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汽车零部件 江苏板块 2025中报扭亏 专精特新 深股通 融资融券 减速器 机器人概念 固态电池 新能源车 国产芯片 人工智能 特斯拉 物联网
要点二: 经营范围 轴承制造;轴承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研发、制造和销售滚针轴承、单向离合器、单向滑轮总成和机械零部件等多种精密零部件产品;产品的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燃油乘用车、摩托车逐步拓展至新能源车、商用车、工业机器人、减速机、电动涡旋压缩机等多个领域。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汽车行业 汽车用轴承市场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与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密切相关。汽车用轴承的应用广泛,包括发动机轴承、传动系轴承、转向系轴承、空调机轴承等,这些轴承在提高机器运转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趋势,汽车用轴承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汽车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保持高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1-6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中国品牌乘用车上半年销量927万辆,同比增长25%,销售占有率68.5%,较上年同期上升6.6个百分点;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1-6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不过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部分地区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等以旧换新活动需要密切关注,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行业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 (二)轴承行业 今年1~6月份,国内147家轴承企业共计生产轴承45.97亿套,较去年同期增加3.17亿套,同比增加7.40%;轴承销售量为46.77亿套,较去年同期增加2.22亿套,同比增加4.99%;轴承出口销售量为12.07亿套,较去年同期减少0.18亿套;同比减少1.5%。其中,滚针轴承上半年产量为4.61亿套,同比增加8.61%。 1~6月份,147家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16.62亿元,同比增加7.17%;主营业务收入中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为491.35亿元,同比增加9.75%;在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中出口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为82.89亿元,同比增加0.58%。轴承库存额由去年同期的120.31亿元增加至123.82亿元,同比增加2.92%。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研发竞争力 公司依靠多年积累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经验、产品研发能力,在国内滚针轴承行业较早进入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商全球采购体系,通过与法雷奥、博世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商进行过新产品、新项目的同步开发,并逐步加深双方的交流和合作。通过持续不断地自主研发、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抓住全球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良好机遇,在滚针轴承、单向离合器、单向滑轮总成的国产化进程中奠定了行业地位,提升了在国际知名零部件商全球采购体系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同行业中形成了先发优势。 (二)客户资源优势 拥有长期稳定的高端客户资源,是公司综合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先后荣获“索恩格优秀服务奖”、“五羊本田质量卓越奖”、“济南轻骑铃木质量优秀奖”等荣誉奖项。公司持续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商法雷奥、博世、SEG、采埃孚、大陆、日本电装以及国内外知名摩托车整车企业本田、铃木、雅马哈、大长江、春风、宗申等保持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人才队伍梯次建设体系成效显著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选、育、用、留”一体化的人才发展体系。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打造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富有战斗力的核心团队。通过绩效激励、专项培训、人才用车服务、购车专项补贴等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保持团队稳定性与组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