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曙光股份(600303)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303 曙光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本公司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是轻型汽车的前后桥总成、制动器、齿轮、半轴及轴套类零配件的生产和经营 。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13.74亿 93.10 -1482.28万 -282.14 -1.08 其他业务(行业) 1.02亿 6.90 2007.66万 382.14 19.71 ───────────────────────────────────────────────── 车桥(产品) 8.16亿 55.31 1868.74万 355.70 2.29 整车(产品) 3.27亿 22.14 -4934.18万 -939.17 -15.11 经销其他汽车(产品) 1.30亿 8.78 178.56万 33.99 1.38 其他业务(产品) 1.02亿 6.90 2007.66万 382.14 19.71 汽车零部件(产品) 1.01亿 6.87 1404.60万 267.35 13.86 ───────────────────────────────────────────────── 华东地区(地区) 5.44亿 36.85 2119.81万 403.48 3.90 东北地区(地区) 2.75亿 18.62 -6529.92万 -1242.90 -23.77 华南地区(地区) 1.63亿 11.06 502.33万 95.61 3.08 出口(地区) 1.44亿 9.76 1204.00万 229.17 8.36 其他业务(地区) 1.02亿 6.90 2007.66万 382.14 19.71 华北地区(地区) 9019.84万 6.11 686.46万 130.66 7.61 华中地区(地区) 8994.27万 6.10 662.21万 126.05 7.36 西南地区(地区) 5317.60万 3.60 -81.43万 -15.50 -1.53 西北地区(地区) 1474.64万 1.00 -45.75万 -8.71 -3.1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行业) 6.46亿 99.02 1345.05万 83.12 2.08 提供服务(行业) 641.38万 0.98 273.12万 16.88 42.58 ───────────────────────────────────────────────── 车桥(产品) 3.86亿 59.17 4897.96万 302.69 12.68 整车(产品) 1.48亿 22.62 -2573.01万 -159.01 -17.43 其他(产品) 6246.79万 9.57 1051.53万 64.98 16.83 其他零部件(产品) 5634.94万 8.63 -1758.32万 -108.66 -31.2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12.60亿 92.43 1394.37万 69.64 1.11 其他业务(行业) 1.03亿 7.57 608.00万 30.36 5.89 ───────────────────────────────────────────────── 车桥(产品) 7.84亿 57.46 3481.95万 173.89 4.44 整车(产品) 2.26亿 16.58 -4908.25万 -245.12 -21.71 经销其他汽车(产品) 1.36亿 9.97 853.95万 42.65 6.28 汽车零配件(产品) 1.15亿 8.42 1966.71万 98.22 17.13 其他业务(产品) 1.03亿 7.57 608.00万 30.36 5.89 ───────────────────────────────────────────────── 华东地区(地区) 5.60亿 41.05 2023.16万 101.04 3.61 东北地区(地区) 2.39亿 17.49 -3610.15万 -180.29 -15.13 出口(地区) 1.25亿 9.17 1586.30万 79.22 12.68 华南地区(地区) 1.21亿 8.84 321.86万 16.07 2.67 其他业务(地区) 1.03亿 7.57 608.00万 30.36 5.89 华北地区(地区) 8558.40万 6.28 586.83万 29.31 6.86 华中地区(地区) 6836.85万 5.01 348.28万 17.39 5.09 西南地区(地区) 5740.77万 4.21 172.70万 8.62 3.01 西北地区(地区) 513.02万 0.38 -34.61万 -1.73 -6.7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车桥(产品) 4.28亿 65.14 3346.35万 135.27 7.82 整车(产品) 2.32亿 35.36 -2860.08万 -115.62 -12.32 其他零部件(产品) 1.01亿 15.33 1590.40万 64.29 15.80 其他(产品) 8402.08万 12.80 741.10万 29.96 8.82 分部间抵销(产品) -1.88亿 -28.62 -344.01万 -13.91 1.8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4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3405.87│ 29.4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1492.17│ 19.1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聚焦海外及国内重点战略市场,大力推进渠道建设,提 升整车和车桥市场销量,持续改善经营状况和发展能力。 2024年全年销售整车2,907辆,同比增长66.40%;销售车桥91.64万支,同比增长19.57%;全年实现营业 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8.20%。 2024年公司主要工作及经营情况回顾: 1、聚焦重点战略市场和重点区域市场,提升产品销量 2024年,公司的客车及皮卡产品,在海外市场重点聚焦“非洲、中东、中亚、南美、东亚及韩国”等重 点战略市场,整车出口实现较大增长。在国内市场重点聚焦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区域优势市场。同时 ,继续大力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提升渠道的能力。 2024年,公司的车桥产品,一方面继续巩固广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北汽福田、江淮汽车等传 统战略客户市场;另一方面聚焦新能源市场和造车新势力,小鹏、零跑以及通用五菱新能源市场增量持续发 力,车桥销量继续保持增长。 2、创新研发思维,延伸底盘产品链,打造拳头产品 公司车桥业务在保持传统驱动桥和悬架桥研发优势的基础上,加速拓展新能源驱动桥产品平台,加强三 合一平行轴电驱桥、电子差速锁及线控制动等底盘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公司加快皮卡产品向乘用化、电动化转型,2024年研发了N7自动档、纯电N2、宿营类皮卡、山地微型消 防车等产品,满足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客车业务方面,公司继续丰富黄海新能源客车产品型谱,通过氢能源客车准入,研发出6.6米客货邮产 品,填补了公司小公交平台的产品空白。 公司的特种车主要开发了新型军品执勤方舱、铁路公路两用检修车、1000kW电源车等项目。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总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乘用车的产销分别完成2,747.7 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 降5.9%和3.9%,市场表现疲弱。2024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产销分别完成1,288.8 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 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其中 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商用车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汽车海外出口数量快速提 升已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范围:公司行业属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为汽车车桥及零部件业务和汽车整车 业务。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整车产品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钢材、动力总成、车身、底盘、内外饰 、电器件等,其中动力总成是整车中最重要的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电控、电机、发动机、变速箱、传动 系统等;车桥产品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钢材、锻件、铸件、齿轮、制动类零件等。集团采购委员 会是公司采购的决策机构,负责供应商准入、采购产品定价审核等审议决策工作,制定和完成全公司的采购 管理制度。各事业部设立采购委员会分会,在集团采购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事业部相关采购的部分审核决 策工作。公司内实行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和搭建同类产品的采购平台,实现规模化采购目标。集团采购委员 会负责全集团大宗物资采购,各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主要产品的零部件采购。 (2)生产模式。公司主营业务采取事业部的管理模式,整车和车桥及零部件等业务独立运行。黄海汽 车事业部设立丹东黄海金泉基地工厂和丹东黄海新能源基地工厂,分别生产皮卡和客车;特种车业务在黄海 特种车工厂生产。车桥及零部件业务由在全国布局的北部集群(丹东工厂、诸城工厂)、南部集群(湖北工 厂)、东部集群(广州工厂、嘉兴工厂)、西部集群(柳州工厂、重庆工厂)、零部件集群等5大集群生产 基地共同完成。 (3)销售模式。①公司的皮卡业务采取经销商代销和大客户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的直营店及一、二 级经销商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大客户直销团队不断增强。②客车业务和特种车业务,主要采取以直销为主、 经销商代销为辅的销售模式。③车桥零部件业务,采取订单式销售模式。④公司海外销售业务,通过销售代 理、直销等多种模式实现销售订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以汽车整车、汽车车桥及零部件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坚持以人品铸就产品的管理理念,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工艺升级、品质提升、服务优化,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黄海客车”和“曙光车桥”两大中国名牌产品,“黄海客车”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公司产品质量可靠,获得用户广泛信赖,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品牌知名度。 2、客户群优势 曙光车桥已批量供货江淮汽车、北汽福田、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一汽集团 、二汽集团、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凯马汽车和金龙汽车等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具有一定的客户 群优势。 公司皮卡服务过的大客户有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武警部队、中国陆军装备发展部、高 速公路管理局、应急管理局、水利系统和部分上市公司。黄海客车拥有客运旅游公司、公交公司、企事业单 位、部队等多个领域及行业的客户。公司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技术及研发优势 公司具有数十年的客车产品和车桥产品技术积累,遵循“节能、环保、安全”的理念,结合国家汽车行 业政策,不断创新发展,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汽车产品监督检验鉴定实验所, 拥有先进的试验验证设备,广泛使用国内领先的设计软件和NVH控制技术。车桥及零部件试验中心,通过国 家CNAS体系的认证,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截止2024年末,曙光股份旗下共拥有270项专利,其 中:已经授权有效专利220项、受理专利50项。曙光股份、丹东黄海、凤城曙光和黄海特种车为高新技术企 业。公司形成了新能源客车系列、传统能源及新能源N系列皮卡、A系列轻客、特种专用车系列多个整车产品 系列,构建了自主研发的产品平台。黄海客车以纯电动公交为主,座位客车为辅,重点开发7米以下纯电动 小型公交、客货邮及微循环纯电动公交产品,自主研发的整车控制器在客车及轻客产品上得到批量应用。黄 海皮卡产品性能及产品品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报告期内实施了纯电动和自动挡产品研发。车桥产品形成了 轻型、中重型、悬架系统、新能源和核心零部件五大板块,十个系列(越野皮卡车桥、微型客车桥、轻型客 车桥、轻型卡车桥、独立悬架产品、轿车悬架产品、大客车车桥、挂车桥、工程车车桥、新能源车桥)的产 品平台。拥有同轴直联式整体纯电动驱动桥发明专利,获得辽宁省科技委重大科技成果专项认证,已形成同 轴直连电驱动桥、平行轴式电驱动桥、电驱动模块+支撑模块三大类新能源车桥产品。公司持续加强研发能 力建设,在产品结构设计、CAE分析验证、试验验证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8.20%。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 亿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但汽车行业经济运行仍面临不 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加深,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汽车消费内生动力欠佳,行业竞 争加剧,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影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发 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于2025年1月8日发布了《关于2025年 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随着系列政策出台落地及政策组合效应不断 释放,将会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潜力,促进汽车销量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产 业将呈现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继续加快发展,汽车出口增 速预计会进一步放缓。2025年中国汽车产销仍将维持3,000万辆以上规模,全年汽车销量预计在3,290万辆左 右,同比增长4.7%,其中乘用车预计销售2,890万辆,同比增长4.9%;商用车预计销售400万辆,同比增长3. 3%;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汽车出口预计620万辆,同比增长5.8%。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5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新能源整车与底盘系统为战略方向,坚持“双轮”驱动,整体协同发展,全 力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聚焦核心产品和业务,全面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三链协同” 新局面,由传统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实现高质量运行,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产品电动化、制造 智能化、市场国际化。努力成为一流的国际化商用车集团,全线聚焦海外市场,重点聚焦国内区域战略市场 ;全力成为一流的智慧底盘系统制造商,逐步实现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成为行业领先。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继续以“聚焦、突破、创新、高效”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 实现重点市场突破,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以新能源整车与底盘系统为战略方向,坚持“双轮”驱动,整车和零部件协同发展,实现高质 量运行,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一流的国际化商用车集团和国内一流的智慧底盘制造商。二是加大销售力度 ,快速形成销售规模。聚焦海外市场,实施点对点突破;国内市场聚焦重点战略市场、聚焦重点优势区域、 聚焦重点客户,实施灵活的商务政策。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优化和提升销售渠道,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加强产品研发,实施“传统+纯电+特需”的特色产品策略,立足现有产品,通过完善创新,丰富产 品矩阵。 公司皮卡及客车产品打造“纯电+燃油+燃气+氢能+混动”最全动力系统的产品特色,针对国际、国内战 略客户和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定制开发。特种车业务军品聚焦“后勤保障类和应急救援类产品”,做成拳头 产品;民品聚焦冷藏车、除雪车,深耕细作,实现良性循环。车桥业务以驱动桥、悬架产品等核心产品为主 线,加强乘用车和新能源车桥产品开发,加快线控、电子差速锁、电驱桥、制动器等产品的研发,推进底盘 零部件产品的拓展。 四是降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五是建立质量指标考评体系,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管控,聚焦精品工程,全面开展生产精益管 理活动,实现质量管理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025年,公司将持续聚焦核心产品和业务,打造更优质的产品,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持续打造自 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业政策风险 2024年5月23日,国务院以国发〔2024〕12号发布了《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 知》,提出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 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202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提出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 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2024年12月19 日,财政部办公厅以财办库〔2024〕269号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 ,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政府采购用车应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 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其中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使用场景单一、主要 在城区行驶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采购车辆租赁服务的,应当优先租赁使用 新能源汽车。如公司不抓住机遇开发出适合城市公共服务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失去这一机遇,使 公司经营风险增加。 对策:公司将紧随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政策走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纯电动客车、 氢燃料电池客车、纯电皮卡等新能源汽车产品,满足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更新及新增需求,拓展新能源汽车 产品市场。 2、市场风险 中国汽车行业虽然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产销保持3,000万辆以上规模,但仍然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的 不利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汽车消费内生动力欠佳,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持续承压等多重不利影响 ,导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中长期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已回归理性并进入震荡 盘整阶段,总体已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未来行业的增长空间将愈加有限,行业竞争将会逐步加剧,盈 利能力将被进一步压缩,中小汽车企业生存环境将会更加艰难。我国汽车工业将进入产品及市场结构深度盘 整期及高质量发展增长阶段,市场竞争将逐渐成为综合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企业核心能力的全面竞争 ,如公司不能适应新的汽车产业变革及产品消费升级趋势,及时进行产品转型升级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经营市场风险将会加大。 对策:公司将按照“聚焦业务、创新经营”的战略方针,加强产品研发,加快产品转型升级;聚焦重点 客户、重点市场;创新营销思路,优化营销渠道,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市场空间,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3、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技术革命。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共享出行等新技术和新业态将成为主流,特别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持续迭代,推动新能源 汽车销量持续上升,传统汽车企业面临着技术转型的挑战。公司若不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品研发, 可能面临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对策:公司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加快纯电客车、插电客车、氢 燃料电池客车、电动皮卡、乘用化皮卡的产品研发,拓展电动车桥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底盘系统核心部件、模 块、总成,保持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