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统联精密(688210)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688210 统联精密 更新日期:2025-11-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11-05 09:34│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汇总表(2025年10月31日、11月3日、11月4日) ─────────┴────────────────────────────────────────────────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答: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1,637,879.5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8%;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 ,757,102.54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21,910.50元。 问题二: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规划是什么?公司在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有没有相关的储备? 答:公司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潮流,把握其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及产业变革机会,积极响应公司下游客户对精密零部件轻量化及 高性能迭代的需求,加大对半固态压铸、3D打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工艺等新材料、新技术的投入,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和相关业务布局 ,构建和强化以轻质材料应用为基础的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及规模化制造能力,从而深化公司与客户协同的能力、增强公司与客户的 合作粘性,助力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有利竞争地位。 问题三:在智能眼镜领域,请问公司产品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主要是用什么工艺? 答:在智能眼镜方面,公司产品可以应用于铰链、镜框、支撑架、镜腿、导光柱等精密零部件,可以适配的工艺有MIM、CNC、激 光加工、线切割、精密注塑等。 此外,由于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会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轻量化会是智能眼镜的核心创新方向之一,因此,公司围绕轻 质材料应用布局的半固态压铸和3D打印工艺,后续也都有可能应用在智能眼镜上。综上,相关产品具体使用的工艺,我们将根据客户 的具体需求进行匹配。 问题四:公司的海外业务发展比较快,请问一下,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有哪些竞争优势? 答:自公司成立以来,在业务拓展上,公司一直坚持走技术攻关路线。凭借差异化的有竞争力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较快的反应 速度以及高质量的稳定交付,公司的综合技术能力倍受客户的认可,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加之,公司的核心客户要么是行业 内头部企业,要么是行业内以技术创新闻名的细分赛道龙头,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综上,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比较快。 问题五:公司非MIM业务主要有哪些?怎么看待未来MIM和非MIM业务的增长? 答: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MIM产品制造商以及多样化精密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看到客户在精密零部件上的 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稳定发展MIM业务的同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持续拓展CNC、激光加工、线切割、精密注塑、车铣复合加工、 冲压成型等非MIM业务,并且,我们也有结合行业内轻量化和性能迭代升级的需求,布局轻质材料产业化应用的相关工艺,如半固态 压铸、3D打印等。 我们认为,随着新型应用终端的不断涌现及客户创新业务的持续推进,不管是MIM还是非MIM业务,未来的市场空间都将会进一步 打开,我们积极地为相关业务需求的释放做技术布局和产能准备。就具体的产能扩充节奏而言,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稳定推进相关产能的扩充计划。 问题六:公司怎么看3D打印未来对MIM的冲击?3D打印我们主要是用金属还是非金属的材料? 答:我们认为3D打印与MIM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每个工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优劣势也不同,客户根据其产品设计和产品性 能来选择不同的工艺,以满足其不同方面的需求。 3D打印通过逐层堆积的增材制造模式,能够直接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零件,尤其在解决异形结构、内部通道等传统工艺难以实 现的细节时展现出独特优势。此类“设计即制造”的特性,使得在研发阶段即可验证创新构想,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技术迭 代,也为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3D打印可以实现产品一体化设计理念,减少了零部件之间的组装环节,集成度更高 。此外,在对材料的利用率层面,3D打印相比传统减材制造工艺会更加环保,也能有效节约材料成本。 虽然与MIM相比,3D打印具有设计自由度、复杂度更高,快速迭代、生产准备周期短等优势,但是当需要大批量生产高精度、高 复杂度、金属性能较高且设计相对成熟的精密零部件时,MIM仍然是最经济、最高效的选择。 目前,公司3D打印相关的材料主要是金属类,但非金属类的,我们也在做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 问题七: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相关目前进展情况是什么样的? 答:公司已于2025年10月13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受理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报送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募集说 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该项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刊载于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指定媒体的《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公告 》(公告编号:2025-071)。 该项目尚需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券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 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事项的进展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 露义务。 问题八:请介绍一下公司管理层的背景? 答:公司核心团队行业背景覆盖半导体、汽车、材料、模具、自动化等领域,所以我们在做工艺路线设计的时候,可以借鉴其他 行业的一些经验,提供更多不一样的视角,从而有利于我们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在客户选择关键环节上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并且,他 们有多年国际大客户服务经验及多年大型制造企业工作经验,能够较快反应客户的需求,包括满足客户在产品上需求以及在体系上的 管理要求,为公司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6175688210.pdf ─────────┬──────────────────────────────────────────────── 2025-11-04 17:10│统联精密(688210):已累计回购1.4665股份 ─────────┴──────────────────────────────────────────────── 格隆汇11月4日丨统联精密(688210.SH)公布,截至2025年11月3日,公司本次股份回购计划实施期限届满且已实施完毕。公司通 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236.6948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1.4665%,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64.42元/股,最低价 为14.58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002.7726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111551 ─────────┬──────────────────────────────────────────────── 2025-10-31 20:00│统联精密(688210)2025年10月31日-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答: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1,637,879.5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8%;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 ,757,102.54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21,910.50元。 问题二: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规划是什么?公司在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有没有相关的储备? 答:公司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潮流,把握其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及产业变革机会,积极响应公司下游客户对精密零部件轻量化及 高性能迭代的需求,加大对半固态压铸、3D打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工艺等新材料、新技术的投入,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和相关业务布局 ,构建和强化以轻质材料应用为基础的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及规模化制造能力,从而深化公司与客户协同的能力、增强公司与客户的 合作粘性,助力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有利竞争地位。 问题三:在智能眼镜领域,请问公司产品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主要是用什么工艺? 答:在智能眼镜方面,公司产品可以应用于铰链、镜框、支撑架、镜腿、导光柱等精密零部件,可以适配的工艺有MIM、CNC、激 光加工、线切割、精密注塑等。 此外,由于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会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轻量化会是智能眼镜的核心创新方向之一,因此,公司围绕轻 质材料应用布局的半固态压铸和3D打印工艺,后续也都有可能应用在智能眼镜上。综上,相关产品具体使用的工艺,我们将根据客户 的具体需求进行匹配。 问题四:公司的海外业务发展比较快,请问一下,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有哪些竞争优势? 答:自公司成立以来,在业务拓展上,公司一直坚持走技术攻关路线。凭借差异化的有竞争力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较快的反应 速度以及高质量的稳定交付,公司的综合技术能力倍受客户的认可,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加之,公司的核心客户要么是行业 内头部企业,要么是行业内以技术创新闻名的细分赛道龙头,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综上,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比较快。 问题五:公司非MIM业务主要有哪些?怎么看待未来MIM和非MIM业务的增长? 答: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MIM产品制造商以及多样化精密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看到客户在精密零部件上的 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稳定发展MIM业务的同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持续拓展CNC、激光加工、线切割、精密注塑、车铣复合加工、 冲压成型等非MIM业务,并且,我们也有结合行业内轻量化和性能迭代升级的需求,布局轻质材料产业化应用的相关工艺,如半固态 压铸、3D打印等。 我们认为,随着新型应用终端的不断涌现及客户创新业务的持续推进,不管是MIM还是非MIM业务,未来的市场空间都将会进一步 打开,我们积极地为相关业务需求的释放做技术布局和产能准备。就具体的产能扩充节奏而言,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稳定推进相关产能的扩充计划。 问题六:公司怎么看3D打印未来对MIM的冲击?3D打印我们主要是用金属还是非金属的材料? 答:我们认为3D打印与MIM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每个工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优劣势也不同,客户根据其产品设计和产品性 能来选择不同的工艺,以满足其不同方面的需求。 3D打印通过逐层堆积的增材制造模式,能够直接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零件,尤其在解决异形结构、内部通道等传统工艺难以实 现的细节时展现出独特优势。此类“设计即制造”的特性,使得在研发阶段即可验证创新构想,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技术迭 代,也为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3D打印可以实现产品一体化设计理念,减少了零部件之间的组装环节,集成度更高 。此外,在对材料的利用率层面,3D打印相比传统减材制造工艺会更加环保,也能有效节约材料成本。 虽然与MIM相比,3D打印具有设计自由度、复杂度更高,快速迭代、生产准备周期短等优势,但是当需要大批量生产高精度、高 复杂度、金属性能较高且设计相对成熟的精密零部件时,MIM仍然是最经济、最高效的选择。 目前,公司3D打印相关的材料主要是金属类,但非金属类的,我们也在做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 问题七: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相关目前进展情况是什么样的? 答:公司已于2025年10月13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受理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报送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募集说 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该项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刊载于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指定媒体的《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公告 》(公告编号:2025-071)。 该项目尚需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券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 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事项的进展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 露义务。 问题八:请介绍一下公司管理层的背景? 答:公司核心团队行业背景覆盖半导体、汽车、材料、模具、自动化等领域,所以我们在做工艺路线设计的时候,可以借鉴其他 行业的一些经验,提供更多不一样的视角,从而有利于我们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在客户选择关键环节上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并且,他 们有多年国际大客户服务经验及多年大型制造企业工作经验,能够较快反应客户的需求,包括满足客户在产品上需求以及在体系上的 管理要求,为公司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6175688210.pdf ─────────┬──────────────────────────────────────────────── 2025-10-31 02:43│图解统联精密三季报: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91.67% ─────────┴──────────────────────────────────────────────── 统联精密2025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6.42亿元,同比增8.38%,但归母净利润仅575.71万元,同比下降88.94%;扣非净利润284.25 万元,同比大降94.67%。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主营收入2.4亿元,同比增5.75%,归母净利润88.4万元,同比下降91.67%,扣非净利 润74.89万元,同比下降93.79%。公司负债率44.25%,财务费用达996.67万元,投资收益66.38万元,毛利率为34.02%。整体呈现收入 增长但利润大幅下滑态势。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103100003004.shtml ─────────┬──────────────────────────────────────────────── 2025-10-22 20:00│统联精密(688210)2025年10月22日-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公司是怎么保持技术竞争优势? 答: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拓市场、管理求效益、创新引领发展的经营理念。公司在工艺创新能力、产品布局、生产管控、自动化 能力以及客户资源等方面继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为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具体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工艺创新优 势、产品前瞻布局优势、生产管控优势、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通过持续地工艺创新保持技术竞争优势。一方面,公司坚持“实事求是”及“见路不走”的研发创新原则,注重从技术底层 逻辑出发,通过反复验证,寻求最佳工艺路线设计方案;另一方面,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行业背景覆盖半导体、汽车、材料、模具、 自动化等,可以有借鉴其他行业的一些经验,提供更多不一样的视角,从而有利于我们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在客户选择关键环节上获 得比较竞争优势。公司通过持续地工艺创新保持技术竞争优势的路线与公司“技术攻关”的业务拓展路线相辅相成,不断递进公司与 客户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拓展了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 问题二:公司的生产基地主要有哪些?长沙工厂、越南工厂进度怎么样? 答:公司目前主要的生产基地一共有四个,主要为深圳坪山工厂、惠州工厂、湖南长沙工厂以及越南工厂。 长沙和越南两个新工厂皆已完成环评、消防验收等政府手续,并已通过部分核心客户的审核,正在分批购入设备,逐步开始投产 ,以满足客户新增的业务需求。 同时,为了增强对下游市场的供应保障能力,公司加快半固态压铸、3D打印及碳纤维相关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产线建设,为客户 提供配套的定制化、柔性化的生产交付能力,从而推进和完善公司多样化精密零组件平台建设。 问题三:除了越南工厂外,公司有其他海外投产的计划吗? 答:为了满足海外客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公司于2024年6月以资产并购的方式在越南布局新产能。越南工厂是我们“出海” 的第一步,海外生产基地的设立,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更好的服务海外客户,增强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情况,有序推进海外产业布局。 问题四:公司除了目前业务外,是否有拓展模组业务的打算? 答: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MIM及非MIM两条业务线,积极进行相关业务拓展。目前公司仍以精密零部件为主要业务,公司 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MIM产品制造商以及多样化精密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认为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及挖掘的业务,相 关的机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问题五:公司2025年上半年费用同比有一定波动,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2025年上半年费用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公司积极为新产品的业务需求释放进行产能投入及人员准备,导致本报告期管理费用(剔除 股份支付影响后),较上年同期增长1,224.48万元。 2、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与员工持股计划而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008.10万元。 3、因受汇率及利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同比减少而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902.95万元。 后续,随着新产品的业务需求的有效释放,新建设产能的投入使用,带动公司相关投入经济效益的转化,公司的盈利能力会逐步 恢复。 问题六: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老股东可以认购吗?大概什么时候发行? 答:根据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相关规定,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向公司现有股东优先配售 ,现有股东有权放弃优先配售权。 公司已于2025年10月13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受理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报送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募集说明书 及相关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该项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该项目尚需通过上海证券交易 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券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 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事项的进展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题七:公司回购股份方案为什么调整回购价格?还在继续回购吗? 答:受资本市场行情及公司股价变化等情况影响,因近期公司股价持续高于原定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30.15元/股(含),公司基 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内在价值的认可,为保障本次回购股份方案的顺利实施,切实维护公司价值及全体股东权益,将回购股份 价格上限由不超过人民币30.15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人民币75.85元/股(含)。 目前公司正在正常推进回购股份方案的实施。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5101688210.pdf ─────────┬──────────────────────────────────────────────── 2025-10-17 20:00│统联精密(688210)2025年10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问题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公司在稳步推动现有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顺应行业轻量化创新发展的趋势,在“需求驱动-创新为本-能力协同-价值释放 ”的立体化发展框架之下,响应终端客户精密结构件轻量化及高性能迭代需求,深化与客户的协同关系,加大在钛合金、镁合金、铝 合金、碳纤维等轻质材料产业化应用方向的研发投入,进行工艺布局以及技术储备,持续推动工艺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趋势深度融合 ,着力打造适配新型智能终端轻量化需求的零组件整体解决方案,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核心引擎。将来在新业务需求释放的过 程中,公司也将通过工艺创新与制程优化合理控制综合制造成本的,确保新业务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产业化落地,进一步增强公 司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响应能力。 综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围绕自身战略和市场需求展开,聚焦精密制造,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 主线,稳步推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问题二: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拓市场、管理求效益、创新引领发展的经营理念。公司在工艺创新能力、产品布局、生产管控、自动化 能力以及客户资源等方面继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为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具体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工艺创新优 势、产品前瞻布局优势、生产管控优势、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优质的客户资源。 问题三:公司如何持续保持技术竞争优势? 答:公司通过持续地工艺创新保持技术竞争优势。一方面,公司坚持“实事求是”及“见路不走”的研发创新原则,注重从技术 底层逻辑出发,通过反复验证,寻求最佳工艺路线设计方案;另一方面,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行业背景覆盖半导体、汽车、材料、模 具、自动化等,可以有借鉴其他行业的一些经验,提供更多不一样的视角,从而有利于我们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在客户选择关键环节 上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公司通过持续地工艺创新保持技术竞争优势的路线与公司“技术攻关”的业务拓展路线相辅相成,不断递进公 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拓展了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 问题四: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来看,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波动,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有所波动,这种波动是短期的,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公司部分新增产能和投入尚未达到规模效应,效益尚未完全释放;此外,部分持续增长的业务尚处于工艺全流程自制化推进 过程中,盈利能力暂时承受一定的压力。后续随着业务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及相关产品工艺制程自制化水平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 有望得到修复。 2、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公司积极为新产品的业务需求释放进行产能投入及人员准备,导致本报告期管理费用(剔除 股份支付影响后),较上年同期增长1,224.48万元。 3、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与员工持股计划而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008.10万元。 4、因受汇率及利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同比减少而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902.95万元。 后续,随着新客户、新业务需求的有效释放,以及现有客户需求的恢复,带动公司相关投入经济效益的转化,公司的盈利能力会 逐步恢复。 问题五:公司对新兴领域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答:对于新技术、新应用、新领域所带来的变化和机遇,公司一直以来都是积极拥抱的态度。公司会顺应人工智能技术潮流,全 力把握其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及产业变革机会,紧跟全球优质的技术创新型客户的发展步伐,积极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构建多元化产 品矩阵。公司目前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为行业内对精密结构件轻量化及高性能迭代的需求。公司将着力构建和强化以轻质材料应用为 基础的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及规模化制造能力,加大在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碳纤维等轻质材料产业化应用方向的研发投入,进 行工艺布局以及技术储备,持续推动工艺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趋势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适配新型智能终端轻量化需求的零组件整体解 决方案,推动公司在技术迭代和需求升级中持续创造价值,推进和完善公司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平台建设,以多元协同的业务布局。 问题六:公司新增产能建设期大概是多久? 答:公司目前主要通过租赁厂房、自建工业园或者资产并购的方式获得产能扩充所需要的场地。不同的方式,获得可投入使用的 场地的时间不同。场地准备好之后,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产能准备。 公司的产能扩充计划会深度嵌入客户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公司会在新增的业务需求量产前两到三个月内,将相关 产能准备好,确保每一单位的新增产能,都能迅速转化为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并快速形成规模销售与现金回报,真正实现“ 产能落地即创效”,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问题七: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大概什么时候发行,目前进度是怎么样? 答: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项目已于2025年10月13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受理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报送的科创 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募集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该项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 核。 该项目尚需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券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 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事项的进展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 露义务。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10/75001688210.pdf ─────────┬──────────────────────────────────────────────── 2025-09-24 16:24│统联精密涨11.23%,东兴证券二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统联精密(688210)今日涨11.23%,收报62.78元。东兴证券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63、1.07、1.54元,维持“ 买入”评级,看好湖南、越南工厂投产带来的增长。但该研报作者盈利预测准确度仅为20.7%。国金证券丁彦文团队对该公司盈利预 测更为精准。信息由证券之星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2400028359.shtml ─────────┬──────────────────────────────────────────────── 2025-09-23 16:27│统联精密涨6.51%,东兴证券一周前给出“买入”评级 ─────────┴──────────────────────────────────────────────── 统联精密(688210)今日涨6.51%,收报56.44元。东兴证券研报称,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0.01%,湖南及越南工厂逐 步投产推动产能释放,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EPS为0.63、1.07、1.54元。尽管该研报预测准确度仅为20.7%,但国金 证券丁彦文团队对该公司盈利预测更为精准。资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2300025783.shtml ─────────┬──────────────────────────────────────────────── 2025-09-23 16:07│统联精密(688210)2025年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董事长开场致辞: 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在今天的业绩说明会开始之前,我瑾代表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向大家介绍一下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和拓展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实现营业收入40,208.08万元,同比增长10.01%。在推动现有业务稳定 发展的前提下,公司顺应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满足客户创新业务的需求,在轻质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协同创新方向加大研发、产 能和人员投入,夯实、迭代核心竞争力,布设未来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由于相关新增投入和预期规模化收入转化存在一定的时间 差,费用无法有效摊薄。加之部分增长性的业务尚未实现全流程工艺自制化,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公司短期利润表现承压,报告期内 公司剔除股份支付影响之后的净利润为2,706.00万元,同比下降54.52%。后续随着新业务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及相关产品工艺全流程的 自产渗透,公司短期内面临的盈利水平波动状况有望扭转。 未来,公司在稳步推动现有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将顺应行业轻量化创新发展的趋势,在“需求驱动-创新为本-能力协同-价值 释放”的立体化发展框架之下,加大各项投入,有序完善多样化零组件平台建设,打造覆盖更多应用领域的业务矩阵,为公司持续、 稳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驱动。在新业务需求释放的过程中,公司也将通过工艺创新与制程优化合理控制综合制造成本的,确保新业务 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产业化落地,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响应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投资者对统联精密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秉承“守正、向上、务实、奉献”的经营理念,推动公 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谢谢! 相关问题解答 问题一:非MIM业务营收占比超60%,但研发费用占比未披露。公司如何平衡传统MIM业务维护与新兴工艺(如3D打印)的投入?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以创新引领发展,研发投入主要围绕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客户需求展开。在满足客户需求 的前提下,公司不断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和巩固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二:营收增长10%但毛利率下滑23.14%,净利率仅2.47%,原因有哪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