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银科技(603106)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计算机设备 天津板块 2025中报扭亏 信创 数字经济 虚拟数字人 数据安全 雄安新区 人工智能 一带一路 国产软件

要点二: 经营范围 金融机具设备、自动柜员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租赁;金融机具设备、自动柜员机及其网络的运营和维护;金融自助设备监控外包服务;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电子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咨询及服务;识别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音视频设备、智能机电产品、电子产品及液晶显示器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与技术咨询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自有房屋租赁;为银行提供现金管理的外包服务、为自助银行提供运营外包服务(不含现金押运、金融服务、及其它专项许可部门许可项目)经国家密码管理机构批准的商用密码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经国家密码管理局审批并通过指定检测机构产品质量检测的商用密码产品(以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为准,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按规定执行)(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国内领先的以金融智能终端为核心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国内领先的以金融智能终端为核心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金融智能终端为基础,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应用场景,聚焦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通过“智能产品、先进技术、优质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满足客户在智能化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类个性化需求,协助银行、政务、交通、社保等实现智能化转型,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客户体验和服务水平,拓展业务渠道,创新产品体系,丰富应用场景,赋能新一轮的渠道与技术变革。

要点四: 金融科技行业 金融科技行业正从“工具赋能”向“底层重构”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全面融入金融业务链条;金融科技智能终端通过大模型推动金融业务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业务流程重构。随着金融科技的持续进步,普惠金融在长尾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与长尾市场的融合发展,将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朝着更加公平、和谐的方向迈进。下沉服务扩展,智能终端通过多模态识别、隐私计算等技术覆盖传统金融难以触达的客群。技术创新是金融智能终端企业竞争的核心。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在金融智能终端中的应用。例如,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各大企业纷纷布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同时,企业还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方式,巩固自身的技术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点五: 在位优势 在全行业智能终端研发领域,公司构建了覆盖金融、政务、交通、社保等多场景的智能终端产品矩阵。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平台,结合先进的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打造出具备高精度身份核验、智能业务办理等功能的自助终端设备。这些终端不仅满足了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需求,还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枢纽、社保服务中心等场景,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与服务效率的显著提升。凭借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恒银科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务、社保、医疗、电信运营商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要点六: 核心技术优势 面对行业变革与技术创新,恒银科技坚定不移实施“四个转变”战略,持续加大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更多智能化、自助化的场景应用。同时,公司结合智能终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金融+场景”的智慧金融生态圈,加速推进“数字恒银”战略建设,全力推动“机器解放人”事业,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持续赋能。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应用方面,恒银科技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重点攻克图像识别、行为分析、语义理解等关键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能够实现对钞票、证件、票据的快速精准识别与信息提取,在智能柜台、票据处理终端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业务处理的准确性与效率。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客户行为分析、风险预警、智能客服等功能,为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客户提供了更具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公司的核心技术在其他自助设备领域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夯实金融场景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加大了民生关键领域的研发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了智慧金融、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零售等创新场景,成功把科技赋能金融的经验拓展到民生领域,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要点七: 供应链优势 金融智能终端因其严格的行业参数标准,以及残酷的竞争性测试要求,对涉及的众多环节和企业,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终端设备生产商、物流企业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保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交付效率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供应链协同面临一定挑战。加强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解决供应链协同问题的关键。通过多年对供应商的培育及产品资源的有效整合,公司建立了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了设备与核心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落地,形成较强的产能能力。同时,公司打造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工艺技术与生产管理团队,供应链管理体系日益成熟,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具备多个行业高科技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