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001283 豪鹏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7-31 20:00│豪鹏科技(001283)2025年7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在公司“AI+固态”核心能源解决方案商的战略升维背景下,对盈利水平的提升有何预期?
答:新应用场景、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是核心的价值提升驱动力,尤其是端侧本地大模型的应用,对于能源方案的安全性要求、
能量密度的刚性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固态电池、高硅负极、钢壳叠片工艺等领域的长期技术储备价值将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公司前期坚定的研发投入将进入收获期。新材料与新工艺不仅支撑起产品性能的代际领先,更通过产能高效运转形成
规模效益,使前瞻性技术从实验室有效转化为盈利引擎,形成“技术突破→价值提升→产能协同→盈利释放”的正向循环,持续优化
公司整体盈利结构,奠定坚实的增长基础。
2.公司在 AI时代从“供应商”向“产品联合定义者”升维,主要是依靠现有产品和在研产品的哪些核心竞争力?
答:在“AI+固态”战略的指引下,公司采取聚焦头部品牌客户定点开发、研发资源倾斜投入重点项目的策略。通过聚焦头部客
户的现阶段应用及前瞻性迭代需求,以液态高硅→半固态到全固态的阶梯式矩阵,构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客户战略层面,与头部客户深度共生,由产品合作关系形成了长期、价值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实现公司长远战略目标
的根本。公司聚焦绑定全球头部品牌大客户,通过“技术突破→价值提升→产能协同”实现盈利正向循环,使公司成为 AI+创新的“
共生伙伴”。
3.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并看到了公司方形钢壳叠片产品的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这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哪些细分赛道?
答:公司的钢壳叠片产品现主要配合多家头部智能穿戴品牌客户需求展开产品设计及试产,部分 AI眼镜客户的量产订单将在 20
25年 Q3起陆续出货。
方形钢壳叠片电池通过优化内部空间利用率,同时搭配高硅负极,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小电池技术优
势和快速迭代的能力,已占据先发优势。未来能够随着各类追求有限空间下、极限能量密度的 AI+端侧市场(如智能穿戴、AI PC等
)及头部客户需求的爆发给业绩带来增量贡献。
4.请简要介绍公司研发团队的情况,以及未来研发费用的规划和预期?
答: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人才的培育及研发资源的投入。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具备“基础材料研究→工艺开发→产品应用”全链条
技术攻关能力、能打胜仗的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包含全球顶尖院校博士、行业科学家在内的诸多资深专家,并通过与多家高校共建联
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公司通过卓有竞争力的薪酬、股权激励体系绑定核心骨干,保障团队活力,强化技术人员的使
命感和归属感。
研发费用方面,随着公司“AI+固态”战略目标的进一步聚焦,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更加聚焦在有确定性高回报、高附加值的
AI+业务领域,研发管理更加精细化,与头部客户共同实施精准定向开发,提高研发资源利用效率,共同实现“技术领先、产品为王”
的研发目标。
5.公司在固态领域的布局已取得具有行业领先表现的阶段性进展,公司如何看待未来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发展?
答:公司固态技术研发覆盖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在内的固态主流路线,重点聚焦消费级 AI 终端场景,在 AI+端侧产品定型过
程中并行多条固态技术路线,协助产业链筛选并优化消费级固态最终落地方案。
公司固态技术方面已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在技术维度上,公司专注消费电子需求,半固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950Wh/L,并通过
“自适应键合”界面技术解决零加压界面稳定性问题,适配 AI/AR/VR 眼镜、消费级机器人等轻量化、高安全场景;成本维度上,消
费级固态电池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是品牌客户决策是否采用固态技术方案的核心要素;客户维度上,公司秉
承“产品联合定义”模式,与头部客户共建场景化解决方案,缩短研发周期,实现从供应商向技术伙伴的升维。
6.公司坚定不移走大客户战略,在包含智能穿戴、机器人、AI PC以及低空在内的几大“AI+”赛道已经拥有了非常优质的客户储
备及产品卡位,想重点了解公司在低空领域方面的技术储备及客户进展?
答:公司对低空经济市场一直比较关注,近年来不断在做市场调研和技术路线的探讨。电池性能是制约飞行汽车发展的关键性
因素之一,需要高安全(极限要求出问题的概率要做到 PPB 级别)、高能量密度(400-500Wh/KG)、高稳定性的电池,行业普遍认
为固态的路线才能实现,因为要兼顾高能量和安全性。
工业类和消费类的应用场景和相关要求不同,公司也在基于电池模组整体解决方案优势与不同的客户沟通其定制化的需求。随着
未来 eVTOL 场景大规模的需求放量,公司也将有机会依靠前期的储备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与知名无人机核心玩家保持多年长期稳定合作,且2025 年,公司为其提供的产品配套实现了翻倍式提升,这是公司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低空经济客户储备。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同步积极拓展其他低空类客户。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7-31/1224355320.PDF
─────────┬────────────────────────────────────────────────
2025-07-31 15:48│豪鹏科技(001283):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首次授予部分非交易过户完成
─────────┴────────────────────────────────────────────────
格隆汇7月31日丨豪鹏科技(001283.SZ)公布,2025年7月3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出具的《证
券过户登记确认书》,本持股计划首次受让的标的股票2,554,000股已于2025年7月30日由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非交易过户至“深圳
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账户,过户股票数量占本公告披露日总股本的3.1683%。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6501
─────────┬────────────────────────────────────────────────
2025-07-25 16:28│豪鹏科技涨5.60%,民生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豪鹏科技今日涨5.6%,报78.04元。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公司业绩符合预期,预计2025-2027年营收及净利润持续增长,给予“买
入”评级。多家机构看好其技术优势与客户结构,盈利预测准确度较高。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2500026061.shtml
─────────┬────────────────────────────────────────────────
2025-07-25 15:26│豪鹏科技(001283):针对智能穿戴类场景的全固态产品已转入原型设计
─────────┴────────────────────────────────────────────────
豪鹏科技聚焦消费电子固态电池研发,致力于解决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等痛点,瞄准AI+端侧、机器人等新兴需求。目前已完成
半固态电池验证并获批量订单,智能穿戴全固态产品正推进原型设计与客户验证。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3096
─────────┬────────────────────────────────────────────────
2025-07-25 15:23│豪鹏科技(001283):已成功进入多家服务型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客户供应链
─────────┴────────────────────────────────────────────────
豪鹏科技表示,AI+端侧设备发展推动固态电池需求,其产品毛利率高,契合高性能能源需求。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已进入多家客
户供应链,凭借电芯和PACK模组优势,助力客户加速产品上市,未来将通过多样化电池产品满足机器人场景性能升级需求。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3095
─────────┬────────────────────────────────────────────────
2025-07-25 15:22│豪鹏科技(001283):目前半固态已实现商用,全固态预计2026年试产
─────────┴────────────────────────────────────────────────
豪鹏科技表示,固态电池对AI端侧硬件至关重要,其性能与安全性决定设备边界与安全。公司技术领先,半固态电池已商用,全
固态预计2026年试产,并深度绑定AI场景,布局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市场,提供前瞻性能源解决方案。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3093
─────────┬────────────────────────────────────────────────
2025-07-25 15:20│豪鹏科技(001283):已向某全球领先的服务器客户出货BBU电池产品
─────────┴────────────────────────────────────────────────
豪鹏科技表示,随着AIDC发展,其凭借BMS技术优势,提供高性能BBU电池系统,已向全球服务器客户出货,并推进多个项目量产
,标志着“All in AI”战略落地,公司将加速拓展BBU市场。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3090
─────────┬────────────────────────────────────────────────
2025-07-25 15:19│豪鹏科技(001283):通过在固态电池、高硅负极、钢壳叠片工艺等领域的长期技术储备持续提升产品价值中枢
─────────┴────────────────────────────────────────────────
豪鹏科技聚焦高附加值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头部客户合作提升盈利。传统业务依托规模化交付保持高毛利率,新兴领域如AI硬
件、机器人等则凭借固态电池等技术提升产品价值。公司将持续推进“AI+固态”战略,优化客户结构,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强
长期竞争力。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3087
─────────┬────────────────────────────────────────────────
2025-07-25 15:15│豪鹏科技(001283):人形机器人项目将配合客户于下半年进入试产测试及应用场景训练
─────────┴────────────────────────────────────────────────
格隆汇7月25日丨豪鹏科技(001283.SZ)于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表示,公司在AI眼镜、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
公司已与多家国际头部品牌客户建立联合研发机制,AI眼镜电池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量产出货,AI陪伴型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电池同
步于下半年量产出货,此外人形机器人项目将配合客户于下半年进入试产测试及应用场景训练。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3085
─────────┬────────────────────────────────────────────────
2025-07-25 15:12│豪鹏科技(001283):与无人机核心玩家保持多年长期稳定合作
─────────┴────────────────────────────────────────────────
格隆汇7月25日丨豪鹏科技(001283.SZ)于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表示,公司与无人机核心玩家保持多年长期稳定合作,且2025年,
公司为其提供的产品配套实现了翻倍式提升,这是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低空经济客户储备。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同步拓展其他低空
类客户,目前技术方案已基本锁定。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3081
─────────┬────────────────────────────────────────────────
2025-07-24 20:00│豪鹏科技(001283)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从“传统电池制造商”向“AI+固态核心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的战略升级,具体落地路径是什么?在 AI 类业务方面的
拓展有什么目标?
答:公司“AI+固态”的战略升级以“技术的创新、产能的储备、生态的协同”来构成完整闭环。
技术上,构建液态高硅→半固态→全固态的阶梯式研发矩阵,覆盖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夯实 AI+固态的技术创新底座;产能上,
潼湖工业园完成集约化整合并逐步投产钢壳叠片专用产线、升级固态电池专用产线,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快速转化,在产能上做了充分
的准备;生态上,深度绑定全球头部客户联合定义场景化需求,在客户新产品预研阶段参与,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参与产品全生命周
期开发。
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高毛利 AI产品占比,推动固态电池在智能穿戴、机器人等场景的商用渗透率,将 AI相关业务培育成新的
增长引擎,具体比例将随客户量产节奏逐步提升。
2.公司在无人机等低空经济这些新兴业务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客户拓展进度如何?
答:公司对该市场一直比较关注,近年来不断在做市场调研和技术路线的探讨。电池性能是制约飞行汽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需要高安全(极限要求出问题的概率要做到PPB 级别)、高能量密度(400-500Wh/KG)、高稳定性的电池,行业普遍认为固态的路
线才能实现,因为要兼顾高能量和安全性。
工业类和消费类的应用场景和相关要求不同,公司也在基于电池模组整体解决方案优势与不同的客户沟通其定制化的需求。随着
未来 eVTOL 场景大规模的需求放量,公司也将有机会依靠前期的储备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与无人机核心玩家保持多年长期稳定合作,且 2025年,公司为其提供的产品配套实现了翻倍式提升,这是公司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低空经济客户储备。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同步拓展其他低空类客户,目前技术方案已基本锁定。
3.公司目前的固态电池相关产品进展情况?主要针对哪些应用场景?
答:公司此前已与国内头部对讲机品牌客户联合定制开发高安全电池,应用在对讲机产品,适配在炼油厂、化工厂、高铁、矿山
等对电池安全性有极端要求的应用场景。同时,公司基于电池安全技术的深厚积累,近期升级推出基于半固态技术的新一代超高安全
性“软甲固电”,以军工级防护体系直击本质安全痛点,匹配下游诸多应用领域需求。
此外,公司半固态电池聚焦高安全与形态适配性需求突出的 AI智能穿戴终端场景,可凭借 95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与针刺安全
认证,满足 AI/AR/VR 设备对轻薄化与长续航的刚性需求,目前已向多家国际头部穿戴客户送样评估。
全固态电池研发以解决“固-固界面稳定性”为核心,创新“自适应键合作用”技术实现零加压条件下界面稳定,预计 2026 年
试产,以配合终端品牌客户的 AI 新产品预研。目前正与终端品牌开展 AI/MR 等新品的预研协同,并与现有机器人客户保持及时的
技术迭代信息沟通,确保技术路线与客户需求升级深度绑定。
4.公司战略升级对未来研发费用的规划和预期会有什么影响?
答:随着公司“AI+固态”战略目标的进一步聚焦,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更加聚焦在有确定性高回报、高附加值的AI+业务领域
,研发管理更加精细化,与头部客户共同实施精准定向开发,提高研发资源利用效率,共同实现“技术领先、产品为王”的研发目标
。
同时,公司重点完成惠州潼湖基地的产能迁移及产线归集工作,其中也包括部分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同时通过 AI仿真、机器学
习等研发工具,推动研发效能持续提升。
5.公司积极拥抱 AI,并已取得不错成绩,下半年也会有很多新兴产品推向市场,其中 AI 眼镜类电池产品的具体出货及研发节
奏如何?
答:AI 眼镜正成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核心载体,市场呈现出“消费级产品爆发”与“AI原生硬件崛起”的双重特征。
公司基于高能量密度方形钢壳电池技术,已经成为了某头部穿戴品牌 AI眼镜的合格供应商,并以其为标杆客户,加速导入海内
外其他品牌客户,2025年 Q3起陆续向各品牌客户量产出货。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小电池技术优势和快速迭代的能力,已占据先发优势。未来能够随着市场及头部客户需求的爆发给业绩带来
增量贡献。
6.公司固态产品是走什么技术路线?目前的技术优势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固态技术研发覆盖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固态主流路线,重点聚焦消费级 AI 终端场景,在 AI+端侧产品定型过程
中并行三条固态技术路线,协助产业链筛选并优化消费级固态最终落地方案。
公司固态技术方面已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在技术维度上,公司专注消费电子需求,半固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950Wh/L,并通过
“自适应键合”界面技术解决零加压界面稳定性问题,适配 AI/AR/VR 眼镜、消费级机器人等轻量化、高安全场景;成本维度上,消
费级固态电池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是品牌客户决策是否采用固态技术方案的核心要素;服务维度上,公司秉
承“产品联合定义”模式,与头部客户共建场景化解决方案,缩短研发周期,实现从供应商向技术伙伴的升维。
7.公司目前在 AI眼镜、机器人、AI PC等市场领域的订单或客户进展如何?
答:公司在 AI眼镜、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际头部品牌客户建立联合研发机制,AI眼镜电
池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量产出货,AI陪伴型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电池同步于下半年量产出货,此外人形机器人项目将配合客户于下半
年进入试产测试及应用场景训练。
2025年公司 AI相关产品已经开始贡献业绩增量,上半年AI 类业务在 PC 品类中的渗透率明显,而随着下半年 AI 智能穿戴、AI
玩具等项目的量产出货,将持续提升 AI+端侧产品占公司的营收比例。受益于高能量密度电池解决方案的溢价能力及规模化交付优
势,AI 相关业务有望驱动整体盈利结构持续优化,具体营收贡献将随终端产品上市节奏逐步释放。
8.公司高硅负极电池的进展情况?何时可应用于 AI 终端?
答:公司高硅负极技术已实现阶梯式突破。硅含量与性能方面,当前量产产品硅含量可达 10%-15%,实验室样品硅含量可达 20%
以上。全硅负极与海外材料厂联合开发,攻克“零石墨”体积膨胀难题,循环寿命达消费电子基础标准;公司通过与某全球穿戴头部
客户签署联合开发协议,通过“梯度键合”粘结剂体系抑制体积膨胀,预计 2025年内完成 A样验证,为下一代 AI/AR/VR 眼镜提供
超长单日续航支撑。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7-24/1224283209.PDF
─────────┬────────────────────────────────────────────────
2025-07-22 16:36│豪鹏科技涨10.00%,民生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豪鹏科技(001283)今日涨停,收盘报74.89元。民生证券最新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将分别达60.18亿、69.52亿、79.2
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亿、3.13亿、4.07亿元,给予“买入”评级。多家机构看好其盈利能力修复及技术优势。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2200026206.shtml
─────────┬────────────────────────────────────────────────
2025-07-21 16:57│豪鹏科技(001283):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自愿延长限售股份锁定期
─────────┴────────────────────────────────────────────────
格隆汇7月21日丨豪鹏科技(001283.SZ)公布,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潘党育先生出具的《关于自愿延长限售股份锁定期
的承诺》,潘党育先生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广大投资者利
益,自愿承诺延长本人及本人控制的深圳市豪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豪鹏控股”)所持有的公司首发前限售股份的锁定期12个
月。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40583
─────────┬────────────────────────────────────────────────
2025-07-10 16:16│豪鹏科技涨5.50%,民生证券二个月前给出“买入”评级
─────────┴────────────────────────────────────────────────
豪鹏科技今日上涨5.5%,报63.15元。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发布研报,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稳步增长,给予“买
入”评级,认为其盈利能力和客户结构优势明显。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71000025087.shtml
─────────┬────────────────────────────────────────────────
2025-07-10 15:10│豪鹏科技(001283):关税变化对公司业务暂无明显影响
─────────┴────────────────────────────────────────────────
格隆汇7月10日丨豪鹏科技(001283.SZ)于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表示,公司产品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一直采用中
间件交付模式,实际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收入占比不到2%,关税变化对公司业务暂无明显影响。且针对美元结算的订单,公司大
多数情况下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FreeOnBoat,“离岸价”),这种模式下公司不需要承担关税成本。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4740
─────────┬────────────────────────────────────────────────
2025-07-10 15:09│豪鹏科技(001283):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客户批量订单
─────────┴────────────────────────────────────────────────
豪鹏科技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验证并获批量订单,积极布局电源设备安全升级。同时,AI+端侧设备需求增长推动客户对
固态电池性能要求提升,公司正推进智能穿戴类全固态产品的原型设计及送样验证。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4739
─────────┬────────────────────────────────────────────────
2025-07-10 15:08│豪鹏科技(001283):AI类别业务涵盖AIPC、AI耳机、AI眼镜、AI玩具、AI服务器(BBU)等产品
─────────┴────────────────────────────────────────────────
格隆汇7月10日丨豪鹏科技(001283.SZ)于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表示,公司AI类别业务涵盖AIPC、AI耳机、AI眼镜、AI玩具、AI服
务器(BBU)等产品。2025年上半年,PC类产品AI渗透率相对领先,其他品类的AI+端侧产品将陆续在下半年开始试产、量产。公司在细
分领域的头部客户、高端产品机型的卡位将充分受益于AI的渗透率提升,AI类业务占公司营收比例将持续提升。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5034738
─────────┬────────────────────────────────────────────────
2025-07-09 20:00│豪鹏科技(001283)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各项 AI 类业务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 AI类别业务涵盖 AI PC、AI耳机、AI眼镜、AI玩具、AI 服务器(BBU)等产品。2025 年上半年,PC 类产品AI 渗透率
相对领先,其他品类的 AI+端侧产品将陆续在下半年开始试产、量产。公司在细分领域的头部客户、高端产品机型的卡位将充分受益
于 AI的渗透率提升,AI类业务占公司营收比例将持续提升。
市场预测,2025 年下半年将迎来 AI+端侧电池需求的一轮爆发,公司已提前卡位三大应用场景机遇:
1)配合多家国际头部智能穿戴品牌的新一代 AI 眼镜密集上市,公司以软包到钢壳的全站式产品配套、液态高硅/纯硅到半固态
/固态的技术路线规划方案,短期支撑 2025 年千万级订单的导入,长期瞄准品牌客户千亿级别的市场需求空间。
2)在 AI PC换机潮叠加折叠屏手机革命性迭代的背景下,公司高硅负极快充电池已导入部分客户旗舰机型。
3)AI陪伴型机器人以及其他各类场景的机器人、机器狗等项目将在下半年正式批量交付,助力公司开启机器人赛道新兴市场的
大门。
从传统消费电子的 AI 化到新型 AI 终端生态链,公司电池产品新技术已深度绑定终端创新,奠定了公司在 AI+端侧核心电池解
决方案商的优势地位。
2.随着公司 AI+端侧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对盈利水平有多少提升作用?
答:新应用场景、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是核心的提价驱动力,尤其是端侧本地大模型的应用,对于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能量
密度的刚性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固态电池、高硅负极、钢壳叠片工艺等领域的长期技术储备价值将得到释放。客户为突破性方案
支付技术附加值的意愿较高,AI+端侧电池产品占比的提升正深度重塑着公司的盈利模型。
与此同时,公司前期坚定的研发投入将进入收获期。新材料与新工艺不仅支撑起产品性能的代际领先,更通过产能高效运转形成
规模效益,使前瞻性技术从实验室有效转化为盈利引擎,形成“技术突破→溢价能力→产能协同→盈利释放”的正向循环,持续优化
公司整体盈利结构,奠定增长动能切换的坚实基础。
3.随着 AI产品应用的拓展及出货,公司产品结构有何变化?
答:公司产品结构正沿着“基本盘加固、战略级跃升、新势力培育”的路径稳步优化。
笔记本电脑电池作为公司现有优势领域,凭借与全球头部客户的深度绑定及 AI PC 换机潮的强劲需求,持续担当业务压舱石,
保持核心占比。智能穿戴业务借势 AI 眼镜、AI助听器、AI 耳机等端侧新品的密集量产,及 AR/MR 类产品的研发储备,将推动智能
穿戴品类进一步向公司营收主力阵营跨越,成为增长贡献度快速提升的业务支柱之一。与此同时,全景相机、便携储能等品类将延续
此前的高增长态势,依托技术迭代与场景渗透提升业绩贡献。而游戏机、AI 玩具及陪伴型机器人等新兴方向,虽当前收入基数较小
,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爆发力。 这些业务不仅是下半年增速亮点,更为公司未来几年可持续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逐步勾勒出公
司多元增长曲线并行的发展图景。
4.公司“All in AI”战略有哪些具象措施?
答:在 AI战略的资源布局上,公司采取聚焦头部品牌客户定点开发、研发资源倾斜投入重点项目的策略。
市场端深入洞察,通过与头部 AI+端侧客户的共研反哺市场需求响应能力。这种从标杆项目到生态复制的路径,使创新成果得以
高效转化。
研发端则集中精锐资源攻坚 AI+端侧需求的核心痛点,聚焦能量密度跃升,结构创新瞄准极限空间下的安全冗余,材料工艺押注
固态、高硅负极、叠片钢壳等前沿方向。
5.公司推出高安全性“软甲固电”,能否介绍下产品的安全领先性?
答:公司基于多年在电池安全性方面的投入和积累、不断升级,近期推出新一代超高安全性“软甲固电”产品,以三重防护体系
(纳米固态保护层、内置灭火剂、超级隔膜)直击行业痛点——通过针刺测试时电压平缓下降、高温下结构完整,从根本上解决起火
爆炸风险。
该产品已获头部移动电源客户批量订单,预计未来将会更广泛应用于对安全性有极限要求的诸多场景,且高规格技术要求将支撑
产品实现更高溢价,同步推动公司的半固态技术在各应用领域的加速渗透。
6.公司固态相关产品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 A
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
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客户批量订单,积极抢占电源设备安全性升级窗口机遇。与此同时,当前 AI+端
侧设备需求增长迅速,驱动客户对固态电池的安全、能量密度及形态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下游智能穿戴等品类客户对固态产品
保持高度关注,公司针对智能穿戴类场景的全固态产品已转入原型设计,并在有序推进与客户的交流和送样验证工作。
7.请公司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情况,特别是考核周期及考核目标的设定原则?
答:本次持股计划主要研发/技术/智能制造/销售及管理骨干,其中研发体系和智能制造体系占比较高,该部分人员对公司的技
术先进性、产品稳定性及高品质交付承担重要工作,对保障公司战略执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未来业绩成长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
在考核周期的设定上,公司充分考虑了激励效果、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