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光学(603297)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光学光电子 浙江板块 百元股 沪股通 融资融券 激光雷达 空间站概念 光刻机(胶) 超清视频 无人驾驶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光学仪器制造;光学仪器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由光学显微镜、条码机器视觉、车载激光雷达和医疗光学四部分组成,主导产品包括光学显微镜、条码扫描仪镜头、自动变焦模组、机器视觉镜头、激光雷达核心元组件、内窥镜镜头等,属于光电行业的中游光学元件组件和下游光学整机产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是现代科技普遍使用的显微观测仪器,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精密检测及教学科研需求,市场需求稳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Technavio数据显示,由于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对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视,加大对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投入,2024年光学显微镜的市场规模为30.62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光学显微镜市场空间将达到39.2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5.1%。根据观研天下的《中国显微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随着国家对国产科学仪器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各类政策的推进,2023年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规模约为5.6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7.4%,高于全球光学显微镜市场增速。 随着显微镜在教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渗透,显微仪器向高精度、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明显,高端显微镜、具备显微成像功能的自动化检测设备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支持高端科学仪器的发展,国产高端仪器有望在生命科学、半导体、环境监测等关键领域实现规模化替代,推动我国从“仪器使用大国”向“仪器创新强国”转型,因此国产显微仪器高端化及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巨大。 (二)条码机器视觉 1、条码扫描 作为自动识别技术工具,条码扫描仪广泛应用于零售、金融、邮政、仓储物流、工业、医疗卫生等行业,主要类型有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POS扫描器和工业类扫描器。随着全球电子商务、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的发展,条码扫描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据technavio发布的《条码扫描仪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5月)》,2024年全球条码扫描仪市场规模91.49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40.69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条码扫描仪市场品牌集中度较高,斑马、霍尼韦尔、得利捷占据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商超、金融、政府、物流、工业、服务机构等对扫描设备识别速度、准确率、耐用性要求更高的中高端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2、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通过获取、提取和处理图像信息,为设备执行功能提供操作指导,广泛运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相关的工业控制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仓储物流等诸多行业,并逐渐扩展到非工业领域。据Markets and Markets统计和预测,2024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39亿美元,2028年有望提升至185亿美元,CAGR为7.4%。目前,康耐视和基恩士凭借技术领先优势主导全球市场,随着智慧物流、工业4.0的快速发展,机器视觉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三)车载光学/激光雷达 1、车载光学 车载摄像头是汽车传感核心,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的核心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镜头渗透率提高和消费者行车安全意识的提高,车载应用进入快速增长期。根据Research Nester报告,2023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约140亿美元,2036年将有望达到4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ADAS摄像头(含一体机,不含舱内)前装标配搭载7615.34万颗,单车搭载3.32颗,同比增长39.20%。 2、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ADAS进阶设备与自动驾驶的核心关键传感器。乘用车领域,激光雷达搭载的车型已快速覆盖不同价位,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米等品牌发布的新车型均搭载激光雷达。Yole统计,2029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36亿美元,对应2023-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NE时代统计,2024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配套装机量达159.5万颗,同比增长109.3%。RoboTaxi领域,百度、AutoX、小马智行、滴滴、T3出行等公司,以及上汽、广汽等汽车制造商均入局。机器人领域,割草机器人、除雪机器人、矿山车、物流车等泛作业机器平台成为激光雷达上量的又一大载体。 3、医疗光学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稳步增长,医疗光学作为医疗器械中的重要元部件,在手术显微镜、内窥镜、医疗影像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但是国内的医疗光学器械厂商以中低端为主,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高端医疗器械严重依赖进口。恒州博智的《2020-2026全球及中国手术显微镜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统计,蔡司、徕卡、奥林巴斯占据了手术显微镜80%的市场份额,奥林巴斯等国外先进内窥镜企业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成熟的技术优势,占据了我国内窥镜市场的大部分;西门子、通用、飞利浦、东芝四家企业市场份额约占据医疗影像市场份额的80%,且都已经发展百年以上,技术水平、市场布局和商业模式均远领先于我国企业。因此,近年来,医疗器械国产化及国产替代是国家政策重点鼓励的方向。2023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到,要提高我国医疗装备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强补齐我国高端制造业的短板。 此外,中国还有广阔的基层市场,这些基层医院对于设备的价格更加敏感,因此物美价廉的国产医疗设备在市场下沉过程中也将更具竞争优势。 4、光刻机/半导体量检测设备 半导体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石,用途几乎覆盖所有电子设备及新兴科技领域,其中光学类主要包括前道量检测设备、光刻设备及封装量测设备等。 (1)光刻机设备 随着半导体产业在人工智能等新需求的推动下持续发展,光刻机作为关键设备,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根据SEMI统计,2024年全球光刻设备市场规模达295.7亿美元,Mordor Intelligence预计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到2029年将达378.1亿美元,2024-2034年复合增长率为5.0%。 中国光刻机需求量较大,但国产化率极低,我国从荷兰进口的光刻机几乎完全来自ASML,根据ASML数据,中国大陆的净销售额从2020年的29.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02亿美元。随着近二十年来在光刻领域的投入,国产光刻机产业链逐渐成形。近些年,国内政策提出重点发展光刻机的研发与国产化,设立了三次国家大基金,投入规模超6000亿元,逐步带动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稳步发展。国内光刻机产业不断进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半导体量检测设备 随着半导体制程不断演进,产品制程步骤不断增加,微观结构更加复杂,量检测设备将在灵敏度量、准确性、稳定性、吞吐量上进一步提升。根据QYResearch数据,预计2029年全球半导体量测和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159亿美元,2022-2029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5.5%。得益于中国半导体全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行业下游晶圆厂在关键工艺节点上持续推进,中国大陆半导体量检测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根据VLSI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3.6亿美元,其中全球量检测设备龙头科磊在中国大陆收入规模约33.9亿美元,市占率超70%,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当前中美博弈背景下,半导体量检测设备板块具备极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和极强的自主可控必要性。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中国光学显微镜及精密光学元组件龙头企业,是光学显微镜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自我成长为主,合资并购为辅的发展基调,以技术为引领,形成多融专精的研发战略。公司坚持阶梯式创新之路,经历了从“干中学”(向世界领先客户学习),到“合作中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再到“项目中学”(承接国家重大研发项目),最终到“从标准制定中学”(开发先进标准)的四个发展阶段。公司构建了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5个创新平台为核心主体,以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深度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一流客户合作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科技创新体系,为公司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二)产品品质及管理体系优势 公司在光学精密制造领域的生产技术及产品性能已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掌握了一系列高端生产制造技术,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进口光学加工、镀膜设备和检测设备,确保产品优异品质。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索尼GP(绿色合作伙伴)认证。 (三)优质客户资源 凭借在光学行业的经营与资源积累,公司在国际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公司坚持与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客户,与蔡司、徕卡、尼康、斑马、霍尼韦尔、康耐视、禾赛、法雷奥、图达通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得公司保持高水准的研发、制造能力,并先行获得行业前沿技术。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七: 股利分配 公司上市后将在足额计提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在符合现金分红的条件且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无重大资金支出发生的情况下,公司当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0%。

要点八: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