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小金属 安徽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储能 新能源车 稀土永磁 新材料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磁性材料系列产品、直流电机及部件系列产品、扬声器系列产品以及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经营本企业和本企业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本企业或本企业成员企业生产、科研所需要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口的商品除外);经营来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磁性材料与电子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构建“永磁+软磁+电感”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要点四: 行业背景 磁性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下游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汽车、家电、消费类电子、5G通讯、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等领域。公司聚焦中高端市场,7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汽车领域。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业在政策刺激和技术升级下实现“量质双升”,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增长极,行业结构加速优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量为1562.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9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40.3%,市场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在永磁铁氧体领域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磁瓦性能水平和加工精度处于行业前列,满足汽车电机高质量、标准化、一致性严格需求。公司拥有200余项国家专利,覆盖原料制备、磁路优化、高温烧结、模压制造等核心环节,并加速推进车载电感和芯片电感的研发及量产,技术壁垒稳固。 (二)全球化产能与成本优势 公司通过安徽、越南胡志明、泰国大城府等地的生产基地布局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实现了亚洲制造、服务全球的良好格局。主要生产基地人力和能源供应充足,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凭借规模的快速扩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稳定优质的订单,保证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叠加海外基地的地缘风险规避能力,提升了整体盈利空间。全球化布局不仅支撑了新能源、AI算力等新兴需求,还强化了供应链稳定性。 (三)高端客户绑定与认证壁垒 磁性材料行业具有定制化需求、认证周期长的特点,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交付能力、响应速度、技术支持等均有较高要求,认证周期最长可达3-5年,因而客户是行业竞争关键壁垒。公司通过持续的自主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的产品品质和专业化的技术和销售服务,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与德国博世,法国法雷奥,日本电产,韩国LG、三星,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在汽车产业链客户群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优质客户资源和车规级认证形成护城河,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公司完成“磁粉-磁芯-电感”垂直整合。通过材料端技术壁垒构建,制造端全流程精益生产,客户端快速响应,差异化切入AI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市场,实现从材料到器件的闭环。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变频家电、光伏储能、AI服务器等多元场景,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要点六: 以受让和增资方式收购恩沃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51.4285%股权 2022年12月12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于2022年12月11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以股权受让及增资方式收购恩沃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51.4285%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12,000万元受让原股东持有的恩沃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41.3792%股权,并同意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向标的公司增资6,000万元,其中112.8524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5,887.1476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51.4285%股权,标的公司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且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次交易在公司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次交易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磁性材料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年产4万吨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产能,并布局了近万吨软磁粉芯产能及相关软磁器件产业,光伏逆变器是软磁粉芯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标的公司主要产品为微型逆变器及监控系统,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软磁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到应用端,完善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切实推进公司战略发展与转型升级,实现大客户等资源的协同与整合,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