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软件开发 广东板块 2025中报扭亏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AI制药(医疗) Sora概念 多模态AI 空间计算 数据要素 AIGC概念 Web3.0 信创 数字经济 数据安全 元宇宙概念 华为昇腾 蚂蚁概念 数据中心 数字孪生 超清视频 华为概念 独角兽 生物识别 人工智能 国家安防 大数据 智慧城市 云计算 移动支付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服务;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智能化安装施工服务;通信线路和设备的安装;广播电视及信号设备的安装;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跨地区增值电信服务(业务种类以《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载明内容为准)【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应用电子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电子设备工程安装服务;电子产品零售;电子、通信与自控制技术研究、开发;计算机硬件的研究、开发;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的技术开发和服务。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佳都科技是中国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企业,提供从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到城市场景应用的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专注城市群立体交通行业,赋能全球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治理。公司在“AI+大交通”领域持续深化布局,通过技术产品创新、业务场景落地、市场拓展和品牌生态建设等,巩固在智能交通主赛道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顶层规划设计持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开启深度应用新篇章 赛迪顾问预测,从2025年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在15%以上。在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从“技术驱动”迈入“价值驱动”的深度应用与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数据要素与垂直大模型协同驱动,稀缺性锚点转向各行业垂直数据与资源 2025年,交通运输部牵头制定的《“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已完成征求意见,提出“125N”总体架构,以“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和“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重大科技专项为两大基础支撑,围绕自动驾驶、具身智能列车等五大智能系统布局百大典型场景示范。在此背景下,实时交通流量、轨交运维日志等高质量场景数据成为垂直大模型训练与产业落地的核心资源。 (三)基础软件生态加速成熟,开源鸿蒙成为关键驱动力 全球科技产业持续呈现出以开源模式构建自主核心技术的清晰趋势。在此背景下,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导的开源鸿蒙(OpenHarmony)生态展现出强劲势头。据工信部发布,截至2025年6月底,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1200款,总量超11.9亿台,开发者超720万,上架应用与元服务数量超2.5万个,生态伙伴超450家,案例覆盖金融、交通、航天、医疗等10余个关键领域,开源鸿蒙生态正加速演进。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的技术和智慧交通应用场景优势 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具有多年的研发和应用积累,在数字孪生领域也较早开展技术攻关,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公司已经构建了AIoT平台、数据中台、数字孪生中台三大技术引擎以及公共开发平台,研发的“佳都知行交通行业大模型”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的多模态大模型榜单MMBench中分别获得4个不同子榜单的第二名;二是拥有多个智能化技术研发机构,包括中央研究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多个省、市级技术中心;三是公司打造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二)垂直行业Know-How及案例优势 公司在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应急场景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积累,掌握了较为深厚的行业Know-How(即行业专有技术、知识、数据、经验),对客户业务的“痛点”“痒点”有较深理解,有利于提高前沿AI大模型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与行业需求的结合应用。 (三)超大型智能化项目和服务优势 公司设计并承接了广州“十三五”、长沙6号线等百亿级、十亿级轨道交通智能化项目,彰显了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具备超大规模项目交付管理能力的智能化产品方案供应商,在项目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具备的强大竞争优势。 (四)产业生态优势 公司通过广泛的战略和资本合作,不断巩固在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为智能化业务持续增长带来竞争优势。公司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驱动,积极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力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形成以龙头上市公司为引领,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 (五)行业数据优势 数据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带来新的发展动能,蕴含着新的竞争优势,公司深耕交通行业多年,在各类应用场景拥有城市级的数据底座系统。
要点六: 中标119亿元广州轨交项目 2019年3月3日公告,全资子公司新科佳都为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及十三五新线车站设备及运维服务采购项目的中标单位,中标价格118.89亿元,本次中标项目金额占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的275.71%。
要点七: 联手英特尔发布智能人脸测温产品 2020年4月3日, 佳都科技联手英特尔联合举办商用智能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多款商用智能产品,其中包括智能人脸测温终端、旗舰版智能人脸测温终端、智能人脸测温访客终端。佳都科技副总裁刘斌介绍,智能人脸测温终端产品采用了全新的工业设计,不仅实现了小而美的设计,设备整体采用铝合金阳极氧化并通过CNC数控机床精心雕刻形成,并且具备强大人脸识别功能与人脸温度精准测量的实力,可以同时适用于人脸识别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的双重需求。据了解,上述产品应用了佳都科技人脸识别算法引擎,识别率达99.9%,每秒8次的活体检测,每秒10万次的人脸比对(10000人库),并且它支持人脸识别(1:N、1:1),还支持人脸防伪鉴别,预防冒用他人的人脸照片、视频攻击等。针对疫情过后相关的疫情防控设备等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用,刘斌表示,后疫情时期的需求,必定是平战结合。在特殊时期可以适应“战时”的需要,平时又直接成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佳都科技发布的智能人脸测温终端系列新品立足“平战结合”,在疫情时期通过“无接触远距离”人脸测温满足精准防控的需要;在后疫情时期亦可用于机场、火车站、社区、楼宇等场景下人员进出身份的核验与识别、人员信息管理等,实现全场景应用。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基建”的兴起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非接触经济”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非接触经济”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智能人脸测温终端系列新品实现跨场景、全场景应用,可应用于地铁、机场、楼宇、社区等各个场景。值得注意的是, 佳都科技携手英特尔共同研发并发布了基于英特尔高性能处理器的新一代旗舰级人脸识别测温终端产品,将为未来双方深度合作提供更多机会。目前,英特尔正与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等转折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突破,驱动智能互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