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力创通(300045)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计算机设备 北京板块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低空经济 元宇宙概念 空间站概念 商业航天 卫星互联网 半导体概念 数字孪生 大飞机 军民融合 国产芯片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无人机 网络安全 北斗导航 创投 军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橡胶、特种车辆、电子信息系统和产品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中介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研发和委托加工卫星导航和卫星移动通信设备、惯性导航设备、农机自动驾驶仪、仪器仪表、光纤通道设备、红外热成像仪器、光学仪器设备、光电设备及电子产品;销售自产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卫星导航和卫星移动通信设备、惯性导航设备、农机自动驾驶仪、仪器仪表、光纤通道设备、红外热成像仪器、光学仪器设备、光电设备、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通讯设备、无人机及零配件、机械设备;计算机系统集成;应用软件服务;出租办公用房;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委托加工雷达及配套设备;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机动车维修;通讯设备维修;航空航天器制造;通信系统设备制造;通信终端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电气设备修理;集成电路制造;建筑劳务分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建筑劳务分包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作为国内首批获得国防军工准入资质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深耕国防及行业信息化领域二十余载,已在卫星应用、雷达信号处理、仿真测试及无人系统四大核心领域构建起“芯片-模组-终端-解决方案-管理平台-检测仪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可支撑批量生产订货的系列化产品制造能力。在服务国防军工方面,为我军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对抗、航空电子、信息化作战、指挥控制及先进武器系统的研制提供先进的器件、终端、系统和解决方案。在服务行业信息化与地方经济赋能方面,高度重视国防军工先进技术的转移应用,在卫星大数据、应急管理、安全监测、海洋工程、交通运输、智慧城市等领域,为广大用户构建起先进的技术保障体系,打造安全、经济、可行的工程解决方案。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卫星应用领域 卫星应用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卫星制造智能化升级与通信能力跃升持续突破技术边界,低空经济、智慧交通等领域加速渗透,消费级市场多点开花催生多元商业模式。卫星应用集群化发展释放市场潜能,叠加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的深化,整体呈现出技术驱动强劲、应用场景多元、市场空间广阔的蓬勃发展态势。 1、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 2025年5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行业增长得益于多重驱动。 2、卫星通信 近年来,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23至2024年,卫星通信市场规模从581.3亿美元增长至63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1%,预计到2028年将攀升至922.8亿美元,2024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8%。这一增长态势反映着卫星通信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也得益于其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凸显的地位。 (二)仿真测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行业报告,从2016年至2021年,中国计算机仿真市场规模实现了显著增长,从1,210亿元一路攀升至约1,96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4%。到2022年底,全国市场总规模更是突破新高,超过2,200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12.3%。基于目前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计算机仿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大关。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挖掘,仿真测试领域有望在更多新兴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市场前景乐观。 (三)雷达信号处理领域 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军用雷达市场空间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据Market Research预测,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会从2020年的140亿美元攀升至2025年的174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因受益于信息化建设,我国军用雷达市场空间增速显著。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院预估,2020-2025年我国军用雷达整体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到2025年将达到565亿元人民币,未来的增长前景令人乐观。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自主可控的卫星应用核心芯片研发能力 作为国内较早深耕卫星导航与卫星通信融合应用技术的科研单位,公司凭借前瞻性战略布局切入芯片设计研发领域,聚焦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核心场景的芯片研制,成功推出多款卫星通信导航基带芯片,全面掌握了基带处理算法、低功耗设计、小型化集成等关键技术,构建起全链条自主可控的研发体系。 (二)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将自主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系统性资源投入构建可持续的创新生态。在研发投入上,多年来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投入强度,将约30%的营业收入用于技术研发,研发团队规模占公司总人数的50%以上,打造了一支经验扎实、专业性强、创新思维活跃的研发团队,具备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攻坚能力。 (三)深化合作关系,构建产业闭环 公司持续完善产业布局,加速产业集聚进程,大力推进产业链与生态链的建设工作。公司持续与商业航天企业、电子元器件企业、行业大客户、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及协会联盟保持着长久且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推进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的技术攻关、项目开发等。 (四)多元资质赋能,彰显品牌力量 公司前瞻性地取得了完整的国防军工准入资质、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及北斗民用分理服务试验资质。公司在军用软件研制方面遵循工程化改进流程,拥有军用软件能力二级证书;在航空航天产品研制生产方面遵循AS9100D:2016及适航标准,通过了AS9100D:2016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TSOA适航认证。 (五)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创新奋进人才团队 公司以深厚的研发实力与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双轮驱动,两者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构建良性循环,为公司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在研发领域,公司始终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了配备先进设备的专业研发平台,可支撑多团队并行推进算法优化、性能验证等关键流程,并在基带处理算法的低延迟优化、极端环境信号抗干扰等核心技术领域构建起技术壁垒,有力保障了产品卓越性能。

要点六: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限售股份上市流通 2023年1月18日公司对外公告,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3675号)同意,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创通”或“公司”)向6名特定对象发行48,458,149股股份。2022年7月19日,公司完成了新增股份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的股份登记手续,新增股份于2022年7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限售期为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6个月。本次申请解除股份限售的股东为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UBSAG、吴培侠、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次解除限售股份的上市流通安排:1、本次解除限售股份的上市流通日期:2023年1月30日(星期一);2、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48,458,149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7.31%,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48,458,149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7.31%;3、本次申请解除股份限售的股东共计6名,共对应68个证券账户。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