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首开股份(600376)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376 首开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房地产开发及持有物业经营。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房地产行业(行业) 240.41亿 99.29 11.30亿 97.27 4.70 其他业务(行业) 1.72亿 0.71 3170.64万 2.73 18.45 ───────────────────────────────────────────────── 房产销售(产品) 231.87亿 95.76 10.57亿 91.05 4.56 酒店物业经营等(产品) 8.54亿 3.53 7220.58万 6.22 8.45 其他业务(产品) 1.72亿 0.71 3170.64万 2.73 18.45 ───────────────────────────────────────────────── 京外地区(地区) 165.69亿 68.43 8.14亿 70.11 4.91 北京地区(地区) 74.72亿 30.86 3.15亿 27.16 4.22 其他业务(地区) 1.72亿 0.71 3170.64万 2.73 18.4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房产销售 (产品) 82.96亿 94.37 7.42亿 88.97 8.94 酒店物业经营等(产品) 4.28亿 4.86 4029.62万 4.83 9.43 其他业务(产品) 6771.65万 0.77 5164.69万 6.20 76.27 ───────────────────────────────────────────────── 京外地区(地区) 63.85亿 72.63 5.57亿 66.88 8.73 北京地区(地区) 23.39亿 26.60 2.24亿 26.93 9.60 其他业务(地区) 6771.65万 0.77 5164.69万 6.20 76.2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房地产开发(行业) 474.89亿 99.43 53.47亿 97.43 11.26 其他业务(行业) 2.74亿 0.57 1.41亿 2.57 51.50 ───────────────────────────────────────────────── 房产销售(产品) 466.87亿 97.75 52.36亿 95.41 11.22 酒店物业经营等(产品) 8.02亿 1.68 1.11亿 2.02 13.81 其他业务(产品) 2.74亿 0.57 1.41亿 2.57 51.50 ───────────────────────────────────────────────── 京外地区(地区) 280.38亿 58.70 30.31亿 55.22 10.81 北京地区(地区) 194.51亿 40.72 23.16亿 42.21 11.91 其他业务(地区) 2.74亿 0.57 1.41亿 2.57 51.5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房产销售(产品) 188.51亿 97.16 20.00亿 90.15 10.61 酒店物业经营等(产品) 4.42亿 2.28 1.38亿 6.20 31.10 其他(补充)(产品) 1.08亿 0.56 8094.76万 3.65 74.63 ───────────────────────────────────────────────── 北京地区(地区) 136.07亿 70.13 14.69亿 66.24 10.80 京外地区(地区) 56.86亿 29.31 6.68亿 30.11 11.75 其他(补充)(地区) 1.08亿 0.56 8094.76万 3.65 74.6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4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1212.73│ 0.4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6.6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6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66712.33│ 26.6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外部形势 2024年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为中长期房地产政策指明了方向 ,同时“去库存”相关提法再次出现在重大会议中,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 “止跌回稳”,政策拐点到来,12月政治局会议定调2025年要“稳住楼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此基调 ,进一步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二)2024年市场回顾 1、商品房销售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9%。其中,新建住宅销售面积为8.1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14.1%;办公楼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9%。全国商品房销售 额为9.7万亿元,同比下降17.1%。其中,新建住宅销售额为8.5万亿元,同比下降17.6%;办公楼销售额同比 下降14.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3.6%。 2024年北京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1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85.7万平方米 ,下降4%;办公楼77.9万平方米,增长3%;商业营业用房65.3万平方米,增长26.1%。北京商品房销售额为3 577.0亿元,同比下降1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为3038.6亿元,同比下降20.2%。 2、百城(全国100个重点城市)住宅价格 2024年12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65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7%。从涨跌城市个数看,46个城 市环比上涨,41个城市环比下跌,13个城市持平。同比来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68% 。从市场表现来看,受部分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继续结构性微涨,12月新房 网签量保持增长。 2024年12月,北京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4557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7%;同比上涨1.31%,涨幅较去年 同期扩大0.62个百分点。 3、新开工面积和开发投资额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0.0万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住宅开发投资额为7.6万亿元, 同比下降10.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75.8%。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0%。其 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5.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0%。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73.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7%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1.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3.1%。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7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5.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4%。 2024年,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0.4万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住宅开发投资额为0.2万亿元, 同比下降9.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65.4%。北京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1286.9万平方米,同 比增长2.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62.3万平方米,增长6.6%;办公楼58.8万平方米,下降19.7%;商业营 业用房65.3万平方米,增长10.5%。北京房屋竣工面积165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8%。其中,住宅竣工面 积912.8万平方米,下降21.6%;办公楼82.2万平方米,下降50.6%;商业营业用房62.5万平方米,下降19.3% 。 4、房企到位资金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10.8万亿元,同比下降17.0%。国内贷款为1.5万亿元,同比下降6. 1%;占比为14.1%。自筹资金为3.8万亿元,同比下降11.6%;占比为35.1%。 定金及预收款为3.4万亿元,同比下降23.0%;占比为31.2%。个人按揭贷款为1.6万亿元,同比下降27.9 %,占比为14.5%。 2024年,北京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4518.6亿元,同比下降22.7%。其中,定金及预收款1782.2 亿元,下降37.4%;自筹资金1191.1亿元,下降2.2%;国内贷款612.1亿元,下降17.4%。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自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至今已历经3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中央及地方的房地 产调控政策不断优化,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回顾2024年,房地产政策延续宽松基调: 从政策导向看,9·26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房地产“止跌回稳”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持续用 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强调“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这给公司促 进销售去化、盘活滞重资产、破解生存发展困局提供了难得的政策契机。 从市场特征看,中高端改善类需求旺盛,产品更新迭代加速,开发商品牌信誉和产品质量成为影响客户 需求的关键因素;核心城市核心区位地块稀缺性凸显,头部央企强势补仓;经营和服务业务兴起,长租公寓 、代建、商业物业管理、城市更新等成为新赛道。这为公司改进产品服务、优化投资结构、完善业务布局提 供了有益参考。 从发展模式看,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求提高保障房供应占比,满足 刚需与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 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引导房企逐步形成适度杠杆比例、合理负债水平和正常周转速度的发展机制。这为公司 的未来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模式下,房企必须主动适应行业新变化,同时大力优化财务结构,创新拓展 融资,强化资金使用效率,平衡周转速度与杠杆比例。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公司所属行业为房地产行业,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城市更新等创新业务。具体可 以分解为以下几个业务板块: 1、房地产开发业务 本公司主业,也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至报告期末,公司拟售、在售主要项目(含自持)156个,总建 筑面积约4430万平方米,其中当期在建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除北京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及太原区域)外,公司在京外设立了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华 南、华中、川渝等7个大区,构建起首开股份的全国业务网络。 目前,公司京内主要项目74个,总规模约1660万平方米;京外片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主要城市为重心 ,深耕结合周边扩展的区域布局,主要项目82个,总建筑面积约2770万平方米。 报告期内,公司房产销售结算收入231.87亿元、结算成本221.30亿元。 2、物业经营 本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也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公司物业经营有序推进,服务水平快 速提升,租金收益得以实现增长。 公司结合近年来内外部新变化,不断优化落位,以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经营;同时密切关注市场,掌握 商业趋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招商策略,提升公司租金水平及出租率。各项目持续加大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 平台、主题活动,加强属地政府沟通及中介有效合作,多渠道进行推广。 不断深入挖掘客户,加大招商力度。 2024年公司全面梳理经营性资产,深入挖潜。全年物业租赁面积、酒店客房销售数量、物业经营管理收 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加强中介管理,建立商业顾问中介资源库。做好商业品牌资源管理。昌平LONG街南区商 业步行街出租率达90%、国家速滑馆接待游客50万人次。积极推进酒店经营,北京丽亭华苑酒店获“年度最 佳会议酒店”、北京宝辰饭店获“年度最佳商务酒店”、福州君澜温泉酒店获评“中国五星级温泉”酒店。 报告期末,公司实现物业租赁面积171万平米,物业管理面积265万平方米,酒店客房销售数量32万间· 天。报告期内,公司酒店物业经营等结算收入8.54亿元、结算成本7.82亿元。 3、城市更新、长租公寓、养老与文创等创新业务 在房地产行业中,受行业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加快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各项城 市更新业务已经成为发展风向标,对房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强化资源整合、培育新动能等方面 提出更高要求。 在“做城市复兴官”的发展理念下,近年来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做标杆、创模 式的站位,在城市更新产业细分领域,持续推进持有物业转型升级,盘活低效资产与存量土地,通过合资、 合作、入股的方式,构建盈利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多元主体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相继启动实施多个项 目。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完善长租公寓标准化体系,首开乐尚10家长租公寓整体出租率90%、收缴率100 %,保利首开乐尚N+公寓获“中国长租公寓优秀项目”,福州香悦店获“中国住房租赁项目优秀品牌”。昌 平首开LONG街入选“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首都文明街巷”。房山熙悦天街·熙悦荟获评2024北京城 市更新“最佳实践”。东城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获“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优秀 项目”。前门书香世业三期试营业。 首开寸草作为融合式养老代表,9家养老院整体入住率82%。 4、承接重点工程 主动践行首都国企责任担当,责无旁贷地服务于首都城市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宋庄小堡村项目、首开 通州万象汇、房山熙悦丽博、通州西集项目等重点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形象进度、投资额完成均提前实现“ 双落地”。重点代建项目进展顺利。首开通州万象汇开业3个月客流量突破390万人次,点亮北京副中心商业 新地标。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秉承首开地产多年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开发了以住宅为主,包括一批国家重 点项目在内的优质项目。作为具有国资背景并专注于房地产开发的领先企业,公司在诸多方面拥有行业领先 优势,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公司品牌 凭借首开集团及其前身几十年来在北京地区积累的房地产开发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践行“责任 地产”的企业理念和“首开地产”的品牌深入人心,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首开地产”的品牌,目前已经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已进入全国十七个省 市区的三十余城市,基本实现了全国化布局。公司优质品牌的建立,是消费者信心的保证,也是公司在激烈 的竞争中稳步壮大的保证。 (二)在北京区域具有综合优势 公司多年深耕北京,在区域内具有明显的资源整合优势;凭借着在北京市场的历史和地位,京内项目一 直是结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国有龙头房企,公司一贯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的主导思想。 公司成立至今始终以北京作为核心区域和业务根据地。三十年间,公司在北京开发建设了众多项目,对 本地的新房市场、存量资源情况有了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与各区主管部门互联互通,共同为地区繁荣发展做 出积极贡献;形成业务、品牌、规模的领先优势,并持续保持北京市场销售名列前茅;经过多年业务发展, 积累下一定量的优良经营性存量资产。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北京为中心、贯彻深耕北京的战略,不断巩固和扩大北京根据地优势。同时, 公司自身在区域内的整合优势,将有助于公司精准寻找新赛道、快速介入新业务;该优势将在城中村改造、 平急两用、城市更新等业务的扩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融资能力 凭借在市场上拥有良好信誉和多年来的顺利合作,公司与国内主要银行及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诚信、互 利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贷款利率稳定、额度充足,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并有效利用了多种渠道、多种类 融资工具。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融资统筹,与金融机构广泛接洽、主动沟通,保证各产品的顺利发行。 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保持最高的AAA级企业主体评级。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极其困难的一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公司在销售、资金、盈利、后续项目 拓展等方面困难重重。 一是销售业绩严重下滑。包括北京市场在内,公司签约金额同比逐年下降。项目从拿地到入市开发周期 与标杆企业相比有待提升。周转率下降导致公司去化周期延长,营销策略针对性、精准度有待提升。 二是资金链持续紧绷。因销售回款不及预期,资金回笼不畅。公司历史投资的大量商办、自持物业、棚 改等滞重资产严重占压资金。近两年新项目减少,融资资源不足。公司业绩下滑加剧融资压力,融资途径受 限。流动性方面承受的严峻压力不容忽视。 三是利润下滑态势严峻。为保现金流,公司被迫“以价换量”,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加大,叠加高地价项 目结利,毛利率大幅下滑,基本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且亏损项目增加。滞重资产产生的大量财务费用持续 侵蚀利润。公司控亏减亏任务艰巨。 四是业务规模逐渐收缩。当前,头部企业实力雄厚、优势尽显,公司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拿地大幅减 少,开复工面积明显下降。围绕房地产主业的多元转型成效不够,尚未形成对冲传统开发业务下滑的有效载 体。持有物业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一年来,面对多重风险交织的异常严峻形势和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困难,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员 工,认真落实决策部署,以销售去化为工作重心,以资金安全为底线,全力以赴打好生存保卫战,维持了生 产经营大局稳定,为公司转型升级、行稳致远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化盘活专项攻坚。主动应变、及时调整策略,通过住宅“以量定价”、商办“以客定价”,落实“一 项目一策”;对所有在售项目加强调度和监督预警,制定晾晒机制;对重点项目深入一线、专项督导;加大 “推荐销售”力度。修订营销管理制度,优化审批决策流程,分批研究审议234个营销方案。优化月度考核 ,强调回款贡献,激励直达基层。“南京首开桃园礼著府”6月开盘,住宅年底售罄,销售金额超18亿元; 成都臻礼著项目126套房源开盘当天售罄,认购4.5亿元。公司商办、车位加速去化。全年实现签约金额超40 0亿元,签约金额位列中指研究院“2024年全国房企销售排行榜”全口径24位、权益口径26位。销售面积在 北京市场排名第1。持续推进闲置、低效资产盘活。 资金安全统筹保障。细化资金铺排,提前预警缺口,制定刚兑预案,防范债务风险。做好资金集中管理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全面加强合作公司资金支付管理,实行总部职能部门联审联批;从严审批 财务资助,规范合作公司盈余资金分配。 融资渠道多方争取。积极响应“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共获授信93.33亿元(全 口径);推动持有型物业应融尽融,实现55.9亿元(全口径)经营性物业贷款及城市更新贷款投放;加大债 券融资力度,共完成186亿元债券接续。优化融资产品结构,高成本非标融资占比较年初显著下降;12月底 平均融资成本3.78%,较年初下降48个基点;公司合并范围内金融机构带息负债较年初降低约97亿元。公司 积极响应相关金融监管政策。报告期末,公司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4.40%,净负债率为192.4%, 现金短债比为1.03倍。 成本费用有效压降。强化成本全链条管控。加强造价单位集中管理,严控工程结算。升级拳头产品等典 型业态成本指标体系,提炼推广成功经验,50个项目完成170项控本增效,降本6.76亿元。成本管控获“北 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公司全年实现销售费用10.04亿元,管理费用10.38亿元,同比分别 下降21%、4%。完成供方年度评价定级;加强招采竞争比选,试点集采名录管理,降本效果比肩标杆;公司 获评“2024年央国资房企供应链管理创新案例单位”。 组织管理优化提升力度空前加大。秉承“对标市场、瘦身健体”的原则要求,探索构建精干高效的总部 管控体系,总结完善分类统一的二层级平台架构和高效适用的项目管控模式。紧锣密鼓、平稳有序完成总部 组织机构调整,压减3个机关部室,完成京内外19家二层级管理单位的整合重组,形成9个二层级大区平台和 1个商管平台。实现二层级管理平台的职能定位、部门设置、定岗定编、流程及管控模式标准化。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总体要求,并用历史最大篇幅介绍了房地产政策 举措,宏观层面也对房地产给予更大支持。报告中房地产相关内容重点提及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 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盘活 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好房子”等方面。 展望2025年,房地产政策宽松基调或将延续,下阶段政策有望继续围绕“促进需求”和“优化供给”展 开。 促进需求方面,预计将会继续加力推进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释放增量住房需求,核心 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继续优化。另外,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鼓励性政策或将在更多城市落地,带动市场活跃 度提升。 优化供给方面,重点或在于去库存政策的加快落地推进。预计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配套政策将继 续完善,加速推动土地“去库存”。此外,存量商品房收储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盘活商办用房转为租赁住 房的政策调整也是重要预期。 (二)公司发展战略 指导思想 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 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深化落实市委 四项要求为重点,以“向心·利民”为核心的“首开经验”为引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立足 新定位,紧紧围绕“结构优化、动力强化、效率提升”的战略重点,把握时代发展新机遇,遵循行业发展新 要求,拓展转型升级新路径,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战略重点 结构优化:优化城市区域布局,坚持立足首都,积极融入“五子”联动,加大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 ”及5个平原地区新城布局。深耕拓展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川渝等六大 核心区域;同时,优化建立良性互动的多元业务结构,统筹城市开发、更新改造、物业经营、资本增值等全 业务链条协调发展;优化资产财务结构,加快存货去化,增强再投资能力,优化负债结构,保持良性现金流 ,降低负债水平。 动力强化:建立分业务施策的管控模式和授权体系,在理顺二层级公司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各公司 的人员编制,优化落实人工成本管理体系,研究制定适合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中长期激励方案;加强专业能力 建设和创新职能培育,盘活现有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潜能和活力,强化内生发展动力;同时,整合利用外部 优质资源,实现内外联动推进转型升级发展。 效率提升:健全总部功能定位,加强资源集约化统筹,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扁平化组织、明晰权责,促 进纵向贯通与横向协同,提升组织运行效率;明确项目经营定位与运营标准,清晰节点管控流程,提升计划 运营效率,强化运营节点管控;加强产品研发创新,紧跟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和消费品质提升趋势, 打造首开特色拳头产品,提升产品溢价率、去化率。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公司走出生存发展困境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公司全年总体工作思路 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坚持“稳当前”与“利长远”相结合,以“去化盘活运动战”突破库存桎梏,以“现金安全保卫 战”筑牢风险防线,以“创新合作双驱动”激活发展潜能,以“固本培元组合拳”开拓转型空间,凝聚一切 可以凝聚的智慧和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和支持,共克时艰守底线,把准时势育新机,努力实现“ 十四五”高质量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2025年,公司计划销售面积155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78亿元,复工面积669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26万 平方米、竣工面积203万平方米。 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风险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出清周期处于高位,土地成交持续缩量。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实力 雄厚、优势尽显,公司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销售规模持续下滑;拿地大幅减少,开复工面积逐年下降。围 绕房地产主业的多元转型成效不够,尚未形成对冲传统开发业务下滑的有效载体。持有型物业盈利能力尚待 提升。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一方面适时适度调整项目营销策略,力争提升去化速度。同时,密切跟踪重点城市 土地市场信息,提前研判,合理铺排,积极参与土地竞拍,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争取一定规模的新增 土地储备。 2、资金风险 公司自身“造血”机能尚未得到根本恢复,负债率一直居高难下。公司债务结构稳定性不高,融资渠道 亟待创新拓展,融资结构需要合理优化。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统筹提升周转与效益,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强资金成本意识, 以授信银行为基石,强化与各类投资机构合作,确保公司现金流安全。 3、经营风险 公司连续亏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增量活水难以化解存量难题,发展转型后劲不足。同时,公 司少数合作开发项目因合作方出现资金短缺、债务违约等情况,影响了合作开发项目的运营和融资工作。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紧抓政策契机,处理好量价关系,狠抓销售回款。做好市场变化和竞品动作分析 ,强化工作督导,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对于没有竞争力的住宅,实现尽快去化,非核心位置空置商办等滞 重资产,实现尽快处置。对于核心位置的资产,结合公司财务状况统筹利润与流速的平衡。同时强化对合作 方“或有风险”管控,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做好风险性质和后果影响的研判。 (五)其他 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未发生变更。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