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松井股份(68815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88157 松井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和销售涂料、特种油墨等新型功能涂层材料。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行业) 6.07亿 81.46 3.11亿 85.37 51.19 乘用车领域(行业) 1.28亿 17.15 4765.02万 13.09 37.26 其他业务(行业) 1033.28万 1.39 561.93万 1.54 54.38 其他(补充)(行业) 2.75万 0.00 8288.16 0.00 30.08 ───────────────────────────────────────────────── 涂料(产品) 7.13亿 95.58 3.46亿 95.10 48.60 油墨(产品) 2048.16万 2.75 1181.26万 3.24 57.67 其他业务(产品) 1033.28万 1.39 561.93万 1.54 54.38 胶黏剂及其他(产品) 215.30万 0.29 42.07万 0.12 19.54 ───────────────────────────────────────────────── 国内(地区) 6.83亿 91.67 3.36亿 92.14 49.09 国外(地区) 5176.76万 6.94 2301.49万 6.32 44.46 其他业务(地区) 1033.28万 1.39 561.93万 1.54 54.38 ───────────────────────────────────────────────── 直销(销售模式) 7.35亿 98.61 3.59亿 98.46 48.7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033.28万 1.39 561.93万 1.54 54.3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涂料(产品) 2.90亿 89.74 1.49亿 92.07 51.36 其他(产品) 2466.82万 7.63 729.05万 4.50 29.55 油墨(产品) 833.62万 2.58 548.57万 3.39 65.81 胶黏剂(产品) 16.84万 0.05 5.88万 0.04 34.89 ───────────────────────────────────────────────── 境内(地区) 2.98亿 92.14 1.50亿 92.39 50.20 境外(地区) 2542.17万 7.86 1231.72万 7.61 48.45 ───────────────────────────────────────────────── 直销(销售模式) 3.23亿 100.00 1.62亿 100.00 50.0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精细化工行业(行业) 5.80亿 98.32 2.88亿 98.80 49.61 其他业务(行业) 990.20万 1.68 348.41万 1.20 35.19 ───────────────────────────────────────────────── 涂料(产品) 5.50亿 93.18 2.68亿 92.00 48.74 油墨(产品) 2694.52万 4.57 1864.18万 6.40 69.18 其他(产品) 1186.68万 2.01 416.59万 1.43 35.11 胶黏剂(产品) 140.52万 0.24 49.71万 0.17 35.38 ───────────────────────────────────────────────── 国内(地区) 5.36亿 90.81 2.68亿 92.04 50.04 国外(地区) 4432.29万 7.52 1968.30万 6.76 44.41 其他业务(地区) 990.20万 1.68 348.41万 1.20 35.19 ───────────────────────────────────────────────── 直销(销售模式) 5.80亿 98.32 2.88亿 98.80 49.6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90.20万 1.68 348.41万 1.20 35.1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手机及相关配件(产 1.08亿 43.93 --- --- --- 品)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可穿戴设备(产品) 4319.20万 17.57 --- --- --- 乘用汽车领域(产品) 3994.37万 16.25 --- --- ---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笔记本电脑及相关 3842.25万 15.63 --- --- --- 配件(产品)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家电(产品) 1039.97万 4.23 --- --- --- 其他(补充)(产品) 356.24万 1.45 --- --- --- 特种装备等新兴领域(产品) 224.92万 0.91 --- --- ---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其他(产品) 9.47万 0.04 --- --- --- ───────────────────────────────────────────────── 境内(地区) 2.25亿 91.62 --- --- --- 境外(地区) 2060.92万 8.38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9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2253.39│ 16.44│ │客户2 │ 5033.95│ 6.75│ │客户3 │ 4160.01│ 5.58│ │客户4 │ 3725.13│ 5.00│ │客户5 │ 3117.73│ 4.18│ │合计 │ 28290.21│ 37.9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326.60│ 6.80│ │供应商2 │ 1870.64│ 5.47│ │供应商3 │ 1729.96│ 5.06│ │供应商4 │ 1217.80│ 3.56│ │供应商5 │ 970.00│ 2.84│ │合计 │ 8115.00│ 23.7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下游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车行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 进步不断推动智能终端应用与新兴场景深度融合,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 背景下,公司秉承“单聚焦+多领域”的“三纵三横”发展战略蓝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研发驱 动,业务开拓取得多点突破,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一)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552.65万元,同比增长26.41%;实现利润总额9,278.46万元,同比增 长8.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39.55万元,同比增长6.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01.46万元,同比增长7.18%。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0,728.27万元, 较期初增长14.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2,177.70万元,较期初增长2.33%。 (二)重点工作回顾 1、拓增量挖潜量,业务开拓迈向新境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顺时应势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凭借差异化的创新工艺与领先的技术优势 拓增量、挖潜量,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729.20万元,同比增长26.87%。报告期内,公司与北美消费电 子大客户的合作持续深化,业务边界不断拓宽,产品品类从涂料延伸至油墨,新项目合作取得系列进展及成 果;同时,积极创新工艺技术,深挖市场需求潜力,以国内H大客户系列旗舰机项目为标杆,成功推动拓印 等技术在小米、荣耀、OPPO、VIVO等众多终端的全面拓展;AF产品取得多个战略模厂客户认证并导入量产, 准分子工艺初步开发成功并完成首个项目落地,为后续业务发展提升积蓄新动能。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787.41万元,同比增长29.58%,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 收入4,867.32万元,同比增长51.57%,环比增长49.64%,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报告期内,公司构建了“品牌 终端-T1-模厂”三层稳固且高效的营销架构,聚焦战略头部客户,凭借差异化竞争优势,深化了与比亚迪、 北美T公司、吉利、蔚来、理想、小鹏、华为、小米、延锋、敏实集团、新泉股份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及汽车 零部件厂商的业务合作,持续发力内外饰涂层领域市场,夯实了“由内饰到外饰、由小件到大件”的产品策 略,并成功参与汽车战略客户、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多款热销车型。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汽车原厂OEM涂料 、修补涂料等产品的客户对接与试点落地,为全面进军汽车车身涂料市场做好准备。 在动力电池及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交付新能源电池行业全球首创中国首发的 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电芯绝缘UV喷墨打印样板工程,实现了电芯制造末端绝缘保护制程的突破性变革,这 一技术革新不仅完美跨越了传统方案的技术与安全局限,更将一次性良率提升至99%以上极致水平,具有重 要战略意义。以此为契机,公司又成功斩获多条标准线订单,并开创性设计出电池水冷板打印解决方案,UV 喷墨打印数字涂装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应用正逐步铺开。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持续推进与下游客户对接合作 ,目前适航认证已完成取样,并与客户进入产品交互式合作开发阶段。 2、坚持技术创新,持续领航行业前沿 2024年,公司秉持“技术的松井”发展路径,不断加码研发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锻造高水平研发 团队,激发组织创新动能,并扎实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年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10,544.5 0万元,同比增长16.79%,且随着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研发费用率开始下降,2024年 度,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14%,较2023年度的15.31%下降1.17个百分点;同时,新增国家授 权专利52项(含发明专利19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吸引和培养顶 尖科研人才提供强力支撑;正式启用全球研发中心,推动科技创新迈入新里程,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凭借前瞻性的战略触角与深厚的技术沉淀,率先推出了准分子涂层材料解决 方案,该方案凭借其卓越的CMF表现收获众多客户赞誉,成为创新的又一典范;拓印新工艺项目实现了新材 料、新工艺、新色彩的三重突破,在客户端全面落地开花,赢得了客户的持续信任。在乘用车领域,公司积 极进行平台化产品和技术布局,自主研发的工艺更精简、能耗更低、良率更高的烧结油墨获得下游客户认可 并逐步导入量产;系列差异化PVD镀涂料技术如透雷达波PVD技术、发光PVD技术等创新技术,凭借其卓越的 性能表现,成功满足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与个性化方面的创新需求;同时,汽车后市场修补涂料和原厂OEM 涂料项目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后续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坚实的品质后盾。在特种装备等战略新兴领域,公 司前瞻性布局的战略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电芯用绝缘UV喷墨打印项目持续升级迭代,UV绝缘 油墨各项性能指标表现优异;AI创新应用端、人形机器人涂层应用领域深度探索,为把握新质生产力机遇蓄 势储能。 3、多举措修内功,强化内生增长潜能 以CMF创新解决方案为抓手,推动营销模式向组合式、场景化、生态化升级,不断提升品牌与行业影响 力。报告期内,公司CMF中心发布了2026季CMF创新趋势,通过宏观趋势分析,描绘未来一季的消费者画像, 并以公司的产品为基础,结合材料,以及公司最新技术和工艺,展望未来全球工业体系的CMF趋势发展;成 功举办第三届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技术全球峰会,邀请全球知名品牌客户、产业链合作伙伴及行业专家,围绕 “新色彩、新材料、新工艺”展开研讨,并发布多款重磅产品,充分展示公司在新型功能涂层领域的技术实 力,增强客户对品牌的认同与粘性;在上海举办汽车涂层材料CMF展会,展示和推广汽车PVD涂料、发光保险 杠、车载一体黑油墨等契合当下汽车个性化定义发展趋势的功能涂层解决方案,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和转化 潜在客户;持续以“现场交流+培训”的创新模式,组织开展客户课程,让客户进一步了解公司创新产品体 系,展现公司在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的专业性与前沿性。 深化精益管理,优化运营机制,赋能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将“阿米巴经营模 式”做深做实,优化管理框架与资源配置流程,有力推动组织绩效提升。同时,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持续扩 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管理费用率也开始下降,2023年度与2024年度分别为10.42%、 10.31%。在品质管理方面,公司构建了覆盖研发、采购、生产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与质量监控机制,形成了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产品应用场景建立了有效的OQC管控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数智化赋能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并探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与业务融 合,新增数字化调色系统和MSDS生成系统,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与规范性。 持续推进国际化布局,加速海外市场开拓,为公司全球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 善越南工厂供应链能力建设和组织效能,满足东南亚及印度市场需求;在美国布局建设技术与服务中心,以 贴近化服务加速对北美高端客户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渗透,进一步巩固海外市场竞争优势;通过松井越南、松 井印度以及松井美国等生产、技术、营销服务基地,提供本地化服务,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4、借力资本工具,拓展外延协同效应 202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先后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 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在前述政策的指导下,公司在注重内生式增长的同时,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工具 ,围绕高端消费电子、乘用车及特种装备等领域进行战略生态布局,推动业务快速发展和战略目标落地。 报告期内,为满足整体战略发展需求,公司与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设立了湖南湘 江松井新材料产业基金,重点聚焦与主营业务高度协同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项目,以推动创新 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同时,为全面落实一体化发展战略,公司完成 了对松润新材少数股东股权的收购,并启动了对鸥哈希少数股东股权收购,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速 推进业务发展;此外,为进一步丰富公司乘用车部件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市场产品矩阵与技术储备,公司收购 了厦门翰森达51%股权,以整合双方在技术研发、产品、客户、市场和供应链等各方面资源,实现产业协同 与规模效应。 5、深化ESG实践,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深度转型、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当下,公司高度重视ESG管理及工作,将ESG理念融入 各项经营工作中,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持续改进提升。2024年度,公司正式发布首份环 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系统呈现公司年度ESG实践成果,展现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坚实步伐 与创新探索,为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以高端消费电子、乘用车、特种装备领域为目标市场,通过“交互式”自主研发、“ 定制化柔性制造”模式,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系统解决方案。 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按照产品特性、用途等不同,可分为涂料、油墨、胶黏剂三大类;按照固化方式不同 ,主要分为热固化、UV固化以及电子束固化涂层材料;按照溶剂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溶剂型、水性、高固 含、粉末涂层材料;按照应用领域划分,现阶段主要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的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 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四类细分领域,以及乘用车的内外饰零部件领域。 2、主要产品 (1).高端消费电子领域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聚焦目标市场深耕细作,与下游众多全球知名终端建立合作。目前,公司已 成功供应或进入客户体系的核心终端客户包括: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Microsoft、Google、HP、Amazon、M eta、罗技、国内H大客户、荣耀、小米、VIVO、OPPO等诸多国际知名的终端品牌。 A.涂料产品 公司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的主要涂料产品包括:PVD涂料、触感涂料、外观涂料及其他功能性涂料。PVD涂 料包括镀铟、镀锡、镀铝和光学镀等产品系列,以NCVM技术为主,可实现塑料等基材的金属化效果,显著提 升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外观色彩和装饰效果且不影响信号传输;触感涂料包括硅胶涂料及手感涂料等,其中硅 胶涂料手感滑爽柔韧,在硅胶基材、氟硅橡胶基材和TPU基材上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性能优异,耐化学药 品性能良好;外观涂料包括UV、PU等系列涂料,可用于塑胶、金属和复合材料基材上,实现多彩效果和高金 属质感,具有高装饰性,高硬度抗划伤,高耐磨和高耐化性;其他功能性涂料包括AF产品、低反射率PU涂料 、低电阻涂料、可剥胶PU涂料、抗菌、高耐磨、感光、感温涂料等,其中AF产品具备疏水疏油、高爽滑性、 高耐磨性、持久抗污性、易清洁等优异特性。 同时,公司还开发了水性系列涂料,如水性PU涂料、水性手感涂料、水性UV涂料、水性高温烘烤涂料等 ,可应用于金属、塑料、皮革和复合材料等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高温高湿、耐化学品和耐磨性能, 且色彩丰富。水性涂料的VOC含量更低,更环保,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可替代传统的溶剂型涂料。 B.油墨产品 公司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的油墨产品包括:保护油墨、装饰油墨、UV喷打油墨。保护油墨产品具有耐强酸 、强碱,抗喷砂等特性,在玻璃加工制程中起过程保护作用,提升玻璃切割良品率,防止玻璃擦伤、玻璃边 缘减薄等;装饰油墨适配丝印、移印和喷涂等施工方式,具有遮盖率高、附着力强、印刷精度高、耐老化、 耐黄变、高达因值等特性。其中,低VOC喷涂型油墨特别适用于3D等曲面玻璃的装饰、标识,且喷涂应用效 率更高。 同时,公司还开发了水性丝印油墨和水性喷涂型油墨,应用于玻璃、塑胶和复合板材等基材上,具有附 着力强,色彩丰富、易操作,遮盖力好和低VOC等特点。公司的水性喷涂型油墨可实现更低VOC排放,符合国 家的产业发展方向。 (2).乘用车领域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依托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突破,已供应或进入客户体系的核心客户包括:比亚迪、北美T公司、蔚来、理想、 吉利、广汽、上汽通用五菱、小鹏、一汽红旗、法雷奥、延锋、敏实集团、新泉股份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及汽 车零部件供应商。 A.涂料产品 目前,公司乘用车领域的涂料产品主要包括:乘用车内饰件涂料、乘用车外饰件涂料。乘用车内饰件涂 料主要用于汽车的内饰件表面,如仪表台、方向盘、喇叭网、装饰条等;乘用车外饰件涂料主要用于汽车的 外饰件表面,如保险杠、扰流板、后视镜、油箱盖、车灯、车标等。公司的乘用车修补涂料、车身涂料也在 稳步开发中。 其中,公司的汽车PVD涂料采用真空离子溅射镀膜技术,无污染、可替代高环境污染的水电镀(铬)产 品,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及耐水性、金属效果、高耐磨、耐大气老化、耐湿热老化等特性,同时可实现透光、 透雷达波、色彩多样化等功能,可用于PC、ABS、PP、金属等多种素材上,适用于汽车氛围灯装饰条、装饰 圈、门把手、旋钮、出风口、方向盘、车标等内饰件,以及格栅、雾灯框、门外装饰条、后视镜装饰条等外 饰件,提高产品的外观装饰与防护性能。 B.油墨产品 公司乘用车领域的油墨产品主要包括:保护油墨、装饰油墨、烧结油墨、UV绝缘油墨。与其在高端消费 电子领域的运用类似,保护油墨与装饰油墨起到过程保护及效果装饰的作用;烧结油墨是通过烧结工艺来实 现固化和附着的特殊油墨,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金属等基材的表面装饰和功能涂层;UV绝缘油墨是一种 利用紫外线(UV)固化技术形成的绝缘防护的涂层,应用于电池系统组件的绝缘防护。 (3).特种装备等战略新兴领域 围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特种装备领域,公司正以表面处理、功能涂层、胶黏剂等相关的 前沿技术为研发方向,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 胶黏剂产品是公司“三纵三横”发展战略重要构成,广泛用于相关产品的器件保护、电气连接、结构粘 接和密封、热管理、电磁屏蔽等场景,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性能表现、可靠性、生产良率及效率。目前,公 司有结构胶、热熔胶、保护胶等成熟产品。经过研发及引进团队,公司也已具有性能优异、系列完整的光刻 胶产品体系,并可根据客户工艺要求进行定制开发,应用领域涵盖集成电路、发光器件、射频器件、分立器 件、先进封装、微机电系统等。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以高端消费电子、乘用车、特种装备领域为目标市场,采取“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 造”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系统解决方案,对外销售相关产 品实现业务收入。 2、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以“交互式”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进行技术的研发与产品的迭代。该研 发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与终端客户建立交互式研发信息共享机制;(2)在公司内部建立集成产品开发 平台;(3)以公司为主体,各级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联合供应商、高校和行业协会,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共同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 3、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战略采购、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 公司“战略采购”主要包括:(1)战略合作:公司与战略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和长期采购协议》, 共同开展项目技术研发,共享市场及技术开发信息;(2)策略采购:公司基于原材料市场供求及市场行情 等因素,适时进行采购储备、集中采购,控制采购成本。同时,公司根据“以销定采”策略执行原材料采购 ,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金属颜料、溶剂和助剂等。其中,树脂、金属颜料为公司的核心原材料。公司与主 要树脂供应商、金属颜料供应商采取了“长期框架合同+订单”的采购模式。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按照“定制化柔性制造”的模式组织精益生产。 公司配置了业内先进的生产自动化控制及辅助系统,以及柔性生产系统,实现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生 产需求。针对下游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公司构建了涂料、油墨等多类别、一体化的新型功能 涂层材料生产系统,一站式满足客户不同业务需求。 5、营销模式 公司目前主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进行产品销售。 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车领域具有创新质量要求高的特征,该特征要求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必须保持相应的 创新质量和节奏,“公司→模厂(→T1)→终端”构成产业链条上下游,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共生生态关系。 模厂和终端、公司和模厂之间是直接供应关系,公司和终端之间是间接供应关系:(1)公司通过向终 端提供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系统解决方案,获取终端的供应商资格,在终端许可下,向模厂提供特定项目所涉 及的涂料、油墨等产品和基于模厂具体工况定制的工艺技术服务;(2)模厂通过竞标获得终端机型项目, 完成相应产品制作后向终端交付成品;(3)终端派驻品质及工程技术人员到模厂监督并跟进产品制造过程 。 公司建立了项目化运行机制,“一对一定制化”向客户进行深度营销。终端服务部门人员服务终端、模 厂服务部门人员服务模厂,二者相互协同,执行公司“终端指引、模厂落地”的营销策略,同步客户项目开 发全流程,保证项目开发进度和质量,最终实现对终端和模厂两极客户的有效开发。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属行业是新材料产业之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 造行业。按照涂层材料应用领域划分,公司经营业务属于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 设备、智能家电等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涂层材料,乘用车及其零部件涂层材料以及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 装备等特种装备领域涂层材料。 (1)高端消费电子领域 根据DIResearch研究统计,全球3C涂料市场规模呈现稳步扩张的态势,2024年全球3C涂料市场规模达到 74.1亿元。其中,亚太是全球最大的3C涂料生产市场,占有大约82%的市场份额,之后是美国和欧洲市场, 二者共占有接近15%的市场份额。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除涂料产品外,油墨及胶黏剂产品等功能性涂层材 料市场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①创新活跃、影响广泛 消费电子是经济活动中创新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终端领域之一。技术创新是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的核心 动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 有强大支撑作用。 近年来,随着下游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技术升级,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进入创新升级阶段 且市场需求显著增加。如硬件性能与功能的快速迭代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功耗大幅提升,高效散 热涂层材料成为解决散热问题的关键;折叠屏手机和柔性电子设备的兴起催生了柔性涂层需求,传统刚性涂 层无法满足可弯曲、耐磨损的要求,聚氨酯涂层、有机硅涂层等柔性材料受到广泛关注;AR/VR设备的快速 发展带动了光学涂层需求,防反射、抗眩光、耐磨涂层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材料;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推 动生物相容性涂层发展,要求材料需具备无毒、抗过敏、透气及防水防汗特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 备的轻薄化发展,推动了对多功能集成涂层(如兼具高导热性和防眩光功能)的需求等。 ②技术门槛高 在高端消费电子等领域,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开发面临着极高的技术要求。首先,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涉 及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与物理、流变学、材料力学、光学和颜色学等多 个学科的综合应用,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多学科交叉与研发能力,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观点、方法和工具, 才能在涂层材料的研发中实现创新突破。其次,由于该领域产品迭代迅速,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企业必须通 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更新,快速响应市场对涂层材料的新需求。最后,高性能与稳定性是涂层材料在高 端应用领域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涂层材料在复杂的使用场景中保持优异的表现,从而 满足高端市场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③客户粘性强 高端消费电子等领域对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供应商有着极高的要求,客户粘性与供应商稳定性使得新进 入者难以打破现有的供应链格局,而市场竞争与品牌影响力则进一步增加了新进入者的市场开拓难度。首先 ,由于涂层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极为谨慎,为了确保产品 的稳定性和供应链的可靠性,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这种客户粘性使得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客户 的信任和订单。其次,市场竞争与品牌影响力也是新进入者需要面对的挑战。新进入者需要具备强大的品牌 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品牌影响力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持续的市场投 入,这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乘用车领域 ①市场规模大 根据AstuteAnalytica数据分析,得益于车辆产量的不断增长、涂料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对环保涂料需 求的不断增加,汽车涂料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2年,全球汽车涂料市场估值将从2023年的195亿美元 增至284亿美元。中国作为全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