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002747 埃斯顿 更新日期:2025-09-18◇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9-12 20:00│埃斯顿(002747)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董事长您好!在自动化工业时代的大爆发阶段,我了解到咱们公司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并且相关关键技术取得突
破,那么我们公司首先是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尽管财务状况不是很亮眼,但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端是最贴近生活的,时刻都
可能与人近距离的接触,并且要时刻遵循我们人类发出的指令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相比于目前的工业机器人不同的是,工业机器人
是点对点工作,那么我的核心问题是人形机器人最终发展可能是无限的迭代,换句话说;也许有朝一日压根就没有工业机器人与人形
机器人之分,会不会有合二为一的可能?到那个时候公司有想过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变化或者说迎接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吗?谢谢
!
答:公司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结合易用性、高性能和安全性等客户需求,研发
技术及产品,关注机器人与智能化融合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具体落地场景,进行机器人与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研究。公司
构建了面向AI应用的控制系统架构,以强大的开放性、兼容性与扩展性为核心,为工业智能化场景提供坚实支撑。公司依托对工业机
器人应用场景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数据,从上层到底层渗透式布局AI技术,在下一代控制器中专门开发了可以无缝衔接AI控制的接口技
术,控制器底层具备了接入上层具身智能控制的能力。公司将结合相关应用场景,围绕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布
局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新兴技术交叉融合,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2、问:请问贵公司有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合作吗?
答: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主要针对工业领域,公司有自主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制造能力,未来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方
面公司会推出自主产品。公司已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有布局,公司底层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有相通性,公司参股了南京埃斯顿酷卓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卓”),其业务包含了人形机器人的部件及算法的研发,未来基于多场景交错互补模式,酷卓的产品研
发可以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及技术布局,有利于加深公司与酷卓在高柔性智能化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等相关领域的业务合作。
3、问:请问公司赴港上市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已于2025年6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
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资料。本次发行并上市尚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
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批准、核准或备案,具体进展情况以公司披露的公告为准。
4、问:预计2025年全年业绩怎么样?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20.92亿元,同
比增长26.54%;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11.50%。国内业务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5.31%;海外业务收入7.4
9亿元,同比增长2.18%。2025年上半年,随着市场需求回暖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持续增长,并于上半年取
得历史性突破。根据MIR睿工业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首家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
市场的国产机器人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0.5%,并在汽车、电子、锂电等应用领域实现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
布局全球化业务,通过组建国际化管理团队,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并跟随新能源汽车、锂电设备商等国内头部
客户的出海机会,加快高价值产品出海。
5、问:今年下游行业的增量市场主要来自哪些?
答: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公司下游行业整体需求相对旺盛,其中,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均呈
现高速增长。基于机器换人、国产替代的长期发展趋势,以及下游行业对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提升,公司认为2025年工业机器
人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6、问:公司今年的产品研发规划是怎样的?
答:公司投入更多研发资源在高门槛、高技术壁垒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和解决方案产品,面
向新兴行业需求及高壁垒行业应用的机器人产品,聚焦高端应用场景,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
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结合易用性、高性能和安全性等客户需求,研发技术及产品,关注机器人与智能化融合的实际应用
价值与具体落地场景,进行机器人与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研究。
7、问:公司的产品具体进入了哪些工业4.0的“灯塔工厂”,请举例说明。
答:在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出的全球灯塔网络成员企业中,公司参与了三座锂电行业灯塔工厂、全球首座光伏灯塔工厂、全球首座
煤机行业灯塔工厂和一座工程机械行业灯塔工厂的建设。这些灯塔工厂在数字化水平、生产效率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非凡业绩受到广
泛认可。公司参与灯塔工厂的建设,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为广大客户群提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转型的解决方案。
8、问:克鲁斯德国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如何?预计多久能达到满产?
答:克鲁斯德国目前订单充足,产能可以满足产品当前的市场需求。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及订单数量安排生产,可动态调整部门产
能的资源投入。
9、问:请问Codroid02什么时候能规模量产?
答:埃斯顿酷卓发布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目前正在工业场景进行小批量验证。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12/1224659015.PDF
─────────┬────────────────────────────────────────────────
2025-09-10 20:00│埃斯顿(002747)2025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公司如何看待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情况?
答:公司认为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仍会延续上半年的增长趋势,尤其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公司
在汽车行业实现持续性突破,头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客户端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电子行业受益于果链、手机需求增长,大客户战略推
动策略,订单增幅较大;锂电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带来的自动化投资较多,订单需求提升。
2、问:公司目前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度如何?
答: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并跟随新能源汽车、锂电设备商等国内头部客户的出
海机会,加快高价值产品出海。公司将欧洲市场作为公司成长为全球化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战略起点,是公司今年重点开拓的市场
,目前已在欧洲多个国家设立分子公司并组建本地化管理团队。公司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打造更多高壁垒、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
“LocalforGlobal”的模式,建立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本土供应链的效率优势,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为全
球客户提供技术领先、成本优化及可广泛普及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欧洲设立并运营生产基地,贴近欧洲客户,开展
柔性高效的本地化生产,提升全球交付效率。
3、问:公司今年的费用管控情况?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期间费用已逐季改善,期间费用率较上年
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继续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及出海业务,组建海外团队、新市场拓展、品牌及产品宣
传展览等费用增加较多。公司将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随着公司规模效应及运营质量提升,公司的盈利指标将会
有所改善。
4、问:公司在汽车行业的进展情况?
答: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是公司近几年重点推进的下游行业,也是公司长期攻坚的战略性行业。一方面,公司通过大客户战略进入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在大客户内部建立起应用标杆案例,今年会陆续将公司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积累应用案例及项目管理经验推广
到其他汽车行业的客户中,持续提升汽车行业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公司坚持在产品系列、售后服务等方面持续攻坚,今年会继续加
强在中大负载、核心四大工艺端口的研发,深耕冲压、点焊、弧焊、激光焊等应用工艺,解决行业痛点,提高解决方案深度定制化能
力,形成行业壁垒,在汽车高端应用场景实现突破。
今年上半年,公司针对汽车行业痛点,成功交付国内首条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该方案实现了全线集成控制,
覆盖从拆垛、清洗、冲压到搬运的全工艺流程。在新能源汽车车身制造中,该方案通过高精度定位与多机器人协同,解决了传统工艺
中因设备响应延迟、工序衔接效率低导致的节拍不稳定、材料损耗高等难题,助力车企实现轻量化与降碳目标。
5、问:公司如何规划后服务市场业务?
答:2025年,公司以“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战略,通过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体系及再制造机器人循环经济模式,
打造包含交付培训、安装调试、预防性维护、延保服务、升级改造、周边产品、维修服务、备品备件服务以及回购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的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从中国辐射全球的高效服务体系。后服务市场业务由于其业务模式和服务特
性,毛利率相对较高。截止目前,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近10万台,随着保有量的增长及机器人更换周期的到来,后服务市场需
求持续提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6、问:公司如何看待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机器人之间的竞争关系?
答: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并非相互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工业机器人以其强大的负载能力、高速度和高精度
,在大规模、标准化、负载及精度要求高的生产场景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汽车制造的焊接/冲压、搬运重型零部件,金属加工
的高精度切割等。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性、灵活性、易部署的特性更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以及需要人机协作要求较高的场景
,如3C电子的精密装配、医疗领域的手术辅助、物流的轻型分拣等,其灵活性和安全性使其能快速适应生产变化。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通过技术融合和场景细分,
不断拓展自动化边界,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12/1224659013.PDF
─────────┬────────────────────────────────────────────────
2025-09-09 20:00│埃斯顿(002747)2025年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公司如何看待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情况?
答:公司认为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仍会延续上半年的增长趋势,尤其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公司
在汽车行业实现持续性突破,头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客户端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电子行业受益于果链、手机需求增长,大客户战略推
动策略,订单增幅较大;锂电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带来的自动化投资较多,订单需求提升。
2、问:公司目前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度如何?
答: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并跟随新能源汽车、锂电设备商等国内头部客户的出
海机会,加快高价值产品出海。公司将欧洲市场作为公司成长为全球化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战略起点,是公司今年重点开拓的市场
,目前已在欧洲多个国家设立分子公司并组建本地化管理团队。公司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打造更多高壁垒、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
“LocalforGlobal”的模式,建立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本土供应链的效率优势,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为全
球客户提供技术领先、成本优化及可广泛普及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欧洲设立并运营生产基地,贴近欧洲客户,开展
柔性高效的本地化生产,提升全球交付效率。
3、问:公司今年的费用管控情况?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期间费用已逐季改善,期间费用率较上年
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继续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及出海业务,组建海外团队、新市场拓展、品牌及产品宣
传展览等费用增加较多。公司将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随着公司规模效应及运营质量提升,公司的盈利指标将会
有所改善。
4、问:公司在汽车行业的进展情况?
答: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是公司近几年重点推进的下游行业,也是公司长期攻坚的战略性行业。一方面,公司通过大客户战略进入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在大客户内部建立起应用标杆案例,今年会陆续将公司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积累应用案例及项目管理经验推广
到其他汽车行业的客户中,持续提升汽车行业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公司坚持在产品系列、售后服务等方面持续攻坚,今年会继续加
强在中大负载、核心四大工艺端口的研发,深耕冲压、点焊、弧焊、激光焊等应用工艺,解决行业痛点,提高解决方案深度定制化能
力,形成行业壁垒,在汽车高端应用场景实现突破。
今年上半年,公司针对汽车行业痛点,成功交付国内首条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该方案实现了全线集成控制,
覆盖从拆垛、清洗、冲压到搬运的全工艺流程。在新能源汽车车身制造中,该方案通过高精度定位与多机器人协同,解决了传统工艺
中因设备响应延迟、工序衔接效率低导致的节拍不稳定、材料损耗高等难题,助力车企实现轻量化与降碳目标。
5、问:公司如何规划后服务市场业务?
答:2025年,公司以“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战略,通过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体系及再制造机器人循环经济模式,
打造包含交付培训、安装调试、预防性维护、延保服务、升级改造、周边产品、维修服务、备品备件服务以及回购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的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从中国辐射全球的高效服务体系。后服务市场业务由于其业务模式和服务特
性,毛利率相对较高。截止目前,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近10万台,随着保有量的增长及机器人更换周期的到来,后服务市场需
求持续提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6、问:公司如何看待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机器人之间的竞争关系?
答: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并非相互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工业机器人以其强大的负载能力、高速度和高精度
,在大规模、标准化、负载及精度要求高的生产场景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汽车制造的焊接/冲压、搬运重型零部件,金属加工
的高精度切割等。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性、灵活性、易部署的特性更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以及需要人机协作要求较高的场景
,如3C电子的精密装配、医疗领域的手术辅助、物流的轻型分拣等,其灵活性和安全性使其能快速适应生产变化。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通过技术融合和场景细分,
不断拓展自动化边界,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12/1224659013.PDF
─────────┬────────────────────────────────────────────────
2025-09-04 20:00│埃斯顿(002747)2025年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公司如何看待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情况?
答:公司认为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仍会延续上半年的增长趋势,尤其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公司
在汽车行业实现持续性突破,头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客户端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电子行业受益于果链、手机需求增长,大客户战略推
动策略,订单增幅较大;锂电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带来的自动化投资较多,订单需求提升。
2、问:公司目前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度如何?
答: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并跟随新能源汽车、锂电设备商等国内头部客户的出
海机会,加快高价值产品出海。公司将欧洲市场作为公司成长为全球化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战略起点,是公司今年重点开拓的市场
,目前已在欧洲多个国家设立分子公司并组建本地化管理团队。公司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打造更多高壁垒、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
“LocalforGlobal”的模式,建立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本土供应链的效率优势,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为全
球客户提供技术领先、成本优化及可广泛普及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欧洲设立并运营生产基地,贴近欧洲客户,开展
柔性高效的本地化生产,提升全球交付效率。
3、问:公司今年的费用管控情况?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期间费用已逐季改善,期间费用率较上年
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继续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及出海业务,组建海外团队、新市场拓展、品牌及产品宣
传展览等费用增加较多。公司将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随着公司规模效应及运营质量提升,公司的盈利指标将会
有所改善。
4、问:公司在汽车行业的进展情况?
答: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是公司近几年重点推进的下游行业,也是公司长期攻坚的战略性行业。一方面,公司通过大客户战略进入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在大客户内部建立起应用标杆案例,今年会陆续将公司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积累应用案例及项目管理经验推广
到其他汽车行业的客户中,持续提升汽车行业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公司坚持在产品系列、售后服务等方面持续攻坚,今年会继续加
强在中大负载、核心四大工艺端口的研发,深耕冲压、点焊、弧焊、激光焊等应用工艺,解决行业痛点,提高解决方案深度定制化能
力,形成行业壁垒,在汽车高端应用场景实现突破。
今年上半年,公司针对汽车行业痛点,成功交付国内首条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该方案实现了全线集成控制,
覆盖从拆垛、清洗、冲压到搬运的全工艺流程。在新能源汽车车身制造中,该方案通过高精度定位与多机器人协同,解决了传统工艺
中因设备响应延迟、工序衔接效率低导致的节拍不稳定、材料损耗高等难题,助力车企实现轻量化与降碳目标。
5、问:公司如何规划后服务市场业务?
答:2025年,公司以“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战略,通过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体系及再制造机器人循环经济模式,
打造包含交付培训、安装调试、预防性维护、延保服务、升级改造、周边产品、维修服务、备品备件服务以及回购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的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从中国辐射全球的高效服务体系。后服务市场业务由于其业务模式和服务特
性,毛利率相对较高。截止目前,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近10万台,随着保有量的增长及机器人更换周期的到来,后服务市场需
求持续提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6、问:公司如何看待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机器人之间的竞争关系?
答: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并非相互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工业机器人以其强大的负载能力、高速度和高精度
,在大规模、标准化、负载及精度要求高的生产场景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汽车制造的焊接/冲压、搬运重型零部件,金属加工
的高精度切割等。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性、灵活性、易部署的特性更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以及需要人机协作要求较高的场景
,如3C电子的精密装配、医疗领域的手术辅助、物流的轻型分拣等,其灵活性和安全性使其能快速适应生产变化。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通过技术融合和场景细分,
不断拓展自动化边界,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12/1224659013.PDF
─────────┬────────────────────────────────────────────────
2025-09-01 20:00│埃斯顿(002747)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公司如何看待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情况?
答:公司认为下半年下游行业的需求仍会延续上半年的增长趋势,尤其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公司
在汽车行业实现持续性突破,头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客户端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电子行业受益于果链、手机需求增长,大客户战略推
动策略,订单增幅较大;锂电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带来的自动化投资较多,订单需求提升。
2、问:公司目前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度如何?
答: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并跟随新能源汽车、锂电设备商等国内头部客户的出
海机会,加快高价值产品出海。公司将欧洲市场作为公司成长为全球化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战略起点,是公司今年重点开拓的市场
,目前已在欧洲多个国家设立分子公司并组建本地化管理团队。公司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打造更多高壁垒、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
“LocalforGlobal”的模式,建立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本土供应链的效率优势,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为全
球客户提供技术领先、成本优化及可广泛普及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欧洲设立并运营生产基地,贴近欧洲客户,开展
柔性高效的本地化生产,提升全球交付效率。
3、问:公司今年的费用管控情况?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期间费用已逐季改善,期间费用率较上年
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继续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及出海业务,组建海外团队、新市场拓展、品牌及产品宣
传展览等费用增加较多。公司将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随着公司规模效应及运营质量提升,公司的盈利指标将会
有所改善。
4、问:公司在汽车行业的进展情况?
答: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是公司近几年重点推进的下游行业,也是公司长期攻坚的战略性行业。一方面,公司通过大客户战略进入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在大客户内部建立起应用标杆案例,今年会陆续将公司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积累应用案例及项目管理经验推广
到其他汽车行业的客户中,持续提升汽车行业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公司坚持在产品系列、售后服务等方面持续攻坚,今年会继续加
强在中大负载、核心四大工艺端口的研发,深耕冲压、点焊、弧焊、激光焊等应用工艺,解决行业痛点,提高解决方案深度定制化能
力,形成行业壁垒,在汽车高端应用场景实现突破。
今年上半年,公司针对汽车行业痛点,成功交付国内首条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该方案实现了全线集成控制,
覆盖从拆垛、清洗、冲压到搬运的全工艺流程。在新能源汽车车身制造中,该方案通过高精度定位与多机器人协同,解决了传统工艺
中因设备响应延迟、工序衔接效率低导致的节拍不稳定、材料损耗高等难题,助力车企实现轻量化与降碳目标。
5、问:公司如何规划后服务市场业务?
答:2025年,公司以“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战略,通过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体系及再制造机器人循环经济模式,
打造包含交付培训、安装调试、预防性维护、延保服务、升级改造、周边产品、维修服务、备品备件服务以及回购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的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从中国辐射全球的高效服务体系。后服务市场业务由于其业务模式和服务特
性,毛利率相对较高。截止目前,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近10万台,随着保有量的增长及机器人更换周期的到来,后服务市场需
求持续提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6、问:公司如何看待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机器人之间的竞争关系?
答: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并非相互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工业机器人以其强大的负载能力、高速度和高精度
,在大规模、标准化、负载及精度要求高的生产场景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汽车制造的焊接/冲压、搬运重型零部件,金属加工
的高精度切割等。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性、灵活性、易部署的特性更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以及需要人机协作要求较高的场景
,如3C电子的精密装配、医疗领域的手术辅助、物流的轻型分拣等,其灵活性和安全性使其能快速适应生产变化。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将通过技术融合和场景细分,
不断拓展自动化边界,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9-12/1224659013.PDF
─────────┬────────────────────────────────────────────────
2025-09-01 18:34│东吴证券:给予埃斯顿增持评级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埃斯顿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5.49亿元,同比增17.5%,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25
Q2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占率升至第一,出货量首超外资品牌,市占率达10%。尽管核心部件业务下滑,但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增长26.54%
,海外业务稳健增长。毛利率小幅下降,但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投入持续高位。存货环比下降,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显著减少。维持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给予“增持”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90100028517.shtml
─────────┬────────────────────────────────────────────────
2025-08-29 02:18│图解埃斯顿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92.56%
─────────┴────────────────────────────────────────────────
埃斯顿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达25.49亿元,同比增17.5%;归母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大增109.1%,主要得益于利润
端显著改善。二季度单季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11.87%;归母净利润虽为-594.77万元,但同比减亏92.56%。扣非净利润亏损收窄
至-2177.01万元,同比减亏74.1%。毛利率保持27.64%,但负债率高达81.84%,财务费用达8382.99万元,投资收益为-72.47万元,显
示成本压力仍存。整体呈现营收增长、亏损收窄态势,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82900000834.shtml
─────────┬────────────────────────────────────────────────
2025-08-28 21:19│埃斯顿(002747):上半年净利润668.23万元
─────────┴────────────────────────────────────────────────
格隆汇8月28日丨埃斯顿(002747.SZ)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8.2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0.2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70804
─────────┬────────────────────────────────────────────────
2025-08-19 16:39│埃斯顿(002747)子公司拟出售所持参股公司扬州曙光股权
─────────┴────────────────────────────────────────────────
埃斯顿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与曙光蓝风启拟分别将持有的扬州曙光48%、14%股权转让给鑫宏业。交易完成后,鼎控机
电将不再持有扬州曙光股权。公司表示,此次交易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布局,聚焦主业及目标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331506.html
─────────┬────────────────────────────────────────────────
2025-08-19 16:29│埃斯顿(002747):鼎控机电、曙光蓝风启拟将所持扬州曙光股权转让给鑫宏业
─────────┴────────────────────────────────────────────────
埃斯顿(002747.SZ)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鼎控机电及曙光蓝风启拟分别将其持有的扬州曙光48%、14%股权转让给鑫宏业。交易
完成后,鼎控机电将不再持有扬州曙光股权。本次股权转让为公司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
率,增强主业竞争力。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60384
─────────┬────────────────────────────────────────────────
2025-08-01 20:00│埃斯顿(002747)2025年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问:公司赴港上市的原因、募集资金用途及进展?
答:公司赴香港上市是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海
外合作方,加速境外业务拓展。同时,通过打造境外资本投融资平台,可以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