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606 长城军工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装备制造(产品) 4.83亿 69.14 1.11亿 75.20 22.93
民品(产品) 2.00亿 28.60 2508.75万 17.03 12.55
其他(产品) 1575.42万 2.25 1144.78万 7.77 72.6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13.84亿 96.78 -1987.78万 680.68 -1.44
其他业务(行业) 4605.34万 3.22 1695.75万 -580.68 36.82
─────────────────────────────────────────────────
特品装备制造(产品) 10.27亿 71.81 -4673.57万 1600.39 -4.55
预应力锚具及其他(产品) 3.57亿 24.97 2685.79万 -919.70 7.52
其他业务(产品) 4605.34万 3.22 1695.75万 -580.68 36.82
─────────────────────────────────────────────────
省外(地区) 12.01亿 83.95 -4869.16万 1667.36 -4.06
省内(地区) 1.83亿 12.83 2881.37万 -986.68 15.70
其他业务(地区) 4605.34万 3.22 1695.75万 -580.68 36.82
─────────────────────────────────────────────────
直销(销售模式) 13.84亿 96.78 -1987.78万 680.68 -1.44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605.34万 3.22 1695.75万 -580.68 36.8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装备制造(产品) 3.45亿 63.91 6540.90万 66.00 18.97
民品(产品) 1.68亿 31.07 1838.15万 18.55 10.96
其他(产品) 2708.00万 5.02 1532.10万 15.46 56.5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15.30亿 94.77 3.13亿 84.74 20.46
其他业务(行业) 8447.02万 5.23 5639.23万 15.26 66.76
─────────────────────────────────────────────────
装备制造(产品) 11.20亿 69.38 2.80亿 75.78 24.99
预应力锚具及其他(产品) 4.10亿 25.39 3309.69万 8.96 8.07
其他业务(产品) 8447.02万 5.23 5639.23万 15.26 66.76
─────────────────────────────────────────────────
省外(地区) 11.69亿 72.37 2.40亿 64.83 20.50
省内(地区) 3.62亿 22.40 7356.44万 19.91 20.34
其他业务(地区) 8447.02万 5.23 5639.23万 15.26 66.76
─────────────────────────────────────────────────
直销(销售模式) 15.30亿 94.77 3.13亿 84.74 20.4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447.02万 5.23 5639.23万 15.26 66.7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5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70803.76│ 49.5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0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3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0673.00│ 32.3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其他制造业(分类代码:C41)。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年),公司所处行业为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分类代码:3399,本类别包括
武器弹药的制造)。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均通过子公司开展,分为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
民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应力锚固系列、汽车空调压缩机等汽车零部件系列、塑料制品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
公司下属子公司均为独立的经营主体,自行对外签订销售合同、组织生产、交付货物,并收取相应的款
项;根据自身的生产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进行对外采购,并支付相应的款项。
军品业务方面。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
变着装备制造的产业形态和生产模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
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
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公司军品发展坚持以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坚决履行强军首责,聚焦实战,强化需求牵引,注重研发至上、科技至上,加强
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着力新域新质装备研发,全
面服务诸军兵种建设。
预应力产品方面。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城市高架道路、水利水电、岩土锚固、特种工程、大型
公共建筑、输配电等多行业的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产品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下游相关行业的投资增
长,与下游行业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铁路、公路等
交通基建行业投资空间的继续释放以及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预应力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锚定“1266”方略目标,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
增长29.55%,研发投入同比增加940万元,经营总体稳中有进。
(一)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长城军工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实施科技创新行动,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制定“16
M133”军品发展战略,明确了“365N”的军品发展谱系,实施军品科研“红杉林”、“商业工程师”、装备
“向新”“向心”等工作计划。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着力打造新智弹箭科技型企业。聚焦根技术
识别拳头产品,推动各领域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在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下,长城军工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
成果丰硕,共开展科研项目184项,其中型号项目52项,竞标项目25项,军贸项目21项。截止6月底,通过设
计定型或技术状态鉴定项目5项,竞标成功3项。
发挥公司科技创新核心作用,全力推动科研攻关项目立项和实施,上半年,公司共申报专利数量29项(
其中发明专利22项,含7项国防专利);获批省部级创新平台1个,获集团公司2025年度科技奖项5项。
(二)管理效能实现提升
1.持续深化变革,释放管理效能。多措并举,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深化精益管理,推进极致低
成本行动,累计实现降本1500余万元;节能减排方面,累计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同比下降18.52%,累计二氧
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9.96%;人才建设方面,按照公司人才强企规划,紧扣战略需求、紧盯科技前沿、围绕
创新发展,持续加大科研人才招聘力度,鼓励引进高端成熟人才。上半年,公司招聘“双一流”院校毕业生
9人,在职职工成功申报工程博士2人;进一步加强法律合规审查,强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和流程管控,组织
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夯实“三道防线”,筑牢风险防控堤坝。
2.助力发展“内驱”,保障市场开拓。持续练好“内功”,围绕产品成本、质量、产能开展专项行动,
多项举措提升自身内在竞争力;围绕主力产品与重点市场,持续跟进头部客户,积极拓展产品营销新渠道,
促成产品订单落地;加强军贸产品需求信息对接,持续关注顾客需求,始终秉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的销售理念。3.强化核心能力,筑牢发展根基。上半年,公司申报5个国家重点立项/备案项目,已获得立项
批复1项,备案3项,正在审核1项;开展数字化基础建设项目2项,全力推进长城军工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建
设,实现公司上下“一张网”。
4.规范采购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构建“六统一”“三分离”的采购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公开采购、线
上采购,强化供应商管理,构建阳光、合规、高效的采购管理模式和安全稳健的供应商生态。
5.强化风险防控,构建“大安全”体系。推动安全环保数字化赋能,对标一流,全面构建安全、保卫、
消防、保密、环保、反奸、防谍“七位一体”的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安全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
数据与视频图像实时动态监控,持续推动高危作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强化保密管
理,全面推进保密体系建设,开展保密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保密管理体系持续规范。6.坚持党建引领,筑
牢纪律防线。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
查“四风”问题;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上半年公司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截至目前,重大负
面舆情、宣传失泄密事件、官网等媒体政治不规范表述为“0”。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为适应强军首责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公司采取多项举措推动军民品业务实现良性发展,核
心竞争力不断加强。
(一)公司军品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均属于重点军工企业,在相关的军工产品领域中拥有领先的行业地位。
1.行业地位突出
公司深耕军工装备六十余载,拥有常规弹药和信息化弹药领域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人才队伍、创新平
台和保供能力,并在其对应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布局合理。
2.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全力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聚焦“三步走”战略目标,推动产品融入国家武器装备“三化”
体系,运用新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的成果,结合公司实际经验进行先期技术开发和武器装备的预先研究,
产品顺应了世界战争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我军弹药领域的发展方向。
3.技术与科研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按照“研制一代、生产一代、构思和预研一代”的军品科研工作思路和常规弹药
与精确制导弹药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公司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兵器科研和开发体系,具备自行研制和开发军
品装备的能力,在国防科技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司拥有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平台、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个装备技术研究院
;公司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和研发与激励体系建设,先后与
多所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
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公司将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着力解决关键核
心技术行业“卡脖子”问题,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加快向新智弹箭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
4.客户关系与先入优势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见证并参与了我国国防体系的建设,并为我军提供
了众多优秀的装备,对我国国防体系的理解以及对我军武器装备需求的理解十分透彻。公司研制的各系列武
器装备已经深度融入了我国的整个国防体系,客户涉及海、陆、空、火箭军、武警诸军兵种。公司与用户保
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拥有较明显的市场先入优势。
5.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推动公司聚才、育才、用才工作,管理、科技和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
设扎实推进,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素质持续提升。
(二)公司民品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民品业务主要为预应力锚具业务,以下主要分析预应力锚具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1.技术研发优势
金星预应力在长期从事预应力锚具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工艺经验,培养了一
支水平较高、梯次合理的研发队伍。参与制定国标1项,行业标准5项,拥有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
实用新型专利42项。金星预应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
、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市工业设计中心、合肥市数字化车间生产线2条,
为安徽省预应力锚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金星预应力借助公司多年在军品科研生产领域积累的人才
、技术和管理优势,实现了军民技术的有效融合。近年来,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
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金星预应力已经成功自主研发了高强度、大规格锚固组件,其中YJM29锚固体系是目前国内规格最大的
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产品之一,2400MPa超高强度锚具是目前国内强度最大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产品之一;DSM
15-12低回缩锚具把我国低回缩锚具的生产能力提升到12孔,产品规格进一步提升。矿用锚索锚具已成功通
过矿用产品安全认证,进入了矿用锚固体系市场。铁路工程用2200MPa锚具正在实验验证,正在试制风电锚
具15.2-2230MPa、17.8-2230MPa高强缓粘结、21.6-1860MPa系列群锚已在建筑市场取得应用。
2.质量优势
金星预应力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多年预应力锚具的研制、生产和测试经验,自动化
数智化生产优势明显,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先后通过了CRCC铁路产品认证、CCPC交通产品认证和MA矿
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客户优势及销售网络优势
多年来,金星预应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承接的项目遍布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与国内大型
工程建设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较好的客户资源,抗风险能力较强。其产品在雄安新区建设、
兰新铁路、沪昆高铁、北京大兴机场、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越边境城市高铁、玉磨铁路
、宁淮城际铁路、郑洛高速、宁古高速、杭绍台高速、沈海高速、柯诸高速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一带一
路”建设中得到应用,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金星预应力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配置了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
提供及时满意的差异化服务,深得客户信赖。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