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环保行业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深股通 融资融券 转债标的 生物质能发电 动力电池回收 绿色电力 垃圾分类 PPP模式 长江三角 节能环保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环保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安装服务,环境治理技术开发、咨询及服务,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营服务,实业投资,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管理咨询,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置及回收利用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开发、运营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未经金融等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向公众融资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生活垃圾处置、餐厨垃圾处置及橡胶再生业务,主要产品为电力产品、蒸汽产品、废弃油脂以及再生橡胶等产品。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 1.整体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11年清运量为16,395万吨,到2023年已增至25,40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2%,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末,我国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4,350万人,比2023年末增加108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3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不仅推动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长,也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市场扩张提供了持续动力。 (二)餐厨垃圾处理行业 近年来,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在政策驱动和技术创新下快速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处理能力目标,各地相继出台配套法规,如柳州市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日均处理能力达185吨。技术创新方面,厌氧发酵、亚临界水热处理等技术不断突破,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如德清天安云谷的分布式系统实现垃圾发电,西安交大技术可将85%餐厨垃圾转化为生物油。商业模式持续创新,企业从单一处理转向“分类-运输-资源化”全链条服务,PPP模式广泛推广。智慧化管理加速普及,深圳等地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实现收运全程数字化。行业整体呈现处理能力提升、技术多元化、管理智能化的发展态势,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三)废旧橡胶再生行业 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我国废旧橡胶再生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作为全球最大的再生橡胶生产国,中国再生橡胶产量近年来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废旧橡胶回收市场也已经初步形成,回收渠道主要包括回收企业和中间商等。特别是废旧轮胎的回收量近年来实现了显著增长。根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统计的数据,废轮胎回收量570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12万吨。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公司覆盖城市环境处理多个业务领域 近几年来,公司凭借国内领先的技术和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在业内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建立了稳固的行业地位。公司是我国规模较大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企业之一,同时为响应政府部门整体规划环境治理的需求,公司向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水处理、橡胶再生等领域扩展,服务能力能够覆盖城市环境处理多个业务领域。 (二)数字、智慧环保成为产业发展升级新趋势 “双碳”背景下,公司积极探索垃圾发电厂与AI等技术相结合,引入阿里云工业大脑,让垃圾由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预测分析转化为绿电,通过AI技术进一步降低二次污染,提升设备运行稳定和生活垃圾单位发电量,促进利润提升。公司已在湖州南太湖项目正式实施“智慧工厂”,该系统对运行辅助改善效果明显。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来降本增效,提高应收款的回款率。市场向前:运用智慧收运系统,垃圾前端数字化管理,以数字化赋能助力厨余垃圾的精准收集,做到应收知收、应收全收、应收就收和应收尽收。通过数据监测、智能预警、能耗物耗管理等功能,实现项目全局态势感知、智能联动、智慧决策,提高处置和资源化产出效率,减少生产事故,实现降本增效。 (三)公司全国性网络布局已成规模 公司积极采取“以点带面”的市场拓展策略,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生活垃圾数量集中的浙江省投资运营了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涵盖省内台州、舟山、湖州、兰溪、丽水、德清、安吉等县市,并将业务区域布局延伸至湖北、广东、安徽、河南、四川,形成了“立足浙江,辐射全国”的市场拓展布局,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四)公司突出的业务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1.特级运营认证奠定行业领导地位:公司获得生活垃圾焚烧厂特级运营服务认证(行业最高等级,全国仅约10%焚烧企业通过),标志着运营管理体系达到国家顶级标准,在环保合规性、能效指标、设备可靠性等维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下属五家项目公司同步获一级运营服务认证,形成行业内高标准运营矩阵,验证了管理能力的可复制性,为跨区域扩张提供资质背书。 (五)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重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坚持研发为生产与发展服务,以实用技术的工程转化为技术研发的主要工作目标,不断推动公司技术服务创新及优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及需求。公司通过预处理加热罐安装技改、提油率技改、除杂机技改、曝气池喷淋技改等生产工艺技改,进一步加强了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及餐厨垃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其中餐厨项目预处理系统属于公司自主研发、设计,成为公司在轻资产技术装备输出业务方面拓展的典型案例。旺能生态以现有投资运营经验及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在垃圾分类终端市场向行业输出旺能技术装备,由重资产投入转为掌握核心技术,以轻资产投入,获取最大利益,为企业发展开拓新思路。通过技改提高油脂提取率,减少污水处置成本;通过对沼渣进行堆肥、烘干等处理变成有机肥料对外出售;部分沼渣饲养昆虫项目已初见成效,将做成行业自动化养殖示范线。“南回”注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南通回力自主研发的常压连续脱硫再生法工艺,是目前再生胶再生环节最先进的处理方式。与高温高压动态脱硫工艺相比,常压连续脱硫再生法工艺更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生产效率高。 (六)人才机制创新,构建可持续的组织能力壁垒 公司通过人才机制创新,在组织能力维度构建差异化壁垒。长效绑定机制:合伙人中长期激励方案降低核心人才离职率,保障技术升级的连续性和专利产出;标准化输出能力:中层干部培训+高管素质模型,支撑五家一级认证项目运营标准跨区域复制;知识资产转化:逐步实现内部课程开发,降低外部依赖,使高效脱硫工艺等专有技术形成可传承体系。人才机制是技术壁垒与认证优势的底层支撑,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模块,凸显公司从硬技术到软实力的系统性优势。
要点六: 全资孙公司青田旺能环保 该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业务为青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O项目,规模为500吨/日。总投资额约为2.3亿元人民币。采用BOO合作模式,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含建设期)。
要点七: 合资成立新公司 公司全资孙公司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政府出资方荥阳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在荥阳市设立荥阳市旺能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具体实施的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工作。其中: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货币方式出资20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荥阳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货币方式出资5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
要点八: 子公司中标蚌埠市餐厨废弃物项目 2018年11月22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能环保)于近日收到招标人蚌埠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认旺能环保为蚌埠市餐厨废弃物及污泥处理特许经营项目的中标单位,该项目总投资约为2.5亿元。公司表示,该项目中标符合公司业务战略规划,有利于增强公司餐厨垃圾处理规模、增强公司在固废处理业务领域的综合实力。该项目中标对公司2018年度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项目的实施将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要点九: 拟13.94亿元投建三项目 增加垃圾处理规模 2018年8月7日公告,公司拟投资3.60亿元实施《德清旺能垃圾焚烧炉排炉技改工程项目》;拟投资7.64亿元实施《淮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拟投资2.70亿元实施《舟山市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三期扩建工程》。上述对外投资事项涉及的交易总金额为13.9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28.30%,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1.90%。公司表示,本次对外投资对推进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带来积极影响,将增加公司垃圾处理规模,提高公司未来营业收入。
要点十: 转型进入环保行业 2018年1月5日公告披露,公司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将拥有的与印染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负债置出,并置入浙江旺能环保有限公司100%股权。(曾用名: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能环保”)。2017年10月,公司已完成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事宜,旺能环保已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要点十一: 全资子公司中标孟州市垃圾运输异地处理项目 2018年1月19日收到采购人孟州市城市管理局、代理单位河南飞洋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发出的《成交通知书》,《成交通知书》确认旺能环保为孟州市垃圾运输异地处理项目的成交人。项目内容:在孟州市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建设一座日处理150吨的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同时在孟州市所有乡镇建设乡镇级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垃圾压缩处理后由成交人运输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