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 所属板块 汽车零部件 安徽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小米汽车 减速器 华为汽车 新能源车 特斯拉
要点二: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电机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专业设计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要点三: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锻造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对零部件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悬挂支撑等系统。公司依托锻造技术优势,积极开发布局锻造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参与知名整车厂新能源汽车平台的锻造零部件开发。
要点四: 行业背景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锻造零部件,与汽车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涉及面广、市场潜力大、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的特点。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锻造工艺能够改变金属原子的组织形态,从而改进产品性能,是制造业核心工艺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行业相关法规政策,有效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客户资源优势 由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对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格认证,更换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且周期长,因此双方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对稳定。公司主要客户博世、采埃孚、麦格纳、舍弗勒、博格华纳、本特勒、恩梯恩、美国车桥、利纳马、捷太格特、NSK等均为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上榜企业,其中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名列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前五名,凸显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公司优质的客户资源帮助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一定标杆效应,有助于老客户引荐新客户,同时有助于公司在开发新客户时,降低沟通成本,增强新客户对公司信心,加快供应商认证的进程,是公司未来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二)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主要由质保部具体负责生产质量管理工作,根据月度质量考核情况对责任人员进行奖惩,并将年度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及岗位晋升相挂钩,使公司质量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创新、工艺流程改进等,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技术研发优势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取得了3项境外发明专利,累计取得203项境内专利,其中境内发明专利29项,境内实用新型专利174项。 (四)快速响应客户优势 对于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响应速度是其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量因素。响应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客户向整车厂交付产品的时间。公司塑造了高效务实的企业文化,利用高效的项目管理体制,积极调动生产和研发设计资源,发挥技术研发优势,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发并交付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快速响应客户。 (五)管理优势 公司一直专注于汽车锻件的研发和生产,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从业经历较长,在公司工作年限较长,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及生产经营经验。公司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公司的发展与管理层及业务骨干的利益直接相关,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产业区域优势 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都依托产业群聚集地而建,从而离目标市场和原材料生产厂商更近,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公司靠近长三角和中部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体系完善,行业人才较为集中,且陆路、水路和航空交通发达,使得公司在人员招聘、信息获取和物流货运方面更加便利。
要点六: 自愿锁定股份 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国奉、张一衡、孙仁豪承诺:(1)本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直接和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也不得提议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2)发行人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如发行人股票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本次发行的发行价(若发行人股票有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发行价格将相应进行除权、除息调整),本人持有发行人股票的锁定期限在原有锁定期限基础上自动延长6个月。
要点七: 精密锻造生产线技改及机加工配套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公司近两年经营规模增长较快,客户订单不断增加,公司现有产能规模已达瓶颈。公司在前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的基础上,新增购置机加工设备等预算,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水平,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更好的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公司于2022年12月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2022年12月20日召开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案及投入金额的议案》。变更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精密锻造生产线技改及机加工配套建设项目、高性能锻件生产线(50MN)产能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不足以满足以上项目的投资需要,不足部分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或间接融资等方式予以解决;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超出项目需要的投资金额,超出部分公司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履行法定程序后做出适当处理。如果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需要对上述拟投资项目进行先期投入,则公司将用自筹资金或银行借款先期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将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投入的自筹资金或偿还银行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