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股份(603218)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风电设备 浙江板块 富时罗素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核污染防治 风能

要点二: 经营范围 重型机械配件、金属铸件的制造、加工及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咨询;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不含分销),但国家限定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风电铸件、塑料机械铸件和柴油机铸件、加工中心铸件等其他铸件,主要用于装配能源、通用机械、海洋工程等领域重工装备。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风电行业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风电作为新能源行业,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4年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提出促进农村地区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创新开发利用场景、投资建设模式和收益共享机制,推动风电成为农村能源革命的新载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为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球风电市场增长预测 2025年4月23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2025全球风能报告》预测风能行业未来的复合年平均增长率为8.8%,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风能容量将增加981GW。GWEC的市场情报服务预计,到2030年,新装机容量将连续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38GW,2026年为140GW,2027年为160GW,2028年为167GW,2029年和2030年分别跃升至183GW和194GW。2025年6月25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在《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报告中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将新增350GW的海上风电容量,到2034年总装机容量达到441GW,其中2024-2029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的CAGR为28%,2030-2034年为15%,高于过去十年10%的复合增长率,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三)海上风电市场区域布局 未来海上风电市场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中国和欧洲。其中中国地区是未来十年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预计2025-2029年每年新增10-15GW海上风电装机量,到2030以后年每年新增20GW;欧洲地区自2025年开始快速起量;预计在2030年新增装机超过10GW,在2034年新增装机超过20GW,海上风电行业预计在未来十年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浪潮。 (四)国内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2025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数据表明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2025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890万千瓦,海上风电249万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3.2%。在碳中和以及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将维持风电的发展节奏,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则将更为积极地推动市场扩容。 (五)产业技术竞争力与成本趋势 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快速提升,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建立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已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风电机组目前具备实现整机90%以上的国产化水平,在风机制造、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大功率机组主轴轴承、超长叶片等关键部件不断取得突破,机组大型化、漂浮式风电等方面实现对国外先进水平的反超,作为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国地位持续巩固加强。风电主要成本为固定资产投资折旧和投资资金成本,风机招标价格维持低位,一方面整个行业面临成本倒逼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实现技术迭代以降低成本,行业将出现向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成本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聚拢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风机主机等投资成本的下降,在实现平价后风电投资具有了良好的投资回报,进一步会刺激装机规模的扩大市场容量和规模将得到有效拓展。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研发技术优势 技术升级、工艺改进,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对技术研发的重视与投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已授权的专利178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此外,公司还积累了包括"高强珠光体球墨铸铁风力发电行星架的低成本铸造技术"、"大型节能耐高压多油缸体铸件关键技术"、"100万千瓦超临界汽轮机中压外缸铸件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型厚断面球墨铸铁件组织性能控制关键技术"、"低温高强度球墨铸铁大功率风电轮毂的研制"等在内的多项技术成果。凭借过硬的技术开发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系列开发业绩,公司在2019年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2020年获得"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1月获得"KY1693百吨级球墨铸铁乏燃料运输容器筒体铸件"国内首台(套)产品,公司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知识产权获取、管理、应用体系和研发能力。 (二)规模优势 大型重工装备铸件行业是较为典型的规模行业,但在中国仍处于比较分散状态,在行业向纵深快速发展中,规模化经营对于有效提升技术升级、降低经营成本、抵御市场风险尤为重要。公司目前已拥有年产70万吨铸件的铸造产能规模,42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 (三)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致力于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风电铸件、塑料机械铸件和柴油机铸件、加工中心铸件等其他铸件,构建了涵盖新能源、塑料机械、船舶、加工中心和矿山机械等多个成套装备制造行业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这有利于公司规避单一行业需求波动风险,降低生产经营受下游某一特定行业景气周期变化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持续投入资源研发核电乏燃料转运储存罐,已具备批量制造能力,布局高端合金钢市场,在继续做大做强风电和注塑机类产品的同时,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大型压铸机对铸铁和铸钢需求的产品,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公司产品线,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品牌与质量优势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在技术优势、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配置了包括各类专用理化检测设备与仪器,确保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受到严格质量控制。公司产品质量稳定,产品综合废品率控制水平良好。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轻量化越来越明显,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工艺技术路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国内外风电产品订单,得到了客户广泛认可,同时加强了市场对公司品牌的信任度,已经成为全球主要风电主机制造企业的重要供货商,业务量稳步提高。 (五)客户与市场优势 大型重工装备铸件产品与下游成套设备制造具有很强的配套关系,成套设备制造商更换铸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较高且周期较长,因而双方易于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作为国内产销规模较大的大型重工装备铸件专业生产企业,凭借技术、规模、质量、品牌等优势,通过长期的合作,已经与下游众多客户建立了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与国内外主要风机客户的合作已全面深入,逐步形成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深耕国内市场战略和优秀的客户群体,细耕国际市场的销售战略和优秀的客户群体。 (六)大型化风电铸件生产条件和技术储备优势 随着海上风机装机量的迅速提升以及需求的快速释放,大型化的海上风电铸件生产能力已经制约了海上风机的装机速度,公司年产18万吨海装关键铸件项目已投资完成并开始释放产能。年产12万吨海装核心铸件精加工项目从2020年7月份开始释放部分产能,在2022年第3季度结项。年产13.2万吨大型化铸造产能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2020年11月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投资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已建成10万吨的产能,为大型铸件铸造加工一体化储备了充足的产能和技术条件。 (七)区位优势 海上风机大型化趋势近几年已经明确,为了便于超大型的海上风机整机在海上安装的交付,主机厂商一般在临海临港区域进行组装,陆上运输已经严重制约了大型风机部件的交付,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星铸业坐落在宁波市象山县临港工业区,工业区具有大型码头进行配套,公司大型风电铸件已经通过海运交付,良好的区位优势将为国内海上风电主要建设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将形成批量海上大型风电铸件的交付能力。

要点六: 股利分配 公司上市后将在足额计提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在符合现金分红的条件且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无重大资金支出发生的情况下,公司每个年度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

要点七: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