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698 伟创电气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氢能源、储能、机器视觉、人形机器
风格:融资融券、回购计划、专精特新
指数:科创高装
【2.主题投资】
──────┬──────┬────────────────────────────
2025-03-28│储能 │关联度:☆☆☆
──────┴──────┴────────────────────────────
公司积极拓展储能业务,推出了储能逆变器、储能柜、电池检测设备等产品,为全球家庭和
工商业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
──────┬──────┬────────────────────────────
2025-03-27│人工智能 │关联度:☆☆☆
──────┴──────┴────────────────────────────
公司成立的苏州伟创视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工业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检测
──────┬──────┬────────────────────────────
2025-02-11│机器视觉 │关联度:☆☆☆
──────┴──────┴────────────────────────────
公司成立的苏州伟创视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工业人工智能t机器视觉检测,提供
以AI视觉检测模组+.工业AI检测平台软件+私有云计算为核心的智能视觉系统。
──────┬──────┬────────────────────────────
2024-04-03│人形机器人 │关联度:☆☆☆
──────┴──────┴────────────────────────────
公司针对人形机器人的场景应用需求,推出了旋转执行器、直线执行器、灵巧手等产品。
──────┬──────┬────────────────────────────
2023-11-15│氢能源 │关联度:☆☆☆
──────┴──────┴────────────────────────────
公司已开发制氢电源、氢气压缩机驱动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关产品,为双碳助力
──────┬──────┬────────────────────────────
2021-11-23│高端装备 │关联度:☆☆☆
──────┴──────┴────────────────────────────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通用变频器、行业专机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行业专机伺服系统。
──────┬──────┬────────────────────────────
2020-12-29│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变频器、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2025-03-28│智能物流 │关联度:☆☆
──────┴──────┴────────────────────────────
公司基于电气传动与工业控制领域的技术积淀,围绕智慧物流行业发展需求,打造更先进、
更可靠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行业实现新的突破
──────┬──────┬────────────────────────────
2025-03-26│医疗器械概念│关联度:☆☆
──────┴──────┴────────────────────────────
围绕医疗领域自主研发高效可靠的手术动力系统VPS1000系列产品,可应用于神经外科、耳
鼻喉科、骨科、整形外科等医疗行业
──────┬──────┬────────────────────────────
2024-06-18│空心杯电机 │关联度:☆☆☆
──────┴──────┴────────────────────────────
公司生产的低压伺服、空心杯电机、特种无框力矩电机、旋转关节模组可用于人型机器人上
──────┬──────┬────────────────────────────
2023-03-03│同步磁阻电机│关联度:☆☆☆
──────┴──────┴────────────────────────────
公司永磁同步电机和同步磁阻电机驱动器等产品都已在海外市场得到推广及应用。
──────┬──────┬────────────────────────────
2022-12-26│PLC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变频器、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2025-04-01│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4000万元(105.652万股),回购期:2024-07-24至2025-07-23
──────┬──────┬────────────────────────────
2021-08-24│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4-10-30│马斯克:预计2040年前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
马斯克预计2040年前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至少有100亿个机器人投入使用。人形机器人
将定价在2万到2.5万美元之间。
──────┬───────────────────────────────────
2024-07-24│马斯克称特斯拉有望2026年大规模生产
──────┴───────────────────────────────────
据媒体报道,北京时间7月22日傍晚,马斯克在X(推特)上发文透露,特斯拉明年将生产出
“真正有用”的机器人供公司内部使用,但仅仅是小规模生产。2026年,特斯拉有望大规模生产
人形机器人,供其他公司使用。
──────┬───────────────────────────────────
2024-07-05│行走速度提升30%,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亮相WAIC
──────┴───────────────────────────────────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上,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正式亮相。特斯
拉相关负责人介绍,二代Optimus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行走速度提升了30%;其手指还“进化”
到除了感知和触觉,可以在轻握鸡蛋和搬运重物时做到“游刃有余”。近期,二代Optimus已经
在特斯拉工厂尝试“打工”。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FSD芯片,二代Optimus可以模仿人类操作,进
行电池的分拣训练。特斯拉预计将于明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将有超过1000个Optimus在
特斯拉工厂帮助人类完成生产任务。马斯克称,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
越人类,预计达到100亿-200亿台。特斯拉目标生产10亿台,占据市场10%以上份额。其成本控制
在1万美元左右,售价预计2万美元,这将为特斯拉带来25万亿美元-30万亿美元的市场。
──────┬───────────────────────────────────
2024-06-14│马斯克:特斯拉将于明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机器人
──────┴───────────────────────────────────
特斯拉CEO马斯克当地时间6月13日在美国得州奥斯汀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特斯拉将
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并于明年在自有工厂测试类人机器人。他预测,明年特斯
拉将拥有“超过1000个,甚至数千个在运行的Optimus机器人”。
──────┬───────────────────────────────────
2024-01-10│行业龙头机器人电驱系统生产线正式投产
──────┴───────────────────────────────────
拓普集团官微1月8日消息,公司机器人电驱系统获得客户认可及好评。为满足市场需求,公
司2条电驱系统生产线于2024年1月8日正式投产,年产能为30万套电驱执行器。新增产能也已经
启动规划设计。电驱系统为人形机器人主要部件,价值量高、技术壁垒强。首创证券研报指出,
人形机器人未来需求有望达100亿台。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大趋势下,国产高性价比的零部件
企业优势凸显。
──────┬───────────────────────────────────
2023-11-21│开普勒先行者系列人形机器面世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巨大
──────┴───────────────────────────────────
近日,开普勒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正式面世,包括先行者K1、先行者S1和先行者D1三个
型号。西南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K1,身高178cm,体重85kg,全身40个自由度,肘关节和
小腿使用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腰部使用自研旋转执行器。配合自研星云系统,每秒算力可
达100TOPS,可以实现诸如手眼协同操作、复杂地形行走、负重搬运等工作。人形机器人潜在市
场大。高盛在2022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预估,在未来10到15年内可以实现至少60亿美元的人形机
器人市场,甚至在最理想的情景下(产品设计、用例、技术、可负担性和公共接受度等障碍被克
服),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或将达到1540亿美元。
──────┬───────────────────────────────────
2023-09-28│傅利叶智能人形机器人开启对外预售,机构持续看好运控部件产业机遇
──────┴───────────────────────────────────
傅利叶智能26日宣布,傅利叶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开启对外预售。据介绍,GR-1身高1.
65米,体重约55公斤;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搭载自主研发的FSA一体
化执行器,全身总关节执行器数量达44个,最大关节峰值扭矩达230N.m。随着多家厂商产业化进
度提速,“具身智能”浪潮已是大势所趋。券商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
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中短期(3-5年)工商业场景率先应用;
中长期(5-10年后)个人场景应用空间大。
──────┬───────────────────────────────────
2023-09-25│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公布最新进展
──────┴───────────────────────────────────
近日,特斯拉机器人X官方账号发布了最新一期视频,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在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方面的新进展,该机器人现在能够仅依靠视觉来对物体进行分类,甚至还
能完成瑜伽动作。对此,马斯克好像也难掩内心激动,在评论区直言:Progress(进步)。
──────┬───────────────────────────────────
2023-09-18│全球首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列化大容量电机成功下线
──────┴───────────────────────────────────
近日,由上海电气下属上海电机厂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列化大容量
电机举行下线仪式,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该系列电机将应用于湖北应
城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台(套)在建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电
机功率范围涵盖20~150MW,电压等级10~15.75kV,可实现各种容量等级储能应用电驱功率全覆盖
,可根据不同机组容量、不同技术路线,提供定制化服务。此次首套电机成功下线,标志着上海
电气已具备向先进大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机组提供超大容量、超高效率、超高转速电动机解
决方案的能力。
──────┬───────────────────────────────────
2023-08-28│首套300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完成集成测试
──────┴───────────────────────────────────
近日,我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中
储国能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套30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完成集成测试,顺利
下线。
──────┬───────────────────────────────────
2023-07-20│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开工
──────┴───────────────────────────────────
近日,由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
范项目在格尔木市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
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新一代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基于低温空气液化和蓄冷技术,
将电能以常压、低温、高密度的液化空气形式存储,项目采用全国产化设备。项目储能功率为6
万千瓦,储能电量为60万千瓦时,动态投资15.68亿元,储能投资6.45亿元,预计2024年建成。
──────┬───────────────────────────────────
2023-07-10│空心杯电机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核心部件
──────┴───────────────────────────────────
人形机器人的手指空间狭小,因而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需配备更多小型化且能够输出较大力
的电机。属于直流永磁伺服电动机的空心杯电机完美契合人形机器人对应手指关节轻量化、高精
度等需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灵巧手采取了较为经典的六电机布局,其中拇指采用双电机
驱动弯曲和侧摆,其它4指各用1个电机带动,可实现11个自由度。灵巧手主要由空心杯电机、螺
纹丝杠、行星精密齿轮箱和编码器构成,其中空心杯电机为核心部件。券商指出,预计特斯拉量
产后单个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价值量=600元*12个手部关节算=0.7万元。
──────┬───────────────────────────────────
2022-09-30│特斯拉通用型机器人即将现身
──────┴───────────────────────────────────
据特斯拉中国确认,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特斯拉将举行2022 AI Day活动,届时Tesla Bo
t原型机将首次亮相,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将是一个通用型机器人。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是一家从事工业自动│
│ │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产品种类丰富│
│ │,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产品应用广泛,在重工、轻工、│
│ │高端装备等行业均拥有成熟的应用案例,以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数智│
│ │化转型升级。同时,公司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向机器人、新能源、医疗等新│
│ │兴领域延伸,研制了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制氢电源、光伏储能逆变│
│ │器、手术动力系统等产品,为高景气度行业深度赋能。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主要从事变频器、伺服及控制系统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采购│
│ │、生产和销售,为制造业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及其下游制造工厂提供工控产品│
│ │实现收入及盈利。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采购部门为采购执行和供应商管理两部分。采购执行负责以销售预测和│
│ │客户订单为基础,制定的物料需求计划和原材料采购的执行。供应商管理负│
│ │责对公司现有供应商的供应安全进行维护及完善。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具备完备的生产加工体系和适应业务需求的生产组织方式。公司采用备│
│ │货生产和订单式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少量零部件的非核心加工工序采用│
│ │外协加工辅助。 │
│ │(1)自主生产加工环节 │
│ │公司产品硬件部分由众多原材料、零部件加工而成,涉及多道不同工序,公│
│ │司自原材料采购后主要生产工序涉及的PCBA生产、钣金生产、整机装配、软│
│ │件烧录、老化测试等环节均自主生产加工。 │
│ │从生产组织方式来看,公司对于销量较大的常售型号产品采用备货式生产来│
│ │应对客户普遍较短的供货期需求,保持常售型号产品的合理库存和周转需求│
│ │。公司物控部在合理考虑公司产能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商务部门提供的有效│
│ │订单和各类产品销售的淡旺季特点编制生产计划。在生产管理方面,对于常│
│ │售型号产品,公司结合月度平均销量和库存情况制定排单计划,保持销量较│
│ │大的产品维持合理库存。 │
│ │(2)外协加工环节 │
│ │公司少量零部件及配件的常规加工工序采用外协加工模式,主要外协加工工│
│ │序为机箱外壳表面喷涂及电镀处理和线材加工等。此类少量非核心加工工序│
│ │委外加工,可以使公司减少成本投入,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集中在工业自动│
│ │化控制产品的核心工序。公司通过询价和商务谈判确定供应商,委托加工供│
│ │应商按照公司技术要求来件加工,根据加工数量核算加工费。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采用区域与行业相结合、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
│ │区域销售侧重于区域客户的开发和维护,主要通过区域经销商进行销售。公│
│ │司在国内21个主要城市设立常驻业务和技术服务团队,在海外成立了印度子│
│ │公司,并拥有苏州、东莞、印度3个仓储中心,截至2024年12月,国内外共 │
│ │有314个经销商。 │
│ │公司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属于买断式销售。经销商收到产品确认无质量│
│ │问题后的签收即视为对产品控制权的转移,经销商承担与产品相关的风险和│
│ │收益,双方定期就产品数量、型号、价格等进行对账确认,经销商对外销售│
│ │产品的价格由其自主决定,实际售价与采购价之间的差额归经销商所有。除│
│ │产品质量问题之外,公司一般不接受客户进行退换货。 │
│ │5、结算模式 │
│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主要采取月度结算的模式,公司通过评估客户历史信│
│ │用状况、业务规模与公司的合作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客户的账期。公司主│
│ │要的结算方式有银行转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及信用证。 │
│ │6、研发模式 │
│ │面对工业自动化下游应用行业广、地域分散,生产工艺和应用环境差异较大│
│ │,产品种类丰富、需求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公司研发采用矩阵式组织架│
│ │构和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具体研发模式分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应用开发│
│ │三类。 │
│ │(1)技术开发 │
│ │技术开发由研发中心平台部门主导,集中资深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对产品│
│ │开发过程中的软件、硬件、结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 │
│ │(2)产品开发 │
│ │公司的产品开发由产品线主导,采用矩阵式管理,整合营销、研发、供应链│
│ │等资源,打破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孤岛,高效开展产品研发工作。 │
│ │(3)应用开发 │
│ │应用开发以行业为主线,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目标,应用开发工程师深入│
│ │工业现场了解细分行业设备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将公司产品与行业需求深│
│ │度融合,开发出差异化具有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
│ │帮助客户在该细分行业内取得竞争优势。 │
├──────┼─────────────────────────────────┤
│行业地位 │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重要的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1、研发与生产先进优势 │
│ │公司自创立至今,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取得│
│ │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创建了强大的技术平台,为产品的持续升级和创新提供│
│ │了有力支撑。在技术水平方面,目前公司在电机控制算法方面掌握了异步感│
│ │应、永磁同步、同步磁阻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电机高频注入控制技术、电│
│ │机参数辨识技术、载波移相调制技术、高速弱磁等关键核心技术;运动控制│
│ │算法方面掌握机械共振抑制技术、惯量辨识技术、高速高精控制技术、电子│
│ │凸轮同步技术、以及各类主流总线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方面取得了功率半导│
│ │体可靠控制,开关电源环路控制等关键技术突破,完成了国内技术平台创建│
│ │,确定了行业技术地位。目前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214项,其中发明专利56 │
│ │项。 │
│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测试设备,如装配线、测试线、包装线、高温和常温老│
│ │化室等,并建立了完备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标│
│ │准认证,实现产品的全面“5S”品质控制。 │
│ │2、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 │
│ │在港口起重领域,公司成功研制推出了国内港口RTG(集装箱轮胎式龙门起 │
│ │重机)的混合动力技术,并实现了RTG油改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RTG电池转│
│ │场技术的创新突破,为公司承接大型项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 │在船舶领域,首次突破7000米长线缆驱动海底作业永磁同步电机,充分体现│
│ │了长线缆矢量控制技术的优势;并在大型平台甲板起升设备上批量使用AC80│
│ │0多传产品,优异的起升控制、多机功率平衡等技术为高可靠性工况提供了 │
│ │保障,同时为公司在船舶项目推广上奠定了基础。 │
│ │面向机器人场景,公司围绕机器人迭代发展及关键组件,如精密机械零部件│
│ │、机器人关节模组、控制器、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持续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创│
│ │新综合解决方案。 │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提供全套运动执行器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了旋转关│
│ │节模组、直线关节模组、空心杯电机模组、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动力解决│
│ │方案等核心零部件,融合机电一体化创新技术及AI智能软件算法,为人形机│
│ │器人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
│ │3、营销和服务网络优势 │
│ │在销售渠道方面,随着行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产品线的不断延伸、竞争模式│
│ │的升级,企业营销渠道面临更大的挑战。为适应市场及产品快速、多层次的│
│ │变化,公司在多年的营销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逐渐建立了“区域+行业 │
│ │”的营销体系。 │
│ │区域销售侧重于区域客户的开发和维护,主要客户为区域经销商,公司经过│
│ │多年国内外销售渠道的布局,拥有覆盖面广泛且高效的经销网络。报告期末│
│ │,在国内21个主要城市设立常驻业务和技术服务团队,在海外成立了印度子│
│ │公司,国内外经销商314个。公司的经销网络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 │
│ │场覆盖率,有利于公司捕捉市场机会,进而保证公司的成长性。 │
│ │4、独有的竞争优势 │
│ │公司采用深耕细分行业的差异化战略,经过多年技术研发与产品推广经验积│
│ │累,已经在重工、轻工、高端装备等多个细分领域深入布局,并且在机器人│
│ │、新能源、医疗等行业加快技术研发。未来伴随公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 │及大客户以点带面形成的技术积累,将有利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和市场份额│
│ │提升。 │
│ │与外资品牌相比较,公司执行了紧贴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理念。产品开发团│
│ │队遵循开发服务于市场的原则,在产品经理的带领下,直接接洽终端客户,│
│ │与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充分理解产品需求,明确产品定位,确定以解决客│
│ │户需求为出发点的设计方案,依托公司的技术平台进行产品开发设计,通过│
│ │完善的开发流程监督,确保产品开发质量,同时还使得产品具有更强的针对│
│ │性、易用性,为客户降低综合成本,提升客户产品品质与经营效益。 │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4,017.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0%;实│
│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02.7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42%; │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959.20万元;较 │
│ │上年同期增长31.46%;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1.1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3%│
│ │。 │
├──────┼─────────────────────────────────┤
│竞争对手 │1.低压变频器行业:ABB(AseaBrownBoveri)、西门子(Siemens)、汇川 │
│ │技术、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川电机株式会社、英威腾、蓝海华腾│
│ │。 │
│ │2.伺服系统行业: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台达电子工│
│ │业股份有限公司、汇川技术、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
│ │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授权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新增│
│营权 │软件著作权48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14项(其 │
│ │中发明专利5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30项。目前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214项│
│ │,其中发明专利56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国内工控行业重要的供应商之一。2022至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
│ │别为90599.00万元、130488.25万元和164017.4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3807.│
│ │41万元、18858.05万元和24173.32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在低压变频器和伺│
│ │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呈增长趋势,具体如下: │
│ │(1)低压变频器领域 │
│ │根据格物致胜统计数据,2023年度中国低压变频器整体市场规模约293.70亿│
│ │元,公司在低压变频器领域市场份额为2.49%,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四,市 │
│ │场占有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 │
│ │(2)伺服系统领域 │
│ │根据格物致胜统计数据,2023年度中国伺服系统整体市场规模为203.80亿元│
│ │,公司伺服系统业务收入对应的市场份额为1.96%,较2022年增长了0.86%。│
│ │伺服系统产品作为公司成长型业务,近年来增长较快,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提│
│ │升。 │
├──────┼─────────────────────────────────┤
│消费群体 │光伏、纺织、起重、高效能源、轨道交通、矿山机械、智能装备、塑料机械│
│ │、印刷包装、石油化工等行业。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增持减持 │伟创电气2024年9月14日公告,公司除实际控制人以外淮安伟创及其一致行 │
│ │动人金昊诚、金致诚的其他部分出资人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
│ │内,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632.│
│ │0461万股,拟减持股份占公司扣除回购专户股份后总股本的比列合计不超过│
│ │3%。截至公告日,淮安伟创持有公司股份12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1137.5│
│ │274万股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69.3197万股后的59.33%);金昊诚│
│ │持有公司股份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1137.5274万股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 │
│ │户中的股份69.3197万股后的2.37%);金致诚持有公司股份500万股(占公 │
│ │司总股本21137.5274万股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69.3197万股后的2│
│ │.37%)。 │
├──────┼─────────────────────────────────┤
│项目投资 │投建智能制造工厂及数字化转型项目:伟创电气2022年7月19日公告,公司 │
│ │拟在苏州市吴中区建设伟创电气智能制造工厂及数字化转型项目,项目将进│
│ │一步扩大变频器、伺服系统及运动控制产品产能,并用于PLC、人机界面(H│
│ │MI)、机器视觉、物联网、传感器等新产品研发生产。 │
│ │伟创电气2024年1月30日公告,公司与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 │
│ │《投资合作协议书》,拟在江苏省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建设高端电气装备生│
│ │产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为5亿元,用于引进高压电机、变压器、水冷 │
│ │机、振动平台、温箱等设备,主要从事高压变频器、多传变频器等业务。项│
│ │目建设周期计划为2年。 │
├──────┼─────────────────────────────────┤
│行业竞争格局│1、工业自动化行业竞争格局 │
│ │自20世纪40年代工业大规模生产兴起以来,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经历了显著│
│ │的增长与激烈的竞争。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
│ │展迅速,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控制领域,极大地促进了中│
│ │国制造业的繁荣。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制造业的升级和数字化转│
│ │型,这进一步加速了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扩展。国内厂商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 │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提升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了国产替代的步│
│ │伐。 │
│ │目前,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形成三大品牌阵营:日系、欧美和本土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