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88400 凌云光 更新日期:2025-08-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8-01 15:50│凌云光(688400):累计回购1.75万股
─────────┴────────────────────────────────────────────────
格隆汇8月1日丨凌云光(688400.SH)公布,截至2025年07月31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
购公司股份17,515股,占公司总股本46,097.67万股的比例为0.0038%,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28.63元/股,最低价为28.49元/股,支付
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00,156.87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7351
─────────┬────────────────────────────────────────────────
2025-07-11 20:02│凌云光:7月9日至7月10日高管卢源远减持股份合计9.76万股
─────────┴────────────────────────────────────────────────
凌云光(688400)监事卢源远在7月9日至10日减持9.76万股,占总股本0.0212%,期间股价下跌0.6%。融资余额近5日增加342.77
万元,融券余额减少。近90天内1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1100036148.shtml
─────────┬────────────────────────────────────────────────
2025-07-09 20:02│凌云光:7月8日高管卢源远减持股份合计20万股
─────────┴────────────────────────────────────────────────
凌云光(688400)监事卢源远于7月8日减持20万股,占总股本0.0434%,当日股价上涨1.9%至26.88元。近5日融资净流入285.65
万元,融券余额减少,1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0900034188.shtml
─────────┬────────────────────────────────────────────────
2025-07-01 16:14│凌云光(688400)2025年7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如何看待公司所在的机器视觉的发展空间?在下一阶段实现可拓展的新场景有哪些?
答:凌云光以“视觉+AI”作为创新底层技术。“视觉+AI”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关键要素,随着技术的纵向深化和扩展应用
,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工业仍然属于机器视觉应用不断持续拓展的领域,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印刷等覆盖领域
,随着工艺迭代、技术提升,持续扩展应用空间,如 AI能力升级能够进一步解决原来无法触达的检测难度高、缺陷可度量性差的场
景。机器视觉产品从相机、光源等单器件,扩展至视觉系统、智能装备及智能工厂应用,产品质量管理逐步形成点、线、面的多方位
全面应用,应用空间也得到升级跃迁;(2)随着国内机器视觉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在上游视觉硬件到算法软件均实现了突破式的
发
展,在产品功能、产品标准化和易用性等方面亦获得较大的进步,具备立足中国拓展海外广阔空间的基础;(3)“视觉+AI”属
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在工业应用领域之外亦有广泛的可扩展领域,如文化元宇宙、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
二、公司一直以“视觉+AI”作为底层技术,并连续几年在 AI 方面投入较大,AI的具体落地情况如何?
答:公司致力于打造通用型 AI算法平台,在智能器件、视觉系统、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方面广泛应用,目前在消费电子、印
刷、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均已取得较好的 AI渗透率。在视觉器件方面,公司将算法应用与相机嵌入结合,研发出集图像抓取、成像、
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集成型智能相机,适用于即插即用、分布式多节点的应用领域,对应用人员和环境包容性强,有较强的扩展
性,目前已在印刷智能检测设备中应用落地;在视觉系统方面,进一步突破了视觉系统应用环节,实现复杂场景和复杂识别定位高达
99%以上的检测精度,更是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像素可变码、透明3D胶检等深水区难题,加速在多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度;在智能装备方
面,AI能力提升带动检测设备的检测增效,在消费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提出集几十道检测为一体的高紧凑型的检测设
备,有效提升产品良率;在智能工厂方面,公司将视觉技术、AI 算法与大数据分析融合,并深度整合至工厂的决策管理流程中,以
此增强客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推动无人工厂、极限制造的发展。
三、公司将国际市场作为重大战略方向,对此公司有哪些推进措施?
答:公司围绕内生式能力构建与外延式并购整合,共同发力国际化。内生式能力构建方面,核心是做专“视觉+AI”的产品能力
,构建基于场景的标准化、高兼容、免维护能力;同时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直销与分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市场的快速
拓展。目前公司印刷包装、视觉系统等产品的国际化均取得积极进展。 在外延式并购整合领域,公司 2024年成功收购欧洲 JAI公司
,双方在技术、产品、市场、品牌、供应、人才等领域均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公司将依托原有能力与 JAI,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双品牌
、双研发与制造中心,以在持续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中,更好的服务全球客户。
四、看到公司元客视界的官网上有发布运动捕捉系统助力傅利叶智能全身运控的文章,公司产品应用到人形机器人中有什么进度
?
答:斯坦福大学团队在今年 5月的一项突破性成果 TWIST系统,是采用动作捕捉与学习控制的深度融合,稳定高效实现了远程操
控人形机器人执行全身动作,为通用机器人智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基于运动捕捉的数据服务为越来越多的相关方认可和使
用,已经成为主流的应用方式之一。傅利叶引入 FZMotion运动捕捉产品,通过采集高精度的动作数据,将仿真训练与真机测试结合
,共同形成人形机器人高效训练的完整闭环,成为高精度动捕助力具身智能从仿真到现实迁移的典型应用。除此之外,公司的运动捕
捉系统还可支持实时捕捉机器人关节角度、运动轨迹等数据,并将误差控制在 0.1°以内,末端执行器精度达亚毫米级,可多目标并
行追踪,用于量产机器人出厂检测和性能评估,实现机器人从足部贴合度到关节角度,从头部晃动到抓取姿势等指标的量化评估。
五、公司与国内的机器视觉的其他企业的区别和竞争优势?
答:公司在机器领域扎根二十余年,在产业链上下游从芯片、器件,到 AI算法、精密控制等,均实现了较好的能力布局。未来
,我们将持续以“AI+视觉”为轴心,持续锻造并强化核心竞争力:其一,发挥好 Visionware算法平台与视觉图像专业化模型 F.Bra
in既有优势,强化算法泛化能力与跨行业标准产品能力,把已被验证的标准模块快速复制到多行业、多地域,形成规模效应与全球辐
射力。其二,持续深耕大客户、大场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发挥多年服务头部客户的经验优势,持续挖掘客户痛点,构建多元化、
可扩展的产品矩阵,以头部客户带动行业销售。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8/2025080115260281545353967.pdf
─────────┬────────────────────────────────────────────────
2025-06-23 17:02│国际权威认证!凌云光通过CMMI四级评估
─────────┴────────────────────────────────────────────────
凌云光通过CMMI DEV四级认证,标志着其软件研发管理进入高成熟度阶段,具备量化管理能力,提升项目交付质量与可控性。公
司依托自研算法平台和数据积累,优化需求评估与风险识别,保障复杂项目高效交付,助力客户业务目标实现。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996140
─────────┬────────────────────────────────────────────────
2025-06-20 17:51│凌云光(688400):参股公司长光辰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
凌云光旗下长光辰芯拟在港交所主板发行H股上市,已提交申请并公布相关资料。长光辰芯主营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于
机器视觉等领域,凌云光持股10.22%。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24179
─────────┬────────────────────────────────────────────────
2025-06-01 17:43│凌云光(688400)2025年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 7 月份实控人股份解禁,已经作了不减持承诺?
答:公司实际控制人姚毅先生及杨艺女士所持 2.24亿股股份将于 7月 7日解禁,但两位实控人经慎重考虑,自愿作出郑重承诺
:自 2025年 7月 7日起未来 12 个月内,不会通过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
二、公司已成功收购 JAI,目前双方的融合进展如何?
答:凌云光的营销网络以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为核心区域,其主体销售产品品类涵盖核心视觉器件、视觉系统以及智能装备。与此
同时,JAI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以机器视觉上游器件相机作为主营产品。双方在技术、产品、市场、供应链、生产等多
个方面均展现出较大的协同性。在完成对 JAI 的收购交割后,公司积极采取行动推进整合计划落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中。展望未
来,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双方在产品、市场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在国际市场实现公司“视觉+AI”战略的深度扩展应用,进一
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三、公司如何看待消费电子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公司在消费电子板块有哪些增长驱动?
答:从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目前正呈现出温和复苏态势。在 AI技术催化作用下,新产品迭代升级步伐加快,折叠屏、V
R眼镜等创新产品逐步成熟化与批量化,再加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消费电子行业向着持续向好的
方向稳步迈进,发展前景广阔。
聚焦到影响公司增长的关键因素,公司在消费电子行业中以可配置视觉系统的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以及工业智能产线升级作为核心
增长主线。公司的可配置视觉系统凭借算法能力的不断提升,较好的实现了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传导,在 2024年以及 2025 年第一
季度,相关业务收入均实现了同比显著提升;智能装备方面,在公司“手”“眼”“力”“脑”各要素的相互协同配合下,成功攻克
了传统自动化难以突破的精密控制难题,例如实现了毫米级乃至微米级的高精度协同操作。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攻克与落地应
用,预计将带来较好的商业落地。因此,在公司自身“AI+视觉”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智能制造需求升级的带动下,公司对消费电子
领域的拓展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四、公司具有强科创的属性,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印刷包装等多个行业,如何应对下一代迭代产品需求,并对此提前做了哪
些准备?
答:公司始终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根据当前市场需求,我们提供并不断扩展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公司前瞻性地针对未来 3至 5年的市场趋势,进行适度的市场和产品预研以及投入。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端:公司持续增强算法的通用性,并提升算法在新场景、新产品和新需求下的易用性和适用性。我们能够在仅有一张缺
陷图片的新场景下,构建出精度高达 90%至 99%的模型,甚至实现无需缺陷样本的建模。这一突破极大地满足了各行各业在新产品驱
动下的产品需求。
2)市场预研投入:公司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针对下一代产品进行提前投入和预研。例如,我们与富士康
等大客户合作建立联合研究院,针对固态电池的研发进行预研,并提前对第三代半导体进行研究,以确保我们能够抓住行业和市场的
机遇。
3)深化“视觉+AI”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公司将视觉技术、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并将其深度整合到工厂的决策管理流
程中。这不仅增强了客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提升了智能制造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公司提供的工业大数据质量管理 SaaS,通
过云端平台实现与各类设备的协同,汇总并分析设备数据,助力客户实现全面的工厂级质量管理,从而显著提升智能制造的管理能力
和水平。
五、具身智能解决方案的应用落地有没有进一步的进展?
答:公司 FZMotion运动捕捉系统应用在人形机器人的不同场景,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1)具身智能大数据采集:支持
各主流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等产品实现遥操作采集,通过精准可靠的空间定位技术使机械臂、灵巧手等数据采集效率相比传统遥操作
技术提升数倍;2)人形机器人运动分析与测评系统:为人形机器人企业量产提供出厂质量检测与控制,对每台出厂的机器人进行高
效高精度在线品质与一致性检测,保证机器人出厂质量一致性。 公司会根据行业与客户需求,持续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
解决方案。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7/2025070216510222058895709.pdf
─────────┬────────────────────────────────────────────────
2025-05-23 14:34│凌云光(688400)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回复:公司以“视觉+AI”技术创新为基础,服务工业智能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是行业内领先的机器视觉产品与解决方案提
供商。视觉和 AI 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当今在 AI 新兴技术的带动下,机器视觉应用领域和范围逐步拓展,从工业智造、消
费升级,到具身智能等,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二、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
回复:受下游部分行业终端客户需求放缓影响,2024年度机器视觉行业整体业绩短期承压,公司业绩亦有所下滑。公司持续聚焦
“视觉+AI”技术,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中洞察市场机遇,取得结构性突破机会,2025 年一季度在行业温和复苏背景下,公司抓住市场
机遇,业绩有所好转。未来,随着工业智能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需求提振,公司业务预计长期向好。
三、2024 公司营业收入的产品占比是多少?预计 2025 哪个产品将有可能出现较大增长?谢谢。
回复:公司 2024年营业收入 22.34亿元,其中主要包括视觉器件 1.19亿
元,可配置视觉系统 6.92亿元,智能视觉装备 7.75亿元,光通信产品6.13亿元。公司依托“视觉+AI”核心技术,在机器视觉
和光通信领域推出或迭代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如 AI视觉系统、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光学动捕产品 FZMotion等,并在消费电
子、印刷包装、具身智能等下游行业市场拓展良好,预计这些 AI加持的产品后续将会展现出良好的规模性效应,为公司长期增长提
供支撑。
四、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回复:公司业务受全球环境、行业周期及市场需求等多因素影响,公司会将自身优势能力结合下游结构性机会,积极探索业务增
长点:1)通过持续构建算法的领先性,巩固并扩展公司在消费电子、印刷包装等行业的优势份额;2)通过与 JAI 的协同带动,加
速实施海外战略;3)光学动捕产品在具身智能战略机会驱动下发展向好。公司将通过产品领先与市场多元化的双轮驱动战略,追求
收入与盈利增长。
五、公司的“AI+视觉”技术与现在的 ai有何相互作用的地方?
回复:公司 AI能力广泛应用于工业智能制造、智能内容创作、具身智能等领域,打造多款智能产品。如在工业领域,公司提供
定位、识别、测量、检测等功能,助力生产制造升级;推出“AI+数字人”电商直播平台,服务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以“视觉+AI
”为基础,迭代光学动捕系统,支持人形机器人训练和检测,推动其智能化发展。
六、公司海外业务如何?未来有什么规划提升竞争力和应对风险?
回复:国际化是公司的重要业务战略。公司依托“视觉+AI”能力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在消费电子、印刷、新能源等行业
积极推动国际销售,截至 2024年底,公司海外收入已达 1.7亿元。公司通过对 JAI 的收购,进一步扩展了在海外机器视觉营销网络
和客户网络,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将凌云光更多“视觉+AI”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公司国际化依托核心产品能力,不
会盲目国际化。
七、公司研发实力如何,后续有什么重点规划?
回复:公司以“视觉+AI”为核心竞争力,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成果显著。公司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
步二等奖,还夺得国际大赛 CVPR 和 ECCV冠军。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计获得 799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387项、实用新型专利
381 项、外观设计专利 31 项。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工业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领域加大产品研发,服
务客户的 AI需求。
八、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
回复: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定期报告,公司在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1,499万元,实现了同比的扭亏为盈。在一季度盈利水平提升的原因主要系:1)公司“视觉+AI”产品组合不断完善,工业智能
制造赛道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温和复苏;2)国内具身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元客视界光学动捕产品 FZMotion,可以较好的助力人形机器
人进行数据采集与训练,应用规模扩展;3)公司收购的 JAI 在年初顺利完成交割、并表,对公司盈利有积极影响。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261405012724314222.pdf
─────────┬────────────────────────────────────────────────
2025-05-22 20:02│凌云光:5月12日至5月22日高管赵严、卢源远减持股份合计50万股
─────────┴────────────────────────────────────────────────
凌云光(688400)董事赵严、监事卢源远在5月12日至22日期间减持50万股,占总股本0.1085%,期间股价上涨10.09%。融资融券
数据显示,近5日融资净流出569.88万元,融券净流入5847元。近90天内1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52200033002.shtml
─────────┬────────────────────────────────────────────────
2025-05-15 18:34│凌云光(688400):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
─────────┴────────────────────────────────────────────────
凌云光控股股东及高管承诺自2025年7月7日起12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以表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内在价值的认可,旨
在促进公司稳定发展,维护投资者利益。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04619
─────────┬────────────────────────────────────────────────
2025-05-01 15:46│凌云光(688400)2025年5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训练的具身智能应用是否有进一步的进展?目前的应用落地情况如何?
答:光学动捕系统在机器人训练领域的应用,最初源于科研需求,而在今年一季度,其在商业企业的落地速度显著加快。目前,
该系统的应用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科研组织、大模型训练机构以及人形机器人相关厂商。在 2024年,科研类型的客户是
采购的主力军,自 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
从当前人形机器人训练所采用的多种采集方式来看,我公司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凭借其亚毫米级别的高精度、人体骨骼算法还原
数据的拟人灵活性,以及完善的全链条数据采集能力(涵盖传感器、动作骨骼数据以及与仿真平台的无缝对接等)脱颖而出。这些优
势使得客户对 FZMotion的需求不断增加,采购比例与认可度也持续提升。得益于此,公司在 2025年第一季度的具身智能订单量实现
了大幅增长。
二、公司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训练的数据量需求爆发期在什么时间?如何判断当下的市场需求量?
答:人形机器人通过采集动作数据进行训练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尽管市场对通过数据采集训练人形机器人的方式接受度较高,
但当前所采集的数据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采集的数据多以人类通用动作(如行走、奔跑
等)为主,尚难以满足复杂场景的需求。未来,垂直细分场景的应用数据才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这些数据将涵盖各行
各业的特定需求,能够真正支撑人形机器人在细分领域的落地应用,并有望实现数据量级的爆发式增长。FZMotion光学运动捕捉系统
凭借其高精度、强互动性和连续性采集的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细分市场的数据采集需求,为细分场景提供更具适配性的数据支持。
三、公司在 2025 年的人员规划?
答:公司会在保持公司整体人数稳定的情况下,推动人员结构的持续升级。目前,公司的人才结构以研发和销售团队为主,其中
研发和销售人员分别占比 40%、17%,公司内部已储备了大量研发骨干及各业务方向的一线精英,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下
一阶段,公司将重点聚焦人员胜任度提升与结构优化。首先,公司将大力加强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并培养一批能够“领兵打
仗”、批量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次,公司将适度加大对关键行业和关键岗位的投入,确保人员
配置与公司战略方向和重点经营领域高度契合。此外,公司已建立了一套与人才选拔相匹配的晋升制度和激励考核机制,旨在充分激
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闭环发展。
四、从凌云光技术的官网看到公司的算法平台近期升级了,新升级了哪些功能?其通用性和落地性如何?
答: 凌云光的 VisionWARE算法平台近期通过“AI+规则”融合升级,显著增强了通用性和落地性。平台在智能定位、智能找线
(成功率 99.99%)、ODS成像调节、AI 3D匹配、OCV字符检测和智能读码等功能上表现出色,尤其在复杂场景下(如背景干扰、对比
度低、强噪声等)的检测能力大幅提升,且无需额外硬件升级即可高效应用。VisionWARE拥有 170+项专利,涵盖 10大模块和近 200
个算法工具,支持通用与专用算子,可灵活适配不同行业需求。其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印刷包装、汽车制造等领域实现大规模落地
,每年支持数万套视觉系统应用,助力 1000+项目实施,成为工业视觉智能升级的核心引擎。
五、公司会采取何种措施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
答:从业务结构端,近年来作为自研业务的机器视觉和文化元宇宙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提升,公司会持续加强对机器视觉和文化
元宇宙的投入,通过创新驱动提升盈利能力。从产品结构端,公司会不断加强视觉器件和算法的多行业通用性和泛化能力,面向多行
业和地域适配和推广;从营销地域端,公司会将海外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持续加强标准化产品的出海布局,将公司的产品拓展至海
外更多地域。
六、公司在 7月份会有大批量解禁,是否会采取措施维稳?
答:公司实际控制人姚毅先生及杨艺女士所持 2.24亿股股份将于 7月 7日解禁,但两位实控人经慎重考虑,自愿作出郑重承诺
:自 2025年 7月 7日起未来 12 个月内,不会通过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6/2025060314580402085057284.pdf
─────────┬────────────────────────────────────────────────
2025-04-29 20:51│苏州太湖凌云光工业人工智能产业基地4号楼项目顺利完成首根钢柱吊装
─────────┴────────────────────────────────────────────────
杭萧钢构承建的苏州太湖凌云光工业人工智能产业基地4号楼项目完成首根钢柱吊装,标志着主体钢结构施工全面展开。项目总
建筑面积约11.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助力苏州打造工业人工智能新高地,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http://www.dongtaibao.cn/#/releaseDetail?id=903267
─────────┬────────────────────────────────────────────────
2025-04-29 03:23│图解凌云光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324.49%
─────────┴────────────────────────────────────────────────
凌云光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6.14亿元,同比增长38.57%;归母净利润1498.5万元,同比增长324.49%;扣非
净利润703.38万元,同比增长159.24%。负债率33.57%,毛利率35.78%。投资收益-21.63万元,财务费用-753.97万元。以上数据由AI
算法生成,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900001748.shtml
─────────┬────────────────────────────────────────────────
2025-04-29 02:04│图解凌云光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18.84%
─────────┴────────────────────────────────────────────────
凌云光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2.34亿元,同比下降15.42%;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34.69%;扣非净利润6604.
42万元,同比下降45.98%。第四季度,公司主营收入6.5亿元,同比下降9.29%;归母净利润-492.23万元,同比下降118.84%;扣非净
利润-1782.69万元,同比下降287.51%。负债率28.59%,投资收益2329.86万元,财务费用-4200.33万元,毛利率34.66%。以上数据为
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900001025.shtml
─────────┬────────────────────────────────────────────────
2025-04-07 14:24│异动快报:凌云光(688400)4月7日14点17分触及跌停板
─────────┴────────────────────────────────────────────────
4月7日,凌云光(688400)触及跌停板,跌幅达20.01%,股价为22.55元。该股所属的专用设备行业整体下跌,且凌云光涉及数
字经济、智能制造、Web3.0等多个热门概念。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83.33万元,游资和散户资金则分别净流入1252.93万元和1430
.39万元。近5日,资金总体呈现流出状态。以上信息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所得,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0700020828.shtml
─────────┬────────────────────────────────────────────────
2025-04-01 20:00│凌云光(688400)2025年4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的消费电子视觉系统在 2024 年收入增长后,2025 年一季度仍能保持持续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答: 1.技术优势与创新投入:公司持续加大“视觉+AI”领域的创新技术研发,尤其在 AI 算法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随着 AI能
力在产品中的渗透提升,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精度,不仅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还加速了公司视觉系统在 3C电子产品中的广泛
应用,特别是在新一代 AI 手机等产品中的应用,为业务增长提供发展动力。
2.行业回暖与新机遇:消费电子行业当前正处于温和复苏态势,AI终端产品的不断成熟和量产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同时
,国内高端手机产业链逐步加大国内零部件的采购比例,公司凭借产品和技术优势,有望在2025年将国产终端产业链带动收入占比提
升至更高比例。
二、市场上机器人获取训练动作数据的方式有很多种,客户选择公司的光学动作捕捉系统的核心优势和必要性是什么?
答:FZMotion 光学动作捕捉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高自然度动作捕捉能力。其末端精度可达亚毫米级别,这对于需要
精细化操作的场景
(如工业制造、医疗手术、日常精细操作)至关重要。相比之下,传统方法(如 VR 或惯性捕捉)在末端精度上难以达到这一水
平,仅能抓取较大物体,无法实现高精度的精细化操作。光学系统凭借其高精度特性,能够满足客户在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需求。另
外,光学动捕系统能够支持在大空间中多个采集目标的同时捕捉,随着采集空间和数据的扩大,采集数据成本下降,具备规模效益。
以上是客户愿意选择价格更高的光学方案的重要原因。
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在长序列动作捕捉和高自然度动作表现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早期运动捕捉系统主要用于影视动画制作,其技
术能够使虚拟角色的动作更加自然、逼真。如今,这一优势在机器人领域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商业服务和居家服务场景中,机器人的
动作需要更加自然流畅,以提高效率和人机互动体验。这一能力使得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在机器人训
练、高校科研以及复杂动作学习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