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1607 富特科技 更新日期:2025-11-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充电桩、新能源车、小米概念、三代半导、高压快充、小米汽车                       
风格:融资融券、基金独门、定增预案、两年新股、拟减持、专精特新、机构吸筹             
指数:深次新股、深证创新、创业创新                                                   
【2.主题投资】
──────┬──────┬────────────────────────────
  2025-02-08│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2024-10-08│高压快充    │关联度:☆☆☆                                          
──────┴──────┴────────────────────────────
    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产品已量产应用,其能实现新能源汽车高效超充功能
。                                                                                  
──────┬──────┬────────────────────────────
  2024-09-11│充电桩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车载高压电源
系统,以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智能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等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          
──────┬──────┬────────────────────────────
  2024-09-06│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荣获小米汽车“优秀质量奖”,自2021年小米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富特科
技便以其卓越的产品技术和可靠的质量保障,成功赢得了小米汽车的青睐,成为首批入驻小米汽
车供应链的定点供应商                                                                
──────┬──────┬────────────────────────────
  2024-09-06│第三代半导体│关联度:☆☆☆                                          
──────┴──────┴────────────────────────────
    公司积极开展 SiC、GaN 等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研究及相应的电力电子拓扑优化
,并已实现了 SiC 半导体器件在产品中的量产应用                                       
──────┬──────┬────────────────────────────
  2024-09-06│小米概念    │关联度:☆☆☆                                          
──────┴──────┴────────────────────────────
    公司荣获小米汽车“优秀质量奖”,自2021年小米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富特科
技便以其卓越的产品技术和可靠的质量保障,成功赢得了小米汽车的青睐,成为首批入驻小米汽
车供应链的定点供应商                                                                
──────┬──────┬────────────────────────────
  2025-10-29│财报高增长  │关联度:☆☆☆                                          
──────┴──────┴────────────────────────────
    截止2025-09-30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5.94%                                
──────┬──────┬────────────────────────────
  2025-07-24│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5-07-24公告:定向增发预案股东大会通过,预计募集资金5.282亿元。            
──────┬──────┬────────────────────────────
  2024-09-06│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作为行业知名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开拓了广汽集团、长城汽车、
蔚来汽车、易捷特(东风和雷诺-日产合资公司)、雷诺汽车、日产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 
、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零跑汽车、Stellantis 以及某欧洲主流豪华品牌等国内外一 
流客户,其中,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蔚来汽车、易捷特、小鹏汽车、小米汽车、 雷诺汽车等 
客户已实现项目量产,日产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零跑汽车、 Stellantis、 某欧洲主流豪
华品牌等客户已有项目定点。                                                          
──────┬──────┬────────────────────────────
  2024-09-06│碳化硅      │关联度:☆☆☆                                          
──────┴──────┴────────────────────────────
    公司积极开展 SiC、GaN 等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研究及相应的电力电子拓扑优化
,并已实现了 SiC 半导体器件在产品中的量产应用                                       
──────┬──────┬────────────────────────────
  2024-09-04│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4-09-04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2025-10-30│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10-30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853.05万股,占总股本5.49%                     
──────┬──────┬────────────────────────────
  2025-09-30│机构吸筹    │关联度:☆☆☆☆☆                                      
──────┴──────┴────────────────────────────
    截止 2025-09-30机构持股环比增加1420.39%                                         
──────┬──────┬────────────────────────────
  2025-09-04│两年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4-09-04上市,发行价:14.00元                                           
──────┬──────┬────────────────────────────
  2025-07-24│定增预案    │关联度:☆☆☆                                          
──────┴──────┴────────────────────────────
    公司2025-07-24公告定增方案被股东大会通过                                        
──────┬──────┬────────────────────────────
  2025-06-30│基金独门    │关联度:☆☆☆☆                                        
──────┴──────┴────────────────────────────
    截止2025-06-30,公司仅出现在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的投资前10名股票中   
──────┬──────┬────────────────────────────
  2024-09-12│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生产基地位于湖州市安吉 │
│            │县,研发中心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安市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
│            │核心零部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及车载DC│
│            │/DC转换器的主要供应商。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
│            │品、深度集成产品等车载产品,以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智能直流充电桩│
│            │电源模块等非车载产品。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市场技术发展趋势和车企客户需求为导向│
│            │,平台化和定制化产品开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公司研发活动包括“技术预│
│            │研、平台开发、项目开发”三大模块。                                │
│            │技术预研是指对关键技术和前瞻技术进行专项研究,公司会密切关注行业前│
│            │沿技术动向,重点探索新技术在产品层面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的验证,│
│            │利用公司现有技术基础,主动布局,保证底层技术储备和长期技术领先,为│
│            │未来开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提供支撑。                            │
│            │公司的研发模式实现了公司技术的持续创新、快速迭代,保证了公司的产品│
│            │符合客户需求及行业趋势,实现质量可靠、成本最优、长期技术领先的研发│
│            │目标。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根据客户的预测订单确定采│
│            │购计划。采购活动主要由供应商管理部与采购部共同负责,其中,供应商管│
│            │理部主要负责供应商的选择与考评,采购部主要负责落实采购订单。      │
│            │为保证采购渠道通畅、质量稳定,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
│            │管理部从产品技术符合性、供应商交付能力、品质保障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估│
│            │,选定目标供应商范围。对于必要的供应商,由质量管理部牵头,供应商管│
│            │理部、技术中心协同,一同对目标供应商进行现场正式审核,审核通过的供│
│            │应商正式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定期组织对于供应商的评价考核工│
│            │作,不断改善供应链体系。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预测订单组织生产。新│
│            │能源汽车车载产品专用性较强,因此公司需要根据客户订单和订单预测安排│
│            │生产。生产部门依据下游整车厂商定期发出的滚动订单,并综合考虑客户订│
│            │单数量、交付时间、生产产能、原材料供应状况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公│
│            │司建立了完善的车规级生产体系流程,规范公司的生产业务,通过对生产全│
│            │流程进行管控,确保生产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配套企│
│            │业。在收到整车企业的报价请求后,公司与其进行产品方案论证、商务谈判│
│            │,取得项目定点。随后将进一步配合客户进行产品开发,得到客户认可并完│
│            │成生产线审核后,进入正式量产,随后按客户发布的预测安排生产,按订单│
│            │进行交付,并依据合同规定,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
│            │公司的车载产品在销售中对部分客户存在寄售的情形。在寄售模式下,公司│
│            │将产品运抵寄售仓,客户按需进行领用,并且定期于系统上传结算单等单据│
│            │,公司根据客户单据相应确认收入。                                  │
├──────┼─────────────────────────────────┤
│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
│            │,历经多年自主创新的技术积累,公司已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优质的客│
│            │户资源,确立了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领域的优势地位,具有较高的品牌知│
│            │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
│            │在车载高压电源领域,公司的客户结构丰富,涵盖国内传统汽车厂商、国内│
│            │造车新势力厂商以及海外汽车厂商等,是我国少数配套国际一流整车企业和│
│            │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车载高压电源企业。近两年曾位列国内新能源乘用车│
│            │年度销量排名前列的整车厂中,长城汽车、广汽集团、蔚来汽车、比亚迪、│
│            │长安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均是公司的已定点客户,其中,发行人对于│
│            │长城汽车、广汽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已实现定点项目的量产,在市场│
│            │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
│            │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提升国际市场地位亦是发行人的重要发展│
│            │方向之一。近年来,公司先后取代多家国际汽车电子巨头,成为广汽集团、│
│            │长城汽车和蔚来汽车的主要车载高压电源供应商。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与│
│            │国际汽车电子巨头开展竞争,开拓海外市场,取得雷诺汽车、日产汽车、St│
│            │ellantis和某欧洲主流豪华品牌的项目定点。公司的海外市场发展,不仅提│
│            │升了国际市场地位,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竞争实力,助力│
│            │我国汽车强国战略的落地。                                          │
│            │报告期内,公司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
│            │12.05%、11.66%和9.39%,位居行业前列。                             │
│            │在非车载高压电源领域,公司依托车载高压电源领域相关的开发体系优势及│
│            │技术积累,亦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开发量产了大功率AC/DC、DC/│
│            │DC液冷模块,公司是行业内较早能够量产提供车规级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的│
│            │企业,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配套蔚来Wallbox产品的智能 │
│            │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已步入量产阶段,在行业内实现了非车载壁挂直流充电│
│            │的率先布局。                                                      │
├──────┼─────────────────────────────────┤
│核心竞争力  │1、坚持底层技术储备,持续强化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优势                 │
│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坚信技术│
│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始终专注于自主研发。公司近年来一直保│
│            │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为20008.29万元,研发团队规模扩│
│            │充至813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达49.30%。公司主要研发团队长期从事新能源 │
│            │汽车行业工作,整体研发经验丰富,特别是多位技术骨干在汽车行业和电力│
│            │电子行业积累了资深的开发管理经验,且部分成员拥有国际主流汽车品牌的│
│            │配套开发履历。公司研发团队兼具国际视野和国内经验,对新能源汽车上下│
│            │游市场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发│
│            │展方向。                                                          │
│            │公司的研发工作以产业化应用为主要导向,专注于提升研发技术成果转化能│
│            │力,整体研发活动遵循“技术预研-平台开发-项目开发”的层级结构,并实│
│            │施“量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开发梯队策略。因此公司的车│
│            │载高压电源系统产品在高功率密度化、轻量化、高压化等多维度上保持行业│
│            │领先地位。                                                        │
│            │2、持续优化的测试体系和完善的实验设施                             │
│            │研发试验作为研发活动的核心环节,在产品设计优化和项目质量管控中发挥│
│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强化这一关键领域,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构建了符合│
│            │国际标准的产品研发验证实验环境,建立了覆盖开发验证全流程的测试体系│
│            │,形成了快速、精密、准确的检测能力,并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客户的高│
│            │度认可。                                                          │
│            │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质量标│
│            │准提升、功能需求多元化等趋势,公司国际业务的发展也对测试验证环节提│
│            │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确立了“提升测试覆盖度、优化测试│
│            │质量、提高测试效率”的阶段性目标。通过深入分析内外部客户需求,公司│
│            │提出了软件功能模块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并引入CI/CT(持续集成/持续测│
│            │试)流程,增强了开发验证的敏捷性。目前,公司已成功构建自动化测试用│
│            │例和脚本库,实施多种自动化测试模式,实现软件功能模块自动化测试覆盖│
│            │率超过90%,测试效率和结果稳定性、一致性得到显著提升。             │
│            │3、具备自动化制造的底层能力                                       │
│            │自动化产线具有诸多优势,但公司的产品定制化属性较强,因此对产线的通│
│            │用性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并相应地对自动化团队在产品需求解读、工艺设│
│            │计和产品发展趋势的把握等方面的能力设定了更高标准。面对挑战,公司的│
│            │自动化团队与前端平台产品开发团队紧密合作,从概念设计到实际构建,成│
│            │功打造了具备柔性打切能力和高自动化率的生产线。该条生产线实现了人机│
│            │协作,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            │。                                                                │
│            │4、自主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                                         │
│            │公司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品牌,积极把握国内市场的快速│
│            │增长机遇,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
│            │成本控制策略,公司实现了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同时公司具备快速迭代的│
│            │能力,可以及时洞察行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趋势,有节奏地推出新一代产品,│
│            │为国际客户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在国│
│            │际市场中初露锋芒。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国际一流客户雷诺汽车、│
│            │Stellantis、某欧洲主流豪华品牌车企的定点,项目的研发工作正在有序推│
│            │进中,部分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                                    │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384.25万元,同比增长5.38%;实现归属于 │
│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60.52万元。                                │
├──────┼─────────────────────────────────┤
│竞争对手    │欣锐科技(300745.SZ)、英搏尔(300681.SZ)、精进电动(688280.SH) │
│            │、威迈斯(688612.SH)。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公司不断提高对核心技术保护的重视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
│营权        │已授权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近三年累计授权专利65项,其中发明│
│            │专利24项,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保护双道并行,持续驱动技术创新。      │
├──────┼─────────────────────────────────┤
│投资逻辑    │公司的研发工作以产业化应用为主要导向,专注于提升研发技术成果转化能│
│            │力,整体研发活动遵循“技术预研-平台开发-项目开发”的层级结构,并实│
│            │施“量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开发梯队策略。因此公司的车│
│            │载高压电源系统产品在高功率密度化、轻量化、高压化等多维度上保持行业│
│            │领先地位。                                                        │
│            │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获得多家客户和政府部门认可。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
│            │面,公司多次荣获客户颁发的“创新贡献奖”、“科技创新奖”、“技术创│
│            │新奖”、“技术贡献奖”等奖项,凸显了客户对公司研发实力的认可和信任│
│            │。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同样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认定│
│            │公司为“浙江省新能源汽车电源重点企业研究院”,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
│            │车车载电源领域的技术积累,此外公司作为共建单位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
│            │创中心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宽禁带功率半导体电源管理技术浙江省工程研│
│            │究中心”,以在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
│            │研发试验作为研发活动的核心环节,在产品设计优化和项目质量管控中发挥│
│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强化这一关键领域,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构建了符合│
│            │国际标准的产品研发验证实验环境,建立了覆盖开发验证全流程的测试体系│
│            │,形成了快速、精密、准确的检测能力,并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客户的高│
│            │度认可。                                                          │
├──────┼─────────────────────────────────┤
│消费群体    │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配套企业                                      │
├──────┼─────────────────────────────────┤
│消费市场    │公司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境内销售,销售区域以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为主│
│            │。                                                                │
├──────┼─────────────────────────────────┤
│主营业务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
│主要产品    │新能源车载产品、新能源非车载产品、技术服务                        │
├──────┼─────────────────────────────────┤
│增持减持    │富特科技2025年9月12日公告,公司股东长江蔚来产业基金计划公告日起15 │
│            │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即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
│            │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466.26万股,即不超过公│
│            │司目前总股本的3%。截至公告日,长江蔚来产业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655.141│
│            │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65%)。                                   │
│            │富特科技2025年10月31日公告,公司股东长高电新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
│            │后的3个月内(即2025年11月21日至2026年2月2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            │、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346.5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目前总│
│            │股本的2.23%。截至公告日,长高电新持有公司股份1125.7683万股(占公司│
│            │总股本的7.24%)。                                                 │
├──────┼─────────────────────────────────┤
│行业竞争格局│根据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
│            │长24.4%,相较2023年35.4%的增速,2024年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欧洲等地│
│            │区国家增速不及预期。                                              │
│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增长势头仍旧强劲,已然│
│            │成为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和增长的重要力量。                            │
│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
│            │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环境中发展。一方面在全球汽车电│
│            │动化的进程中,我国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已转为多维度优势,在产品迭代速│
│            │度、智能化、成本等优势背景下,整车企业在出海市场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128.4万辆 │
│            │,同比增长6.7%。另一方面,伴随着渗透率的提升,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加│
│            │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内整车企业发展带来新挑战。            │
│            │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国际化进程,国家陆续出台了│
│            │多项政策。2024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
│            │贴实施细则》,对报废并购买符合条件乘用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一次性定│
│            │额补贴。                                                          │
│            │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 │
│            │施方案》,旨在建立和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2024年7月 │
│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
│            │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
├──────┼─────────────────────────────────┤
│行业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上游行业,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属于该│
│            │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车载电│
│            │源均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因此该市场将直接受益于新能源│
│            │汽车产销规模的增长,并凭借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有望│
│            │直接和间接扩大零部件出口规模。                                    │
│            │伴随着汽车终端市场步入高压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阶段,车载电源行业也│
│            │顺势发展。近几年,车载电源产品技术整体向着轻量化、高压化、集成化、│
│            │功能多样化等方向发展,技术指标进一步提高,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对于高效│
│            │能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不仅推动了行业内技术创新的步伐,也为相关企│
│            │业提供了更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机会。                              │
├──────┼─────────────────────────────────┤
│行业政策法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的使命是“数字能源驱动美好生活”。公司的愿景是“立足数字能源领│
│            │域,致力于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卓越企业”。长期而言,公司将立足于数字│
│            │能源领域,通过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为客户带来价值,推动社会安全、清洁、│
│            │高效、低碳的能源供给,促进环境和谐,为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
│            │在一定时期内,公司将立足于新能源汽车业务主赛道,把握市场机遇,致力│
│            │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拓市场方面,公司在保持存│
│            │量客户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大对战略客户的开拓力度,提升市场份额,同│
│            │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产品策略方面,通过保障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开│
│            │展前瞻性技术布局,追求实现“长期技术领先”,以“技术领先”驱动“做│
│            │强产品”和“做强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                          │
│            │公司以车载产品为基础,围绕数字能源领域积极开展业务拓展,充分把握发│
│            │展机遇,致力于成为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将对于市场趋势│
│            │开展充分的研究论证,依托现有车载电源的研究成果,在跟踪服务现有客户│
│            │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其他业务领域。一方面,公司将积极关注新能源汽车深│
│            │度集成化发展动向,开展深度集成产品的布局,把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
│            │构的变革机遇;另一方面,公司将围绕电池充放电的应用场景,有节奏地推│
│            │进新能源汽车非车载业务以及相关业务,实现与车载电源业务的协同布局。│
├──────┼─────────────────────────────────┤
│公司日常经营│(1)巩固国内市场,持续开拓国际市场                               │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
│            │别增长34.4%和35.5%,整体市场规模实现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
│            │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公│
│            │司通过有效的市场策略,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增强客户粘性,从而巩│
│            │固国内市场基本盘,为公司整体业绩筑牢根基。                        │
│            │报告期内,公司陆续定点广汽、蔚来、小鹏、长安、零跑等多个客户项目,│
│            │促进公司国内业务的持续增长。                                      │
│            │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基于现有海外客户合作背景,积极接洽国际一流车│
│            │企。在接洽阶段,公司根据国际客户需求进行优化调整及时响应并满足高标│
│            │准要求。                                                          │
│            │(2)平台化建设成效显著,上下游合作布局                           │
│            │2024年,公司在平台化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完成了关键平台化产│
│            │品的开发工作,并进行了有效推广。                                  │
│            │在产品定义阶段,公司深入分析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的需求,在产品尺寸、│
│            │电压范围、效率要求、功率密度等多个关键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了细致考量│
│            │,在充分满足国内主流客户需求的同时,确保新平台设计具备高度兼容性。│
│            │开发过程中,公司整合电子、软件、结构、工艺等多领域专业团队,跨部门│
│            │协同创新,完成前瞻性的产品设计,成功开发出具有高度适配性的新一代平│
│            │台产品。目前,该平台产品已推广至6家主机厂客户,显著提升项目开发效 │
│            │率,缩短开发周期。技术创新方面,相较于上一代平台产品,产品体积减小│
│            │30%,器件数量减少10%,有效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
│            │争中赢得了重要的优势。通过平台化战略的实施,公司不仅能够降低研发成│
│            │本,提高产品一致性,还能够大幅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
│            │(3)精益生产持续推进,海外工厂建设加速                           │
│            │2024年,公司继续秉持精益生产理念,聚焦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
│            │持续推进各项相关工作。在自动化建设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组装、测试自│
│            │动化生产线及配套系统正式落地,并通过量产项目有效验证了自动化产线在│
│            │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质量提升上的重要作用。在生产技术方面,│
│            │公司围绕系统性规划、技术迭代、质量和成本优化等核心目标,持续开展新│
│            │工艺和新设备的自主研发与改造。                                    │
│            │(4)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赋能业务协同                             │
│            │2024年,公司以支撑整体战略目标为前提,构建整体信息化架构,明确信息│
│            │化短中期规划,系统性推进数字化建设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明确了以主价│
│            │值链业务环节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方向,全面重构并升级ERP系统,覆 │
│            │盖了销售管理、研发数据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及财务管理等关键业│
│            │务模块,优化了核心业务流程,打通从销售预测到发货的计划体系,提升了│
│            │各版块的管理颗粒度一致性及效率,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同时成功上线SR│
│            │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一期)和ALM(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一期│
│            │),有效提升业务运营的透明度、可控性与管理效率。                  │
├──────┼─────────────────────────────────┤
│公司经营计划│(1)持续提高国内市场份额,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
│            │在国内市场开拓方面,结合成本竞争日益加剧和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行业趋势│
│            │,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