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通用设备 山东板块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器人概念 工业母机 储能 换电概念 独角兽 小米概念 新能源车 充电桩 特斯拉 创投 军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销售;冶金专用设备制造;冶金专用设备销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通用零部件制造;有色金属铸造;黑色金属铸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金属工具制造;金属工具销售;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风动和电动工具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五金产品研发;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零售;五金产品批发;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制造;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销售;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轴承制造;轴承销售;数控机床制造;数控机床销售;金属成形机床制造;金属成形机床销售;金属切削机床制造;金属切削机床销售;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金属切削加工服务;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工业机器人销售;食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环境保护监测;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专业设计服务;工业设计服务;计量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生产检验检测;通用设备修理:专用设备修理;通讯设备修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塑料制品销售。
要点三: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 公司以电动工具配件业务为主轴,专注于为史丹利百得、博世、TTI、牧田等电动工具行业领先客户提供各种规格、型号的钻夹头、新能源储能锂电池、电动工具开关、粉末冶金件、精密铸造件、锯片等电动工具配件产品;进一步拓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为国内外制造企业提供工厂自动化、物流自动化、仓储自动化、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和中高档数控机床等产品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快速发展、实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换电站从研发到制造的一站式服务。
要点四: 电动工具行业、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行业 1、电动工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竞争主要涉及因素为技术、质量、价格、企业品牌、供销渠道。设计新颖、技术性能好、性价比高的电动工具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品牌对消费者的选择和产品的最终销售也有重要的作用。国外知名电动工具制造企业在渠道、研发及品牌方面具有优势,其产品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场,售价较高;国内电动工具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产品物美价廉,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为国外厂商提供代工。2、机床装备制造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是典型的后周期行业,与国民经济周期有较大的滞后效应。机床制造业是中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和心脏,是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工作母机的基础装备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要点五: 品牌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强企战略,注重提高品牌影响力,持续强化员工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以品质创造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以品牌促进发展,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推动品牌建设、质量建设、标准建设,质量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现拥有“PEACOCK”“孔雀”“WEIDA”“济一机”“DEMAC”等行业知名品牌,在业内具有良好口碑。公司先后上榜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
要点六: 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秉承“拼搏务实、科技兴业”的企业精神和“专业、创新、分享”的发展战略方针,不断优化,建立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建立了7S现场管理体系,确立了8D客户服务体系,坚持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助力公司在各业务领域领跑行业发展。公司拥有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众创空间等20多处,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研发创新体系。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威海市全员创新企业等荣誉。
要点七: 经营管理、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以“创民族品牌、建百年威达、做行业的领跑者”为愿景,构建了日趋完善的集团化管控的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数众多的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工程技术师团队。公司通过建立员工培训制度、完善奖励激励措施、优化绩效考核、营造爱才、引才、用才的良好氛围等多种措施,重点强化内部人才培养,打造出一支以“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为核心的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且非常稳定的研发、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公司与山东大学(威海)共建校企“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研发创新体系,积极借助外部人力资源优势,进行联合技术攻关,与公司研发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加快研发进度,提高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