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燃气 吉林板块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天然气 东北振兴 央国企改革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煤气、焦炭、煤焦油生产销售、天然气销售、天然气供热服务、电力项目开发、燃气管理、燃器具生产销售;液化气供应、煤焦油深加工、燃气工程安装、工程材料销售;粗苯生产、销售(仅供分公司持证经营);燃气直燃机空调销售;销售单台出力大于等于20蒸吨/小时锅炉使用的煤炭及其制品、砂、碎石;不动产租赁服务(不包括金融租赁);人力咨询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市政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业务、清洁能源综合供能业务及延伸增值服务业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城市管道燃气 全国宏观需求从前些年的“高速扩张”到报告期的“韧性增长”。2025年1–6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45亿立方米,同比仅增1.8%,增速为2021年以来的较低点。其中,城燃领域838亿立方米,占比39.1%,增速1.2%,工业燃料增速-2.7%,化工原料增速-4.1%,发电在煤电调峰挤压下仅微增0.5%。继续出现区域分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仍贡献全国城燃增量的62%,东北、西北地区出现3–5%的负增长,吉林省1–6月城燃用气18.6亿立方米,同比-0.8%。 (二)清洁能源综合供能 2025年4月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推动电氢储融合发展。全面落实“绿氢+产业”战略部署,着力发展超长时氢储能技术,拓展氢(氨)储能应用领域,推进电氢协同发展,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氨、制甲醇、制绿色航煤等更长周期氢能技术的试点示范,满足多时间尺度应用需求。促进电氢储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加强与化工生产基地合作,推动多种储能技术的联合应用,开展复合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促进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存储。 (三)延伸增值服务 全国智慧燃气终端规模,NB-IoT智能燃气表在线1.43亿只,半年净增2,380万只;远程抄表平均准确率97.2%,故障率<0.4%。数据平台,国家能源局6月上线“全国智慧燃气大数据中心”。增值业务厨电一体化,据统计TOP10房企2025年厨电集采总规模约58亿元,燃气热水器、集成灶、壁挂炉约占46%。“燃气+保险”,全国已备案47款产品,上半年销量410万份,保费收入30亿元,平均毛利率54%。社区网格,全国建成“社区能源驿站”1,260座,其中,42%由燃气企业主导,提供充电桩、氢能补给、厨电体验等复合服务。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区位优势 长春市处于东北亚十字枢纽,辐射吉、黑、辽、蒙,集散南北物流、人流,锚定“千万人口,万亿产值”目标,打造汽车、光电、氢能等千亿集群,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核心优势。长春市经济实力雄厚,为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长春市全力推动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争取通过几年努力,新能源车产量迈上百万台阶,汽车产业产值达到万亿规模。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壮大医药、光电、氢能、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形成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市场优势 国家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已出台相关清洁能源实施意见,其中,对清洁能源供暖已有明确政策,正在淘汰城区内20吨以下燃煤锅炉、逐步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的燃煤机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随着公司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成熟,立足现有的客户资源将更大的发挥天然气市场优势。 (三)充足稳定的气源优势 公司作为长春市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多年来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相继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均签署了购销合同,保证了公司年度气源需求。 (四)特许经营区域内的管网布局优势 公司以市区输气网络为枢纽,联动延伸外环高压管网、应急调峰气源厂供气半径,建成集高压、次高压、中压、低压四级压力于“一张网”的运行机制,充分保障了工、商业和居民用户高峰时段用气的需求。 (五)安全管理优势 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成效显著,“主动安全管理”常态化,以“隐患即事故”为安全理念。安全主动性管控、专业风险辨识、危旧管网“精准改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常态化工作,且已获得国家、省、市认可,成熟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成为长春市的共享资源,为城市安全供气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 (六)品质与服务优势 公司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公司不仅致力于保障百姓的用气需求,同时也开辟了个性化服务,深入拓展厨电产品、社区零售、到家服务及保险等多个服务领域,通过整合线上平台、上门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全面支持与服务,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与舒适,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