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风电设备 浙江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储能 央国企改革 风能
要点二: 经营范围 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电气机械设备销售,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金属材料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发电、输电、供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整机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开发与运营、综合能源服务、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工程总承包和新能源消纳六大板块,打造以新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为主的现代化一流新能源企业。
要点四: 行业背景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从电源侧看,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1-6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32万千瓦,同比增加14056万千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39万千瓦,同比增加2555万千瓦;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221万千瓦,同比增加10973万千瓦。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传承创新基因,以科技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依托强大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优势。公司立足于当前风电市场发展动向,针对不同细分区域市场及特定大基地项目,构建具有运达特色的产品体系,产品开发模式逐渐向系列化、平台化方向转变,能迅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升了公司产品市场覆盖率。通过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进行全球化研发系统的布局,在技术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创新研究院、欧洲风电研究院,公司核心技术优势逐步显现,在智能风电机组总体设计、风电系统控制、风电并网、风电智能化及风电检测与试验方面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二)良好的品牌形象及口碑 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基于技术优势不断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优异产品,确保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性能优异,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得到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一致好评。公司坚持秉承诚信、创新、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针对市场需求提供满足客户差异化诉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加强国际化思维、加快属地化布局步伐,深度参与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客户结构不断多元化,行业认可度不断提升。 (三)优异的产品及服务能力 公司凭借数十年深耕国内风电市场的丰富经验,洞察、前瞻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市场变化态势与需求,精准地部署了新产品开发计划,在三北大基地、低风速地区、复杂电网环境、分散式接入等不同细分市场均有较强的竞争力。基于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技术服务团队可有效地解决业主在项目前期、项目执行期及风电机组出质保后面临的不同形式的问题,为业主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四)国际化进程提速 基于公司多年来的稳健经营及国内项目的优异表现,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前布局产品及相关认证,建强国际化前、中、后台职能支撑,已成功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及非洲市场等多个区域实现业务突破,构建起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市场版图。
要点六: 中标25.72亿元重大项目 2019年4月30日公告,公司被华能集团确定为尚义大苏计等十九个风电项目共计1328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含塔筒)集中采购标包一项目的中标人,中标总金额为2,571,692,120.00元,占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的77.65%。
要点七: 自愿锁定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要点八: 股利分配 公司现金分红的条件和比例:在符合利润分配原则、满足现金分红的条件的前提下,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低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要点九: 稳定股价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