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642 申能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1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力、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勘探开发、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燃料贸易等多种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电业务(行业) 134.28亿 45.33 20.91亿 36.00 15.57
气电业务(行业) 59.67亿 20.15 7.75亿 13.34 12.98
油气管输业务(行业) 33.81亿 11.41 8.32亿 14.33 24.61
煤炭销售(行业) 28.36亿 9.58 8754.12万 1.51 3.09
风电业务(行业) 27.97亿 9.44 14.84亿 25.55 53.04
光伏发电业务(行业) 11.29亿 3.81 5.06亿 8.72 44.86
其他业务(行业) 8137.77万 0.27 3228.95万 0.56 39.68
─────────────────────────────────────────────────
煤电业务(产品) 134.28亿 45.33 20.91亿 36.00 15.57
气电业务(产品) 59.67亿 20.15 7.75亿 13.34 12.98
油气管输业务(产品) 33.81亿 11.41 8.32亿 14.33 24.61
煤炭销售(产品) 28.36亿 9.58 8754.12万 1.51 3.09
风电业务(产品) 27.97亿 9.44 14.84亿 25.55 53.04
光伏发电业务(产品) 11.29亿 3.81 5.06亿 8.72 44.86
其他业务(产品) 8137.77万 0.27 3228.95万 0.56 39.68
─────────────────────────────────────────────────
华东地区(地区) 261.71亿 88.36 46.16亿 79.48 17.64
西北地区(地区) 21.16亿 7.15 6.04亿 10.41 28.56
华中地区(地区) 5.31亿 1.79 2.48亿 4.27 46.72
华北地区(地区) 4.60亿 1.55 2.00亿 3.44 43.42
西南地区(地区) 1.86亿 0.63 7167.63万 1.23 38.54
其他业务(地区) 8137.77万 0.27 3228.95万 0.56 39.68
华南地区(地区) 7070.60万 0.24 3400.09万 0.59 48.09
东北地区(地区) 354.47万 0.01 156.96万 0.03 44.2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电业务(行业) 62.30亿 45.54 9.05亿 33.98 14.52
气电业务(行业) 23.93亿 17.49 3.53亿 13.25 14.75
油气管输业务(行业) 17.48亿 12.78 3.74亿 14.03 21.38
风电业务(行业) 14.24亿 10.41 7.73亿 29.01 54.24
煤炭销售(行业) 13.35亿 9.76 4005.17万 1.50 3.00
光伏发电业务(行业) 5.33亿 3.89 2.17亿 8.14 40.69
其他业务(行业) 1708.19万 0.12 226.44万 0.09 13.26
─────────────────────────────────────────────────
华东地区(地区) 119.58亿 87.42 20.26亿 76.10 16.95
西北地区(地区) 11.01亿 8.05 3.58亿 13.44 32.51
华中地区(地区) 2.55亿 1.86 1.22亿 4.58 47.91
华北地区(地区) 2.23亿 1.63 9722.13万 3.65 43.69
西南地区(地区) 9278.02万 0.68 3811.73万 1.43 41.08
华南地区(地区) 3192.42万 0.23 1746.64万 0.66 54.71
其他业务(地区) 1708.19万 0.12 226.44万 0.09 13.26
东北地区(地区) 175.33万 0.01 134.05万 0.05 76.4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电业务(行业) 130.91亿 44.92 13.98亿 25.98 10.68
气电业务(行业) 59.18亿 20.31 7.59亿 14.11 12.83
煤炭销售(行业) 30.13亿 10.34 7237.01万 1.35 2.40
油气管输业务(行业) 28.20亿 9.68 7.80亿 14.49 27.65
风电业务(行业) 27.02亿 9.27 14.01亿 26.04 51.86
光伏发电业务(行业) 9.37亿 3.22 4.49亿 8.34 47.91
其他业务(行业) 6.60亿 2.27 5.21亿 9.68 78.90
─────────────────────────────────────────────────
煤电业务(产品) 130.91亿 44.92 13.98亿 25.98 10.68
气电业务(产品) 59.18亿 20.31 7.59亿 14.11 12.83
煤炭销售(产品) 30.13亿 10.34 7237.01万 1.35 2.40
油气管输业务(产品) 28.20亿 9.68 7.80亿 14.49 27.65
风电业务(产品) 27.02亿 9.27 14.01亿 26.04 51.86
光伏发电业务(产品) 9.37亿 3.22 4.49亿 8.34 47.91
其他业务(产品) 6.60亿 2.27 5.21亿 9.68 78.90
─────────────────────────────────────────────────
华东地区(地区) 248.64亿 85.32 36.46亿 67.77 14.66
西北地区(地区) 23.97亿 8.22 6.18亿 11.49 25.80
其他业务(地区) 6.60亿 2.27 5.21亿 9.68 78.90
华北地区(地区) 4.72亿 1.62 2.38亿 4.42 50.42
华中地区(地区) 4.57亿 1.57 2.29亿 4.26 50.15
西南地区(地区) 2.24亿 0.77 1.10亿 2.05 49.21
华南地区(地区) 6715.90万 0.23 1718.24万 0.32 25.5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电业务(行业) 61.72亿 44.39 3.64亿 16.39 5.90
气电业务(行业) 25.47亿 18.32 3.55亿 15.96 13.92
煤炭销售(行业) 17.33亿 12.46 3233.11万 1.46 1.87
风电业务(行业) 14.72亿 10.59 8.36亿 37.64 56.80
油气管输业务(行业) 12.63亿 9.09 2.69亿 12.11 21.29
光伏发电业务(行业) 4.41亿 3.17 2.33亿 10.47 52.74
其他(补充)(行业) 2.75亿 1.98 1.33亿 5.97 48.29
─────────────────────────────────────────────────
华东地区(地区) 117.97亿 84.86 --- --- ---
西北地区(地区) 12.06亿 8.68 --- --- ---
其他(补充)(地区) 2.75亿 1.98 --- --- ---
华北地区(地区) 2.54亿 1.83 --- --- ---
华中地区(地区) 2.43亿 1.74 --- --- ---
西南地区(地区) 1.08亿 0.78 --- --- ---
华南地区(地区) 1915.90万 0.14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41.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6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1311668.33│ 44.28│
│上海燃气有限公司 │ 289409.02│ 9.77│
│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286656.69│ 9.6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270064.49│ 9.1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260838.31│ 8.81│
│合计 │ 2418636.83│ 81.6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7.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2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875192.36│ 45.2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公司积极把握经济回升向好、电力需求增长、煤价下行等有利形势,争电量、稳电价,优管理、降成本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6.19亿元、净利润39.4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新能源规模化、基地化开发取得进展
海南CZ2项目实现首批风机并网。攻坚克难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有力克服台风频发、海况复杂、施工窗
口期短等多重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各重大工程节点,并于2025年3月实现全容量并网。新疆大基地项目实
现突破。公司加速推进项目开发,成功取得新疆塔城335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指标,另有140万千瓦风
电项目正在推进备案。市内海上风电项目取得重要进展。2025年1月成功获得临港1#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指标
;市内深远海前期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公司新能源由以收购为主的“小、散、远”粗放发展,实现了向大基地、规模
化开发转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绿色低碳发展步伐加快。新能源发展提质提速,自主开发能力显著提升,全年新能源装机突破600万千
瓦,装机占比稳步提升。“光伏+”应用场景、业务布局和规模不断扩大。探索“电-碳-金融”综合能源服
务新模式,推动构建横沙“零碳岛”多能互补能源体系。扎实开展综合储能示范电站前期工作。火电清洁转
型稳步推进,外三发电8号机组实现20%深度调峰能力,CCUS示范项目成功完成运行试验,持续加强“135”
机组能耗管理,积极开展电厂生物质掺烧及开拓生物质资源供应渠道。
油气勘探工作稳步推进。恩平完成两区块首井钻探工作,均有油气发现,确认了勘探潜力,对区块后续
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平湖保持平稳生产,全年累计代输西湖气近4亿立方,加快向“多功能”平台
转型。柯坪审慎制定了下一步勘探计划。
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持续强化战略引领,发布“绿色电力先锋企业”内涵及目标举措,引领公司绿色
低碳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对标一流工作方案,确定对标内容和推进节奏。完成申能系统首次生产标准化制
度编制及发布,标准化建设走深走实。稳步推进集采工作,集采平台上线试运行。发布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
路径,赋能业务发展。持续优化体制机制,重塑新能源投资模式和管理架构。持续加强风险防范,优化燃料
管理风控体系,持续推进新能源国补纳规和回收,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健全机制、提升管理、防范风险。
4、国企党建实效进一步提升
扎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巡视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巡察整改完成阶段性任务。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
育,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引导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持续加强干部人才工作,深化落实轮岗锻炼、职业“
三通道”建设,开展多个层次的公开竞聘,促进青年骨干快速成长。推动宣传工作进阶增效,申能品牌形象
进一步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作为能源项目开发主体,公司提供电力、石油
、天然气项目的勘探开发、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燃料贸易等多种服务。公司业务立足上
海市及长三角地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号召,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上海市
内及全国其他地区例如安徽、宁夏、青海、新疆、内蒙等多地逐步有新能源项目落地和建成,同时开展用户
侧分布式发电、新型储能等综合能源业务。公司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机组作为当地重要的能源保障供应主
体之一,坚守保供职责,为上海、安徽、宁夏等地区提供电力、热力支撑。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电力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投资建成的电力项目广泛分布于煤电、气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
。燃煤发电均为大功率的高效先进机组,其中外高桥三发电的2台100万千瓦级机组及外高桥二发电的2台90
万千瓦级的发电机组煤耗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平山二期”135万千瓦机组相关参数指标达到全球领先
水平,成为燃煤发电行业新标杆。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在风电、光伏发电
等清洁能源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末,公司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612.
96万千瓦,占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34.1%。
油气业务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负责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勘探、开采及销售,所开采
的天然气是现阶段上海市天然气气源组成部分之一。公司投资的天然气管网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上
海地区唯一的天然气高压主干管网系统。公司深化与相关央企之间合作,不断推进公司油气产业后续业务拓
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势
公司是以电力、油气为主业的综合性能源供应商,独特的产业结构有效平滑单个行业波动对公司业绩的
影响,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公司电力结构多元化,投资建成的电力项目分布于煤电、
气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电力供应占上海地区约三分之一,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
30%;公司投资经营本市天然气高压主干网输气管网,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下属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
公司负责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公司通过控股、参股方式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分散产业结
构风险。
2、高参数、低能耗的机组性能优势
公司投资建成的发电机组大多是60万千瓦以上、高参数低能耗的大型发电机组,技术指标、节能环保指
标等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外高桥三发电两台100万千瓦机组和外高桥二发电两台90万千瓦机组技术优势突出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平山二期”135万千瓦国家示范工程项目,相关参数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临
港燃机、崇明发电、奉贤热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气耗低、效率高,对提高电网调峰能力、优化城市电
源结构、增强电网安全运行及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3、科技创新优势
公司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利用自身技术和创新优势,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通过科技项目和技改项目的研发实施,有力
推动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公司通过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研发的投入,努
力探索和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能源科技技术,为所属企业持续探索提高效率和清洁排放提供了有
力支撑。
4、管理与人才优势
公司以“高效清洁发展先锋企业”为目标,始终坚持“锐意开拓、稳健运作”的经营理念。公司拥有完
善、规范的运作与管理架构,内控制度健全,并不断创新管理思想,提升管理水平。公司落实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人才挖掘、培养和选任,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优良、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人才队伍,为公
司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19亿元,同比增加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4亿元,同
比增加14.04%;基本每股收益0.803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3%。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布篇之
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复杂性不断加大,给能源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董事会将继续发挥科学决策作
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领公司深入研判形势,积极做好应对准备,攻坚克难,着力破除发展中碰到的难
题和瓶颈,不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公司发展战略
锚定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坚持绿色、清洁、低碳、高效的发展方向,引领产业技术和模式创新,提
高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提升资产质量和企业价值,实现绿色发展。
以践行社会责任、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使命,以电气并举、产融结合为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专业化、
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掌握一流的技术、打造一流的管理、实现一流的业绩、培育一流的队伍。力争到2030
年,成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绿色电力先锋企业”。
(三)经营计划
1、董事会战略引领实现新成效
以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好董事会把握大局、引领方向、科学决策作用。
持续加强董事会成员自身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根据相关监管要求,修订《
公司章程》,推进公司董事会建设与监事会改革,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更好地发挥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及各专业委员会在公司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审计委员会的事前监督
职责,定期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确保独立董事高效履职。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力度,维护股东利益。加强市值管理,进一步拓展资本市场价
值推介的方式和途径,不断提振公司市值表现。
多角度开拓资本运作创新手段,推进多种方式筹融资,满足公司发展资金需求,不断优化公司资产负债
结构。
2、在安全生产上实现新跃升
坚守能源保供使命,把安全发展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风险防控。积极应对外部不
确定性因素增加、极端天气频发等不利因素,强化安全投入,优化运营管理,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平稳。
着力防非停,专项整治、补齐短板,切实提升设备可靠性。重拳治违章,对于人为的责任事故坚决“提
级管理、顶格处理”。聚焦机制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化完善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安全管理数
字化转型,巩固安全风险“四色管理”模式,加强外委单位安全治理,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夯实安全生产根
基。
3、在绿色转型上实现新跃升
重点突破新能源业务。全力推进海南、新疆、市内深远海及海上光伏等大基地项目,积极争取参与“蒙
电入沪”电源基地开发,进一步优化投资策略和建设节奏,做好造价控制,打造精品示范项目,树立申能品
牌形象。持续争取大基地后续项目资源。加快其他推进在建及已批复项目,确保新能源新增装机、公司总装
机及新能源装机占比等指标取得突破。积极争取其他优质资源,夯实项目储备库,厚植发展后劲。
转型发展煤电业务。结合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煤电功能定位,平衡好低碳转型、成本可控、安全高效等要
求,深化存量机组运营模式研究,在增强灵活性与调节能力、生物质掺烧、CCUS等领域积极探索,推动市内
清洁高效煤电示范机组落地,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求。
前瞻布局新型能源业务。密切关注技术迭代和市场转型动态,结合上海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能源绿
色转型要求,积极探索新型储能、绿色氢氨醇、综合能源服务、生物质燃料等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新质生
产力,抢占新赛道。探索虚拟电厂、微电网等领域,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加快绿色氢基燃料研究论证,探索
氢电融合解决方案;积极拓展生物质供应渠道、开拓上游资源,探索建立绿色燃料基地及产业链。持续优化
完善综合能源服务,打造源网荷储、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服务新标杆。
油气业务力争突破。积极推进恩平区块勘探,做好两区块首井钻后分析,系统总结勘探经验,确保井位
部署更加科学,力争勘探突破。有序推进平湖、柯坪相关工作,为公司油气业务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4、在提质增效上实现新跃升
强化市场意识,构建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电力市场,增强市场意识、强化市场思维,探索高效的市场
运营管理体系,建立运行、营销、燃料等协同创效机制,在技术、成本、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升,在市场预测
、竞争策略、运营管理等方面积极应对,增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经营质效。加强机组能耗管控,持续加强
传统火电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推进运行性能优化,加强经济煤掺烧,持续降低煤耗指标,提升机组运行的
经济性。打好新能源提质增效攻坚战,做好存量增效,降低运营成本,加强政策与市场研究,因地制宜制定
营销策略,提升项目运营效益;坚持增量做优,优化投资模型,积极争取优质项目资源,深化项目论证、工
程设计、施工组织,全力做好造价控制,打造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为项目高质量运营打好基础。
强化成本意识,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聚焦重点降成本,妥善处理好长协和现货倒挂的矛盾,灵活做
好年度长协兑现及供应商关系维护,抓好燃料全流程精益化管控,切实降低综合成本。精益运营降成本,坚
持标准化、精细化、集约化运营管理,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拓宽融资渠道,持续做好融资降本。公司高速发展面临大量资金需求,研究各类融资举措,进一步拓宽
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确保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平稳。
5、在企业管理上实现新跃升
持续强化战略引领。谋划好“十五五”发展,做好“十四五”回顾和总结,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
验继续延续下去、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系统企业主动融入公司绿色低碳发展大局,增
强贯彻落实公司战略的自觉性、主动性。
持续推进管理标准化、集约化、数字化。严格执行、持续优化生产标准化制度,推动生产管理实质性提
升;推进管理标准化工作,促进业务流程优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稳步推进集采工作,拓展集采业务范围
和功能,提升采招规范性和效益。深入实施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促进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以数
字化为支撑的管理变革,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管理机制优化。深化新能源“股份直投”和区域集约化管理。整合打造综合能源产业中心,积
极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下的新技术、新业态,加快推动储能、虚拟电厂、微网、综合能源服务
、氢氨醇、生物质燃料等多元化业务布局,推动公司综合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一司一策”考核
机制,加强薪酬与考核结果强链接。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巡视巡察整改成果运用,不断完善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
控,注重网络安全、环保、信访维稳等领域风险防范,确保企业发展平稳有序。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电力市场风险: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电力需求面临波动风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施和深
入,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将逐步增加,公司经营面临压力。
燃料供应方面:煤炭、天然气等市场价格波动震荡,局部、短时供应紧张,为传统能源企业经营带来了
一定影响。
环保政策风险:国家不断完善环保立法,加大环境污染处罚力度,发电行业面临更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
,燃煤发电受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和约束。
面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积极开展市场研究,努力构建并完善应对机制,统筹协调系统资源;依托公司行
业优势,抓住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调整机遇,加快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提高公司新能源机组规模及
效益;主动应对电力市场改革,努力提升市场有效份额,把握行业变革机遇;加强煤炭燃料采购管理,提升
议价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继续落实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探索节能环保创新技术,做好日常环保运营监
测,严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