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光伏设备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储能 注册制次新股 太阳能 次新股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储能技术服务;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充电桩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气设备修理;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云计算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销售;软件开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气安装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电力的转换、存储与管理,为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及地面电站等提供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设备,核心产品涵盖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光伏系统配件等。
要点四: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中的“CH电气、电子及通讯”中的“CH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属的“CH38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中的“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属的“C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要点五: 全球化业务布局优势 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全球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司始终坚持全球化战略布局,在欧洲、亚太、南美、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地区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全球化的业务布局有效提高了公司把握市场热点机会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公司对于局部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要点六: 技术研发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投入、研发人才的培养和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通过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公司已拥有一支数百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并仍在不断扩充研发团队规模和人才储备。公司自2017年起被持续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250项,其中发明专利105项、实用新型专利94项、外观设计专利51项。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525人,占员工总数的27.88%。报告期内,公司合计研发投入为74,887.10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6.51%。2021年度,公司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光伏和储能逆变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公司还与知名高校开展合作。2017年,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立了“储能变换与系统集成技术中心”,围绕储能、光伏及电动车应用技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
要点七: 产品稳定性优势 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需满足在光照资源丰富的户外安装使用的要求,因此相较于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等电子产品,逆变器产品除一般的器件老化外,还需应对高温、风沙、雨水等一系列特殊环境,因此确保设备使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储能电池本身特性更为敏感,电池的过压过流短路均会对系统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储能电池的稳定性对于整体光储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为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公司在产品设计、元器件采购、生产流程控制、产品老化测试等各个环节,均采用行业内领先标准,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和年故障率等指标具有竞争优势。
要点八: 自愿锁定股份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许韬,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徐志英,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皓首为峰投资、百竹成航投资、易德刚、仲其正,公司股东远望咨询、兴睿永瀛、刘强、容岗承诺:自首航新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本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航新能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首航新能回购该部分股份。如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或要求相关股份锁定期与本承诺不一致的,则本人/本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首航新能股份锁定期和限售条件自动按该等新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要点九: 首航储能系统建设等项目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基于公司经营发展战略、证券市场整体情况、项目投资规划等因素,公司拟将本次发行上市募投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金额由351,247.09万元调整为121,139.99万元,由董事会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情况安排实施,调整后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以下项目: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在完成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前,公司将根据实际生产经营需要,以自筹资金对上述项目进行前期投入,募集资金到位后,将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该部分自筹资金。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严格按照已经建立的《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使用募集资金。若本次发行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无法满足上述拟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则不足部分由公司通过自筹方式解决。若募集资金数额超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公司将根据自身发展规划使用超募资金,并在履行必要程序后进行及时披露。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由公司自主实施,实施后不会产生同业竞争,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