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225 陕西煤业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炭采掘业(行业) 1626.74亿 88.34 557.54亿 92.62 34.27
电力(行业) 161.76亿 8.78 22.90亿 3.80 14.16
其他(行业) 44.20亿 2.40 17.78亿 2.95 40.23
铁路运输业(行业) 8.76亿 0.48 3.72亿 0.62 42.52
其他(补充)(行业) 71.05 0.00 17.43 0.00 24.53
─────────────────────────────────────────────────
自产煤:原选煤(产品) 662.83亿 36.00 380.54亿 63.22 57.41
贸易煤(产品) 662.11亿 35.96 9.60亿 1.60 1.45
自产煤:洗煤(产品) 301.79亿 16.39 167.40亿 27.81 55.47
电力(产品) 161.76亿 8.78 22.90亿 3.80 14.16
其他(产品) 44.20亿 2.40 17.78亿 2.95 40.23
运输(产品) 8.76亿 0.48 3.72亿 0.62 42.52
─────────────────────────────────────────────────
西北地区(地区) 913.03亿 49.58 284.16亿 47.21 31.12
华中地区(地区) 460.76亿 25.02 156.02亿 25.92 33.86
华东地区(地区) 193.28亿 10.50 64.49亿 10.71 33.37
西南地区(地区) 131.27亿 7.13 40.98亿 6.81 31.22
华北地区(地区) 128.87亿 7.00 49.54亿 8.23 38.44
华南地区(地区) 8.88亿 0.48 3.56亿 0.59 40.13
东北地区(地区) 5.35亿 0.29 3.19亿 0.53 59.68
─────────────────────────────────────────────────
直销(销售模式) 1841.45亿 100.00 601.94亿 100.00 32.6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炭采掘业(行业) 820.67亿 96.85 285.33亿 95.50 34.77
其他(行业) 21.60亿 2.55 10.78亿 3.61 49.92
铁路运输业(行业) 5.10亿 0.60 2.66亿 0.89 52.13
─────────────────────────────────────────────────
自产煤:原选煤(产品) 350.49亿 41.36 196.44亿 65.75 56.05
贸易煤(产品) 317.12亿 37.42 3.38亿 1.13 1.07
自产煤:洗煤(产品) 153.05亿 18.06 85.50亿 28.62 55.86
其他业务(产品) 21.60亿 2.55 10.78亿 3.61 49.92
运输业务(产品) 5.10亿 0.60 2.66亿 0.89 52.13
─────────────────────────────────────────────────
销售与运输(业务) 862.68亿 101.81 9.77亿 3.27 1.13
神府矿区(业务) 194.46亿 22.95 114.48亿 38.32 58.87
榆神矿区(业务) 100.52亿 11.86 65.84亿 22.04 65.49
黄陵矿区(业务) 91.11亿 10.75 60.27亿 20.17 66.15
彬长矿区(业务) 66.57亿 7.86 28.36亿 9.49 42.60
物资供应(业务) 38.51亿 4.55 2.11亿 0.71 5.49
渭北矿区(业务) 20.39亿 2.41 25.25亿 8.45 123.83
煤层气综合开发与利用(业务) 8.16亿 0.96 1.52亿 0.51 18.60
控股主体(业务) 1286.22万 0.02 94.46万 0.00 7.34
分部间抵销(业务) -535.16亿 -63.16 -8.83亿 -2.96 1.6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炭采掘业(行业) 1650.16亿 96.57 624.62亿 96.56 37.85
其他(行业) 49.85亿 2.92 18.33亿 2.83 36.77
铁路运输业(行业) 8.71亿 0.51 3.89亿 0.60 44.67
─────────────────────────────────────────────────
自产煤:原选煤(产品) 718.32亿 42.04 433.30亿 66.99 60.32
贸易煤(产品) 614.04亿 35.94 7.93亿 1.23 1.29
自产煤:洗煤(产品) 317.80亿 18.60 183.39亿 28.35 57.71
其他(产品) 49.85亿 2.92 18.33亿 2.83 36.77
运输(产品) 8.71亿 0.51 3.89亿 0.60 44.67
─────────────────────────────────────────────────
西北地区(地区) 731.81亿 42.83 273.17亿 42.23 37.33
华中地区(地区) 385.79亿 22.58 142.35亿 22.01 36.90
华东地区(地区) 244.73亿 14.32 91.62亿 14.16 37.44
华北地区(地区) 175.24亿 10.26 74.58亿 11.53 42.56
西南地区(地区) 153.41亿 8.98 55.16亿 8.53 35.96
东北地区(地区) 9.67亿 0.57 6.36亿 0.98 65.76
华南地区(地区) 8.07亿 0.47 3.61亿 0.56 44.67
─────────────────────────────────────────────────
直销(销售模式) 1708.72亿 100.00 646.84亿 100.00 37.8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与运输(产品) 907.23亿 100.07 12.22亿 3.64 1.35
神府矿区(产品) 211.04亿 23.28 150.52亿 44.85 71.32
榆神矿区(产品) 120.66亿 13.31 71.97亿 21.44 59.65
黄陵矿区(产品) 84.35亿 9.30 56.57亿 16.86 67.07
彬长矿区(产品) 72.19亿 7.96 32.34亿 9.63 44.80
物资供应(产品) 50.12亿 5.53 2.39亿 0.71 4.77
渭北矿区(产品) 24.72亿 2.73 9.19亿 2.74 37.17
煤层气综合开发与利用(产品) 7.37亿 0.81 1.27亿 0.38 17.24
控股主体(产品) 2.05亿 0.23 133.50万 0.00 0.65
合伙企业(产品) 12.39万 0.00 --- --- ---
分部间抵销(产品) -573.12亿 -63.21 -8519.32万 -0.25 0.1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37.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2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377120.53│ 29.2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91.6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916463.84│ 37.8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对市场下行,煤价波动异常,供需放缓等不利影响,公司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应对困难挑战
,全面履行上市公司职责使命,服务能源安全保供大局,紧紧围绕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和生产经营目标,深入
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加强经营管理,强化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生产运营保持平稳有序,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创出历史纪录,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行业影响力与社会
美誉度持续上升,开创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1、坚持党建领航、凝心聚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四个革命、一个
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地,健全完善党委会议
事规则、“党建入章程”决策制度,高质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从严治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扎实深入,
不断深化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坚持稳增保供、提质增效,效率效益实现聚合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践行“能源供应压舱石”的职责使命,持续优化生产布局,科学释放优质产能,煤
炭产量17,048.46万吨,同比增长4.13%,煤炭销量25,843.08万吨,同比增长9.13%,煤炭产量、销量再创历
史新高。深化煤电联营,电力机组稳发多发,持续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累计发电量376.15亿千瓦时,售
电量351.26亿千瓦时。
3、坚持强基固本、精益求精,安全环保基础更加牢固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环保责任,筑牢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线,持续提升
应急救援能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煤矿安全生产周期创历史最好水平。2024年,公司20对煤
矿被评为国家级高产高效矿井。获批建设国家矿监局重点实验室,通过国际研讨与论坛,向20多个国家分享
陕煤矿山安全管理经验。公司坚定实施双碳战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治理修复,煤矸石小流
域治理研究项目被列为生态环境部试点。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省级(含)以上绿色矿山入库率达到75%
,黄陵、陕北矿区实现绿色矿山全覆盖。
4、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动能培育持续向新向优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
引领发展”的理念,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智慧赋能,数智化效能加速显现,智能化产能、生产
辅助系统已基本实现全覆盖,黄陵矿业、彬长矿业建成“智慧矿区”,数智建设引领全省、示范全国。完成
薄煤层无人化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引领薄煤层无人开采新技术;“2-3米煤层千万吨450米智能化综采
工作面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行业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和行
业典范。
5、坚持价值创造、降本增效,运营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成本管控,积极推进大成本管控体系,公司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289.92元/吨,较
同期降低6.67元/吨,降幅2.25%;延伸煤炭主业产业链,构建“煤电一体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成功收购
陕煤电力集团火电资产,有效减少关联交易,增厚公司业绩,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强化市值管理,发挥平
台作用,公司市值突破历史新高,位列煤炭行业A股上市公司第二,蝉联地方煤炭企业和陕西省上市企业首
位,公司连续6年荣获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评价A级,行业竞争力得到持续增强。
6、坚持治理现代、深化改革,一流企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报告期内,聚焦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修订“三会一层”议事规则,规
范“三会”管理制度,完善决策事项清单,不断提高合规决策水平。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公司成功被陕西省
国资委列入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创建名单。发挥标杆中心作用,积极开展公司对标提升行动,发布行业对
标蓝皮书和优秀标杆案例,进一步提高对标创标效果。2024年度公司入选煤炭行业标杆9个,其中标杆煤矿2
个,标杆案例7个,占行业标杆总数13%。神南产业公司《以打造一流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商为目标的企业高端
化升级管理》获评第三十一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保持了行业示范领军地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延伸煤炭主业产业链
,打造煤电联营一体化,收购陕煤电力集团火电资产,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中长期合同框架内容更趋完
善,煤炭整体供应稳中有增,需求基本持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和进口量均创历史新
高,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四省(区)原煤产
量合计占比81.7%,蒙陕地区新增产量合计超过1.6亿吨,有效的弥补了山西减产带来的供给缺口;全年煤炭
进口量5.4亿吨,同比增长14.4%。全年煤炭价格重心有所下移,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2024年,全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4,1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火电发电量63,4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
5%,占全国发电量的67.4%。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442小时,同比减少157小
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400小时,同比减少76小时(煤电平均利用小时为4,628小时,同比减
少62小时)。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于2008年12月成立,于2014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
生产服务等业务,煤炭产品主要用于电力、化工及冶金等行业。公司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区域
优势、政策优势和专业化管理优势,现管理全资子公司8家,控参股公司20家,煤矿21处、分别位于陕北、
关中、彬黄地区、97%以上的煤炭资源位于优质采煤区。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构建“煤电一体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提升核心资产证券化和市值管理水平,成
功收购陕煤电力集团火电资产,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陕煤电力集团主要业务为火力发电,控股燃煤发电机
组总装机容量19620MW,其中在运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300MW,在建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1320MW
,现管理控股电厂10家,其中运营电厂7家,在建电厂3家,机组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省份
。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公司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异、赋存条件好,自然灾害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
有煤炭储量179.31亿吨、可开采储量102.46亿吨,可开采年限70年以上,公司的煤炭资源储量位于中国煤炭
上市公司前列。97%以上的煤炭资源位于陕北矿区(神府、榆横)、彬黄(彬长、黄陵)等优质采煤区,特
别是陕北地区煤炭赋存条件好,埋藏浅,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矿井均为大型现代化矿井,开采成本低,生产
成本优势明显。产煤区90%以上的煤炭储量属于优质煤,煤质优良,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发热
量的优质动力煤、气化煤和理想的化工用煤。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二是产能优势:公司煤炭产能分布合理、发展可期。报告期内,公司核定产能1.62亿吨,公司所属矿井
中,95%以上产能均位于国家“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神东基地、陕北基地、黄陇基地。目前
陕北矿区红柳林、张家峁、柠条塔、小保当一号、二号五对千万吨级矿井,陕北矿区千万吨矿井规模将集群
化,产能优势将更加明显。2024年,加大优质煤炭资源获取力度,紧跟榆神三期、四期矿区规划审批进展,
加快推进小壕兔一号和西部勘探区相关井田批复进度,超前谋划陕北优质煤炭资源前期工作。
三是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来看,公司主力矿井位于陕西榆林,与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共同组成
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公司围绕“六线四区域”,即:沿包西线巩固省内电
及省内化工用煤市场;沿蒙冀线、瓦日线,形成非电煤市场的主导优势;沿浩吉铁路做大“两湖一江”市场
,形成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市场主导优势;沿襄渝、宝成线扩大西南市场,立足重庆、辐射云贵川。最终实
现沿长江向上辐射宜宾,向下与海进江无缝对接,公司的产品将全面覆盖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等中国经济
最发达的区域,形成“沿海看国能、中部看陕煤”战略格局。
四是煤电联营优势:公司拥有规模可观、高效运营的煤炭、发电业务,高效连接“两湖一江”资源供应
与长江经济带能源需求,形成了煤电一体化联营发展,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彬长矿业成功
实现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CFB机组投产发电;黄陵矿业二期2×1000MW电厂全面进入主体建设,三期2×10
00MW项目取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
五是品牌优势:公司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通过“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对煤炭品牌进行
精准定位,找准市场坐标,品牌经营赢得市场认可,创造品牌效应,已经成功打造黄灵1号、彬长、红柳林
、柠条塔、张家峁、建庄等优质煤炭品牌,“柠化一号”化工煤品牌价值达到149.1亿元。
六是科技优势: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整合内外科技资源,形成以资金、平台、人才、技术
、机制五大核心要素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挂牌国家“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和“煤矿安全智能
开采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深部开采工程实验,承担国家“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和瓦斯复合灾害综合治理工
程试验”重大项目,为破解深部资源开采难题探索实践,《千万吨级超长距离绿色高效管道输煤关键技术及
工程应用》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科技创新的第一驱动力释放明显。
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体系和内控体系。通过强化过
程控制,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公司的管理团队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管理经验,长期专注于能源行业,
致力于为股东创造价值。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产量与销量、发电量与售电量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煤炭产量17,048.46万吨,同比增加676.04万吨,增幅4.13%;实现煤炭销量25,843
.08万吨,同比增加2,163.00万吨,增幅9.13%。
报告期内,公司总发电量376.1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41%;总售电量351.2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37%
。
(2)、售价与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煤炭售价为561.30元/吨,同比下降52.13元/吨,降幅8.50%。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289.
92元/吨,同比下降6.67元/吨,降幅2.25%,其中:材料费减少1.24元/吨,降幅5.56%;维护及修理费增加3.
31元/吨,增幅27.58%;相关税费减少8.70元/吨,降幅12.65%等。
报告期内电力业务,公司电力售价399.23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0.30元/兆瓦时,降幅4.84%。
发电完全成本341.4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3.47元/兆瓦时,降幅3.80%。其中:燃煤成本233.33元/兆
瓦时,同比下降11.32元/兆瓦时,降幅4.63%;财务费用10.2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41元/兆瓦时,降幅19
.04%;修理费6.70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83元/兆瓦时,降幅29.70%;相关税金4.17元/兆瓦时,同比下降0
.27元/兆瓦时,降幅6.08%。
(3)、收入与利润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同比增加26.73亿元,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438.36亿
元,同比减少11.64亿元,降幅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60亿元,同比减少7.40亿元,降幅
3.21%;基本每股收益2.31元,同比减少0.07元,降幅3.21%。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
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煤炭行业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将持续拉动能源需求,煤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尽管面临着
可再生能源、低碳发展和环保要求的多重挑战,在可预见的未来市场中依旧扮演着关键角色。预计电力和化
工用煤是煤炭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煤炭产量预计总体保持稳定。进口煤价格优势缩小,进口煤量或小幅减
少。总体来看,2025年煤炭市场供需向平衡偏宽松方向发展,市场煤占比增加,煤炭市场价格中枢或小幅下
降,稳定在合理区间。受季节性波动、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
。
电力行业来看,综合考虑我国目前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等因素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结果,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
,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预计2025年底煤电占总装机比重将降至三分之一。综合考虑电力消费需求
增长、电源投产等情况,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构建“煤电一体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以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
业”为目标,坚持“创新、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利用,坚持创新驱
动、数智转型,依托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区域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销售优势,通过“提质增效、
合规经营、数智转型、和谐发展”的工作方向,争做三个标杆、营造一个氛围(争做综合管理标杆、改革创
新标杆、安全绿色标杆、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奋力创建行业示范、全国领先、世界一流能源上市
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公司高质量收官“十四五”,高起点谋划“十五五”之年,更是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厚植发展
优势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国企高质量发展主线,深
耕“四种经营理念”,以“打造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为目标,积极争取资源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强化管
理深挖内部潜力,持续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动力,进一步做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创建行业示范
、全国领先、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
一是强化战略规划引领,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结合国家、行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导向,强化战略规划的
前瞻性与系统性,超前谋划公司“十五五”战略规划,推进煤炭电力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全力争取以获取资源开发建设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提高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全面树牢安全生产理念,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法律
意识,构筑安全生产防线,提高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和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生
产安全事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安全保障。
三是加大经营管控力度,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坚持牢固树立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的思想,降本
提效,加快落地大成本分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高效的科学降本;优化公司管控体系,构建管理规范、流程
科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管控体系和决策体系;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科学实施资本运作,不断提高
公司资产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陕西煤业价值创造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值水平。
四是坚持系统防控,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持续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推动风险管控向事前防范转变,确
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提高合规管理水平,健全完善法律合规、审计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重大经营事项的
合规性审查,严格履行合规信息披露,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五是发挥科技创新效能,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公司
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强自
主研发力度,充分发挥技术关键变量作用,以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革新打破成本“天花板”,实现产能效益
新突破。
六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底色。全面贯彻“双碳”“双控”目标要求,坚持走绿色低碳
、节能高效的发展道路。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全面强化环境治理恢复和生态修复。依托陕西省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大数据平台,积极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为公司建设绿色清洁能源基地提供坚强支撑。
以上经营目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受到行业形势、潜在风险及假设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目标有重大
差异,因此本报告内披露的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知悉并对此保持足够的风
险意识。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
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此外,能源领域的改革创新将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产生较大影响。公
司将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研判,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管理效能,积极应对宏观经济
风险给公司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
2、市场风险。公司作为动力煤生产企业,煤价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盈利水平。优质产能逐步释放
对于供给端的影响,经济景气程度对于需求端的影响以及水力发电、极端天气等因素都将对煤炭价格造成波
动。公司将提高煤炭市场预判精准度,严格履行长协合同,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创新营销模
式等措施抵御市场风险。
3、产业政策变动风险。公司经营活动受到国家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
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化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客观上会影响公司产业布
局及新建扩建项目的核准、运营与管理模式的变革等。公司将加强对国家最新产业政策及行业法规的研究,
强化政策协同,抢抓资源接续政策窗口期,推动资源接续、增储增产、煤矿建设、证照办理和产能核增,提
高自主可控能力。
4、环境保护风险。国家环保政策趋严,全社会对环保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公司面临更为严格的环保
约束。我国向世界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对公司煤炭业务的经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公
司将严格执行国家各项环保政策。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扎实推进煤炭
清洁高效利用。
5、安全生产风险。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热害等灾害威胁将日益严重。公
司作为煤炭开采企业,将牢牢坚守“红线”意识,通过持续深化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深化“安全互
检、双向考核”现场检查,全面排查治理煤矿重大灾害和隐患,狠抓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落实。
6、成本上升风险。受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运输价格调整、安全生产投入和环保投入的持续增加以及国
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生产、销售成本存在上升风险。公司着力构建大成本分级管理体系
,实现安全高效的科学降本。通过推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与科技创新实现减人提效。
7、投资风险。生态环保约束趋紧,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倒逼深度节能和清洁低碳化发展,新能源迎来超
常规、跨越式发展,投资力度和规模持续加大。市场和政策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
。为应对投资风险,公司将加强项目前期质量管理,严把项目投资决策,突出对重大项目的风险管控,持续
抓好投资计划,扩大有效投资,合理把控项目投资节奏,加强投资计划执行的调研与监督,积极、有序、规
范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升投资效率效益。
8、合规风险。公司资产规模大、风险辨识和防范难度大,可能引发合同法律纠纷及监管处罚等事件。
为应对合规风险,公司将不断优化法律合规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严管过程、防范风险,加强对重大经营事项
的合规性审查,严格履行合规信息披露,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高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五)其他
资本开支和投融资计划
2024年资本开支总额为52.27亿元,主要用于:长安益阳电力三期(2×1000MW)扩建项目28.18亿元,
黄陵店头电厂二期2×1000MW发电项目6.43亿元,陕煤石门2×66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4.23亿元,陕煤汨
罗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建设项目1.66亿元,陕煤信阳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工程项目0.77亿元
,小保当风井及选煤厂项目3.9亿元,彬长胡家河二号、李家沟风井项目4.57亿元,彬长胡家河孟村煤矿铁
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0.22亿元,黄陵矿业三号风井项目1.18亿元,红柳林三号风井项目0.71亿元,柠条塔矿
井选煤厂智能化建设项目0.42亿元等。
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135.59亿元,其中:黄陵店头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28亿元,主厂
房完成80%,烟囱、间冷塔完成85%,#1、#2机组安装完成70%、50%;陕煤信阳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
工程项目23亿元,#1锅炉本体安装完成30%,#2锅炉本体安装完成10%,主厂房上部结构施工完成,烟囱外筒
完成80%,冷却塔筒身完成60%;长安益阳发电2×100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20.10亿元,#5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