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钢铁行业 广西板块 反内卷概念 2025中报预增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央国企改革 养老概念 西部大开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烧结、炼铁、炼钢生产及其产品、副产品的销售,钢材轧制、加工生产及其产品、副产品的销售;炼焦生产及其产品、副产品的销售(凭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准的范围经营);金属矿石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耐火材料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润滑油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废钢销售;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本企业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货物装卸、驳运;机械设备租赁;机械加工修理;金属材料代销;再生资源销售;技术咨询服务;房屋门面出租;国内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货物仓储;检测检验服务。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具备轧钢产能2220万吨。产品覆盖冷轧卷板、镀锌卷板、热轧卷板及酸洗板、中厚板、带肋钢筋、高速线材、圆棒材、中型材等共8个大类、240多个钢牌号,在立足西南、华南,辐射华东、华中市场的同时,还远销至东南亚、美欧非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船舶、桥梁、建筑、金属制品、核电、电子仪表、医疗器械、厨具与卫浴、建筑与装潢等行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从宏观经济背景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GDP同比增长5.3%保持稳定增长,但制造业PMI连续数月位于荣枯线下方,显示实体经济复苏动能仍需加强。在需求端,市场分化明显,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建筑用钢需求疲软。汽车行业虽在政策刺激下,1—6月产销量分别增长12.5%和11.4%,但下半年存在消费透支迹象,国内销售增速或将放缓。船舶造船领域表现亮眼,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CGT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6.6%,63.7%和57.2%,对板材等品种形成一定支撑。供给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全国钢材产量累计达7.34亿吨,同比增长4.6%;粗钢产量累计达5.15亿吨,同比下降3.0%。在需求分化且部分领域疲软的背景下,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国内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93.75点,同比下降13.35%。但成本端的积极变化为行业盈利改善创造了条件。铁矿石、焦煤等主要原燃料价格持续下行,其中焦煤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350元/吨,显著降低了钢企生产成本。出口方面,虽然关税政策调整致使钢铁企业运营成本攀升,但是钢材出口以价换量仍有一定空间。中钢协数据显示,1—6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8.9%至5814.7万吨,出口均价699.3美元/吨,同比下跌10.2%,价格降幅小于国内,使得钢材出口将维持相对韧性。在此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重点钢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26%至592亿元,销售利润率回升至1.9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更是达462.8亿元,同比激增13.7倍,截至6月末,全国247家钢厂盈利率升至59.3%,达到近三年最佳水平。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品种丰富、覆盖面广,主导产品有冷轧及热镀锌卷板、热轧卷板及酸洗板、中厚板、带肋钢筋、高速线材、圆棒材、中型材等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钢铁精品。产品服务涵盖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船舶、桥梁建筑、金属制品、核电、电子仪表、医疗器械、厨具与卫浴、建筑与装潢等二十多类行业。产线可调配能力强,品种切换效率高、能力强。 (二)区位优势 公司位处我国大西南、北部湾与东盟经济圈黄金区位,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了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协同发展的版图。其中,防城港基地项目为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也是推动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一核三带九基地”总体布局中“一核”的重大项目。该基地贴近区域大市场,自有天然深水码头及配套堆场,有着显著的运输及成本优势。产品主要面向两广、海南、华东、西南、湖南等市场,在满足两广等沿海地区建筑、机械、造船、能源等行业对不同档次钢材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远销至东南亚、东亚、欧洲等地区的10多个国家(包括土耳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 (三)“三化转型”全产业链智造升级优势 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构建钢铁产业竞争优势。通过高端化转型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对2800mm中厚板及6号板坯连铸机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本部中板线品种钢率,推进广西钢铁3800mm宽厚板表面预处理生产线,进一步开拓船板客户群体、增加用户黏性;智能化转型驱动全流程数智应用,依托“5G+云计算+AI”等技术,整合公司各业务领域的信息资源,推动各生产工序数智化全面覆盖。其中,铁前工序引入配煤专家系统等先进控制模型和算法,实现生产全自动控制;钢后工序通过打造AI炼钢、智能加热及轧钢工艺模型,推广应用无人天车、机器人等,不断加快自动化改造升级;绿色化转型引领低碳革命,形成技术升级、数字赋能、生态友好相互促进的创新发展模式,广西钢铁、柳州本部完成清洁运输评估和监测评估,冷轧钢带等产品成功发布环境产品声明(EPD)认证报告;公司高炉、转炉获评全国优胜炉、创先炉;柳钢股份入选工信部第五批“绿色工厂”榜单。
要点六: 控股子公司高炉复产 2022年7月28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钢铁”)防城港钢铁基地对1号高炉系统进行完善改造,该事项详见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完善高炉系统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33)。目前该改造事项已实施完毕,广西钢铁防城港基地1号高炉系统具备正常生产条件,于2022年7月26日正式恢复生产。后续公司将通过强化生产流程管理、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等措施降低本次停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