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金融(600318)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多元金融 安徽板块 融资融券 供销社概念 化债(AMC)概念 互联金融 移动支付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财务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国内贸易代理;供用链管理服务;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制品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建筑材料销售;轻质建筑材料制造;轻质建筑材料销售;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建筑防水卷材产品制造;建筑防水卷材产品销售;稀土功能材料销售(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业务类型主要为多元金融,公司各板块的主营业务有:融资租赁、小额贷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典当、融资担保、供应链服务等业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融资租赁 2025年上半年,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延续了下行趋势,整体呈现了规模收缩、主体减少的特征。在行业结构方面,投放资金更多流向租赁服务、公共能源、交通运输等关键民生与基础设施行业。从投放主体看,尽管金租与商租双双下滑,但商租因其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在份额上略有上升,未来行业竞争或将进一步向“灵活运营与风险控制”倾斜。与此同时,行业融资格局分化加剧:头部企业凭借资质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在债券发行和资产证券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小企业则面临规模与成本的双重压力。政策层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过《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强化合规管理,地方政策则聚焦区域特色,推动行业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 (二)小额贷款 2025年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应当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发挥灵活、便捷优势,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主要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和个人消费者等群体,促进扩大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审慎经营要求,制定和实施全面系统规范的业务规则和管理制度,严格授权审批、审贷分离,落实尽职调查、审查审批、风险控制、后续管理等各项要求,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有效识别和控制业务及管理活动中的各类风险,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受益于国家战略规划引领、新兴技术涌现、社会需求增长等多因素影响,迎来发展的机遇期。深圳市福田区支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软件名园运营、工业软件开发、重点建设数字经济软实力,发展以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新兴技术的应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其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加不可忽视。 (四)典当 近年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能更加明确,陆续出台地方性监管政策和监管细则,整体维持强监管的状态,开展业务合规、风险管理等现场检查工作,大力整顿典当行业经营不规范现象,清退大批违法违规企业,为合法合规经营的典当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空间和良性营商环境。主流金融机构如银行积极响应普惠金融政策,其信贷政策更多地倾向于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这也给典当行业带来了竞争压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典当行业的重要趋势。AI鉴定、VR看房技术、区块链存证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将极大提升典当行业的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未来,典当行业将更加注重细分市场的深耕和差异化竞争。 (五)融资担保 2025年3月,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旨在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行为,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强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公共定位,坚守服务初心,弥补市场失灵,积极为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并对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职责作了清晰界定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出了系列要求。 (六)供应链服务 供应链行业发展以来,国内一系列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提升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将供应链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推动供应链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成本控制及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形势加速了企业对供应链韧性、灵活性和数字化的重视,催生了全渠道供应链、智能仓配网络等新模式。在技术层面,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正重构供应链的运作逻辑,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及全球化方向演进。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专业的综合金融高效服务能力和协同发展。 公司逐步构建了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公司具有租赁、小贷、典当、担保等经营资格,能够满足中小微企业及各种客户不同场景需求,聚焦应急金融市场,解决资产端充足性与可持续性问题,践行普惠金融政策。手付通聚焦稳定和创新,加大技术应用研究,推进电子银行、外资银行、电票业务开发上线,探索落地“内贸代采+信保业务”,同时,手付通拥有58项本领域内的核心技术与软件著作权等,拥有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CMMI3、ISO27001、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诸多认证资质。 (二)核心的人才队伍充分激发活力。 公司狠抓干部员工队伍建设,坚持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事择人,做到人岗相适,同时注重人才梯队培养和引进,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同业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有效调动了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三)广泛的资本渠道融资拓展能力。 公司全力拓展融资渠道,逐步扩大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合作,继德润租赁3亿元公司债成功发行后,公司将继续推进直接融资,持续优化融资结构。 (四)持续完善风险管控能力。 公司注重风险从严与效率并重,健全风险制度,持续巩固稳健合规的发展根基,深化风险合规文化建设,优化升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事前防范能力,授信审批坚持“数据化、标准化、可视化、流程化、高效化”,业务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偏好差异明显降低,有效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