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科技(300442)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互联网服务 河北板块 深证100R 创业板综 MSCI中国 深股通 创业成份 融资融券 深成500 HS300_ Kimi概念 液冷概念 算力概念 机器人概念 东数西算 数据中心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基础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数据中心业务服务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施了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2022年10月26日,公司对外披露“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中称:公司实施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润泽发展”)100%股权事宜(简称“重大资产重组”)已完成,润泽发展已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数据中心业务服务”。

要点四: 行业背景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跃升,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FP16),标志着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算力布局看,我国算力部署已形成“核心引领—梯队协同”互补动态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依托本地互联网、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已形成需求牵引,成为引领算力产业的主要阵地。同时,智能算力增长成为突出亮点。根据中国信通院《算力中心服务商分析报告(2025年)》,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超过70%,占总算力规模比重显著提升,为数字经济向智能化转型注入关键动力。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资源的稀缺性优势 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严格遵循“土地、能耗先行”“稳健布局”的投建原则,于2010年首次出手,布局了京津冀园区核心节点,京津冀园区合计规划约13万架机柜,并取得土地、能耗、电力等核心基础资源。公司在廊坊模式走通后,于2019年开始第二次出手,先后布局了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经济圈、西北地区等四处核心节点,该四处园区节点合计规划约16万架机柜,并在“双碳”“东数西算”等政策正式出台前取得土地、能耗、电力等核心基础资源。公司在2019年布局开始实现收入后,于2023年第三次出手,布局了核心节点海南园区,该节点规划约3万架机柜,旨在完善跨境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国合计布局了约61栋智算中心、32万架机柜,且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已基本完成了全国“一体化算力中心体系”框架布局。综上,公司前瞻性战略布局的全国“一体化算力中心体系”核心基础资源极具稀缺性优势。 (二)园区级模式的引领者优势 公司2009年成立之初即锚定园区级算力中心的发展战略,并抓住了整个互联网爆发的窗口期,当前已在全国6大核心区域,7大算力节点均布局了园区级算力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园区级算力中心运营经验。公司布局了1处13万架机柜园区,1处5万架机柜园区,4处3万架机柜园区及1处1.4万架机柜园区,远大于行业制定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标准(规模大于等于1万个标准机架),特别是京津冀园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园区级算力中心之一,规模和区位优势显著。除规模外,公司园区级算力中心还配套综合管廊、110kV及220kV变电站、水站等辅助设施,可供终端客户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迅速在本地算力中心扩容,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综合服务。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的园区级算力中心逐渐成为主流发展方向,行业资源及客户资源也呈现出向园区级算力中心集中的趋势。综上,公司前瞻性锚定园区级算力中心的模式高度契合行业发展趋势,奠定了行业引领者优势。 (三)客户“高信任”壁垒的护城河优势 公司成立十六年来坚持以“稳定、安全、可靠、绿色”为服务宗旨,始终专注于开发及运营园区级、高等级、高效高性能、绿色的综合算力中心集群。为了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需求及期望,公司自行培养高水平设计及运维服务团队,公司积极拓展与全球公认的数据中心权威标准组织和第三方认证机构UptimeInstitute的深度合作,2024年成为其全球会员。截至报告期末,已有10名规划设计工程师取得了UPTIMEATD认证(认证Tier设计师),5名规划设计工程师取得了UPTIMEATP认证(认证Tier专家),4名机电建设工程师取得了UPTIMEATS认证(认证Tier专员),82名运维工程师取得了UPTIMEAOS认证(认证操作专家),13名运维管理人员取得了UPTIMEAOP认证(认证运营专家)。电信运营商、终端客户与公司从少量机柜开始合作,到目前安心在公司托管上万架机柜,各方经过了十多年的磨合,期间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公司以高品质的服务通过电信运营商及终端客户的高标准考核,各方建立了稳固且深厚的“高信任”关系。综上,公司与客户构筑的“高信任”壁垒具有较深的护城河优势。 (四)“四自”模式的稳定性优势 公司资产“自投、自持”模式具有规模大、集中度高、可靠性高、可扩容性强等优势。相较于租赁模式,“自投、自持”模式规避了租赁到期、出租方违约或周边场地限制等风险,有利于营造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从而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黏性。目前,公司运营的所有算力中心均为“自持”模式,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占比较高,并与客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公司资产“自建、自运维”模式具有稳定性强、运行高效等优势。公司所有算力中心均采用T3+以上等级标准进行建设,主要大型设备均为全球头部设备供应商的旗舰机型,安全高等级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稳定的设备提升了算力中心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公司自主培养的运维团队具备快速响应能力、高效解决问题能力、高质量客户服务能力,目前已有9栋算力中心获得UPTIMEM&O认证,有效保障了算力中心的“稳定、安全、可靠”运行。综上,公司“自投、自建、自持、自运维”模式有助于夯实稳定性优势。 (五)自主进化能力优势 前沿技术储备方面,公司秉持“研发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液冷技术、AIDC智算中心以及基于机器人和AI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布局。公司2021年初在京津冀园区携手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液冷项目合作,经过稳定验证后交付了业内首例整栋纯液冷智算中心,实现了风冷机房向液冷机房的自主进化。近年来,公司积极把握AI发展机遇,主动承担智算中心的链主角色,联合生态伙伴汇聚资源、技术、模型、算法和数据,构建从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到算力资源池、到智算网络平台搭建的全栈式产业生态,通过“引流策略”吸引了众多头部AI客户入驻,叠加全栈式的智算服务赢得了客户深度信任,成功实现了IDC向AIDC的自主进化。综上,公司在综合算力中心领域具备极强的自主进化能力优势。 (六)网络安全优势 公司成立十六年来坚持以“构筑中国信息化产业长城,夯实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基石底座”为愿景,重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工作,从未发生过由于网络安全原因导致的各类事故。在股权架构方面,实际控制人持有较高控股比例,维护了控制权的稳定性,央、国企背景股东积极参股投资,支持网络安全建设。在业务经营方面,公司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加强对终端客户的合规性筛查,承接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家部委客户数据,督促公司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标准保持高度重视。综上,公司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优势。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