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217 元利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品) 4.60亿 41.21 9224.10万 46.68 20.06
脂肪醇系列产品(产品) 3.99亿 35.74 6581.06万 33.30 16.50
增塑剂系列产品(产品) 2.01亿 18.02 3392.83万 17.17 16.87
其他(产品) 5609.57万 5.03 564.39万 2.86 10.06
─────────────────────────────────────────────────
国内销售(地区) 7.83亿 70.19 1.31亿 66.21 16.70
国外销售(地区) 3.33亿 29.81 6677.24万 33.79 20.0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21.78亿 98.11 3.53亿 94.18 16.19
其他业务(行业) 4196.06万 1.89 2179.13万 5.82 51.93
─────────────────────────────────────────────────
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品) 8.75亿 39.44 1.79亿 47.77 20.43
脂肪醇系列产品(产品) 7.87亿 35.47 1.01亿 26.85 12.77
增塑剂系列产品(产品) 5.03亿 22.65 7497.41万 20.03 14.91
其他(产品) 5416.84万 2.44 2001.02万 5.35 36.94
─────────────────────────────────────────────────
国内销售(地区) 15.05亿 67.82 2.12亿 56.67 14.09
国外销售(地区) 6.72亿 30.29 1.40亿 37.51 20.89
其他业务(地区) 4196.06万 1.89 2179.13万 5.82 51.93
─────────────────────────────────────────────────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11.93亿 53.77 1.67亿 44.50 13.96
贸易商(销售模式) 9.84亿 44.34 1.86亿 49.68 18.9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196.06万 1.89 2179.13万 5.82 51.9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品) 4.40亿 38.80 8930.25万 47.42 20.28
脂肪醇系列产品(产品) 3.98亿 35.10 4662.79万 24.76 11.70
增塑剂系列产品(产品) 2.77亿 24.39 4405.93万 23.40 15.92
其他(产品) 1954.99万 1.72 832.50万 4.42 42.58
─────────────────────────────────────────────────
国内销售(地区) 7.65亿 67.42 1.69亿 89.86 22.11
国外销售(地区) 3.70亿 32.58 1908.61万 10.14 5.1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21.49亿 98.54 3.86亿 97.05 17.95
其他业务(行业) 3191.26万 1.46 1174.74万 2.95 36.81
─────────────────────────────────────────────────
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品) 8.48亿 38.87 1.62亿 40.74 19.10
脂肪醇系列产品(产品) 7.67亿 35.14 1.39亿 35.05 18.18
增塑剂系列产品(产品) 5.35亿 24.52 8451.83万 21.26 15.80
其他业务(产品) 3191.26万 1.46 1174.74万 2.95 36.81
─────────────────────────────────────────────────
国内销售(地区) 14.87亿 68.16 3.54亿 89.02 23.80
国外销售(地区) 6.63亿 30.37 3192.26万 8.03 4.82
其他业务(地区) 3191.26万 1.46 1174.74万 2.95 36.81
─────────────────────────────────────────────────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11.61亿 53.24 2.03亿 51.17 17.52
贸易商(销售模式) 9.88亿 45.30 1.82亿 45.87 18.4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191.26万 1.46 1174.74万 2.95 36.8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9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7752.90│ 3.49│
│单位二 │ 4999.39│ 2.25│
│单位三 │ 4960.98│ 2.24│
│单位四 │ 4706.49│ 2.12│
│单位五 │ 4068.27│ 1.83│
│合计 │ 26488.03│ 11.9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9.0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3.2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57939.59│ 34.02│
│单位二 │ 13408.57│ 7.87│
│单位三 │ 6550.33│ 3.85│
│单位四 │ 6548.59│ 3.84│
│单位五 │ 6226.66│ 3.66│
│合计 │ 90673.74│ 53.2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高品质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二元酸二甲酯、脂肪
醇及增塑剂三个系列。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专注于主业优化、技术升级和资源利用,积极挖
掘高端需求,丰富产品结构,形成了技术专业化,产品高端化、精细化、系列化,生产规模化,市场国际化
的发展模式。公司凭借优良的产品性能和稳定的产品质量,与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
系,并在细分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品牌影响力、认知度、美誉度。
公司产品专业程度高、功能性强、下游应用广泛。二元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涂料、铸造粘结剂
、油墨、颜料、个人护理、医药中间体等方面中高端领域;脂肪醇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UV固化材料、聚氨酯
等方面高端领域,如热敏基材(橡胶、塑料)等的涂装、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涂装、高档汽车内饰、食品
包装袋封口胶黏剂等;增塑剂系列产品以生物质仲辛醇为原料,开拓了非石化路线的醇类作为原材料,实现
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应用在电线电缆、革制品、PVC输送带、表面活性剂、光学眼镜树脂等。
(二)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根据区域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国内销售根据客户情况采用不同销售区域布局,国外销售以终
端客户直接销售为主,同时公司在欧洲设立子公司,以实现对欧洲客户快速、灵活的对接和服务。公司基于
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状况、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形成产品定价策略。
2、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制订原材料的年度和月度采购计划。公司在实际生产、采购过程中,确保安全
库存的前提下,根据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市场情况、在手订单情况对月度采购计划进行适当微调。
3、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年度预算结合每月的销售计划采取“订单+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
需求情况,适时合理调整产品品种结构,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4、研发模式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与国内众多知名高校
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着力搭建好、维护好、打造好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不断加大技
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合成等领域,强化提升现有产品性能、规模的基础上重
点突破行业内“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实现多品种、系列化、产业链发展。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精细化工行业,主要生产精细化学品。2024年工信部等九部门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
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为精细化工产业指明方向,《方案》将精细化学
品和化工新材料统称为精细化工,对精细化工产业作出定义。作为化工领域的关键分支,精细化工产业以基
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通过深度加工与技术创新,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是推动石化化工行
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精细化工产业链涵盖上游基础原材料、中游精细化工产品制造及下游应用三大环节。上游以煤炭、石油
、天然气和无机矿物等资源为基础;中游通过合成与改性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涂料、农药、化学药
品、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下游涉及节能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市场需求高度依赖技术创
新。
2024年,《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
版)》《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精细化工产业相关政策陆续发布,系统性推
动精细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政策以数字化为引擎、绿色化为底色、创新化为核心,形
成多维协同的政策体系,加速精细化工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营
方针,不断创新挖潜、强化管理,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入了解行业趋势和下游客户的产品应用需求,对标行业先进企业,采取
多渠道和多方位的营销策略,树牢服务意识,加强协同合作,实现生产与销售、质量与客户的有效衔接,持
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和提升现有产品的工艺水平,加快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顺应
数字化时代发展大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品开发和创新。加强销研产供一体化战略,充分发挥研发工
作在公司经营中的驱动作用,实现销售和研发的高效联动,推动研发团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同时,加强研
发与生产的协作,持续推进现有产品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工艺稳定性,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产品的
综合竞争力。
(三)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35000吨/年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已建设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并持续推进3万吨/年二
元醇项目、生物基新材料项目、25000吨/年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的建设工作,使公司能够进一步覆盖更多
的产品品类、占领更多细分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四)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公司紧跟国家“双碳”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碳管理的顶层设计规划和中长期减碳策略。报告期内,
公司在部分生产基地试点搭建能源管理体系,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强化组织碳、产品碳管理,在能源循环利
用、绿色新能源替代、高能耗设备替代、用能和排放监测等领域明确长期策略和实施计划,推动全员节能减
碳活动,形成全员社会责任履行机制。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