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安(000009)投资要点分析

要点一: 所属板块 综合行业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深成500 高压快充 储能 固态电池 北交所概念 华为概念 超级电容 充电桩 土地流转 锂电池 深圳特区 黄金概念 创投 新能源 军工

要点二: 经营范围 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及经营;现代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及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

要点三: 主营业务 (一)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本集团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密零件制造等领域。 (二)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本集团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涉及药品生产经营、医院诊疗服务、有机农业等领域。 (三)房地产及其他产业布局 本集团涉足房地产行业已超过四十年,开发设计的"江南系列"产品拥有一定行业品牌影响力,目前本集团在广东、海南、天津、湖北、山东、新疆等地区有从事房地产业务。本集团其他产业主要涉及投融资、矿产资源采选等领域,分别通过本集团参股或控股的专业公司运营管理。

要点四: 行业背景 (一)高新技术行业情况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突破的产业,承担着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重任,在"十四五"以及更为长远的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技术、产业链布局上取得巨大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生物医药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医保控费、集采扩围等降价因素依然为行业整体的收入和利润带来经营压力。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优化中药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政策、落实优质优价机制,为中医药产业构建长期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政策根基。展望下半年,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内需向好,企业经营压力有望得到缓解。本集团生物医药板块凭借多年深耕积淀,持续推动创新驱动与智能化转型,积极挖掘市场机遇;依托现有技术、品牌、渠道等核心优势开发功能性大健康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升级双轮驱动,实现资源价值的延伸增值。 (三)房地产行业情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销售额同比下降5.5%,但北上广深杭蓉等核心城市的成交面积和成交均价均同比上涨,市场出现积极信号,预期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更多积极政策支持,进一步提振购房者、房企信心,推动市场向平稳健康方向发展。本集团将进一步"去库存、促销售",提升房地产经营效率,改善经营效益。

要点五: 核心竞争力 (一)产业布局优势 在产业布局上,相关子行业属于国家产业战略的核心范围或扶持范围,特别是以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产业基础,具备较大的行业发展潜力,已初步形成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器、精密制造的产业协同优势。 (二)产业运营优势 在产业运营方面,已形成良好的产业资源基础,拥有优势企业资源和产品资源,在部分细分市场上具备一定的行业地位、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本集团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构建了完整产业链布局,市场份额处于全球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前沿和纵深技术储备,并借助优势向锂电相关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伸;本集团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马应龙在做强核心业务的同时,拓展新业务,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资本运营优势 在资本运营方面,已完成核心产业资本运营平台的搭建和证券化,形成"五地六家公众公司"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布局,除本集团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外,旗下拥有北交所上市公司贝特瑞、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马应龙、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国际精密以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友诚科技和绿金高新。 (四)经营管理优势 在经营管理方面,积极总结和借鉴内外部的经营管理经验,已形成"加减法"、"三力系统"、"标杆管理"、"四定"模式、精益制造、竞单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具和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管理输出能力。

要点六: 拟投建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2019年1月14日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惠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在惠州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77,711万元。该项目拟在惠州贝特瑞工业园内分两期投入建设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每期产能为2万吨。若该项目顺利建成并实现销售,预计将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X
密码登录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