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598 中国外运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货运代理、专业物流、仓储与码头服务、物流设备租赁和其他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代理及相关(产品) 296.28亿 58.64 20.03亿 64.57 6.76
专业物流(产品) 143.23亿 28.35 10.75亿 34.64 7.50
电商(产品) 65.71亿 13.01 2457.84万 0.79 0.3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物流行业(行业) 1056.21亿 100.00 55.43亿 100.00 5.25
─────────────────────────────────────────────────
代理及相关业务(产品) 671.70亿 63.60 35.24亿 63.57 5.25
专业物流(产品) 279.51亿 26.46 21.20亿 38.24 7.58
电商业务(产品) 105.00亿 9.94 -1.01亿 -1.81 -0.9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代理及相关(产品) 350.28亿 62.14 17.08亿 58.81 4.88
专业物流(产品) 152.14亿 26.99 11.24亿 38.71 7.39
电商(产品) 61.25亿 10.87 7197.11万 2.48 1.1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物流行业(行业) 1017.05亿 100.00 58.13亿 100.00 5.72
─────────────────────────────────────────────────
代理及相关业务(产品) 619.19亿 60.88 32.76亿 56.35 5.29
专业物流(产品) 275.22亿 27.06 25.31亿 43.55 9.20
电商业务(产品) 122.63亿 12.06 583.13万 0.10 0.0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0.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48273.10│ 2.35│
│客户2 │ 235445.41│ 2.23│
│客户3 │ 166475.47│ 1.58│
│客户4 │ 131512.77│ 1.25│
│客户5 │ 121920.80│ 1.15│
│合计 │ 903627.55│ 8.5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5.5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88676.19│ 2.88│
│供应商2 │ 277616.86│ 2.77│
│供应商3 │ 276130.22│ 2.76│
│供应商4 │ 214236.83│ 2.14│
│供应商5 │ 198975.28│ 1.99│
│合计 │ 1255635.38│ 12.5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经营模式
本集团凭借完善的服务网络、丰富的物流资源、强大的专业物流能力与领先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为客户
提供定制化的专业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本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专业物流、代理及
相关业务和电商业务三大板块。
1、专业物流
中国外运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覆盖整个价值链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并确保
方案的顺利实施,包括合同物流、项目物流、化工物流以及其他专业物流服务。
合同物流主要为客户提供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供应链全程物流管理服务,
同时还可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咨询、供应链优化及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公司的合同物流业务按照目标行业
进行管理,在消费品、汽车及新能源、科技电子、医疗健康、工业品等多个行业及领域具有领先的方案解决
能力。公司已与境内外众多头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合同物流受宏观经济和国内制造业、消费
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项目物流面向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矿业、基础设施、轨道车辆等行业的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工程
设备及物资的门到门、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及执行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物流方案设计、海
运、空运、陆运、仓储、包装、报关报检、港口中转、大件运输、进出口政策咨询等。公司已在全球操作了
众多物流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项目物流主要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以及世界各国及地区经济和政治、
安全局势等因素的影响。
化工物流主要服务于精细化工行业客户,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危险品及普
通包装化工品的仓储、运输配送、国际货代和多式联运等。公司拥有集仓储、运输(含液体罐箱)、货代、
多式联运及保税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聚焦华东、华北及西南区域,协同东北、华南社会资源的全网
布局。化工物流除受化工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外,也与行业政策及安全监管要求等密切相关。
公司专业物流的经营目标是向价值链整合转型。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专业物流将以「方案客户化、销售
行业化、服务集成化、运营一体化」为目标,以解决方案带动全局,聚焦重点目标行业,做精做深产业链,
服务纵向延伸,经验横向复制,形成在目标行业的专业能力和规模优势。
2、代理及相关业务
中国外运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包括海运代理、空运代理、铁路代理、船舶代理和库场站服务等服务。中
国外运是中国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拥有覆盖中国、辐射全球的庞大服务网络。
海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为客户提供订舱、安排货物出运、提箱、装箱、仓储、集疏港、报关报检
、分拨、派送等与水路运输相关的多环节物流服务。中国外运是世界知名的海运代理服务商之一,能够提供
中国各主要港口与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全球第三国之间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
空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为客户提供提派、报关报检、仓储、包装、订舱及操作、航空干线运输代
理和卡车转运等专业化空运货运代理服务。作为全球知名的空运物流服务商,中国外运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
验,为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国内外重点航空公司、核心海外代理和国内物流服务商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
作关系。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新型承运人」体系建设,通过可控运力和资源,为客户提供全程化、可视化
、标准化的空运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
铁路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国内领先的铁路货代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散杂货和集装箱等多种方式的铁
路代理服务,包括国内铁路代理服务、国际铁路代理服务(含过境铁路代理服务)以及海铁联运在内的全程
供应链服务。公司国际班列自营平台在长沙、沈阳、深圳、新乡、赤峰等地累计开通线路50余条(其中周班
常态化运行16条);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中老泰通道建设,打造中老泰铁路快线产品,为客户提供中老铁路
双向运输、跨境转运、箱管等综合服务。
船舶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中国领先的船舶代理服务公司,在中国沿海、沿江70多个口岸设有分支机构
,并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地设立代表处,为船公司提供船舶进出港、单证、船舶供应及其他船舶在港口相
关业务等服务。
库场站服务方面,中国外运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及装拆箱、货物装卸、发运、分拨配送等相关服务。中
国外运拥有丰富的仓库和集装箱场站资源,并在广东、江苏、安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11个自营内河码头
,是公司提供优质、高效的货运代理和综合物流服务的重要依托。
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受全球贸易情况、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航空货邮运输量以及市场供求关系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是业务发展的基石,将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强化客户驱动,注重价值创造和模式创
新,延伸服务链条,深挖客户和供应商价值,推进平台化和产品化建设,逐步向全程供应链方向转型。
3、电商业务
中国外运电商业务包括跨境电商物流、物流电商平台和物流装备共享平台。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主要指为
满足跨境电商客户的物流需求,通过整合国内端、干线和海外端资源进行标准化产品的开发和设计,现已面
向市场推出欧洲、美国、南美、非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B2C电商小包产品和B2B空派头程产品,并推出中
亚方向的「中速卡航」整车及拼车产品,服务范围涵盖上门揽收、国内(保税)仓库管理、进出口清关、国
际段运输、海外仓管理、末端配送等。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主要受跨境电商贸易、海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物
流电商平台指公司通过物流电商平台–运易通向客户提供各种线上化公共物流服务,包括海运、陆运、空运
、关务等在线交易和服务以及在线保险、全程可视化等增值服务;目前已经上线的全链路服务产品覆盖中国
往返日本、韩国主要城市以及东南亚、中亚主要国家等门到门服务。物流装备共享平台指公司提供集装箱和
移动冷库等物流设备租赁及追踪、监控服务。
公司将抓住物流电商和电商物流两条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内外部资源,在推动主营业
务全面线上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并积极探索物流电商平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
链接。
(二)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国内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球经济在关税上调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下,经济前景显著下行。同时受动荡的地缘政治局势、
债务水平高企、财政与金融脆弱性及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放缓风险。贸
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升温,全球多边机制权威性和有效性遭受冲击,贸易干预措施出台加速,中美博
弈的长期持续,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绿色化趋势更加显著,加剧全球贸
易格局重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5.3%,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面对复杂局面,我国经济顶压前行、迎难而上、稳定
运行。与此同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贸易
方面,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1.81万亿美元,增长5.
9%;进口1.22万亿美元,下降3.9%。贸易伙伴方面,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7万亿
美元,增长3.5%,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贸易商品方面,机电产品出口
1.08万亿美元,增长8.2%,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
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此外,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导致跨太平洋东向航线受影响最大,其他航线也受波及,严重影响国际物流通
道稳定和通畅,各项政策措施迭加或将导致全球物流货运量大幅减少。从我国进出口数据来看,2025年1–6
月,我国对美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总值(美元计价,下同)同比下降10.4%,其中出口下降10.9%,进口下降8.
7%。当前,尽管美国关税政策有所缓和,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退。从长期来看,全球贸易体系面
临的碎片化风险或将持续存在。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为
0.9%,低于关税上调前的2.7%。
2、多措并举,推动物流行业发展
2025年上半年,国家先后出台多项行业政策,旨在进一步强化降低物流成本,优化枢纽布局,支持发展
智慧物流、绿色物流、跨境物流。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高国
家物流枢纽网络均衡发展水平,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更好衔接国家物流大通道、
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重要铁路物流基地、内河港口等重要物流节点,提高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3
月,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以数智化协同创新为支撑,促进物流
与产业、贸易、消费融合,发展智慧物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
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交通运输动力绿色低碳替代;
到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4月,海关总署牵头部署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
专项行动,深化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多式联运进出境协同,进一步支持跨境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发展,打造畅通
安全的国际公路直达运输通道。
3、我国物流运行稳中有进,质效双升态势延续
2025年1–6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71.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从社会物流总额
与GDP的对比看,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与GDP增势呈现较高同步相关性,显示物流需求与经济运行保持协调发
展态势。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仍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依然较强。
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工业品物流需求基本盘稳定。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对社会物
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5%,凸显基本盘「压舱石」作用。国际物流需求多元化格局持续推进。其中集成电
路进口回升明显,同比增长8.9%。新质创新物流需求增势向好。上半年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9%
,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9.7%,成为拉动物流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从绿色产业物流需求来看,以新能源
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相关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购新
补贴政策支持下,平板电脑、5G智能手机等产品物流实物量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均超过10%。
4、集装箱海运市场运力充足,贸易政策变化引发需求波动
从需求端看,海运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持续扰动及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影响显著。一季度需求相对平稳
,随着美国4月宣布对多国实施「对等关税」,全球贸易及货量增长不确定性提升,海运市场压力加大。从
供给端看,上半年随着大量船舶交付,运力规模持续增长,根据Alphaliner的数据,截至6月全球集装箱总
运力已超过3200万TEU,尽管船舶绕行、港口拥堵、船公司采取调节措施等情况一定程度限制部分运力,市
场总体运力充足。运价方面,在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下,集装箱海运运价呈现整体下跌趋势,5–6月受美国
关税政策、运力调配等因素影响,北美、欧洲等部分航线运价出现反弹和波动。2025年上半年CCFI均值1252
.63点,同比下降8%。
2025年1–6月,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73亿TEU,同比增长6.9%(上年同期为8.5%);全国港口货物
吞吐量89.03亿吨,同比增长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
5、全球空运增速放缓,运价波动下滑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从需求端看,全球航空货运总需求,按照货运吨公里(CTKs)同比
2024年6月增长0.8%(国际需求增长1.6%),其中亚太逆势领涨,增长9.0%,北美下滑8.3%。从供给端看,
航空货运运力(可用货运吨公里,ACTKs)同比2024年6月增长1.7%(国际运力增长2.8%)。运价方面,受到
关税政策及春节假期的影响,1–4月美线运价环比下滑30%。5月中旬美国宣布90天关税暂缓窗口期后运价回
升,但截止6月仍同比下滑。随着美线运力逐步转飞欧洲,1–4月欧线运价环比下滑,但随着跨境电商行业
加速布局欧洲市场,5月开始运价回升,6月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完成478.4万吨,同比增长14.6%,其中国际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
同比增长23.4%。
6、中欧班列运量下滑,中亚班列增长显著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中欧班列开行9310列,同比下降3.3%,发送货物96.4万标箱,同比下降7.4%。截至
2025年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11万列,联通中国128个城市和欧洲229个城市,在国内7大区域形成14
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通过集结中心开行的中欧班列
数量占全国的88%。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每周稳定开行17列,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30%以
上。
上半年,中亚班列开行7349列,同比增长24.7%,发送货物56.53万标箱,同比增长31.8%,其中,中老
铁路(磨憨口岸)发运11.99万标箱,同比增长11%;中越班列(凭祥口岸)发送货物2.28万标箱,同比增长
350.5%。
7、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增速放缓
近年来,跨境出口电商规模日益扩大,占中国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20年的4.5%提升至2024年的6.7
%,跨境出口电商已经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稳定外贸的重要力量。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
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6.1%。但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跨境电
商行业在「海运+海外仓」半托管模式持续渗透的背景下,正在重塑航空货运市场的竞争格局。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整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科技领域突破、经济政策调整等全球热点事件频发,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小幅上调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3%。但当前整体关税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全球政策环境依
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反观国内,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升,在变局中凸显韧性,国内GDP同比增长5.3%,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但同时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国内仓储市场价格及空置率持续承
压。
面对内需不足、内卷加剧、外需震荡、外贸重构的严峻形势,中国外运积极快速应对形势变化,优化资
产结构,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5.23亿元;归母净利润19.47亿元,与去年上半年持平。
1、升级战略营销体系,市场开拓质量并举
上半年,公司选定重点行业,明确行业化营销策略,试点推动总部统筹管理模式优化,逐步形成了总部
统筹、全系统一体化运营的战略营销体系,在营销成果、合作模式、延伸链条方面实现突破。与某科技电子
行业客户在服务模式和产品级创新上开展深度共创,延伸业务合作链条,实现海外建厂设备端到端物流业务
突破;为某汽车制造企业定制全链路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创新突破。
2、资源布局持续优化,模式创新成效凸显
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与战略资源方的协同合作,加快推动新型承运人转型,持续提升「控货、控运力
、控两端」能力。在资源配置上,国内首单央企仓储物流REITs––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在上交所挂牌
上市,发行溢价率达16.16%,凸显了资本市场对中外运运营能力以及对公司入池底层资产质量的认可。
3、数字化转型体系化推进,一体化运营效果彰显
上半年,公司坚持以全网运营为目标,以体系化方式、标准化原则和穿透型组织,加速运营体系建设及
推广。持续完善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稳步推广客户管理体系及CRM系统应用,持续推进产品和报价管理体
系及系统建设,以采购能力提升带动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4、激活境外发展新引擎,「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上半年,公司积极落实国际化战略,海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海外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1%。在中
国香港打造「湾区跨境绿运通」直通车产品,构建跨境汽运生态圈。在欧洲区域建设比利时列日枢纽;完成
塞尔维亚分公司设立,与罗马尼亚节点形成协同联动网络。在中东拉美持续建设迪拜–GCC国家跨境汽运通
道。在非洲地区,强化吉布提物流区域枢纽的地位,延续与吉布提自贸区的合作业务,打造非洲跨境运输通
道。
5、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竞争优势不断巩固
上半年,公司坚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方位推动业务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公司已初步形成
覆盖多业务场景、多技术组合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能力,科技应用正在全面探索向「AI+」升级,其中自动
驾驶高速干线商业运营里程突破300万公里,新增落地港口水平运输场景并探索「1+N」编队自动驾驶方案;
新增智慧仓建设项目6个、覆盖5大行业、运营欧洲首个智慧仓;新启动多项「AI+」应用建设,与客户、伙
伴共建「AI+」生态体系。绿色物流保持行业领先,更新《中国外运绿色物流白皮书》,参与2项国家标准、
1项行业标准编制;建成和在建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超过100MW;在长三角地区、大湾区开展新能源重卡和
补能网络建设并开展试点,升级迭代碳管理平台、碳计算器,推动组织碳统计全覆盖、业务场景碳计算功能
全覆盖,碳计算服务月均调用超13万次;实现自身运营碳排放总量与碳排强度实现双降,较基准年分别下降
8%和13%。
(二)分部经营及分部利润情况(分部利润为分部营业利润剔除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专业物流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专业物流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143.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6%,分部利润为3
.18亿元,同比下降22.35%;主要原因是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合同物流市场整体承压,物流仓储价格依
然处于历史低位,而公司合同物流业务部分成本刚性,导致收入和分部利润同比下滑。
代理及相关业务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代理及相关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296.28亿元,同比下降15.49%,分部利润为12.1
5亿元,同比微降1.23%。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2025年上半年国际海运、空运价格同比下降,且受市场环
境影响空运、陆运业务量下降较多。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新型承运人建设,加强各板块成本管控,实现整体利
润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电商业务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电商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65.71亿元,同比增长7.28%,分部利润为0.72亿元,同
比下降36.71%。网络货运平台业务量同比增长带动板块收入同比增长;受市场环境及贸易政策影响,空运市
场运价及公司跨境电商物流业务量均同比下滑,而部分运力成本相对刚性,导致跨境电商物流板块分部利润
同比下降较多。
(三)主要业务运营数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同物流(含冷链物流)2421.8万吨,上年同期2492.6万吨;项目物流341.4万吨
,上年同期330.2万吨;化工物流203.3万吨,上年同期185.9万吨。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运代理791.2万标准箱,上年同期744.9万标准箱;公司空运通道业务量45.8万吨
(含跨境电商物流4.7万吨),上年同期53.3万吨(含跨境电商物流12.0万吨);铁路代理21.4万标准箱,
上年同期28.4万标准箱;船舶代理36327艘次,上年同期31647艘次;库场站服务1278.7万吨,上年同期1149
.6万吨。
2025年上半年,公司跨境电商物流3163.4万票,上年同期11702.7万票;物流电商平台189.8万标准箱,
上年同期127.0万标准箱;物流装备共享平台8.5万标准箱╱天,上年同期8.4万标准箱╱天。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拥有完善的服务网络和丰富的物流资源
本集团拥有广泛而全面的国内服务网络和海外服务网络,国内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及特别行政区,在国内拥有约1300万平方米的自有土地资源,包括460余万平方米仓库、约260万平方米的
场站,以及11个内河码头,4400余米岸线资源。本集团的自有海外网络已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
72家自有机构,为客户提供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
(二)拥有清晰明确的战略路径,搭建强客户、强产品、强运营的全网运营体系
公司持续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做智慧物流的引领者、做供应链生态的构建者、做中国高质量物流
产业的推动者。在战略引领下,全面加强战略营销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客户能力;持续强化通道建设和
网络布局,系统性补齐物流资源短板;体系化推进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强客户、强产品、强运营的全网
运营体系;持续完善海外网络,加大海外资源投入,激活海外发展新引擎;为保障战略落地,深度推进体制
机制变革,以建设运营型总部为目标,推动组织改革,全面强化总部能力。
(三)有强大的专业物流方案解决能力
公司致力于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聚焦消费品、汽车及新能源、科技电
子、医疗健康、工业品、工程、能源、化工等重点产业,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伙伴量身打造全方
位、全链条的全球贸易合规物流解决方案以及高效、可靠、韧性的供应链支撑。同时以数智化与绿色化赋能
,为客户创造高附加值服务。在提升客户生产制造以及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货物、设备调配效率方面,公司
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确保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资源能够按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中国外运在合同物流、
项目物流、化工物流等领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更不断创新,推行绿色服务理念,在产业全价值
链物流服务中建立了领先优势,并为发挥头部物流企业担当、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
的探索与贡献。
(四)有领先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
中国外运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持续进行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加强产品研发与设计能力,
强化通道能力建设,持续完善标准化的产品体系,改进产品运营方案,关注成本、效率、体验和服务形成解
决方案,同时加强信息系统能力建设、通过数字化营销推广新产品,为国内及跨国企业提供端到端、一站式
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快速、高效地满足客户的全方位物流需求。
(五)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客户与供应商资源深厚
本集团承载了七十多年的历史与经验,已在国内外物流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并多次获得行
业重要奖项。从国际看,2025年中国外运海运货代排名全球第一,空运货代排名全球第五、亚洲第一。从国
内看,中国外运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AAAAA级物流企业,连续蝉联中国物流百强第一名、中国国际
货运代理百强第一名,多次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影响力)物流企业」。作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商,公司在客户和供应商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一方面,中国外运与众多国内知名企业以及跨国公
司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另一方面,中国外运依托自身稳定的客户资源
与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与国际知名船公司、航空公司等众多供应商也保持了良好且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六)加强智慧物流赋能和绿色物流发展,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中国外运基本具备了覆盖全业务场景的智慧物流服务能力,科技应用正在全面探索向「AI+」升级。积
极推动「AI+物流」专项工作,持续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和智能体矩阵,在业务运营、客户服务等领域新增启
动多项「AI+」应用建设,与客户、伙伴共建「AI」生态体系;启动建设仓储自动化创新中心,持续研发、
推广智慧仓储软硬件产品,新增智慧仓储建设项目覆盖通讯电子、新零售、工业品、医疗及汽车等行业,其
中欧洲首个智慧仓储项目已投入运营;自动驾驶高速干线商业运营里程突破300万公里,新增落地港口集装
箱水平运输场景,探索「1+N」编队自动驾驶方案。
中国外运继续巩固绿色物流的行业领先地位,发布2025年度《中国外运绿色物流白皮书》,继续参与2
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编制;屋顶分布式光伏上半年合同装机量新增15.05MW,在长三角地区、大湾区启
动新能源补能网络建设并开展试点,升级迭代碳管理平台、碳计算器,推动组织碳统计全覆盖、业务场景碳
计算功能全覆盖。
●未来展望:
受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面对全球供应链
格局重建、客户需求升级、规则体系重塑等深刻变革,公司将持续加强市场开拓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全力
以赴打好「十四五」收官战。下半年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强战略
公司将深入研究、系统梳理,确定落地路径,细化目标举措,明确战略导向,优化业务架构,聚焦高端
化、国际化、数智化、绿色化发展,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战略规划。
拓市场
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市场。深入洞察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趋势,以客户出海需求为导向,布局行业关键资
源,打造差异化行业竞争力。集中攻坚头部客户,力争实现市场份额突破;现有目标市场上在业务突破的基
础上实现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的同步提升;同时迅速研究新进入市场的行业趋势与客户需求,明确自身定位,
制定可行的市场策略。
二是做强水运市场。①加大对现有存量业务运力集采工作,提升一体化运营能力,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从存量业务中挖效益。②有效协同资源方,强化对主要航线通道可控运力的掌控力,提升自身集疏运体系
能力。③全力推进水运通道级标准化产品的建设,在满足大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以产品为抓手辐射中小客户
群体,获取市场增量。
三是做好合同物流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