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901 永创智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包装设备及配套包装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与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包装行业(行业) 35.32亿 99.04 8.76亿 97.07 24.80
其他业务(行业) 3429.38万 0.96 2639.54万 2.93 76.97
─────────────────────────────────────────────────
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 15.59亿 43.71 3.98亿 44.14 25.54
标准单机(产品) 12.99亿 36.43 3.29亿 36.51 25.36
包装材料(产品) 3.68亿 10.31 3786.16万 4.20 10.30
其他设备及配件(产品) 3.06亿 8.58 1.10亿 12.23 36.04
其他业务(产品) 3429.38万 0.96 2639.54万 2.93 76.97
─────────────────────────────────────────────────
国内(地区) 30.49亿 85.47 7.29亿 80.83 23.93
国外(地区) 4.84亿 13.56 1.47亿 16.24 30.29
其他业务(地区) 3429.38万 0.96 2639.54万 2.93 76.97
─────────────────────────────────────────────────
直销(销售模式) 26.49亿 74.27 7.20亿 79.75 27.17
经销(销售模式) 8.84亿 24.77 1.56亿 17.33 17.6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429.38万 0.96 2639.54万 2.93 76.9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包装设备及配件(产品) 15.00亿 89.01 4.45亿 92.69 29.66
包装材料(产品) 1.69亿 10.03 2089.16万 4.35 12.36
其他 (产品) 1551.27万 0.92 1381.95万 2.88 89.09
其他(补充)(产品) 67.31万 0.04 35.60万 0.07 52.8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包装行业(行业) 30.89亿 98.17 9.19亿 97.74 29.77
其他业务(行业) 5745.94万 1.83 2122.80万 2.26 36.94
─────────────────────────────────────────────────
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 14.33亿 45.55 4.82亿 51.25 33.63
标准单机设备(产品) 10.76亿 34.20 3.00亿 31.88 27.87
其他设备及配件(产品) 2.99亿 9.51 1.11亿 11.80 37.10
包装材料(产品) 2.80亿 8.91 2645.01万 2.81 9.44
其他业务(产品) 5745.94万 1.83 2122.80万 2.26 36.94
─────────────────────────────────────────────────
国内(地区) 27.45亿 87.25 7.95亿 84.53 28.96
国外(地区) 3.44亿 10.92 1.24亿 13.22 36.18
其他业务(地区) 5745.94万 1.83 2122.80万 2.26 36.94
─────────────────────────────────────────────────
直销(销售模式) 22.79亿 72.43 7.52亿 79.93 32.99
经销(销售模式) 8.10亿 25.74 1.68亿 17.81 20.6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745.94万 1.83 2122.80万 2.26 36.9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包装设备及配件(产品) 14.55亿 91.46 --- --- ---
包装材料(产品) 1.25亿 7.86 --- --- ---
废品收入(产品) 842.13万 0.53 --- --- ---
服务费(产品) 163.72万 0.10 --- --- ---
其他(补充)(产品) 74.91万 0.05 --- --- ---
其他(产品) 7.89万 0.0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7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1754.43│ 11.7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9.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3706.37│ 9.3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随着国内消费经济逐步企稳,公司下游食品、饮料行业的固定资产开支增加。公司饮料智能包
装生产线及标准单机设备,皆取得较好的销售成绩,但是由于竞争加剧,产品端销售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上
升,致使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较之前年度有较大程度下滑。
(一)主要生产经营数据及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13.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8万
元、同比下降78.0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173.46万元、同比下降98.55%。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标准单机设备的销售增加;啤酒、饮料等智能包装生产线的交付
增加;新型包材的销售增加。
报告期公司净利润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本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造成业绩出现
一定下滑,(1)受经济周期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增加,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产品
毛利率下降;(2)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财务、研发等费用同比增加。
(二)市场销售方面
目前公司包装设备主要分为标准单机设备及应用于饮料、牛奶、啤酒等液态食品领域的智能包装生产线
以及休闲食品智能包装生产线,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约45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3.9%。主要产品销售
情况如下:
1、饮料行业:报告期内,得益于饮料行业资本开支增加及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公司饮料智能包装
生产线订单相较2023年增长约37%。
2、乳品行业:报告期内,由于低温乳品智能包装生产线下游需求减弱,公司常温乳品智能包装生产线
目前处于小批量测试阶段,乳品智能包装生产线2024年整体销售有所下降。
3、啤酒行业:报告期内,啤酒行业设备改造需求增加,公司啤酒智能包装生产线订单较2023年有所增
长。
4、休闲食品行业:报告期内,休闲食品行业设备需求增加,随着公司在行业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休
闲食品智能包装生产线订单较2023年保持增长。
5、标准单机设备:报告期内,标准单机设备新签订单相较2023年增长约13%。
6、包装材料:报告期内,公司新型包材产品陆续投产,包装材料新签订单相较2023年增长约22%。
(三)产品研发方面
(1)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乳品、饮料等液态食品的新型柔性无菌、超洁净智能包装生产线研发投
入,尤其是高速无菌纸盒灌装生产线、高速柔性无菌塑瓶灌装生产线研发投入,以尽快实现牛奶、饮料等高
端包装设备的进口替代。
(2)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新型颗粒食品包装设备,以拓宽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用户群体。
(3)报告期内,公司启动人形机器人研发工作。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包装设备领域,根据IMARCGroup预测,到2032年全球包装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777亿美元,2
024年至2032年的复合增长率(CAGR)为3.8%。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全球包装设备机械中前三大终端应用
领域分别为食品、饮料、医疗,分别占35.5%、24.0%、12.0%,一直以来食品饮料行业占据包装设备机械应
用领域的半壁江山。中国包装机械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尚未形成工业体系,随着社会对包装机械的需求
不断增加,加上政府的重视与扶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包装机械已经成为机械工业中十大行业之一。随着
包装成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之一,生产商对包装便捷性以及产品信息展示要求的提高,包装机械市
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
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企业盈利能力平均增长率达到7%左右,出口额有望达到120亿
美元,行业将实现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从事包装设备及配套包装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与技术服务,以技术为依托
为客户提供包装设备解决方案。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包装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研发设计能
力和产品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目前,公司主要的包装设备产品分为标准单机设备及智能包装生产线,包
含40多个产品种类、400多种规格型号,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公司主要的包装材料为PP捆扎带、PET捆
扎带、PE拉伸膜;公司的智能化软件系统产品为“永创智能DMC平台”。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设计优势
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机械系
统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的大量专业人才,已形成覆盖智能单机、包装机器人、智能
包装生产线、智慧工厂工业软件四大产品系列的专利体系,拥有的专利授权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建有“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包装物联网自主控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
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医药包装产业技术联盟”、“浙江省包装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等10个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公司拥有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下设机械设计室、电气设计室、非标设计室、软件开发室和智能系统实验室
,专门负责不同应用领域、不同类型产品的设计任务,设计团队经验丰富,服务领域覆盖食品、饮料、医药
、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等众多行业。
公司多年来坚持自研专用的电机、驱动、控制等电气类零部件,提高公司产品从零部件到整机的自产比
例,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壁垒。
2、产品系列化、成套化和定制化优势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公司产品已具有系列化、成套化和定制化优势。目前,公司已形成了
较为完善的包装设备产品体系,主要产品包括40多个产品种类、4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系列化优势增强了
公司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保证了公司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公司融合机械加工、电气控制、信息
系统控制、工业机器人、图像传感技术、微电子等多种学科的先进技术,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技
术水平的智能包装生产线。
公司近年来智能包装生产线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呈增长趋势,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为下游客户提供
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包装设备产品。公司凭借对制造业企业生产和包装过程的深刻理解,通过与客户的深
入沟通,已实现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完成智能制造系统的开发和系统融合。凭借产品的系列化、高性
能、成套化和定制化优势,公司在包装设备市场上成功树立了高端品牌形象。
3、品牌优势
公司多年深耕包装设备行业,产品质量属于国内第一梯队,在标准单机产品上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同
时公司品牌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产品销往德国、荷兰、意大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得公司在
2024年保持内销及外销的稳定增长。
4、行业经验及客户资源优势
近年来,公司所生产的包装设备因精度高、性能优而深受用户的青睐,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
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行业领域
。公司已累计向数万家不同行业客户提供了专业的包装设备及服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提升了设
计、制造和装配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公司模块化的设计能力,缩短了生产周期,扩大了行业影响力。
公司一直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客户主要以大中型品牌企业为主,包括伊利、蒙牛、雪花啤酒、百威啤酒
、青岛啤酒、海尔、格力、元气森林等消费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多样化的客户群体和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体
现了公司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为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5、规模优势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5.67亿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已实现饮料、液态奶、啤酒、白酒包装业
务的全覆盖,下游行业已形成联动态势,抗风险性进一步加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成本控制能力有望得到
进一步加强,规模优势将助力公司市场竞争地位的提高。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566,730,249.69元,同比增长13.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80
,009.04元,较同比下降78.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34,617.03元,较上年同
期下降98.55%。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发展格局
我国高端包装设备市场以及世界包装设备市场,由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占据了主导地
位,以利乐、克朗斯、博世、KHS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包装设备企业,通过提供大型、成套、标准化、高精
度、高速化的单机设备和智能包装生产线,占据高端包装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从事包装设备生产的企
业,处于追赶国际知名包装设备企业的过程中,经过多年努力,已经从模仿学习阶段发展到自我创新阶段。
以包装设备最大的下游行业——食品消费行业为例,国内包装设备企业已经在啤酒、低温牛奶、饮料、
休闲食品等细分行业的包装设备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在产品技术、生产效率、耐用性等各方面已经接近,或
部分超过国际知名包装设备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同时国内企业通过为下游企业提供定制化产品,专业的优
质售后服务,正一步步实现进口替代。
2、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预计,我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
在2025年达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8%左右,出口额在2025年达到120亿美元,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发展规划提出:技术创新、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安全、高效节能及重要成套装备作为“十四五”食品和包
装机械行业的发展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1)采
用虚拟样机、模块化等先进设计方法,提高装备技术水平;(2)采用3D打印、柔性制造、人工智能等先进
制造技术,提高装备制造水平;(3)通过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加强共性关键技术及通用装备研究;(4)
加强重点专用技术及装备开发,如乳制品、果蔬等加工技术及装备,发酵酿造关键技术及装备,大型高速饮
料啤酒包装生产线,白酒、酱油、醋高速灌装封盖生产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秉承“无人包装、智能系统”的产品设计理念,致力于成为以包装设备、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设计及制造为核心,集成AI软件、智能控制等先进应用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生产、包装解决方案的服
务商。
(三)经营计划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各方向主要目标如下:
1、技术研发方面
(1)积极推进饮料无菌智能包装生产线的技术升级;
(2)加快常温奶制品无菌纸盒灌装生产线研发;
(3)多形态(双足人形、四足、轮式)智能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的研发;
(4)与包装设备结合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的研发;
2、市场销售方面
(1)保持啤酒、乳品行业市场优势,深化客户服务,实现销售增长;
(2)加大饮料行业市场拓展力度,努力实现在大型饮料公司的进口替代,及市占率提升;
(3)增加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案例实施,逐步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的模式转型;
(4)新型智能机器人的市场拓展;
3、产能建设方面
(1)投资扩建设备配套的包装材料产能;
(2)继续改造升级原有生产设备,实现部分智能生产,以提高产能;
4、内控管理方面
改进、完善子公司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子公司管理,提高母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若宏观经济走势造成我国经济不能稳定发展,下游占比较大的食品饮料行业需求受周期影响,其新增固
定资产投资减少或投资计划执行放缓,将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导致毛利率继续下降的风险
目前,国内包装设备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多数规模较
小,整体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重组兼并,催生更多规模性企业,使得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影响产品的
销售价格,从而导致销售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中钢材和塑料颗粒的价格若出现大幅波动,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产生一定影响。公司
智能包装生产线和部分单机设备的生产周期约为6-12个月,营业成本可能受到生产周期内原材料价格变动的
影响,在此期间若原材料价格与签约时预期价格变动方向、变动幅度不一致,将使公司包装设备产品面临原
材料价格的不利波动不能及时向下游转移的风险。此外,包装材料价格需要与客户沟通确认后方可调整,若
塑料颗粒价格出现不利变动且不能及时向下游转移,将影响包装材料产品的盈利水平。
4、存货金额较大的风险
公司存货余额较大且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增长较快,主要是由公司产品特性、生产模式及收入确认原则
决定的。公司采取“订单+计划”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报告期内非标产品业务量逐年增加,非标产品从开始
生产、发货到确认收入,需要运输、安装、调试运行、终验收等多个环节,因此期末存货中在产品、库存商
品及发出商品余额较大且逐年增加。公司在产品、库存商品由于风险尚未完全转移,如果方案设计、产品生
产、安装调试等环节管理不当,可能会对公司造成一定损失。同时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及公司非标产
品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存货占用公司营运资金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
影响。
5、企业兼并后的管理风险
公司先后通过产业整合,收购多家同行业企业,如上述公司出现管理不畅,核心人员不稳定,将会对公
司的整体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