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800 瑞可达 更新日期:2025-05-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连接器(行业) 23.79亿 98.54 5.19亿 97.09 21.79
其他业务(行业) 3523.89万 1.46 1552.76万 2.91 44.06
─────────────────────────────────────────────────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 21.80亿 90.28 4.90亿 91.81 22.49
通信连接器(产品) 1.11亿 4.61 1478.02万 2.77 13.26
其他连接器(产品) 8793.71万 3.64 1342.36万 2.51 15.27
其他业务(产品) 3523.89万 1.46 1552.76万 2.91 44.06
─────────────────────────────────────────────────
境内(地区) 19.93亿 82.56 4.29亿 80.32 21.52
境外(地区) 3.86亿 15.98 8955.87万 16.77 23.20
其他业务(地区) 3523.89万 1.46 1552.76万 2.91 44.06
─────────────────────────────────────────────────
直销(销售模式) 23.26亿 96.32 5.04亿 94.37 21.67
经销(销售模式) 5351.99万 2.22 1452.08万 2.72 27.1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523.89万 1.46 1552.76万 2.91 44.0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产品) 8.63亿 90.05 1.95亿 89.06 22.56
通信连接器产品(产品) 4341.94万 4.53 707.08万 3.24 16.28
其他连接器产品(产品) 4133.89万 4.31 1152.76万 5.28 27.89
其他(产品) 1056.37万 1.10 531.43万 2.43 50.31
─────────────────────────────────────────────────
境内(地区) 7.99亿 83.42 1.77亿 81.09 22.17
境外(地区) 1.59亿 16.58 4132.75万 18.91 26.01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9.58亿 100.00 2.19亿 100.00 22.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连接器(行业) 15.39亿 98.97 3.78亿 96.89 24.54
其他业务(行业) 1597.40万 1.03 1213.23万 3.11 75.95
─────────────────────────────────────────────────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 13.67亿 87.92 3.43亿 88.01 25.10
通信连接器(产品) 1.06亿 6.83 2000.36万 5.13 18.82
其他连接器(产品) 6559.64万 4.22 1458.97万 3.74 22.24
其他业务(产品) 1597.40万 1.03 1213.23万 3.11 75.95
─────────────────────────────────────────────────
境内(地区) 13.58亿 87.33 3.21亿 82.29 23.62
境外(地区) 1.81亿 11.64 5689.14万 14.59 31.43
其他业务(地区) 1597.40万 1.03 1213.23万 3.11 75.95
─────────────────────────────────────────────────
直销(销售模式) 15.39亿 98.97 3.78亿 96.89 24.54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597.40万 1.03 1213.23万 3.11 75.95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连接器(行业) 16.15亿 99.37 4.31亿 98.01 26.72
其他(补充)(行业) 1023.31万 0.63 874.45万 1.99 85.45
─────────────────────────────────────────────────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 13.95亿 85.83 3.84亿 87.14 27.50
通信连接器(产品) 1.55亿 9.56 3061.56万 6.95 19.71
其他连接器(产品) 6480.22万 3.99 1723.82万 3.92 26.60
其他(补充)(产品) 1023.31万 0.63 874.45万 1.99 85.45
─────────────────────────────────────────────────
境内(地区) 14.47亿 89.06 3.78亿 85.92 26.13
境外(地区) 1.67亿 10.31 5323.86万 12.09 31.79
其他(补充)(地区) 1023.31万 0.63 874.45万 1.99 85.45
─────────────────────────────────────────────────
直销(销售模式) 16.15亿 99.37 4.31亿 98.01 26.72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023.31万 0.63 874.45万 1.99 85.4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6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2186.71│ 9.19│
│客户二 │ 21761.87│ 9.01│
│客户三 │ 18672.76│ 7.73│
│客户四 │ 15345.54│ 6.36│
│客户五 │ 12918.21│ 5.35│
│合计 │ 90885.09│ 37.6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4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0110.56│ 5.83│
│供应商二 │ 5537.99│ 2.34│
│供应商三 │ 5171.35│ 2.19│
│供应商四 │ 3740.37│ 1.58│
│供应商五 │ 3537.08│ 1.50│
│合计 │ 28097.35│ 13.4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战略目标与年度经营计划,坚持长期主义,坚持稳中求进。深耕核心主业
,紧紧抓住各成熟领域持续发展的契机,着力打造新的领域业务增长点,积极构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
公司主营业务,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落地。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及产品性能,不断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应用领域拓展;同时,公司在变革创新、规范运作、降本
增效等方面多点发力,成效显著,为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466.97万元,同比增长55.29%,其中内销营业收入为199,345.1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46.79%,外销营业收入为38,59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所有者的净利润17,526.95万元,同比增长28.11%。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储能、工业机器
人、轨道交通、工业控制、汽车自动驾驶及基站通信领域渗透率进一步提高,销量不断增加,从而带动公司
该产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海外墨西哥及美国工厂产能持续爬坡,海外工厂运营能力持续提升,海外市
场份额不断提升。随着公司连接器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医疗、服务器及数据
中心领域新项目等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项目滚动增多,同时公司也面临着研发持续投入加大、行业竞争加
剧、大宗商品涨价、海外子公司产能投入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得公司净利润增长与销售收入未实现同步
增长。
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及新兴行业,公司在美国和墨西哥两个海外工厂正式运营,美国工厂销售额增长
较大并顺利实现盈利;墨西哥工厂正式运营并小批量生产爬坡,目前还处于亏损阶段;公司在美国及德国新
增了办事处以加大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公司对于欧洲和东南亚的生产布局已经完成调研,进入了筹备阶段
。同时,公司海外市场客户开发也取得了相应突破,新增多家海外优质客户,并获得多个项目订点。未来将
给公司发展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与国内外现有头部战略客户进行深度绑定,业务持续增长并获得新项目定
点。公司是比亚迪、美国T公司、国内H公司、XM公司、长安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东风汽
车、赛力斯、上汽、CATL、爱立信、中兴通讯、诺基亚等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时公司在乘用车、商用车
的换电领域持续创新并保持行业领先。
公司坚持推行连接器的多行业应用与布局,除了做大做强公司现有汽车、通信、工业、储能行业以外,
公司积极布局和投入AI、人形机器人、医疗、低空飞行器、光储充能源系统等行业,并且取得产品和技术突
破,为公司未来多行业布局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
(一)加强海内外产能布局,持续推进募投项目进展
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产能布局,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内江苏苏州、江苏泰州、四川绵阳三
大生产基地,墨西哥瑞可达和美国瑞可达两个海外生产基地。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因基础建设前置审批程序的进度较原预期时间有所延后,造成了募投
项目开工及建设进度有所延迟。公司于2024年1月10日分别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
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根据募投项目当前实际建设情况,在募投项目
实施主体、资金用途不发生变更的前提下,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达到预定
可使用状态日期进行调整至2025年9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实施建设,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海
外工厂的生产及交付,国际化战略的拓展和布局初见成效,2024年海外工厂实现营收22,039.76万元,海外
工厂的顺利投产有助于推动国际市场拓展及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海外工厂运营能力持续提升,海外市场份
额不断提升。
(二)坚持创新驱动,夯实研发团队,持续技术创新领先
公司始终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解决客户需求和痛点为己任,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于2024年3月2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新增认定核
心技术人员的议案》,新增认定李晓印先生、张贺磊先生、夏毅先生、李志萍女士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不
断壮大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队伍,公司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共6名。
报告期内,公司多项技术、产品取得新突破。车载高速连接器包括FAKRA、MINIFAKRA、车载以太网等产
品全系列基本开发完成,应用于智能驾驶并成功实现销售;液冷超充技术产品开发完成并实现量产;医疗内
窥镜完成自主开发,并当年实现客户小批量供货;逐步布局AI领域高速铜缆连接产品,设计开发AEC等高速
产品;新能源汽车超充连接器TSOK系列开发完成,并实行批量供货;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连接器和线束开
发完成,并成功与行业的头部客户进行合作;针对服务器液冷的UQD连接器开发完成;同时医疗领域的电子
内窥镜零部件、连接器、线束的设计和生产获得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GB/T420
61-2022/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持续推进液冷快充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研发的油冷大
功率直流充电座正式发布,可为重卡、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电池提供快速充电,为行业提供了更好的技术
和装备支撑。公司积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积极参与NACS结构北美充电枪标准与认证技术研讨会;与
金发科技创办“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双方在高性能新材料研发及新能源应用技术方向上新体系、
新方法、新技术的构建及产业落地。
公司多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行业认可,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品
牌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024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优秀供应商品牌、2024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充电
枪品牌、2024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质量卓越奖。大功率液冷充电枪产品获得“2024年第九届铃轩奖动力系统
类金奖”,获评“2024年中国电子元器件骨干行业TOP100”荣誉;2024年获评“苏州新能源重点企业”,“
出海先锋品牌”,连续7年荣获“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4,700.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1%。公司不遗余力引进人才,研发人员增
至443人。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申请专利120项;新增授权专利54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3项,新增实
用新型专利49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328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
用新型专利274项,外观设计专利32项,国外专利2项。参与国家标准修订11项,行业标准修订5项,团体标
准和地方标准制定18项。
(三)强化变革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全面重塑组织机构
为积极响应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公司于2024年4月1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
过《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修订及制定部分公司治理制度的议案》、《关于调整第四届董事
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的议案》,修订公司治理制度21项,新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制度》、《会计师事
务所选聘制度》2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了独立董事对公司的监督体系。
同时公司对第四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部分委员进行了调整,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博先生将不再担任审计委
员会委员,由公司董事许良军先生担任审计委员会委员,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公司董事会专门委
员会规范运作,为公司合规治理及经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适应
业务发展及产业布局的需要,公司积极推进变革创新,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的议案》,对组织
架构进行调整优化。并根据变革规划,完成了研发IPD开发全流程的设计并发布;同时升级PLM系统,实现项
目管理可自动化;持续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以及推动跨部门全过程质量管理、交付与响应速度、供应商新技术
/新工艺能力提升。公司于2024年10月24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舆情管理制
度>的议案》,更好地促进公司规范运作。
(四)践行投资者为本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上交所倡议,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编制发布《控股股东、实际
控制人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暨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每半年对重点工作落实情
况进行评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世均先生承诺自2024年7月22日起未来6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直接
持有的公司股份,包括承诺期间该部分股份若因资本公积转增、派送股票红利、配股、增发等事项产生的新
增股份。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通过线上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互动交流,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
路演中心召开了3次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等进行详细交流;通过
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了中小投资者提出的276条问题,回复率100%;公司新增投资者联系电话0512-89188770
,原分机转接的投资者联系电话照常使用,建立更加便捷的投资者联系沟通渠道。
(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为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建立和完善员工与全体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公司于2024年2月9日披
露《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以员工合法薪酬、自筹资金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的资金通过
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等方式)或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取得并持有公司股票
。截至2024年3月15日,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公司股票购买。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
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买入公司股票1,483,96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4%,总资金发生额为4,523.84万元
。
(六)坚持数智化协同发展,打造流程与数字化蓝图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念,坚持数智协同,并面向公司全球化经营的需要,
着力打造公司全球化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和完善IPD流程,PDM系统的上线实现研发数据的全流程管理
;同时升级PLM系统,实现项目管理可自动化;通过CRM2.0的开发升级实现ERP/SRM/OA等系统的数据拉通以
及销售流程的电子化拉通,实现销售数据的可视化等;SRM系统的上线优化,实现与PLM系统的对接;开发报
销集成ERP,实现单据的电子化,推进ERP功能自动化、流程标准化,提高财务作业效率,逐步完成一体化财
务共享中心;E-HR系统北森上线,实现绩效电子化;开发北森与钉钉&OA等系统的对接,钉钉系统与Exchang
e日历集成等。公司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重点领域数据治理,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多项数据分析
助力经营决策,2024年数字化蓝图执行逐步完成。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入围2024年江苏省绿色
工厂,智能工厂建设成效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示范效应显著增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连接
器、连接器组件和模块等系列,是同时具备光、电、微波、流体、数据连接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之
一。
公司始终以连接器产品为核心,持续开发迭代,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对产品技术的持续钻研以及应用领
域的不断探索,可为客户同时提供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储能与新能源、工业轨道交
通、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综合连接系统解决方案。
2、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
(1)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①汽车“电动化”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公司开发了全系列高压大电流连接
器及组件、换电连接器、CCS、交直流充电枪、液冷充电枪、充电桩、超充系统等系列产品,从而形成了公
司在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丰富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线,逐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开市场,成为了新能源汽
车连接器行业的优质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也逐步开发了应用于超充系统的液冷系统、换电连接器,铝导体
产品解决方案,应用于欧洲重卡充电网络的兆瓦充电等系列产品。
②汽车“智能化”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全系列自主研发创新的车载高速核心技术产品包含FAKRA、mini-FAKRA、HSD高速、车载以太网连接
器、车规级TypeC接口、板对板浮动高速连接器等,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信息娱乐系统等的信
号及高速数据连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成功实现了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和汽车
电子系统集成商的供货资质并批量供货。
(2)储能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在储能连接器领域,公司的储能合作主要围绕商用储能和家用储能两个领域展开,主要提供储能连接器
、手动维护开关、电子母排、高压线束、电池连接系统等产品;在商用储能方面公司与国内储能领域的多家
客户展开合作。家用储能项目目前主要针对国外客户,提供家用光储充系统的控制柜组件。
(3)通信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在通信连接器领域,公司研发了5G系统MASSIVEMIMO板对板射频盲插连接器、无线基站的光电模块集成
连接器等多款新型连接器,在5G网络建设中赢得先机,成功实现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通信系统制造商
的配套,公司正不断通过工艺革新、新材料运用等方式提升产品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由于移动通信领域连接器产品涉及多种形式的传输,而公司作为同时具备电、光、微波、流体及数据连
接器产品制造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开发的下一代5.5G多种集成化技术,是5G到6G过渡的关键,小型化板对板连接器具有高频率,小体
积,高密度集成,大的浮动容差,低成本性能,可以支持客户模块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基站体积,
降低成本,实现5.5G更大范围的商用,并且能满足未来6G需求,将支持空天海地一体,万物智联,AI+全息
通信,大带宽全频谱协作等,进而实现全息投影通信取代视频语音通信,自动化智能驾驶彻底取代人类驾驶
,工厂自动化无人操作,全球互联互通无死角通信。5G连接器已实现高频率(RSMP-F)、高功率(RSMP+)
、低互调(RSMP-MP)的全面迭代升级,浮动一体化的SCC型连接器和毫米波连接器可满足5.5G基站的各种需
求,并已与中兴通讯、三星、爱立信、诺基亚等客户在5.5G方面深度合作,有多个项目获得定点。公司也逐
步开发了应用于6G通信及商业卫星领域的RSMP、射频组件及毫米波连接器产品。
随着AI、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需求的爆发增长,促使高性能数据中心需求爆增。AEC是一种集成信号增
强技术的高速铜缆组件,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短距离(0.5-7米)高速互联场景(如服务器-交换机、机架内设
备间)。相比传统无源铜缆(DAC)和光纤方案,AEC在成本、功耗和兼容性上具备优势,尤其适用于400G/800
G及更高速率需求的数据中心,AEC在短距离数据中心场景中具备不可替代性。
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连接系统中的通信基站的天馈部分的板对板射频盲插连接器、板对板射频同
轴连接器、高密度集成板对板连接器等以及应用于AI与数据中心领域的SFP+、CAGE系列、高速板对板连接器
、高速I/O连接器和AEC高速铜缆等系列产品。
(4)工业及其他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在工业及其他领域,公司提供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机车空调、风能、光伏、电力、机器人、医
疗器械等行业,主要包括重载连接器、电车车钩连接器、工业连接器、特种连接器、机器人连接器、医疗连
接器等产品。
公司提供的医疗器械领域连接器及组件产品主要包括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插入部系列和消融系列医疗器械
连接器及组件产品。其中,内窥镜插入部主要包含泌尿镜、膀胱镜、胆道镜和宫腔镜等插入部,消融系列产
品主要包括:半刚线、射频连接器、穿刺针等。
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主要是低压连接器、电源连接器、Type-C和以太网线束系列产品;
还有应用于低空飞行器的高低压连接器、线束组件等产品。公司将持续参与AI与数据中心、汽车智能驾驶、
人形机器人、6G通信、低空飞行器、液冷系统、商业卫星等领域的产品研发。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连接器产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流程自动化放在
首位,并通过供应链整合管理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公司以创新为核心,客户需求为
根本,形成了集前沿研究、协同开发、工艺设计、自动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
1、研发设计模式
公司秉持技术驱动,市场/客户牵引,前沿研究与客户引领的研发创新模式;在公司产品策略委员会领
导,依托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围绕
既有的核心技术、核心工艺,结合自身多年生产管理经验和FEM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测试系统数据积累
,前瞻性地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针对产品工业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性能、技术革新以及机械自动化等
开展先导性的开发研究。研发项目正式立项后,由销售、技术、质量、采购、工艺生产、成本管理等部门组
成的项目管理小组,就研发的具体细节以及客户要求协同合作。
2、采购模式
公司地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长三角地区,材料和外协加工服务等供应商众多,供应充足。公司每年与
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的框架合同,对产品质量、采购交期、采购价格、有害物质规避等做出约定,并将其纳
入公司的物料管理系统。在获得产品订单后,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完成产品设计开发,然后导入E
RP系统,借助ERP系统生成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大宗材料由公司联合采购组统一安排采购
,考虑到一定的周期性和突发性概率,在保障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前提下进行原材料采购,集中采购能够在
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采购回厂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再根据计划安排加工生产。
3、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公司根据客户订单或客户需求预测进行统筹化生产。计划部作为公司
的核心计划统筹部门制定既能够满足客户长、短期需求又能够高效调配公司生产资源的生产计划,使得客户
响应速度和公司库存达到较好平衡。
公司拥有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精密注塑、精密冲压、生产组装和测试等生产连接器产品所
需的核心工艺生产能力,公司在特种工艺相关工序和部分基础加工工序会有选择地采取外购或外协方式完成
。
公司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等内控制度,
采购、质量和仓储部门严格按照工艺与程序操作,确保生产部门安全稳定运行。
4、销售模式
(1)直销模式
由于公司的产品基本为定制化产品,因此公司产品销售具有“多批次、小批量、定制化”的特点。公司
主要采用直销模式,由公司直接与客户联系,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研发,研发样品
经过客户检验和确认后,进行试生产、批量生产,产成品直接发送给客户,最终客户与公司进行结算。
公司所属行业需要一定的技术准入门槛,一家企业进入新客户需要漫长的准入过程,公司在通过客户的
研发、制造、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综合审核后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公司服务的新能源和通信等行业的终端客
户通常采用物料清单模式管理供应链,不仅会自行采购,还会要求各部件、子系统的配套厂商统一采购。由
于连接系统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专业性,终端客户会委托专业的连接器企业进行设计并提供试样,经过反复验
证和改进,最终连接器定型纳入物料清单,连接器企业成为物料供应商纳入供应商目录。产业链上各环节的
企业依据生产计划向连接器企业采购连接器用于生产,并最终销售给终端企业。因此,公司凭借自身优秀的
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选择了优先面向终端客户的市场开发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已成为新能源和通
信等行业多家主流终端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进入了其供应链体系,同时向其及配套企业销售产品。
公司在为客户提供连接系统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及时地售前、售后跟踪服务,未来将继续
完善公司营销网络,跟踪客户新项目开发,提供快速、高效的售后服务,以实现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服务。为
夯实公司直销能力,公司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销售团队,直接与客户联系和沟通,对公司的连接器、
组件、模块等系统产品进行推广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凭借在行业内沉淀多年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在
业内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质量信誉,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客户考察、现场认证和产品询价。
(2)经销模式
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与全方位服务客户的能力,公司采用经销模式作为直销模
式之补充,通过代理经销商的资源能力、区域服务能力、技术支持能力、综合产品线等能力,实现公司与代
理经销商在商业与市场上共赢的目标。公司设立渠道管理部,负责代理经销商制度完善、代理经销商管理、
代理经销商协调、价格审批、项目审批、组织技术培训和客户支持等工作。由代理经销商负责销售的客户为
公司规定的中小型客户,客户须报备并经公司渠道管理部门审批。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9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类,属于“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类,属于“C3989其他
电子元件制造”小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
2、行业发展情况
连接器系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光信号等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连接器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线
缆一起,为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光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
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连接器属于电子元器件细分产业,电子元器件行业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中国制
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
产业分类(2018)》等国家政策均将电子元器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