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625 呈和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制造高性能树脂材料与改性塑料的企业提供环保、安全、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8.81亿 99.85 3.83亿 99.66 43.45
其他业务(行业) 131.97万 0.15 129.10万 0.34 97.83
─────────────────────────────────────────────────
成核剂(产品) 5.11亿 57.94 2.86亿 74.40 55.91
贸易业务(产品) 1.24亿 14.11 1713.07万 4.46 13.76
合成水滑石(产品) 1.17亿 13.25 5495.27万 14.31 47.02
抗氧剂(产品) 7062.95万 8.01 1054.46万 2.75 14.93
NDO复合助剂(产品) 5771.70万 6.54 1438.44万 3.75 24.92
其他业务(产品) 131.97万 0.15 129.10万 0.34 97.83
─────────────────────────────────────────────────
境内(地区) 7.09亿 80.34 2.97亿 77.41 41.95
境外(地区) 1.72亿 19.51 8544.21万 22.25 49.64
其他业务(地区) 131.97万 0.15 129.10万 0.34 97.83
─────────────────────────────────────────────────
直销(销售模式) 8.81亿 99.85 3.83亿 99.66 43.4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31.97万 0.15 129.10万 0.34 97.8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成核剂(产品) 2.53亿 61.08 1.44亿 76.91 56.78
合成水滑石(产品) 5775.50万 13.95 2792.47万 14.96 48.35
贸易业务(产品) 5396.94万 13.03 824.26万 4.41 15.27
NDO复合助剂(产品) 3274.18万 7.91 659.37万 3.53 20.14
抗氧剂(产品) 1654.00万 3.99 22.51万 0.12 1.36
其他(产品) 14.68万 0.04 13.24万 0.07 90.23
─────────────────────────────────────────────────
境内(地区) 3.44亿 83.02 1.51亿 80.97 43.98
境外(地区) 7029.63万 16.98 3552.52万 19.03 50.54
─────────────────────────────────────────────────
直销(销售模式) 4.14亿 100.00 1.87亿 100.00 45.0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7.99亿 99.91 3.48亿 99.91 43.53
其他业务(行业) 74.19万 0.09 31.60万 0.09 42.59
─────────────────────────────────────────────────
成核剂(产品) 4.12亿 51.50 2.35亿 67.47 57.03
贸易业务(产品) 1.35亿 16.94 2889.47万 8.30 21.33
合成水滑石(产品) 1.18亿 14.77 5245.83万 15.07 44.43
抗氧剂(产品) 8850.99万 11.07 1975.75万 5.68 22.32
NDO复合助剂(产品) 4498.51万 5.63 1179.34万 3.39 26.22
其他业务(产品) 74.19万 0.09 31.60万 0.09 42.59
─────────────────────────────────────────────────
境内(地区) 6.69亿 83.62 2.81亿 80.60 41.96
境外(地区) 1.30亿 16.28 6720.01万 19.31 51.61
其他业务(地区) 74.19万 0.09 31.60万 0.09 42.59
─────────────────────────────────────────────────
直销(销售模式) 7.99亿 99.91 3.48亿 99.91 43.5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4.19万 0.09 31.60万 0.09 42.5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成核剂(产品) 2.04亿 55.07 --- --- ---
贸易业务(产品) 5638.48万 15.25 --- --- ---
合成水滑石(产品) 4816.81万 13.03 --- --- ---
抗氧剂(产品) 3847.30万 10.41 --- --- ---
NDO复合助剂(产品) 2244.03万 6.07 --- --- ---
其他(产品) 61.94万 0.17 18.22万 0.11 29.42
─────────────────────────────────────────────────
境内(地区) 3.09亿 83.49 --- --- ---
境外(地区) 6103.88万 16.51 --- --- ---
─────────────────────────────────────────────────
直销(销售模式) 3.70亿 100.00 1.66亿 100.00 44.8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5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0502.89│ 11.91│
│客户2 │ 7513.12│ 8.52│
│客户3 │ 3686.53│ 4.18│
│客户4 │ 3344.34│ 3.79│
│客户5 │ 2774.92│ 3.14│
│合计 │ 27821.80│ 31.5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9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3510.05│ 7.29│
│供应商2 │ 3419.47│ 7.10│
│供应商3 │ 2813.15│ 5.85│
│供应商4 │ 2388.08│ 4.96│
│供应商5 │ 1810.62│ 3.76│
│合计 │ 13941.37│ 28.9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全球化工行业经历着显著的分化与转型。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传统油气巨头加速向低碳领域转型,力求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而公司所处的化工新材料行业则
凭借着创新驱动,在整体低迷的市场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从区域发展来看,亚太市场成为全球化工行业的主要增长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之一,尽管
2024年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长态势依旧强劲。其中,化工新材料行业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
下,增长势头尤为突出,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同时,中国塑料行业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国
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功能化、轻量化、精密化、生态化、智能化”已成为塑料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变革。
身处产业分化转型期,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呈和科技始终坚定发展信心,深耕高分子材料助剂领
域。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公司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并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
业”称号。
呈和科技坚守"创新为源,品质为臻"的经营理念,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加大研
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积极搭建平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业绩创历史新高
公司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业绩连续第十年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报告期内,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8,205.21万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5,027.04
万元,同比增长1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24,245.33万元,同
比增长10.74%,各项业绩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公司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日本等同行业公司。长期以来,上述竞争对手占据着
市场主导地位。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公司产品迎来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
遇,进一步加快产品技术创新,拓宽现有产品应用下游,通过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加
深和行业客户的合作,进而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策略,通过优
化生产工艺、强化成本管控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了经营效率。
(二)南沙厂区顺利投产,产能快速提升
公司南沙厂区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小虎岛,东曹二纵路以东、东曹一横路以北,项目整体于2024年末建成
并投产,公司产能得到显著提升。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结合产品
生产工艺及设备使用特点,在保证产能充足的前提下,公司对南沙厂区的部分产品产能进行了调整优化,优
化生产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有效节省了项目开支、合理降低了项目投入。
(三)坚持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共计获得境内外专利授权14项,新研究成果共申请专利8项;β成核剂
产品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食品接触认证。
公司经核准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持续与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交流研究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与下游多家石化企业、煤化工企业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
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参与行业展会,在Chinaplas2024国际橡塑展等重大展会上展出一系列环
保高效的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多维度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提高分红频次,增强投资获得感
公司持续积极实施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在2024年度,公司提高了分红频次,分
别实施了2023年度及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增强了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此外,公司切实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回馈投资者的信任,维护公司股价的长期稳定,提
振市场信心。公司于2024年3月完成了股份回购,累计回购股份2,844,565股,支付回购金额人民币99,985,6
71.76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公司将继续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等相关政策精神,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
红利人民币2.5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3,120,783.2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
东每10股转增4股,不送红股,并计划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两个月内实施权益分派。
(五)并购重组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正在筹划收购ITO靶材龙头企业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
权,具体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9日披露的《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收购意向协议>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编号:2025-010)。
公司与映日科技可在客户资源共享、品牌影响力相互促进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有助于公司快速切入显
示面板行业,加快业务拓展;也将在供应链协同、成本控制、人才交流等方面共享资源,提高公司核心竞争
力,更好地满足下游行业客户需求,进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述事项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交易方案和交易条款仍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公司及映日科技尚需
分别履行必要的内外部决策、审批程序,相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生产制造环保、安全、高性能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助剂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为国家级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营产品
处于高性能树脂及改性塑料制造行业的上游核心环节,可显著改善通用树脂产品的光学、力学性能并提升树
脂产品稳定性,制成的高性能树脂产品可满足食品包装接触材料、医疗器械、医药包装、婴幼儿用品、汽车
部件、家电家居用品、新型建筑材料、农业设施等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安全和环保需求。公司的技术、产品
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地位。根据中国证监会2024年1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
/T0020—2024),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根据《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
类(2023)》,公司所处行业为“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3.3.1)”;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
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年4月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新材料领域”。高分子材料助剂
产品应用于高性能树脂与改性塑料的制造,是我国化工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营产品成核剂、合成水滑石、抗氧剂和复合助剂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性能树脂材料实现国产化的
关键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接触材料、医疗器械、医药包装、婴幼儿用品、汽车部件、家电家居用品、建
筑材料等领域。
(1)成核剂是一种用于提高聚丙烯、聚乙烯等不完全结晶树脂材料的结晶度,加快其结晶速率的高分
子材料助剂。
公司成核剂产品包括成核剂单剂产品以及成核剂复合助剂产品,根据功能不同主要分为透明成核剂、增
刚成核剂和β晶型增韧成核剂。
(2)合成水滑石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不含铅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主要作为PVC生产用的热稳定剂和聚
烯烃树脂生产用的卤素吸收剂。
作为热稳定剂时,合成水滑石能提高PVC树脂热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安全环保,可替代目前用于婴幼
儿用品、食品包装、医疗用品和农用设施中的含铅热稳定助剂。
作为卤素吸收剂时,合成水滑石可以有效消除聚烯烃树脂中的卤素及催化剂残留物,从而避免树脂产生
凝胶体、设备被腐蚀,有助于聚烯烃树脂材料制造的提效降本。
公司合成水滑石产品包括合成水滑石单剂产品和合成水滑石复合助剂产品,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通用合
成水滑石、高透明合成水滑石和阻燃合成水滑石。
(3)抗氧剂是一种可延缓或抑制材料在聚合、储存、运输、加工、使用过程中受大气中氧或臭氧作用
而降解的过程,从而阻止材料老化并延长使用寿命的化学物质。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老化助剂,可用
于树脂聚合及贮存、材料加工以及制品使用的全周期过程。
根据作用机理不同分为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为主抗氧剂,主要有受阻酚类
抗氧剂和芳香胺类抗氧剂等;能分解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剂为辅助抗氧剂,有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和含硫抗氧剂
等。
公司抗氧剂产品为特种抗氧剂系列,主要属于受阻酚类抗氧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尼龙)、橡胶、化纤
等高分子材料领域。
(4)复合助剂是由多种单一助剂,如成核剂、合成水滑石、抗氧剂、分散剂等,根据客户的生产工艺
特点及其性能需求,按一定配方比例物理混合,采用特殊生产工艺生产的预混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物理混
合的特点决定了其基本生产原理属于行业共性技术。
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上,不同生产企业在配方设计、工艺特点、加工能力等方面有所差异。相
应地,复合助剂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配方设计及加工工艺、工序方面,包括工艺路
线、工艺流程、工艺步骤、工艺指标、操作要点、工艺控制等,并最终体现为产品质量、产品性能及生产效
率等方面的优势。
公司复合助剂生产技术的独特性及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在公司产品配方设计的先进性以及加工工艺控制
的先进性,该先进性特点形成了公司的技术壁垒。
相较于客户采购多种单一助剂后可自行混合。公司提供的复合助剂既有利于客户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
产效率,保障其不同批次产品的性能稳定,也有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保护工人健康。除了生产
以自主生产的成核剂、合成水滑石为关键成分的复合助剂产品外,为发挥技术优势、满足客户需求,公司还
开发生产未添加自产单一助剂的复合助剂,即NDO复合助剂产品。
(二)主要经营模式
1、自主业务的经营模式
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优势,拓展相关领域的产品和业务,持续提升自身的成长空间。公司根据自身实际
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体系。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行业惯
例及市场状况合理选择经营模式,并根据发展战略、客户需求和供应商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自身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根据高分子材料助剂的行业发展和大型客户的需求可分为前瞻性研发和需求响应式研发,具体情况如下
:
A.前瞻性研发
公司以潜在市场需求为导向,对高分子材料助剂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进行预判,积极布局新的研发
方向,开展储备类技术在研项目,以保持公司研发技术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B.需求响应式研发
对于大型客户,如能源化工企业等,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组建技术人员与销售人员合作的团队,充
分了解客户对新产品开发及生产工艺持续改进的需求。根据客户对助剂产品技术参数、功能特点、协同效应
、应用领域、生产操作便利性等需求,公司进行定制化研发,制定一揽子产品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产品发展
前景研判、复合助剂产品配方开发、下游产品应用效果评估、分析测试、配方改进等,并推进公司产品销售
,全方位满足大型客户对助剂产品特定化的需求。
(2)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按客户类型划分,可分为向终端客户销售和向贸易商销售两种。终端客户主要
是能源化工企业、树脂材料加工企业和助剂加工生产企业。贸易商客户主要为从事化工产品贸易的企业,与
公司之间是买断式销售,产品交付后的风险由贸易商自行承担。
针对能源化工等大型企业特定化的产品需求,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及销售人员,通过与下游客户展开技术
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对下游客户的使用进行研究分析,为客户生产开发提供复合助剂配方支持,并帮助客户
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助剂使用问题,从而拓展了产品应用领域并增加了客户的粘性。
对于部分采用“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大型石化企业客户,公司根据其需求对约定产品采取寄售方式。在
寄售方式下,公司将约定产品运输至客户指定仓库,定期与客户结算当期客户使用部分。对于存放在客户指
定仓库的存货,其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在客户领用时由公司转移至客户,公司获得收取相应收入的权
利。
公司通过需求响应式研发、行业刊物、行业展销会、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潜在客户信息和市场需求。对于
有合作意向的目标客户,公司按照客户对产品的指标要求等信息提供样品,通过商业谈判或招投标形式确定
合作关系,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向其销售产品。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物料为芳香醛、芳香羧酸、各类抗氧剂和助剂等化学原料。A.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程序。公司通过广泛调查全国乃至全球相关原材料的供应商情况,经比对
筛选,初步确定供应商,再对其经营资质、生产能力、质量及稳定性、工艺水平、价格、供货及时性等多方
面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经样品检测合格方可纳入供应商名录,建立采购合作关系。
B.采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模式。对于长期、大量使用的原材料,公司采购部门会根据在手订
单和生产计划,并结合原材料库存情况,确定动态采购计划。采购员按照采购计划,向合格供应商名录内的
供应商进行询价、交货方案谈判,并最终下达采购订单。对于为客户定制使用的小批量原材料,则根据订单
量按需采购。
(4)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订单驱动、合理库存”方式。公司根据在手订单、未来市场趋势、安全
库存情况,以及原材料采购周期确定月度生产计划。
公司在生产设备与生产线设计、产品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均掌握有核心技术。在生产设备与生
产线设计方面,公司的核心生产设备及整体生产线均为公司自主设计、调试以及配置,能够适应公司的生产
工艺,并提升生产效率。在配方设计方面,公司自主创新的生产配方不仅可提升产品的性能,而且可实现生
产的绿色环保,减少生产过程中其他杂质的产生,降低除杂成本。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公司的核心技术确
保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及性能的改善和生产过程的节能环保。
2、贸易业务的经营模式
公司贸易业务分为自主贸易和代理贸易两种方式。
在自主贸易中,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分别进行采购、销售的开发和谈判工作,独立做出采购和销售决策
,并赚取进销价差。该方式下,公司掌握采购、销售的主动权,决策灵活度高,但需承担交易的存货风险、
信用风险。
在代理贸易中,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以代客户向特定供应商进行采购的形式,撮合其与特定供应商完
成交易,从而向客户收取代理采购的佣金。该方式下,公司起到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润滑油”作用,不享
有如定价、数量、交货方式等与采购、销售相关的决策权,且不承担交易相关的存货风险、信用风险。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高性能树脂与改性塑料的发展情况
高性能树脂是一类卓越的聚合物材料,以其出色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类材料能在高温、高湿、高腐蚀等极端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是许多工业领域,特别是航空、汽车、电
子和建筑等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性能树脂材料在多个关键领域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
的市场需求。其次,国内相关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高性能树脂市场的发展提
供了有力支持。此外,随着人们对材料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高性能树脂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
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高性能树脂材料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2024年,改性塑料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经济大环境变化影响了汽车、家电、电子电器
等下游产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改性塑料在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
巨大。技术创新成为改性塑料行业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因素。高端改性塑料国产化势在必行,具有低
密度、高刚性、高韧性、高耐温、低挥发性的塑料产品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此外,研发具有特殊功能的改性
塑料,如抗菌、自修复、智能变色等功能的材料,以满足新兴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行业内还加强了对
可降解改性塑料的研究和开发,以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推动改性塑料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改性塑料行业虽然面临着传统市场需求波动的挑战,但新兴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市场竞争格局以及顺应政策导向,改性塑料行业有望在未来实现持续、健康的发
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咨询报
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达人民币3,107亿元,同比增长6.44%,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人民币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10%。从全球视角看,北美
仍为最大市场(占比32.1%),中国凭借产业链优势和技术追赶,正逐步缩小差距。改性化率(改性塑料产量/
塑料总产量)作为行业成熟度指标,2023年中国为25%,显著低于全球50%的水平,未来国产替代和技术升级
空间巨大。
(2)成核剂行业的发展情况
成核剂是制造高性能树脂及改性塑料的关键材料,不仅可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医疗器械、婴幼儿用品
、锂电池材料等安全需求突出的行业,而且可满足汽车部件、家居家电用品、建筑材料等领域的环保需求。
成核剂对聚丙烯的改性效果尤为显著,不仅能有效提升材料的透明度与刚性,还显著增强材料的综合性能。
聚丙烯产业在近年来持续稳健的发展步伐,据金联创统计,2024年全国聚丙烯产量3,472万吨,同比增长7.3
%;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期,2024年全国聚丙烯总产能为4,339万吨,同比增长9.46%。随着聚丙
烯材料在新能源、环保等新兴领域的广泛应用,聚丙烯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而成核剂用于高性能聚
烯烃的需求将相应增长。
近年,随着聚烯烃等塑料产业的蓬勃发展,成核剂全球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持续攀升。根据
QYResearch(恒州博智)《全球成核剂市场研究报告2024-2030》预计2030年全球成核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
2亿美元。
展望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对高性能树脂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成核剂市场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
间。例如使用成核剂等高分子材料助剂生产的高性能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包括刚性、抗冲击性
等,可应用于汽车的保险杠、门内饰板、仪表板等零部件,对于降低整车重量,降低汽车能耗等具有明显的
作用。成核剂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市场的广泛应用,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3)合成水滑石行业的发展情况
合成水滑石作为聚氯乙烯高效、环保的热稳定剂,可以有效吸收聚氯乙烯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分解产生
的氯化氢,提高聚氯乙烯的稳定性及抗老化能力。聚氯乙烯热稳定剂主要包括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
等。合成水滑石作为金属皂类热稳定剂的辅助稳定剂,随着环保金属皂类热稳定剂对含毒性热稳定剂的替代
,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
欧美国家已实现了金属皂类对铅盐类热稳定剂的替代,海外主要国家均出台了塑料制品法规以明确各重
金属含量上限。国家工信部会同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
(2016年版)》,鼓励钙基复合稳定剂及锌基稳定剂替代铅盐稳定剂及钡镉锌稳定剂,并明确钙基复合稳定
剂及锌基复合热稳定剂主要成分为水滑石。当前,中国已对水管材限制使用铅盐类热稳定剂。在环保趋势下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塑料加工业“十四五”科技创新指导意见》提出,塑料助
剂方向中,聚氯乙烯制品用无毒、环保、多功能稳定剂被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产品(符合生态环镜
部已发布的《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要求,不含铬、铅、钡以及壬基酚等化学品);《塑料加工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提出,绿色发展取得进步,推进聚氯乙烯稳定剂等助剂的环保替代。聚氯乙烯广泛应
用于管道、型材、板材等化学建材、电线电缆、人造革、装饰材料及功能性棚膜等生产领域。据金联创统计
,2024年全国聚氯乙烯产量2392万吨,同比增长6.3%。据QYResearch(恒州博智)《全球环保PVC热稳定剂市
场报告2023-2029》预计2029年全球环保PVC热稳定剂市场规模将达到46.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
GR为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