青海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 (五)资质优势 公司拥有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等4项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14项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以及40余项其他资质,涉及交通、城镇、水利、电力行业的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等方面。 (六)人才优势 公司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稳定,目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评审专家1人、省级专家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高级职称人员130余人、中级职称210余人。 (七)社会影响 三十多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公司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劳动模范和谐企业、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中国红十字会奉献奖章、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青海省优秀非公有制企业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要点六: 拟1.27亿元收购青海格尔木两探矿权 2018年9月12日公告,公司出资人民币15,000万元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格尔木正平矿业有限公司,格尔木正平矿业收购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持有的青海省格尔木市那陵郭勒河西铁多金属矿M1磁异常区详查探矿权和M3磁异常区普查探矿权,上述两个探矿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2,764.79万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12,764.79万元。
要点七: 中标逾3亿元项目工程 2018年10月24日公告,公司成为国道310线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施工SG06标段中标人,中标合同价为人民币315,701,996.49元,约占公司2017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1.25%。
要点八: 签订逾90亿元重大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 2019年6月11日公告,公司签订G1816乌海至玛沁国家高速公路兰州新区至兰州段(中通道)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为人民币9,009,806,781元(含甲供材暂估总金额)。该项目是甘肃省重点建设项目,路线起点景中高速与机场高速公路交叉点,终点兰州九州北,全长49.727公里。工期1095日历天。预计对公司2019-2022年的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