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凯众股份(603037)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03037 凯众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小米概念、华为汽车、小米汽车 风格:股权分散、发可转债、专精特新 指数:上证治理 【2.主题投资】 ──────┬──────┬──────────────────────────── 2025-03-27│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工作 ──────┬──────┬──────────────────────────── 2023-11-16│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的减振产品与小米汽车有同步开发业务,公司投资的炯熠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在线控 制动产品领域与小米汽车有同步开发业务 ──────┬──────┬──────────────────────────── 2023-11-09│小米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投资的炯熠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在线控制动产品领域与小米汽车有同步开发业务 ──────┬──────┬──────────────────────────── 2023-10-13│华为汽车 │关联度:☆☆☆ ──────┴──────┴──────────────────────────── 公司是华为汽车主要合作伙伴赛力斯、江淮、和奇瑞的核心供应商,为赛力斯供货全系的聚 氨酯缓冲块产品,为江淮和奇瑞供货大部分聚氨酯缓冲块和轻量化踏板产品 ──────┬──────┬──────────────────────────── 2023-07-11│无人驾驶 │关联度:☆☆ ──────┴──────┴──────────────────────────── 公司参股了上海跨悦信息,标的致力于推进从高级辅助到自动驾驶的实现。 ──────┬──────┬──────────────────────────── 2023-11-28│长安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供货长安阿维塔的减振产品 ──────┬──────┬──────────────────────────── 2023-02-27│理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一直在关注新能源车企的发展,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是公司的客户 ──────┬──────┬──────────────────────────── 2022-08-24│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一直在关注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的发展,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是公 司的客户 ──────┬──────┬──────────────────────────── 2025-04-19│发可转债 │关联度:☆☆☆☆ ──────┴──────┴──────────────────────────── 2025-04-19公告发行进度:证监会发审通过 ──────┬──────┬──────────────────────────── 2025-03-31│股权分散 │关联度:☆☆☆☆☆ ──────┴──────┴────────────────────────────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74%。 ──────┬──────┬──────────────────────────── 2025-03-11│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5-02-27│小米新车型将正式上市,机构称品牌+生态优势下该车型表现有望超预期 ──────┴─────────────────────────────────── 小米SU7Ultra将于2月27日正式上市。该车于此前已开启预售,预售价为81.49万元。雷军表 示,小米SU7Ultra产品力很强,团队信心十足,1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已有9成把握。2024年10 月29日,小米在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小米SU7Ultra量产版,预售价格为81.49万元。该车型 被定位为高端性能车,具备强大的动力系统,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1.98秒,最高时速可达35 0公里。东吴证券认为,品牌+生态优势下SU7表现超预期,看好小米集团及小米汽车产业链。海 通国际证券认为,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受市场关注度较高,正式发售后小米汽车整体销量有望 大幅攀升,受益于规模效应,小米汽车业绩有望增长。 ──────┬─────────────────────────────────── 2024-07-23│雷军:预计小米汽车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 ──────┴─────────────────────────────────── 7月19日,在小米2024年发布会暨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分享了小米造车三年来跌宕起伏的 心路历程。雷军披露,2024年小米汽车销量目标为保底交付10万辆、冲击12万辆,预计11月提前 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而在今年年初,雷军对小米SU7订货目标是7.6万辆。智能+电动硬件 全方位布局,构建小米汽车强大投资生态圈。信达证券认为小米SU7各个车型兼具性价比与高性 能配置贴合多类用户需求,且智能化、车机生态具有比较优势,结合产能爬坡情况,预计2024年 小米汽车交付有望达到10万台左右。小米汽车交付有望逐渐放量,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充分受 益。 ──────┬─────────────────────────────────── 2024-04-26│需求量高于预期三到五倍,小米汽车正全力扩充产能 ──────┴───────────────────────────────────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2024北京车展上表示,小米汽车正全力扩充产能。预计5月底开始交 付Pro版,6月的月交付超过1万台。日前,针对小米汽车SU7交付慢的问题,雷军直播时回应称, 小米汽车SU7刷新了国产汽车的多项记录,现在的需求量高于预期的三到五倍,原计划Pro版要到 4月底才开始交付,现在已经实现提前交付了。信达证券认为小米SU7各个车型兼具性价比与高性 能配置贴合多类用户需求,且智能化、车机生态具有比较优势,结合产能爬坡情况,预计24年小 米汽车交付有望达到10万台左右。小米汽车交付有望逐渐放量,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 ──────┬─────────────────────────────────── 2024-03-13│雷军宣布小米SU7将3月28日正式发布,机构称SU7有望成为爆款车型 ──────┴─────────────────────────────────── 雷军宣布,小米SU7将于3月28日正式发布,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浙商证券表示,小米 打造首款中大型纯电轿跑SU7,造型前卫,运动感十足。众多年轻化设计元素符合年轻一代人群 消费观念。动力最高采用495kw功率双电机,远超竞品车型,并配备激光雷达。整体上,在造型 、动力、车机方面有较强优势,有望成为爆款车型。在强大的汽车投资生态圈加持下,SU7上市 已万事俱备,小米有望打造小米汽车科技树,成长为智能汽车又一“鲇鱼”。 ──────┬─────────────────────────────────── 2024-03-01│SU7上市已万事俱备,小米有望成为智能汽车又一“鲇鱼” ──────┴─────────────────────────────────── 近期卢伟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已经为其首款电动汽车考虑了多个价位点,将“很快” 揭晓定价,并表示国内交付最快将于第二季度开始。德邦证券指出,在强大的汽车投资生态圈加 持下,SU7上市已万事俱备,小米有望打造小米汽车科技树,成长为智能汽车又一“鲇鱼”。新 能源车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小米作为造车圈的新进入者,其作为消电龙头的粉丝号召力、多年小 米生态圈的建设积累以及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积极拥抱将有望成为其另辟蹊径的制胜法宝。 ──────┬─────────────────────────────────── 2023-10-23│又一款华为合作车型阿维塔12开启试驾及小订 ──────┴─────────────────────────────────── 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阿维塔12将于10月22日开启试驾活动及小订, 10月31日正式上市。据悉,作为第二款车阿维塔12,累计投入超20亿元,号称国产帕拉梅拉,目 前已经在重庆量产下线,今年年底前交付。8月底,阿维塔科技刚刚完成B轮融资,募集资金30亿 元,投后估值近200亿元。并且,第一款阿维塔11在9月份交付3083台,环比大涨超50%。 ──────┬─────────────────────────────────── 2023-09-07│小米汽车已试生产近一个月,有望为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 9月6日,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现在正处于试生产 阶段,这项工作开展不足一个月。目前小米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夜间工人很少。知情人士表 示,“小米汽车拿到工信部的批文也就在最近两个月,最迟可以在年底获批,批文到手就可以立 即加足马力全线量产小米汽车。”根据规划,小米汽车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时间紧迫。随 着产业链日益成熟,小米汽车或将很快正式上路。 ──────┬─────────────────────────────────── 2023-08-24│小米造车或已迈出关键一步,将为产业链带来全新机遇 ──────┴─────────────────────────────────── 据外媒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消息称,小米公司已获得中国国家规划部门批准生产电动汽车(EV) ,这标志着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向“明年初生产汽车”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上述报道称,负 责监管中国汽车行业新投资和产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月早些时候已批准总部位于北京 的小米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小米的合资企业是自2017年底以来第四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合资 企业。小米通过投资和并购,已经完成了三电系统、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芯片、自动驾驶解 决方案、车载智能产品、智能座舱等造车核心领域的布局。 ──────┬─────────────────────────────────── 2023-06-21│线控底盘将为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有望逐步取代机械式底盘 ──────┴─────────────────────────────────── 特斯拉FSD的推广有望增强消费者对高阶辅助驾驶的认知,助推行业智能驾驶配置率提升, 进一步培养消费者对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需求,从而激活自动驾驶行业发展驱动力。券商指出, 基于线控底盘“人机解耦、高精度、高安全性”等特点,线控底盘将为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 条件,未来有望逐步取代机械式底盘。 ──────┬─────────────────────────────────── 2021-03-17│“碳中和”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新催化 多个主流车企持续发力电动车 ──────┴─────────────────────────────────── 大众宣布计划2021年电动车销量达到100万辆。宝马则预计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到其全球 销量的50%。 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占约9%,而道路交通占交通运输碳排放比重超80%,减少道路交 通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机构指出,中国是全球汽车销售最大单一市场,国内汽车零 部件供应链是全球最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随着大众等全球主流整车厂的生产、销售进一步全球 化,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迎来二次渗透的长期成长机会。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要从事汽车(涵盖传统汽车│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 │ │板总成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非汽车零部件领域高性能聚氨酯承│ │ │载轮等特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根据多年的采购经验,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建立了严格的原材料、外│ │ │购件、设备工装等采购流程和供应商选择制度,公司原材料、外购件、设备│ │ │工装等采购工作由采购部负责。 │ │ │每月公司订单管理部根据本月的月度订单情况,参考现有库存量和安全库存│ │ │情况,制定原材料及外购件采购计划,在公司ERP系统中下达采购任务;采 │ │ │购部评审采购订单并批准后实施,负责具体的采购任务和采购物资的跟踪和│ │ │监控;采购物资检查验证合格后入库。对于设备工装采购及重大工程项目建│ │ │设,公司采取设立采购委员会及采购小组负责询价、报价等事项,最终定点│ │ │或者定标由总经理审批确定; │ │ │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公司采购部负责寻找、筛选潜在供应商,对潜在供应商│ │ │进行供货能力调查和评审以及模拟报价和价格评估,工程部对潜在供应商进│ │ │行技术能力评审,质量管理部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能力评审,最后公司召开供│ │ │应商评审会议,评审合格的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 │ │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公司采购部和质量管理部对供应商进行日常供货业绩评│ │ │价和考核以及年度综合评价,根据业绩评分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分,按评│ │ │分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并帮助供应商持续改善提升,以此保障供应商能够从│ │ │技术能力、质量水平、物流配送和商务竞争力等全方位满足公司要求,从而│ │ │提高公司地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生产组织模式,即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 │ │,用最少的资源,快速反应,组织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为了消除或降低呆滞│ │ │物料风险,提高库存周转天数,公司在获得客户订单后,须经公司销售部、│ │ │采购部、订单管理部、生产工厂等各部门评审,订单管理部根据评审的订单│ │ │,编制生产和用料计划,下达采购和生产任务,采购部负责采购,生产部组│ │ │织产品生产,订单管理部负责产品的交付。在生产过程中,公司采取了精细│ │ │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制定了详细的订单处理和生产管理流程制度,将订单和│ │ │计划评审、生产准备、生产实施、生产入库、订单交付和销售管理等生产步│ │ │骤进行了多步细分,将生产作业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同时对各步骤的执行│ │ │情况均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监督,加强自动化操作,关键质量控制点加强防错│ │ │体系,从产线设计开始加强关键工序组装防错与精确追溯,保障产品质量的│ │ │优良。公司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已深入贯彻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了卓有成│ │ │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 │ │3、销售模式 │ │ │(1)销售方式 │ │ │公司销售市场主要分为两部分;国内配套市场和海外市场。 │ │ │在国内配套市场,作为汽车整车制造的一级或二级配套供应商,公司产品主│ │ │要由销售部门直接销售给汽车整车制造商或其配套供应商。在海外市场,公│ │ │司对海外OEM客户通过自营出口方式进行销售,国外OEM客户与国内OEM客户 │ │ │类似,客户通过其订单系统,每月下达具体采购订单。国外的AM客户主要是│ │ │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通过他们进入汽车连锁卖场或修理店。 │ │ │(2)定价策略 │ │ │公司与整车企业就新订单签订多年的意向性框架合同时,会综合客户的信用│ │ │、货款支付期限的长短和需求数量等因素,通过与客户进行谈判和沟通,本│ │ │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约定供货价格以及未来几年降价的范围和原则。对于OE│ │ │M客户,公司一般会综合客户的信用、货款支付期限的长短和需求数量等因 │ │ │素,每年就产品价格进行谈判与协商,确定下年的供货价格。公司与客户约│ │ │定下年的供货价格后,在该年内价格通常不再变动。 │ │ │对于售后市场客户,公司价格一般保持稳定,除非原材料价格或者汇率发生│ │ │重大变化。 │ │ │(3)公司销售的信用政策和收款结算方式 │ │ │对于不同客户,公司在签订的框架性意向合同或者年度合同中具体约定信用│ │ │政策和收款结算方式。 │ ├──────┼─────────────────────────────────┤ │行业地位 │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 │ ├──────┼─────────────────────────────────┤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优势 │ │ │1、概况 │ │ │公司的技术优势突出体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配方技术和与整车企业│ │ │同步开发的工程技术研发及系统设计能力。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专│ │ │家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年轻科技人才相组合的研发队伍。公司在技术研发领│ │ │域涉及材料研发、工程研发、产品设计与开发、工艺开发与模具设计、新技│ │ │术开发、产品应用及延伸研究等多个专业,在材料技术、产品设计与制造技│ │ │术、产品开发管理以及产品应用延伸研究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公司通过近│ │ │30年来不断的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以及实践积累,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改进,│ │ │产品材料配方技术、产品开发设计技术以及产品制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 │ │ │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 │ │中心、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和浦东新│ │ │区社会领域信息化试点单位。全资子公司南通凯众是江苏省三星级、四星级│ │ │上云企业,全资子公司洛阳凯众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控股子公司凯众聚│ │ │氨酯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 │ │2、报告期内重大技术进展 │ │ │报告期内,公司悬架系统基础研发工作按计划正常进行,1/4台架试验设备 │ │ │的正式投入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系统认识和设计能力,补齐了缓冲块和顶支撑│ │ │在系统设计方面的短板。公司研发能力向产品关联系统性研发又迈出了坚实│ │ │的一步,这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研发中心实验│ │ │室已获得CNAS认可,同时与蔚来、通用、上汽、红旗及吉利等国内主流OEM │ │ │互认,大大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研发效率。 │ │ │3、专利情况 │ │ │报告期内,公司(含下属公司)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27项,截至2023年12月│ │ │31日,公司(含下属公司)累计获得专利受理数184项,已获得专利授权139│ │ │项,其中材料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24项,产品设计技术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 │ │114项和外观设计专利1项。 │ │ │(二)客户优势 │ │ │伴随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发展壮大,公司依托出身于研究院的历史│ │ │背景和专业技术优势,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和QSTP(质│ │ │量、服务、技术、价格)综合优势,在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相关产品方面│ │ │,打破了外资企业多年的垄断地位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国内市场份额已│ │ │经达到36%,并持续提升。 │ │ │公司经过近30年的市场拓展和积累,已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 │ │一汽奥迪、长安马自达、本田汽车、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 │ │、江淮汽车、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国内主要整车企│ │ │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的客户资源覆盖面广泛且结构完善。 │ │ │(三)质量优势 │ │ │公司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严格把控质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建立了“以客户│ │ │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质量第一”的管理原则。 │ │ │(四)管理优势 │ │ │公司成立二十几年来,始终致力于“为每一次出行提供安全和舒适,成为行│ │ │业领先的、全球化的科技企业”,为此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力求创建百年│ │ │企业。 │ │ │以公司创始人为核心的一致行动人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致力于企业的长│ │ │期、高质量发展,能有效把控公司发展方向和重大决策的稳健、高效,兼顾│ │ │公司发展的短、中、长期利益。以此为基础,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使公司成│ │ │为各类专业人才发挥能力的平台,有利于公司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 │ │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相对分散又局部集中的股权架构还有利于公司利用资│ │ │本工具引进、发展新业务、新技术。 │ ├──────┼─────────────────────────────────┤ │经营指标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7%,公司当年实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销售净利率12.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 │润9,182.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6%。 │ ├──────┼─────────────────────────────────┤ │竞争对手 │德国巴斯夫、威巴克、巴兹汽车系统(昆山)有限公司、凯史乐(上海)汽│ │ │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三立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含下属公司)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27项,截至2023│ │营权 │年12月31日,公司(含下属公司)累计获得专利受理数184项,已获得专利 │ │ │授权139项,其中材料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24项,产品设计技术相关的实用 │ │ │新型专利114项和外观设计专利1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产品主要包括聚氨酯缓冲块、聚氨酯弹簧垫│ │ │、聚氨酯减震支撑以及防尘罩等,其中聚氨酯缓冲块、聚氨酯弹簧垫、聚氨│ │ │酯减震支撑竞争优势明显,产品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内市场占有│ │ │率36%,排名第二,国际市场上也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 ├──────┼─────────────────────────────────┤ │消费群体 │乘用车市场 │ ├──────┼─────────────────────────────────┤ │消费市场 │境内外 │ ├──────┼─────────────────────────────────┤ │增持减持 │凯众股份2024年9月5日公告,公司股东杨颖韬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 │ │三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64.00万股(含),│ │ │占公司总股本的1.8946%。截至公告日,杨颖韬持有公司股份2292.8161万股│ │ │,占公司总股本的11.9339%。 │ ├──────┼─────────────────────────────────┤ │项目投资 │凯众股份2022年10月27日公告,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凯众香港及凯众美国共│ │ │同出资,在墨西哥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减│ │ │震元件等产品,首期拟投资100万美元,后续项目投资进度将根据生产经营 │ │ │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 ├──────┼─────────────────────────────────┤ │收购汽车零部│凯众股份2018年6月29日公告,公司拟以1300万元收购重庆泰利思汽车零部 │ │件研发公司 │件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泰利思”)的100%股权。重庆泰利思经营范围:研│ │ │发、生产、销售:汽车零部件(生产不含发动机)。 │ ├──────┼─────────────────────────────────┤ │股权收购 │收购普科马汽车零部件(广州)有限公司:凯众股份2022年4月16日公告, │ │ │公司拟以1349万元的价格收购普科马汽车零部件(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 │ │。普科马主营汽车踏板的生产和销售。 │ ├──────┼─────────────────────────────────┤ │对外投资 │拟不超4000万元设立摩洛哥子公司:凯众股份2025年1月28日公告,基于战 │ │ │略发展规划和经营需要,积极响应公司欧洲和非洲等客户的需求,公司拟在│ │ │摩洛哥设立全资子公司。本次拟首期投资不高于4000万人民币等值欧元,首│ │ │期投资金额主要用于设立标的公司、购买土地、新建厂房及装修等相关事项│ │ │。摩洛哥子公司经营范围为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贸易等。 │ ├──────┼─────────────────────────────────┤ │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发展企稳回升 │ │ │中国汽车行业在经历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持续下滑后,自2020年下半年│ │ │开始已逐步企稳回升,2023年汽车市场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也存│ │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 │ │2、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 │ │2018年以前中国汽车行业保持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 │ │数量众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未来随着行业发展趋缓和不确定,市场竞│ │ │争势必会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一些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和运营│ │ │效率低下的企业会被逐步淘汰,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从中胜出,并带│ │ │来更多的产业并购机会。 │ │ │3、汽车消费升级与节能要求为公司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 │ │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 │ │用,随着汽车消费升级,公司聚氨酯减震元件产品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 │ │大。另外,国内新能源车发展迅速,而新能源车对减震元件的减震性能需求│ │ │和耐久性要求更高,公司减震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 │ │公司踏板总成产品的明显优势是轻量化和集成化,汽车节能和轻量化的要求│ │ │将为公司产品带来更大的市场机遇,公司踏板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 │行业政策法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公司法》、《证券法》 │ ├──────┼─────────────────────────────────┤ │公司发展战略│1、公司愿景、使命和价值观 │ │ │公司愿景:成为行业领先的、全球化的科技企业 │ │ │公司使命:为每一次出行提供安全与舒适 │ │ │公司价值观:正道、共享、创新、协作、高效 │ │ │公司经营理念:客户为中心,奋斗者为本,公司增长,环境友好,回馈社会│ │ │2、发展总体思路 │ │ │通过内生和外延两个渠道,强化现有业务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新业务,赶│ │ │上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浪潮,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 │ │3、发展战略目标: │ │ │减震业务国际化 │ │ │踏板业务成为国内主流合资品牌核心供应商 │ │ │新业务聚焦关键核心客户 │ │ │3.1减震业务及踏板业务方面: │ │ │继续加大减震元件、踏板总成、电子油门等公司现有核心产品的市场和研发│ │ │投入,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力争在5年内实现缓冲块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国 │ │ │际市场份额翻一番;踏板总成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 │ │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寻找并购机会,通过外延发展,加快减震元件、踏板总成│ │ │、电子油门等公司现有核心产品的发展速度,实现缓冲块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 │,踏板总成和电子油门成为全球知名供应商。 │ │ │3.2新业务方面: │ │ │结合汽车行业新“四化”和我国智能化装备及工业4.0的发展浪潮,主要通 │ │ │过外延方式,积极发展新业务,在主动悬架系统、电动稳定杆系统、刹车辅│ │ │助系统、智能驱动系统、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开发、投资新的增长点,力争在│ │ │5年内新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0%,10年内新业务占比达到50%。 │ ├──────┼─────────────────────────────────┤ │公司日常经营│1、经营情况 │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7%,公司当年实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销售净利率12.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 │润9182.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6%。 │ │ │2、市场开拓 │ │ │2023年公司获得新项目价值约4.27亿元,达到年度预算目标,当年新产品实│ │ │现营业收入9738万元。新项目的取得和新产品实现量产,为公司今后几年的│ │ │快速增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 │2023年公司聚氨酯减震元件业务获得了长安、大众、比亚迪、奇瑞、上汽、│ │ │吉利等主流车企多个项目。 │ │ │2023年公司轻量化踏板业务获得了上汽乘用车、蔚来、理想、奇瑞、吉利等│ │ │客户的大部分新车型项目,并在长城取得了突破,获得了长城ES11等制动踏│ │ │板项目。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