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560 明冠新材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锂电池、光伏、HJT电池、固态电池、POE胶膜、BC电池
风格:融资融券、破净资产、连续亏损、海外业务、专精特新、专项贷款、微小盘股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3-12-12│BC电池 │关联度:☆☆☆
──────┴──────┴────────────────────────────
公司的胶膜产品和光伏背板产品在BC电池封装上已经得到运用。
──────┬──────┬────────────────────────────
2023-02-27│固态电池 │关联度:☆☆☆
──────┴──────┴────────────────────────────
公司在半年报中已披露“年产2亿平米铝塑膜定增募资项目”和于2022年7月申请立项备案的
“1亿平米铝塑膜自筹资金建设项目”,连同IPO首发的“年产1000万平米铝塑膜募投项目”,公
司未来合计的铝塑膜规划产能是3.1亿平米。上述三个铝塑膜项目都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明
冠锂膜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其中“年产1000万平米铝塑膜募投项目”已投产,另外2个项目按
项目立项建设计划推进。
──────┬──────┬────────────────────────────
2023-02-27│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背板和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分别应用于光伏发电和锂电池等新能
源领域
──────┬──────┬────────────────────────────
2022-12-12│POE胶膜 │关联度:☆☆☆
──────┴──────┴────────────────────────────
公司已建成胶膜生产线4条并顺利投产,现已形成理论年产4000万平米POE等胶膜产能。
──────┬──────┬────────────────────────────
2022-06-28│HJT电池 │关联度:☆☆
──────┴──────┴────────────────────────────
公司研发的HJT太阳能电池组件用智能网栅薄膜,应用于异质结电池组件无主栅智能网栅连
接生产
──────┬──────┬────────────────────────────
2021-10-18│光伏 │关联度:☆☆☆☆
──────┴──────┴────────────────────────────
知名太阳能电池背板与锂离子用铝塑膜企业
──────┬──────┬────────────────────────────
2024-10-31│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有为比亚迪光伏供应光伏组件封装材料
──────┬──────┬────────────────────────────
2022-08-01│电池铝箔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背板和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分别应用于光伏发电和锂电池等新能
源领域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4-30│微小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30公司AB股总市值为:24.84亿元
──────┬──────┬────────────────────────────
2025-04-30│破净资产 │关联度:☆☆☆
──────┴──────┴────────────────────────────
截止2025-04-30公司收盘价相对于每股净资产跌幅:-8.60%
──────┬──────┬────────────────────────────
2025-04-29│连续亏损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公司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且2025-03-31财报归母净利润均为负
──────┬──────┬────────────────────────────
2025-04-27│专项贷款 │关联度:☆☆☆
──────┴──────┴────────────────────────────
2025年4月24日公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上海博强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
不超过239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信银行南昌分行出具的增持专项贷款承诺函
──────┬──────┬────────────────────────────
2024-08-27│海外业务 │关联度:☆☆☆
──────┴──────┴────────────────────────────
截止2024-06-30地区收入中:海外占比为72.17%
──────┬──────┬────────────────────────────
2022-11-28│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3-04-11│HJT电池降本诉求迫切,0BB技术今年下半年有望实现量产
──────┴───────────────────────────────────
0BB(无主栅)能够降低银耗、提升功率、提高良率。在目前光伏PERC、TOPCon、HJT三种技
术路线中,HJT银浆成本最高、降银浆诉求最为迫切。机构指出,相较于目前的SMBB技术,0BB在
电池片环节降低银浆成本、降低丝印设备投资,在组件环节增加绝缘胶耗材、更新串焊机设备,
综合来看,相较于HJT当前的15BB/未来的20BB技术,0BB的材料+设备成本可降低约0.05/0.025元
/W。组件大厂即将开启试样,判断2023年下半年0BB技术有望实现量产。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以“成为新能源电池封装技术引领者”为愿景,致力于成为新能源电池│
│ │整体封装解决方案提供商。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背板│
│ │、太阳能封装胶膜、铝塑膜、特种防护膜等。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光伏组件│
│ │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背板、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等)、锂电池软包封装材│
│ │料(动力与储能锂电池铝塑膜、3C数码锂电池铝塑膜等)、特种防护膜等复│
│ │合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采购事宜,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均通过采购部进行统一采│
│ │购,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采购控制程序》和《供方控制程序》等规章制度。│
│ │公司生产及物料控制部根据客户的订单或供货合同以及库存情况制定《物料│
│ │需求计划表》提交给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具体采购。采购前,采购部按规│
│ │定在《合格供方名录》的范围内对供货商进行询价比价、议价,制成《采购│
│ │比较表》后提交给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向供方下达《采购订单》。 │
│ │公司品质部负责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验收,品质部严格按照采购合同所规定│
│ │的质量检验标准和公司有关规定对的采购原材料进行检验,经专人按既定检│
│ │验程序完成检验后完成相关原材料的入库流程。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组织生产。为满足客户快速、及时的要求,公│
│ │司每月根据市场通用规格及历史客户通用规格需求预备一定的库存,以便在│
│ │接到通用规格订单后,可以迅速的组织发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迅速地占领│
│ │主动权。对通用规格之外的产品,公司会根据订单要求再组织生产。 │
│ │公司自主生产产品流程及其主要环节如下:(1)订单接收;(2)订单评审│
│ │;(3)生产计划的组织实施;(4)生产实施和质量控制;(5)产品的运 │
│ │输和发货。 │
│ │3、销售模式 │
│ │公司产品的销售模式为直销。公司营销中心下设市场部、销售部和客服部,│
│ │其中市场部主要负责公司产品与市场推广和公司战略的研究制定与实施,包│
│ │括产业政策、行业竞争环境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参与战略研讨和年度经营计│
│ │划的制定、公司长短期的营销发展规划制定等;销售部主要负责客户的开发│
│ │与维护,包括销售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产品销售全流程管理、产品市场销售│
│ │情况分析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客服部主要负责向客户了解产品后续使用等│
│ │信息,以便持续改进,不断满足客户新的要求。 │
│ │公司主要客户群体为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光伏组件企业和锂电池制造企业,其│
│ │市场开拓方式包括新客户开发和存量客户订单增量维护两类。 │
├──────┼─────────────────────────────────┤
│行业地位 │知名太阳能电池背板与锂离子用铝塑膜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 │其主要包括功能性高分子薄膜研制技术、特种粘合剂开发技术、材料界面处│
│ │理技术、材料光学设计技术、精密涂布复合技术和功能性材料分散技术等。│
│ │在薄膜基材和胶粘剂制备、材料表面处理以及涂布复合工艺方面形成公司的│
│ │核心能力,增强了公司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
│ │(1)功能性高分子薄膜研制技术 │
│ │公司通过拥有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烯烃薄膜基材制备技术,对不同类型的│
│ │聚烯烃粒子进行选型、配方优化以及制膜工艺的改进等方式,成功开发出适│
│ │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聚烯烃类薄膜制备相关技术,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配方│
│ │优化、工艺改进,开发出性能成熟的M膜产品。该产品可替代TPT/KPK结构背│
│ │板内侧的氟膜,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产品的降本增效。 │
│ │通过弹性体塑料配方设计及其热熔胶膜流延挤出加工技术,在选择具有优异│
│ │的弹性体原材料粒子及自主开发的偶联剂、交联剂、助交联剂等基础上,成│
│ │功开发出了具有高透光、耐紫外、耐高湿特点的光伏组件封装胶膜。 │
│ │(2)特种粘合剂开发技术 │
│ │公司通过复合膜材料特种粘合剂研发团队多年的研发,已成功研制出高分子│
│ │薄膜粘合剂、金属铝箔与高分子薄膜粘合剂等复合膜材料的特种粘合剂。目│
│ │前,公司已完全掌握的特种粘合剂研制技术主要有:抗水解耐候性胶粘剂改│
│ │性开发技术。耐电解液高粘结力胶粘剂改性开发技术,公司通过聚氨酯、聚│
│ │烯烃、丙烯酸等体系树脂利用交联复配工艺,开发出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
│ │胶粘剂。 │
│ │(3)材料界面处理技术 │
│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降本增效趋势不断推进,公司积极推进复合膜材料研发降│
│ │本措施。公司通过长期探索,已掌握聚合物薄膜表面改性处理技术,采用对│
│ │聚酯、尼龙、氟膜、聚烯烃等基膜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增加表面张力,采用│
│ │物理真空气相沉积无机陶瓷薄膜改善背板水透性能或者采用特别增加涂布过│
│ │渡层等方法,有效增强聚合物薄膜复合可靠性。金属箔表面处理技术,金属│
│ │箔如铜箔、铝箔等一般在复合前需要进行清洗、钝化等相关处理,公司采用│
│ │独有的免清洗钝化工艺,使金属箔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后续可直接│
│ │与其他材料一步涂布复合成铝塑膜。胶膜表面结构设计技术,公司自主开发│
│ │多种爆破纹、井字纹、斜条纹等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表面形貌,可快速将层│
│ │压件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上的气体排出,从而实现快速层压的效果。 │
│ │(4)材料光学设计技术 │
│ │为更好的提高组件发电转换效率,提升光伏组件对太阳光二次吸收成为组件│
│ │研发的新方向。公司通过材料研发团队的攻关,通过增强反射型薄膜成型技│
│ │术、成功开发出背板反射率可超过90%的高反背板,尤其是黑色高反射背板 │
│ │可显著提升光伏组件1%左右的转换效率。 │
│ │(5)精密涂布复合技术 │
│ │公司针对双面涂布方法易出现的问题,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成功开发出可一│
│ │次涂布多层及复合的精密涂布复合工艺技术。公司基于在高分子薄膜复合领│
│ │域多年的经验累积,掌握了多层薄膜复合工艺的关键技术,保证了在量产太│
│ │阳能电池背板及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产品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可靠性。 │
│ │通过自主研发,设计了干热复合制备工艺,并进行了生产流程优化,开发出│
│ │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塑膜干热法复合制备技术。 │
│ │(6)功能材料分散技术 │
│ │公司通过对分散装置提供外界驱动力增加粉末分散性,并通过在装置中增加│
│ │温控系统,成功开发出涂料、纳米粉体改性胶粘剂分散技术。公司基于对M │
│ │膜、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等多种薄膜的自生产要求而开发了相关共混方式,│
│ │首先通过自动化定量计量配料,经由涡轮式锥形混料,成功开发薄膜共混粒│
│ │子分散技术。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628.18万元,同比下降19.82%,其中主营业 │
│ │务收入135425.87万元,同比下降1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
│ │87.54万元,同比下降12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 │净利润-3586.43万元,同比下降137.42%。 │
├──────┼─────────────────────────────────┤
│竞争对手 │1.太阳能电池背板行业: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来光伏新│
│ │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
│ │司、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2.铝塑膜行业: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DNP)、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新纶科 │
│ │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
│ │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明冠新材及子公司新增专利申请数23项;新增专利授权数│
│营权 │10项,累计授权专利12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9项。报告期内新增7个发明│
│ │专利,3个实用新型专利。 │
├──────┼─────────────────────────────────┤
│投资逻辑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膜材料六大核心│
│ │技术体系,在薄膜基材和胶粘剂制备、材料表面处理以及涂布复合工艺方面│
│ │形成公司的核心能力,增强了公司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公司作为主要│
│ │起草单位,参与起草《GB/T31034-2014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绝缘背板》国│
│ │家标准;公司作为副组长单位参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起草《T/CI│
│ │APS0005-2018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团体标准。公司通过多年持续的研│
│ │发投入,已掌握太阳能电池背板和锂电池铝塑膜产业化的多项核心技术,构│
│ │筑了公司的核心产品技术竞争力。 │
│ │公司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强化基础材料研究,不断挖掘材料的能量密│
│ │度,拓宽材料的应用边界,用自主研发锤炼核心竞争力,成功实现了全球15│
│ │00V背板首创、BO背板首创、黑色高反背板首创等多个记录。 │
├──────┼─────────────────────────────────┤
│消费群体 │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光伏组件企业和锂电池制造企业 │
├──────┼─────────────────────────────────┤
│消费市场 │国内、海外 │
├──────┼─────────────────────────────────┤
│项目投资 │投建太阳能背板及功能性膜生产基地项目:明冠新材2023年2月1日公告,公│
│ │司拟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太阳能背板及功能性膜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
│ │》,并在肥东县人民政府辖区新设立全资子公司(项目公司)实施“太阳能│
│ │背板及功能性膜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预计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两│
│ │期实施,其中一期新建建筑面积约20万平米,年产3亿平米太阳能背板及2亿│
│ │平米功能性膜,二期根据一期建设运营情况适时启动。项目实行统一规划,│
│ │分期实施。每期自乙方在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后3个月内开工建设,12个月内 │
│ │竣工投产。 │
├──────┼─────────────────────────────────┤
│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光伏产业已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世界各国均高度│
│ │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取得显著成│
│ │就,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引领者,是我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实现自主安全可│
│ │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新兴产业。 │
│ │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继续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绿色发展政策│
│ │助力下,受益于全球气候状况变化、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危机的影响,以及各│
│ │国绿色发展产业政策引导和非石化能源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光伏行业产业链│
│ │之产销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
│ │首位,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约为全球装机量的半壁江山,国内光伏供应│
│ │链瓶颈打开,光伏发电经济性提升,大型光伏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叠加整县整│
│ │区分布式电站建设推进,需求持续释放推动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 │
│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216.88GW,同比│
│ │增长148.1%;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均保持60%以上的增幅, │
│ │其中全国晶硅组件产量超过499GW,同比增长69%;另外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
│ │达到211.7GW,同比增长37.9%。但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额│
│ │降价,其中组件中标价格降幅达40%,N型组件已跌破1元/W。2023年,集中 │
│ │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快速增长,成为年度光伏装机量增长引擎,集中式光伏│
│ │全年装机量超过110GW,占比超过50%,反超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规模。 │
│ │2023年,N型技术的快速崛起成为当前瞩目的焦点,随着N型光伏技术的不断│
│ │优化,我们正迎来一个低碳排、高效能时代。传统P型光伏技术因在效率和 │
│ │制程上的限制而逐渐被淘汰,拥有更高效率的N型产品渗透率正急速提升中 │
│ │,TOPCon技术优势在于其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并在设备上│
│ │具备与PERC产线的高度兼容性而备受关注。 │
├──────┼─────────────────────────────────┤
│行业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分析,2024年,国内光伏电站装机量将继续保持│
│ │增长,乐观预计达220GW以上,近几年国内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集中式和 │
│ │分布式均面临消纳压力;国内光伏组件、硅片、电池片及辅料价格仍有下行│
│ │压力,而各产业链环节的海外市场价格相对乐观,特别是美国市场价格表现│
│ │异常突出。同时,2024年N型渗透率仍将持续提升,根据InfoLink统计,截│
│ │止2023年底,TOPCon的名义产能已达560GW,HJT和背接触电池的产能也分别│
│ │来到45GW和48GW,而现有的PERC产能为512GW,意味着2024年新的N型高效电│
│ │池技术产能将全面超过PERC。 │
├──────┼─────────────────────────────────┤
│公司发展战略│2024年,N型技术的快速崛起成为当前瞩目的焦点,随着N型光伏技术的不断│
│ │优化,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聚焦N型TOPCon、HJT、IBC电池封装材料市 │
│ │场需求,加速满足N型电池封装背板产品的认证和推广,扩大N型电池封装胶│
│ │膜产品出货量,确保公司光伏组件封装背板和胶膜在行业的市占率和竞争优│
│ │势再上新台阶。 │
│ │公司作为全球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主力供应商之一,为应对2024年国内市场价│
│ │格下行与波动压力,公司以“苦练内功、客户共赢”的经营策略,满足快速│
│ │增长的N型高效电池对封装辅料需求而抢得市场先机,扩大N型背板和N型胶 │
│ │膜的出货量和占比,加强成本费用管控、践行“提质增效”行动,提升上市│
│ │公司经营效益和广大股东的回报。 │
├──────┼─────────────────────────────────┤
│公司日常经营│(一)调整产品结构,保持行业竞争力 │
│ │2023年BO型背板出货占背板总出货量的比例为76%,保持了公司BO背板的占 │
│ │比优势。报告期内,根据单/双玻组件市场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光伏组件 │
│ │封装辅料的产销结构,加大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的产销规模,保持公司在全球│
│ │太阳能电池封装辅料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
│ │2023年,公司实现背板营业收入7.5亿元,实现胶膜营业收入5.4亿元,胶膜│
│ │产销量和营业收入占比明显提升,其中胶膜收入占组件封装材料收入比例为│
│ │42%。 │
│ │(二)调整客户结构,稳定产品订单 │
│ │2023年,积极开发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优质客户,保持市占率和销量稳定。在│
│ │维护战略客户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东方日升、韩华、中节能等核心客户订│
│ │单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拓展天合光能、阿特斯新能、比亚迪、正泰能源、国│
│ │电投和协鑫等行业优质客户的合作,加快公司N型电池封装背板认证和推广 │
│ │,持续提升公司在太阳能电池背板细分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拓展N型 │
│ │电池封装胶膜客户开发,扩建海外越南生产基地胶膜产能,保持海外胶膜市│
│ │场订单稳定增长,面向光伏行业主流组件企业全面推广N型电池封装胶膜产 │
│ │品,满足国内和海外光伏组件企业对封装胶膜的需求,保持现有晶澳、东方│
│ │日升、中节能等客户胶膜订单增长的同时,加大行业主流客户N型光伏组件 │
│ │封装胶膜产品导入,逐年提升胶膜市场占比和竞争力。 │
│ │锂电池铝塑膜业务方面,公司维护好与赣锋锂电、孚能科技、南都动力、清│
│ │陶能源、骆驼电池、国轩高科等老客户的稳定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发ATL │
│ │、冠宇、蜂巢能源、广州巨湾等新客户,提升明冠铝塑膜在行业的品牌影响│
│ │力和市场分额。2023年,公司销售锂电池铝塑膜461万平米,实现营业收入5│
│ │807万元,因受下游客户需求波动影响,铝塑膜销量同比略有下降。另外,2│
│ │024年公司将积极拓展数码板块业务。 │
│ │(三)应对竞争加剧,加强降本增效 │
│ │报告期内,特别是2023年下半年国内光伏行业内卷加剧,公司积极开展“提│
│ │质增效”行动,通过提升产品良率,加强原材料及成品的库存管理,优化经│
│ │营现金流等措施,以开源节流、节费降本为运营管理目标,提升公司经营资│
│ │产质量和抵御行业风险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措施保持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产品│
│ │盈利能力及行业竞争力,具体如: │
│ │1、根据行业竞争情况及时调整产品报价策略。 │
│ │2、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升生产良率,保持产品持续降本。 │
│ │3、优化库存管理,及时清理积压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盘活存量资产,缩 │
│ │短采购周期,提升库存资产质量和资产利用效率。 │
│ │4、加快逾期货款的回收,降低应收货款坏账风险,改善经营现金流量,提 │
│ │高公司抵御行业风险能力。 │
│ │5、规范体系建设,2023年再次申请获得ISO9001:2015质量体系、ISO14001│
│ │:2015环境体系、IS0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审核认证。 │
│ │(四)推进胶膜和BO背板扩建项目建设 │
│ │1、N型胶膜扩建项目建设 │
│ │2023年,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年产1.2亿平米太阳能电池封装用胶膜建设项 │
│ │目”已全部投产,实现宜春基地年产1.2平米封装胶膜产能;越南明冠增资2│
│ │000万美元申请获得省商务厅和省发改委批复,越南基地年产1亿平米光伏组│
│ │件封装胶膜项目加速建设,其中胶膜生产线已安装调试完毕,具备投产条件│
│ │,2024年1月实现全面投产。截止2023年12月,公司具备年产2.2亿平米胶膜│
│ │产能。同时,公司合肥基地年产2亿平米胶膜项目处于筹建阶段,相关建设 │
│ │计划正常推进。 │
│ │2、BO背板扩建项目建设 │
│ │报告期内,公司年产1亿平米BO型背板扩建项目建设处于扫尾阶段,2024年 │
│ │一季度主设备已完成调试生产,届时公司将拥有年产2亿平米以上背板产能 │
│ │。 │
├──────┼─────────────────────────────────┤
│公司经营计划│2024年,公司加强内部降本增效措施,优化产、供、销、研的协同配合,充│
│ │分适应市场价格竞争环境,适时开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改,提升新质生产力│
│ │的应用,实现企业运营的“提质增效”目标。确保太阳能电池背板市占率稳│
│ │定和封装胶膜快速增长的经营目标,提升产能利用率,增强差异化背板产品│
│ │推广力度和盈利能力,改善企业经营效益。 │
│ │随着越南基地建成投产和合肥基地N型胶膜项目筹建,未来2年,公司太阳能│
│ │电池封装胶膜产能将达4.2亿平米以上,胶膜产销规模力争进入行业第一梯 │
│ │队。 │
│ │展望2024年,公司将充分利用技术研发团队优势、品牌优势,通过在光伏辅│
│ │料行业市场的多年深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快产品技术│
│ │升级,迅速提升N型TOPCon、HJT、IBC等高效电池封装所需的新型背板、胶 │
│ │膜和特种功能膜的供货能力。 │
├──────┼─────────────────────────────────┤
│公司资金需求│本公司已从多家商业银行取得银行授信额度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和资本开支│
│ │。 │
├──────┼─────────────────────────────────┤
│可能面对风险│(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
│ │报告期,光伏行业整体产能扩张,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光伏背板主营产品价│
│ │格持续走低,毛利率大幅下降;铝塑膜市场需求不足,公司铝塑膜业务销量│
│ │、销价下降较大;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影响,公司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等│
│ │存货计提了相应存货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的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
│ │风险,公司业绩出现亏损与行业趋势一致。短期来看,行业存在产能集中释│
│ │放,行业竞争加剧等压力。长远来看所处细分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
│ │退或者技术替代等情形。 │
│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
│ │太阳能电池背板和封装胶膜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制造成本、产品功能等方│
│ │面的竞争,随着光伏组件新技术更新迭代和行业竞争的加剧,组件适用场景│
│ │越来越多样化,光伏组件对背板及封装胶膜性能的要求也日趋多样。随着N │
│ │型组件市场份额的增长,如果未来下游组件厂商对背板产品类型提出新的需│
│ │求,而公司又未能及时迭代相关技术以满足客户需求,则可能对公司市场份│
│ │额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
│ │铝塑膜产品目前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其应用领域决定了铝塑膜产│
│ │品在外观、冲深成型、耐电解液及阻水性等方面需要良好的产品质量与综合│
│ │性能。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封装路线,出现过多次的“技术路线斗│
│ │争”,若未来软包电池在与硬壳电池技术路线竞争下无法取得足够竞争优势│
│ │,则可能导致软包电池装机量在全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中所占比重逐渐下滑│
│ │。若公司未来相关产品的研发进展与技术迭代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则可│
│ │能导致公司铝塑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
│ │(三)经营风险 │
│ │公司生产光伏背板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受市场供需及其初级原料(如聚酯切片│
│ │、LLDPE等有公开市场报价的商品)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性 │
│ │。公司生产铝塑膜的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随着经济│
│ │周期及原材料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存在一定的波动。 │
│ │若未来主要原材料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