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集团(600252)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中药 广西板块 低价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证金持股 沪股通 融资融券 创新药 化债(AMC)概念 央国企改革 独家药品 医疗器械概念 中药概念 西部大开发 参股银行 参股券商

要点二: 经营范围 对医药、能源、基础设施、城市公用事业、酒店旅游业、物流业的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凭有效资质证书开展经营活动)、投资;自有资产经营与管理;国内商业贸易(除国家有专项规定以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中恒集团以医药制造为核心主导产业,旗下控股9家重要子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上市公司1家(莱美药业,股票代码:300006),业务涵盖医药制造、健康消费、医药研发、中药资源、日化美妆、医药流通等领域。“十四五”以来,中恒集团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医疗医药健康领域的传承与创新为责任,以“造中华好药,护人民健康”为企业使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传承健康文化,提倡医养结合,造福社会大众。

要点四: 行业背景 行业基本面与挑战:2025 年 1-6 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2,275.2 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同比微降 1.2%;利润总额 1,766.9 亿元,同比下降 2.8%,反映阶段性承压。行业分化态势延续,医药制造企业总数近五年首现收缩,亏损企业占比有所上升,头部企业依托研发与商业化优势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需求支撑与结构变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2024 年末 65 岁以上人口达 2.2 亿,年增1.36%,为医药消费提供坚实基本盘。2024 年医疗总诊疗人次达 101.1 亿,同比增长 20.07%(联合资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其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 政策驱动与优化:医药行业对政策敏感性较高,中国已基本形成“三医联动”政策体系,带量采购与医保谈判常态化,同质化竞争等影响,价格压力仍存,持续倒逼企业强化成本管控与运营效率。政策环境则从控费到“精细调控”,集采规则明显优化,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提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摒弃“唯低价中标”,核心变革包括一是品种科学筛选,排除医保谈判新药,年采购额超 1 亿元的成熟品种纳入;二是尊重临床选择,医疗机构可按品牌报量,约定采购量降至报量的 60%-80%,减少供应中断风险;三是质量优先导向:要求企业提供质量承诺书,药监部门实现检查和抽检“全覆盖”;四是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医保目录衔接,增设“商保创新药品目录”,覆盖高价值创新药(如肿瘤药、罕见病药),弥补基本医保支付缺口,有助于推动行业良性竞争。医保直接结算试点推广,有望缩短企业回款周期,提升资金效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优势 中恒集团以医药医疗健康领域的传承与创新为责任,以“造中华好药,护人民健康”为企业使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传承健康文化,提倡医养结合,造福社会大众。作为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企业,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领军企业之一,在中药领域拥有较高的声誉。旗下“中华”“双钱”“田七”“晨钟”“卡纳琳”“莱美舒”等品牌在市场上树立较好的信誉认知度与公信力。其中,“田七”品牌价值评估高达176.29亿元,“晨钟”品牌价值达82.16亿元,二者强势入围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而“中华”“双钱”此前也已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入选该权威榜单,充分彰显了集团品牌战略的强大生命力与持续影响力。 (二)产品优势 1.中药板块:梧州制药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拥有14大类剂型217个品种,29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9个原料药登记号。其中,国家专利产品7个,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品种106个。梧州制药拥有有效专利130件,其中发明专利104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外观设计专利13件。注射用血栓通、中华跌打丸、妇炎净胶囊、结石通片等4个产品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 (三)研发优势 中恒集团始终致力于提升整体研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与人才优势,成功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研创新体系。一是全力打造创新驱动高地,构建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创新平台矩阵。目前,集团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七产品深度开发重点研究室等国家及省部级科创平台22个。拥有2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旗下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权威资质认证。二是持续深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共建东盟中医药研究中心、中药标准化研究联合实验室、健康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11个校企合作平台。与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协同推进中药创新与成果转化。三是稳步推进研发设备升级与人才队伍培育体系建设。锚定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中试生产线,构建起“基础研究—中试验证—成果转化”全链条研发体系。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中恒集团专家库,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办法,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平台,运用“项目制+”人才共享机制,柔性引进多名博士人才,打造高素质自主研发团队。四是构筑知识产权护城河,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拥有有效专利342件,涵盖多个核心技术领域,旗下梧州制药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批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主体;莱美药业获批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双钱产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五是积极争取政府项目与科创荣誉。公司承担省部级以上政府项目超50项,涉及新药、血栓通、中华跌打丸等产品,荣获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六是年度内引进“三芪颗粒”及“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 (四)技术质量优势 中恒集团持续深入强化国际标准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三体系再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所属企业通过了HACCP、ISO22000、FSSC22000、ISO9001体系认证,检测能力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公司重视对新产品、新工艺的探索,建立了充裕的人才队伍,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三七产品深度开发与资源利用重点研究室等创新平台,能满足开发中成药和化学药等各类新药以及产品质量提升项目研究的需要。旗下企业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中药有效成分提纯工艺、中药提取物超低温冷冻干燥技术的掌握更是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获得“自治区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还先后获“梧州市第四届市长质量奖”“2022年广西质量提升示范企业”“2024年广西优秀质量管理单位”“2022年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2023年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2023年全国质量诚信先进企业”“2023年全国产品与服务诚信品牌”称号。公司大力推行质量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其中,8项典型经验连续五年分别获评为“2020年-2024年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2项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和《企业管理》杂志社共同组织的“2023年企业质量管理优秀实践案例”。在质量控制改善方面,旗下企业多项质量技术改进在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中获奖,多个班组在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成果发表交流活动中获奖。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先进的检验设备和实验室管理系统,能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五)营销优势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渠道销售网络,涵盖医药、健康食品、日化美妆等多个业务板块。医药销售领域坚定执行“事业部制、战区协同”的核心思路,打造了以产品为导向的市场策略研究团队和直面终端的推广团队,借助大区战区协同机制落实差异化市场策略,由战区统筹省区具体执行,实现营销工作全方位下沉终端、深耕区域市场,筑牢基本盘的同时积极拓展增量盘。一是以血栓通系列、中华跌打丸等核心产品为重点推广品种,持续完善营销规划,大力拓展销售终端,强化营销队伍建设,提升终端推广效能。二是依托专业化的医药营销团队与分区域合作的药品流通客户,构建起以省会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的完善销售渠道和终端网络,形成了高效的药品流通销售体系。三是创新运用策展、备展及新媒体营销等多元方式为品牌产品展销引流,有效拓展了终端销售网络格局,显著提升了“中华”“双钱”“田七”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六)人才优势 公司始终将人才视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围绕“业务发展优先”与“成本控制优先”的管理要求,持续强化人才对战略落地的支撑效能。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理念与“内外并举、内部优先”的发展原则,通过双轨驱动夯实人才基础:一方面,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强化“业绩为王”的考核导向,推动人才队伍精准匹配战略需求;另一方面,构建“总部抓总、各企业协同发力”的集团化培训格局,重点提升高技能、高能力人才占比,增强人才队伍整体战斗力。二是遵循“成本控制优先”的管理要求,以“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原则为抓手,强化人才队伍的动态优化与价值创造能力。三是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为公司提质增效提供坚实支撑,确保人才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要点六: 拟不超3亿元回购股份 2018年7月26日公告,公司拟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4.71元/股,用于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或法律允许的其他用途,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之日起6个月内。

要点七: 9.2亿元挂牌转让两控股孙公司 2018年6月26日公告,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控股孙公司肇庆中恒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肇庆中恒双钱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底价分别不低于8.9亿元、3311.94万元。公司同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梧州双钱实业有限公司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强做大食品板块,构建医药核心主业与健康食品业务齐头并进发展格局。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