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801 皖新传媒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文化消费、教育服务、现代物流及其他文化业务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教育服务分部(产品) 40.64亿 88.49 8.48亿 81.71 20.86
现代物流分部(产品) 17.30亿 37.67 9078.24万 8.75 5.25
文化服务分部(产品) 5.03亿 10.96 1.03亿 9.93 20.46
其他业务(产品) 1.22亿 2.65 6518.68万 6.28 53.48
总部分部(产品) 1351.92万 0.29 59.83万 0.06 4.43
其他分部(产品) 549.28万 0.12 234.03万 0.23 42.61
分部间抵销(产品) -18.46亿 -40.19 -7216.98万 -6.95 3.91
─────────────────────────────────────────────────
截止日期:2025-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一般图书及音像制品(产品) 11.50亿 41.83 4.45亿 64.06 38.69
其他(补充)(产品) 9.47亿 34.46 6507.09万 9.37 6.87
教材(产品) 6.52亿 23.71 1.84亿 26.57 28.3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一般图书及音像制品(产品) 43.66亿 40.62 16.09亿 67.54 36.86
供应链及物流服务业务(产品) 39.71亿 36.94 1.34亿 5.63 3.38
教材图书(产品) 16.60亿 15.45 3.87亿 16.26 23.33
其他业务(产品) 3.75亿 3.49 1.79亿 7.53 47.89
教育装备及多媒体业务(产品) 1.80亿 1.67 2172.16万 0.91 12.07
文体用品及其他(产品) 1.36亿 1.27 3040.36万 1.28 22.35
游戏业务(产品) 6119.63万 0.57 2050.16万 0.86 33.50
─────────────────────────────────────────────────
安徽省内(地区) 104.44亿 97.17 22.23亿 93.27 21.28
安徽省外(地区) 1.92亿 1.78 9475.36万 3.98 49.39
其他(补充)(地区) 1.13亿 1.05 6553.93万 2.75 58.12
─────────────────────────────────────────────────
截止日期:2024-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一般图书及音像制品(产品) 35.77亿 42.91 14.11亿 70.08 39.44
其他(补充)(产品) 31.55亿 37.83 2.00亿 9.92 6.33
教材(产品) 16.06亿 19.26 4.03亿 20.00 25.0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8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13493.68│ 19.8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3.2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3.6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32071.68│ 63.6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公司属于新闻和出版业,是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1.文化产业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
干经济政策》,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及各部委出台了一系
列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完
善的政策支持体系。这些政策既延续“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又针对202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新
形势、新需求进行精准施策,体现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坚定决心。
2.图书市场渠道分化加剧。开卷数据显示,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小幅增长0.73%,实洋同比下
降0.31%;各细分渠道中仅内容电商渠道正向增长,码洋同比增长率47.62%;平台电商、垂直及其他电商以
及实体店渠道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码洋同比增长率均表现为负增长。
3.数字化转型与技术融合趋势加快。出版发行行业正从传统内容生产向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型,AI、
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深度渗透内容生产、发行全流程,深度参与选题策划、内容生成、用户运营等核心环节
,数字化技术成为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消费促进行业发展。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
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8项具体措施,在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扩大特色
优质产品供给等方面做出了系统部署,有力推动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文化消费促进活动,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和
模式。
(二)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全供应链管理及其他文化相关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
及经营模式无重大变化。
1.文化服务业务:包括出版物和文化用品批发零售、全民阅读服务、政企服务、文化电商、公共文化服
务等,主要为城乡居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提供图书、文创、阅读文化活动等产品
和服务。盈利模式为商品销售及收取服务费。
2.教育服务业务:为安徽省中小学校及师生提供教材教辅、教育装备、智慧学校、研学教育、课后服务
、教师培训等服务,形成学前教育、K12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四大业务体系。盈利模式为商品
销售及收取服务费。
3.全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包括文化物流、制造业物流、民生物流供应链管理,并依托“大数据+”物
流平台,打造基于数据云的智慧物流配送体系。盈利模式为商品销售及收取服务费。
4.其他文化相关业务:包括音像出版、游戏、投资业务等。音像出版具有盘配书、音像、电子、网络出
版、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经营资质。游戏业务主要开展游戏产品发行、运营、研发等服务。投资业务是在文
化教育及相关科技领域通过直接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开展投资工作。盈利模式为商品销售、收取服务费或
投资收益。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
中全会精神,锚定一流文化企业建设目标,以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行动为引擎,紧扣“大文化、大教育”发展
格局,加速推进科技赋能和融合发展,在优化业务结构、加速数字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
为“十五五”良好开局积蓄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9亿元。
(一)深耕核心市场,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1.文化主渠道作用彰显。主题出版物服务体系不断创新,通过“总部+区域”联动及网格细化管理,不
断锻造主渠道新型服务能力,重点主题出版物发行稳居全国前列。新华书店提升工程步伐加快,积极推进“
五化”建设,完成阜阳图书城、淮南图书城等15家门店改造,集阅读、学习、娱乐、社交于一体,着力提升
书店作为城市会客厅和生活新空间的文化服务体验。文化供给优化升级,中标14个馆配项目、徐州经开区图
书馆三年运营服务、明光市城市阅读空间运营服务等项目;完成多家政企单位文化数字资源服务签约,提供
集党建课程、培训视频、数字建设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荣获“全国优秀馆配商”“全国中小学优秀馆配
商”等荣誉称号。
2.教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教材保障高效精准,完成春季1.8亿册教材发行,优化结算流程,教材提前
回款3.77亿元。教育生态深度拓展,评议教辅配套率同比提高5.15个百分点;强化高中教辅市场攻坚,新增
突破空白校11所;联合头部出版社研发区域专版产品,加强高中教辅优质资源整合与建设,完善学前服务产
品体系,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校园阅读,建成首批校园阅读示范校20所,在部分地市推进校园共
享书屋项目试点,报告期内校园阅读实现收入9568万元。新兴赛道加速推进,首推冬令营研学产品,稳步推
进劳动教育基地和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与多所院校达成校企合作,完成淮北双堆集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研学
实践品质升级。
3.供应链服务持续优化。物流网络提速建设,肥西桃花物流园完成三期立项,皖南休宁、皖北亳州园区
建设有序推进。文化物流服务高效保障,通过硬件升级及优化仓储管理、配送流程等,进一步提高库存周转
率和发货时效,教材教辅日订单处理率达到98%,出库清零率超过90%,配送及时率提升3.8个百分点。第三
方物流服务优化结构,拓展医疗器材仓储及DeepSeek服务器业务,筑牢业务基本盘。民生供应链纵深布局,
结合水产养殖,拓展鱼菜共生生态农业项目在宿松县等落地实施;持续发掘食材供应链市场,在全省中标8
个食材供应和配送服务项目,全力打造城市综合食材供应平台。
(二)加速科技创新,新兴业态蓬勃成长
1.文化服务新场景提质升级。聚焦业态融合,推进书店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业态,注重场景化创新
,坚持新技术赋能,打造科创文化新地标元·书局。聚焦线上阵地,构建直播短视频电商矩阵,以“元小鳌
广播站”为核心,联动16个市公司,形成各具特色直播间47个,开播超8000场,观看690万人次,孵化百万
级“元小鳌”直播间。聚焦科技赋能,建设三大数字化平台,创新推进重点出版物发行专业化、数字化、平
台化、标准化;推动文化福利购与电商一体化发展,促进多元消费场景融合,服务重点客户120多家;升级
全省门店私域数字化平台“皖新云书店”,上线商城、数字内容、付费活动等功能,为用户提供资讯、社交
、查询、阅读、购买一站式服务,日均访问页面数超6.44万。
2.智慧教育新生态多元发展。持续丰富“皖美教育平台”线上渠道功能,用户基础与业务沉淀不断夯实
,报告期平台线上缴费5.19亿元,线上销售9174万元,累计用户740万人。完成皖新优学平台线上征订配送
到家功能升级,为家长提供自提、快递、委托领取等多种配送方式,在省内6个地市启动运营,满足多元化
需求。完成“皖新研学小程序”二期建设,上线63条路线。积极推进“皖新数字绘本馆”研发项目,依托AI
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精准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学习体验。美丽科学聚焦科学课堂数字
化内容资源的匹配度、丰富度与品质提升,融合AI大模型的创新应用,积极开展教学平台升级更新。与行业
头部企业联合共建面向安徽地区专属AI教辅平台,进一步丰富数字教育服务生态,强化核心主业转型升级。
3.智慧物流体系纵深推进。强化新型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络同步建设,推进皖新数字化核心仓和智慧冷库
项目招标并加快实施,以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为核心,推动产业链、物流链、供应链“三链”深度融合
。优化图书自动化分拣线系统,日订单拣选能力从1.8万单提升至4万单,差错率降至万分之二,配送效率大
幅提升。升级联宝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为客户持续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全产线100%
对接,有效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存储能力提升2.5倍。
4.游戏业务多点发力。积极参与Steam、WeGame、方块游戏等平台促销活动,《仙剑奇侠传七》《只狼
》等已发行项目持续焕发活力。全面进军主机版游戏发行领域,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营销网络,《黑神
话:悟空》PS5国行实体版成功落地,线上与头部电商平台合作,线下实现省内外30多家新华书店上架销售
。持续发力PC游戏发行赛道,新推出《协律01》《云梦奇谭》两款精品,首月好评率均超80%。构建游戏业
务新模式,面向B端的HiGame平台完成上线测试,加强游戏资源、技术研发、市场渠道的整合,推动单机游
戏业务从传统模式向平台化运营转型。储备项目稳步推进,重点储备项目《仙剑奇侠传四重制版》完成基础
版本开发,从“品质升级+多端布局”精准匹配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塑造品牌价值,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
1.原创IP开发成效显著。“元小鳌”IP矩阵持续丰富,开发拍拍灯、亲子礼包等50余款自营文创产品。
升级元小鳌机器人,接入DeepSeek大模型优化交互逻辑。场景化布局加速落地,按照统一形象、统一采购、
统一营销的原则,打造5家AI成长馆。定制图书业务系统化开展,开发《可怕的科学》等30余种独家品种,
多款月销超千套。推出“慢半拍”文化市集和“中国神话”主题快闪店,探索主题化场景运营模式,多元拓
展文创消费渠道。
2.品牌阅读活动创新开展。以“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为目标,深耕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建设。承
办2025年实体书店发展、安徽馆藏图书交易等行业会议,以“共建共享”理念持续优化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体
系,构建“内容生产—传播—服务”的阅读生态圈。举办第六届皖新传媒读者节、2025春季开学季、第四届
皖美阅读等系列文化活动5000余场;依托“皖新云书店”平台,开展线上活动675场,将门店活动与作家签
售、研学、异业合作相结合,促进全民阅读与文化生活深度融合。
3.教育活动赋能品牌传播。围绕教育改革新内容,举办安徽省数字化教育、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高
校教材巡展、学前教育系列讲座等业务活动,有效搭建教育领域政策解读、经验交流与资源对接合作的核心
平台,深化公司在教育服务领域的场景渗透与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皖新教育品牌影响力。
(四)深化改革攻坚,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1.现代企业治理更加完善。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变化,系统推进制度“废改立”工作,新增、
修订16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覆盖党建引领、环保合规等30个关
键议题,制定2025年ESG管理提升计划,全面增强现代治理水平。
2.风险管理持续加强。开展应收账款攻坚行动,制定行动方案,确定工作步骤,层层落实清收责任。完
善招标采购全链条管理,健全全流程透明机制,强化合同规范管理,以精细化审核筑牢采购管理质量防线。
夯实合规体系,梳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市场交易等12个方面合规管理重点,建立风险识别、合规审查、
违规责任追究等6项运行机制,多点发力筑牢风险底线。
3.数字化管控步伐加快。实施管控能力提升数字化项目,构建全域管控“智慧中枢”。完成网络及视频
会议系统升级,实现市县公司全高清覆盖,会议效率明显提高。完成薪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核算效率与准
确率显著提升。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优化”为原则,系统推进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司库系统
框架搭建,实现7个功能模块全面上线。启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流程再造和运营试点,推动财务
管理转型升级。开放基于AI一体机私有化部署DeepSeek的智能公文模块,开启智能化办公新尝试。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优势。公司控股股东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6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为安
徽省文化骨干企业。公司是安徽省唯一一家拥有教材发行资质的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子分公司100多家。
公司以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化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全供应链管理三大产业板块布局,优
化业务结构,深耕核心市场,突破空白市场,扩大规模优势,为产业链延伸打下坚实基础。三大产业板块体
系协同推进,共享渠道资源、互通客户资源、融合数据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抗风险能力和市场
竞争力明显增强。
2.渠道优势。公司拥有覆盖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的立体化渠道网络,已建立804家销售网点,形成“省-市
-县-乡”四级教育服务营销体系,拥有完善的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公司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生
态,将实体书店打造成城市会客厅和生活新空间的同时,加快推动电商矩阵、“皖新云书店”“皖美教育”
“皖新优学”“校园阅读”“美丽科学”等线上渠道多元化发展,并深度嵌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对区
域市场的全方位渗透,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加速渠道创新,构建智能化、生态化的发行体系。
3.创新优势。公司大力实施“数字皖新”战略,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度布局文化新零售、智慧教育
、智慧物流三大核心板块数字业务,从内容提供、平台建设到终端服务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公司深化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全业务、全链条的赋能升级,已在数字化书店、电商平台矩阵、数字阅读、智慧教育
、智慧物流、游戏运营与开发等方面形成较完整的产品线,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管
理创新、为企业数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过推进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司库体系、财
务共享服务平台、经营管理数字化系统等项目建设,数据穿透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4.品牌优势。作为具有7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公司致
力打造具有一流影响力的终身记忆文化品牌和终身学习教育品牌“两大终身品牌”,按照“五化”建设标准
不断扩大门店升级转型覆盖面,建成多家“最美书店”“最美公共图书馆”“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并荣获
“全国优秀馆配商”“全国中小学优秀馆配商”等称号。教育服务业务覆盖到大中专、学前教育等全学段,
精心打造终身学习教育生态圈。组织承办2025年实体书店发展、安徽馆藏图书交易等行业会议,创新开展皖
美阅读系列活动和教育主题活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公司在文化教育服务领域专业形象不断提升,品牌影
响力进一步增强。
5.人才优势。公司拥有近3000名教育服务专员,长期为学校及学生、家长、教师等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专
业服务。公司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做好核心人才储备、抓好员工技能培训、强化绩效管理,提升人才队伍素
质;加强人才发展顶层设计,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开展人工智能及DeepSeek通识与应用专题培训,
持续实施“青年员工成长计划”、青年“俊才”培育计划,着力打造和培育高素质经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
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营销团队,激发各类人才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创造性。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