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贸易行业 北京板块 养老金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中字头 小金属概念 央国企改革 超导概念 黄金概念 稀缺资源
要点二: 经营范围 钢铁、有色金属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销售钢材、钢坯、生铁、铜、铝、铅、锌、锡、铜材、铝材、镍、镁、铂族金属、铁矿石、冶炼产品、冶金炉料和辅料、金属制品及再生利用品、冶金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建筑材料;进出口业务;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技术、贸易和经济信息的咨询服务;销售煤炭(不在北京地区开展实物煤的交易、储运活动)。(该企业于2016年10月14日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中信金属是中信集团先进材料板块的重要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金属及矿产品贸易商和矿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49亿元。公司主营的贸易品种包括铌、铜、铝、镍等有色金属产品,以及铁矿石、钢材、铬矿、锰矿等黑色金属产品。公司参股的项目包括巴西矿冶公司(CBMM,铌矿)、秘鲁邦巴斯铜矿(LasBambas,铜矿)、艾芬豪矿业(IvanhoeMines,铜矿、锌矿、铂族多金属矿)等全球一流金属矿业资产,以及西部超导和中博世金等境内投资项目。 公司积极构建全球化的供应链服务网络,大力发展金属矿产类大宗商品贸易,依托上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铜矿、铌矿投资对大宗商品贸易的促进作用。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宏观经济:国际不确定性上升,国内韧性凸显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变革重塑,区域与国别间经济增长分化加剧。从国内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风险挑战,但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我国经济依然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通过提振消费和提高投资效率扩大内需,释放市场潜力。 (二)行业走势:有色金属震荡上行,黑色金属价格承压 受宏观形势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表现分化,有色金属价格宽幅波动,黑色金属表现持续受制于生产投资的不确定性。有色金属方面,铜、铝等主要工业金属价格走势整体震荡上行。黑色金属方面,铁矿石、钢材等主要品种价格整体回落。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发展战略:“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努力锻造公司战略“第三极” 公司遵循市场化原则,在充分竞争的大宗商品市场中经营发展,逐步探索出“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并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业务发展,努力锻造公司战略“第三极”,逐步成长为拥有多个世界一流矿业资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 (二)投资业务:实现稀缺矿产高效协同 公司投资布局的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同时具备稀缺性强、资源价值高、增储潜力大的特点。国内投资项目兼具市场影响力与业务协同性,整体资源布局兼顾战略安全与经济效益,不仅有力支撑关键矿产资源保障,也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健的投资回报。公司的投资组合中,艾芬豪矿业和西部超导为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二者股权价值合计约202亿元(截至本报告期末),其中艾芬豪矿业股权价值约为162亿元,西部超导股权价值约为40亿元。 (三)贸易业务:推动产业链纵深贯通 公司深耕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秉持“贸易+X”经营理念,强化资源获取、优化渠道系统、提升客户服务,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在上游供应端,公司依托全球优质矿产资源,通过参股世界级矿山企业,保障offtake分销权益,并与行业头部矿山深化战略合作,前瞻性推进全球资源布局,逐步构建覆盖重点战略品种的强大供给体系,有效提升资源获取和保障能力。在下游销售端,公司坚持客户中心导向,构建全球化供应链服务网络,具备突出的渠道拓展和市场覆盖能力,业务合作精准触达全国主要有色金属产业链核心客户和钢铁企业,客户基础扎实,行业地位稳固;基于优秀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公司围绕时间空间维度,打造差异化、精细化的客户服务策略,通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交易与融资成本增厚业务利润,运用期货与现货组合,依托多港口物流节点,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响应与采销节奏间的高效匹配,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粘性。 (四)科技创新:探索科创赋能新路径 科技创新是驱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引擎之一,也是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的业务理念。三十多年以来,公司坚持以“技术带动销售”,持续推动铌在中国钢铁工业及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普及,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推广体系,打造了中国钢铁行业及下游产业铌生态,为我国绿色钢铁行业建设、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公司顺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强钢技术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成果转化,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用先进电池材料和纳米晶磁性材料研发等前沿方向,积极推动中信金属先进材料研究院筹建工作,持续探索科技赋能业务发展。 (五)风险防控:完善全流程管控机制 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已构建覆盖战略、信用、市场、运营、财务、法律合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秉持“风险可识别、可控制、可承受”的理念,明确风险边界,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控机制,确保经营稳健合规。公司持续夯实内控合规机制,强化风控政策及内控制度执行,加强业务模式管理,提升风险评估与应对能力,强化风险边界控制,加强风险指标的动态调整,增强风险指标的前瞻性,不断提升风险研判及处置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在财务司库管理、证券事务管理等关键职能领域,建立起系统化、可迭代的管理机制,为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六)人才梯队:构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队伍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竞争激烈,业务模式复杂,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行业的稀缺资源不仅指高价值矿产,同样包括具备国际视野和实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公司始终将人才战略置于发展首位,聚焦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系统培养,在贸易、投资、科技、经营管理等领域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敢打敢拼的人才团队,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全体员工的95%以上,其中近一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公司建立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导向的全链条培养与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发展目标,结合差异化的培训计划、跨部门交流等的培养路径,持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夯实企业的人才梯队根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人才动能。 (七)ESG体系:业务导向与治理驱动 公司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推动绿色贸易、可持续投资、绿色办公及资源循环利用等举措,持续优化运营的环保程度。在业务层面,公司持续推进含铌钢的技术应用,助力钢铁产业链轻量化、低碳化转型;加快布局再生铜、镍等绿色低碳新品种,丰富产品矩阵,满足市场对环保材料的多元化需求;积极参与海外矿山项目ESG绩效改善,推动绿色矿山发展。在治理层面,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发展战略与日常经营,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调整为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将ESG原则写入公司治理制度,推动相关工作体系化、规范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动发布《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获中证、WIND等权威机构上调评级至A级。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发行人控股股东中信金属集团的承诺:1.自中信金属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36 个月内,本公司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公司持有的中信金属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中信金属回购该等股份(包括该等股份派生的股份,如因送红股、资本公积金转增等情形而新增的股份),但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另有规定的除外。2.本公司所持中信金属在上述锁定期满后 2 年内减持的,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中信金属上市后 6 个月内若其股票连续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或者上市后 6 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则本公司所持中信金属股份的锁定期限在原承诺期限36 个月的基础上自动延长 6 个月。在中信金属股票上市至本公司减持期间,若中信金属股票有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上述收盘价、减持价格等将相应进行调整。
要点七: 采购销售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等 经公司 2020 年度第八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本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不超过 50,115.38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 10%。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将根据实际市场情况确定的每股发行价格乘以发行的新股股数确定。经公司 2021 年度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采购销售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具体如下:采购销售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上述项目总投资额为 399,993.00 万元,其中计划用募集资金投入 399,993.00 万元。如果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低于以上预计募集资金投资额,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存在的资金缺口,公司将自筹解决。如果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需要对上述拟投资项目进行先期投入,则公司将用自筹资金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将以募集资金置换上述自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