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230 沧州大化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TDI产品和烧碱产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50.35亿 99.29 3.30亿 100.58 6.56
其他业务(行业) 3590.95万 0.71 -190.59万 -0.58 -5.31
─────────────────────────────────────────────────
TDI(产品) 21.56亿 42.51 5684.80万 17.32 2.64
PC(产品) 13.95亿 27.50 1.61亿 48.96 11.52
双酚A(产品) 11.52亿 22.71 -4915.94万 -14.98 -4.27
离子膜烧碱(产品) 2.50亿 4.93 1.03亿 31.50 41.37
其他(补充)(产品) 8316.59万 1.64 5835.69万 17.78 70.17
其他业务(产品) 3590.95万 0.71 -190.59万 -0.58 -5.31
─────────────────────────────────────────────────
省外(地区) 35.92亿 70.84 1.75亿 53.33 4.87
省内(地区) 7.61亿 15.01 1.42亿 43.38 18.71
出口(地区) 6.82亿 13.44 1271.27万 3.87 1.87
其他业务(地区) 3590.95万 0.71 -190.59万 -0.58 -5.31
─────────────────────────────────────────────────
直销(销售模式) 33.95亿 66.94 2.36亿 71.93 6.96
经销(销售模式) 16.41亿 32.35 9405.87万 28.65 5.7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590.95万 0.71 -190.59万 -0.58 -5.3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48.27亿 99.17 6.37亿 97.49 13.19
其他业务(行业) 4033.48万 0.83 1637.94万 2.51 40.61
─────────────────────────────────────────────────
TDI(产品) 24.77亿 50.89 3.21亿 49.08 12.94
PC(产品) 12.92亿 26.55 1.31亿 20.04 10.13
双酚A(产品) 7.31亿 15.01 736.59万 1.13 1.01
离子膜烧碱(产品) 2.40亿 4.94 1.00亿 15.37 41.79
其他(补充)(产品) 8698.22万 1.79 7752.14万 11.87 89.12
其他业务(产品) 4033.48万 0.83 1637.94万 2.51 40.61
─────────────────────────────────────────────────
省外(地区) 31.84亿 65.42 2.70亿 41.27 8.47
省内(地区) 8.61亿 17.70 2.51亿 38.45 29.15
出口(地区) 7.81亿 16.05 1.16亿 17.77 14.86
其他业务(地区) 4033.48万 0.83 1637.94万 2.51 40.61
─────────────────────────────────────────────────
直销(销售模式) 32.84亿 67.48 4.12亿 63.00 12.53
经销(销售模式) 15.42亿 31.69 2.25亿 34.49 14.6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033.48万 0.83 1637.94万 2.51 40.6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产品) 13.18亿 57.33 --- --- ---
聚碳酸酯(PC)(产品) 5.62亿 24.42 --- --- ---
其他(补充)(产品) 2.80亿 12.19 --- --- ---
离子膜烧碱(产品) 1.40亿 6.07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48.37亿 98.44 7.65亿 96.66 15.82
其他(补充)(行业) 7644.22万 1.56 2646.04万 3.34 34.61
─────────────────────────────────────────────────
TDI(产品) 27.23亿 55.41 3.91亿 69.34 14.36
PC(产品) 13.90亿 28.28 -1047.66万 -1.86 -0.75
其他(补充)(产品) 4.54亿 9.24 2.28亿 --- 50.16
离子膜烧碱(产品) 3.47亿 7.07 1.83亿 32.52 52.81
─────────────────────────────────────────────────
省外(地区) 31.76亿 64.63 2.83亿 35.75 8.91
省内(地区) 8.96亿 18.24 3.70亿 46.71 41.25
出口(地区) 7.65亿 15.57 1.12亿 14.19 14.69
其他(补充)(地区) 7644.22万 1.56 2646.04万 3.34 34.61
─────────────────────────────────────────────────
经销(销售模式) 24.52亿 49.90 4.49亿 56.65 18.29
直销(销售模式) 23.85亿 48.55 3.17亿 40.01 13.28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7644.22万 1.56 2646.04万 3.34 34.6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0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21710.67│ 24.0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9.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2.4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97314.10│ 72.4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更是公
司立足新历史起点,实现管理提升与创新突破的重要一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化工行业形势严峻,公
司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秉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牢
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采取“非常规举措”,克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利影响,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4万元。
(一)上下一心牢记使命,积蓄企业发展动能。
公司坚持“企业发展、员工幸福”的使命担当,主动作为,全年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质量创历史最
佳,TDI、PC、双酚A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不变价成本均达历史最低;梳理生产运营全要素、全流程,完成提
质增效项目20项,达成增效目标的146%。
(二)优化细化商务工作,稳中有进跑赢大市。
公司主动应对市场变化,与承包商、供应商洽谈降低成本,综合实施原材料采购策略,成本远低于市场
平均。实施技术营销,PC及双酚A实现满产满销,成交价格跑赢大市;TDI内销出口互补联动、互为支撑,实
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顺利完成PC产品欧盟REACH认证,完成首单出口并确定长期合作关系,为拓展全球市场
奠定坚实基础。
(三)始终坚守“底线”思维,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坚守“安全”与“合规”双底线绝不动摇,确保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健运营。实现HSE全生命周
期合规管理,确保风险隐患数字化闭环管控,达成四个“零”目标,获评FORUS四星级企业;推进工业互联
网+危化安全生产应用,增设AI监控系统,提升本质安全;在安全环保方面多措发力,零环境事件、零负面
舆情,顺利实现年度减排目标。
(四)纵深推进科研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聚焦主责主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扎实推进成果转化,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年获得专利授权9项
,超额完成任务目标;聚焦高端PC研发,高硅含量共聚PC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紧跟车辆轻量化市场需求,研
发并量产车规级专用PC等多款产品,进一步抢占汽车领域高端市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TDI产品:2024年TDI行业国内总产能同比2023年提高5.3%,行业产业链终端消费复苏低于预期,市
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凸显。一季度国内市场在现货供应增量以及两节备货传统的带动下,TDI销售先扬后
抑,需求快速释放,后市场价格冲高回落进入下滑通道;二季度,需求持续下降,出口市场近乎停滞;三季
度期间因新增产能负荷提升低于市场预期,加上出口市场需求恢复价格提升,多家工厂偏重于出口订单交付
,国内现货交付延迟,随着十月下旬大多数装置恢复生产,供货增量看空情绪下,四季度供需两方心态谨慎
,价格回归供需面。
2、烧碱产品:2024年以来,国内液碱市场差异性依旧存在,不同地区根据供需调整出货,涨跌互现。
下游氧化铝、粘胶纤维、造纸、化工品等行业整体表现相对平稳。由于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受供需双方、运
输层面的影响,间接对生产和销售政策产生压力,公司面对市场现实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提前预判,贴近
市场灵活调整销售价格,拉动需求,全年平均结算价格保持在750-950元/吨(含税)区间运行。
3、PC产品:2024年底国内PC产能占全球产能的47%,行业产能利用率及产量均大幅提升,国产PC供应创
历史最高水平。在国内产能增长下,结构性供应不平衡态势、供应来源区域增长,生产企业的类型也更加多
元化,市场低端价格竞争局面仍存。目前国内PC消费各领域占比变化有限,预期行业仍维持传统消费领域,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进度的逐步推进,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或增速加快。与此同时,国内PC进口量保持下滑趋
势,国产料对进口料的替代节奏明显加快,出口则稳步增长,国内PC净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
4、双酚A产品:报告期内国内双酚A产能绝大部分作为下游PC或环氧装置的配套原料,伴随双酚A产能的
增长,双酚A的国产自给率不断提升,到2024年,进口依赖度降至1%左右,国内市场供应主要依赖于国产货
源,市场价格呈现回落趋势,产品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TDI产品:TD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软泡、涂料、弹性体、胶粘剂。其中软泡是
最大的一块消费领域,占73%左右,涂料占17%以上。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家具、建筑和运输领域有广泛的
应用。我国TDI产品消费地区分布基本与下游产业分布一致;TDI产品最主要的消费行业集中在软体家具、涂
料、汽车等行业。
公司TDI在用产能16万吨,约占国内产能的10%。公司TDI产品采用直接用户和经销商双线销售的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实际情况,以周边高利润区域销售为主,提高散水占比,提高中远途运费加价标准,
始终坚持“能近途不远途,能散水不桶装”的销售原则,挖潜拓新多措并举加大出货力度,通过销售区域扩
容,有效降低工厂库存,提升公司产品影响力。公司始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做好客户
服务工作,同时努力开展“一站式”销售服务,扎实做好周边区域市场,打造企业在竞争中的差异化优势。
2、烧碱产品: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国民经济基础性化工原材
料,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生产纸浆、氧化铝、肥皂、染料、水处理、人造丝,冶炼金属、石油精制、棉
织品整理、煤焦油产物的提纯,以及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制取硼砂、铬盐、锰酸盐
、磷酸盐、生产聚碳酸酯、超级吸收质聚合物、沸石、环氧树脂、磷酸钠、亚硫酸钠和大量钠盐、药剂及有
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等方面。我公司烧碱产品为液体状态,市场统称为液碱。
公司液碱产品采用直接用户和经销商双线销售的模式。
公司烧碱产能为16万吨(折百计算),主要供应给河北省以及山东省周边的下游直接客户,产品质量稳
定,供应及时,价格合理,在周边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3、PC产品:是一种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和
阻燃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电子工程、家用电器、发光二极管、建筑板材、耐用消费
品、光学透镜、光盘基料以及专业防护和医疗器材等诸多领域。
4、双酚A(简称B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苯酚丙酮的衍生物,国内双酚A需求主要集中在PC
及环氧树脂两大行业,公司双酚A除自用为主外,部分供应国内PC工厂。
公司PC产品及双酚A产品,采用直接用户和经销商双线销售模式,核心直接用户有一定额度授信。
2024年公司PC产能1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2.6%。全年保持高负荷稳定生产,配套20万吨/年双酚A,具
备硅PC、溴化PC等特种PC生产能力,提升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规模、产业链优势:公司目前拥有年产16万吨TDI、10万吨PC、及配套的16万吨烧碱、造气原料气、20
万吨双酚A等相关产品链相衔接、上下游原料相配套的生产规模,与目前国内同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规模优
势。
品牌优势:公司主导产品“飞狮”牌TDI,产品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公认的名牌产品。公
司烧碱产品质量稳定,供应及时,价格合理,在周边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美誉度。2024年,公司完成PC产品
欧盟REACH法规认证,首批PC产品发往欧洲,标志着沧州大化PC产品符合欧洲安全环保标准,具备了欧盟市
场准入资格,为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中国PC产业链在全球的影响力具有积极影响。
工艺、技术优势:沧州大化是我国首家规模生产TDI的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引进瑞典国际化
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并获得了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奠定了公司在国内TDI生产领域的
领导地位。在TDI高端应用领域,国外产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我公司历经数百次科学实验,取得重大技术
突破,成功进入到聚氨酯高端应用领域,大大提升了公司TDI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PC产品现有产能位居国
内中游,技术成熟可靠,部分PC产品可在高端领域替代进口,公司在原生产线上进行工艺改进,成为国内首
家实现连续工艺生产共聚硅PC、高分子溴化PC的企业。双酚A产品质量稳定,以高纯度著称,满足聚碳级应
用。
技术管理优势:公司现有TDI装置的运行管理水平一直位居同行业前列,能耗控制居国内同类装置先进
水平,公司长期不懈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优良的生产技术骨干队伍,保持了企业较高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确
保了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聚力研发高端PC产品,不断提高企业核心
竞争力,加速进口产品替代进程。
地理位置优势:公司生产厂区位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2条国道、5条铁路、6条高速,紧
邻开发区的黄骅综合大港,200公里范围内有京、津、冀、鲁4个国际机场,交通便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107.11万元,上年同期486712.97万元,同比增加20394.14万元;实现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3.85万元,上年同期19040.94万元,同比减少16267.0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
.0673元。
1、TDI产品收入、成本、毛利情况:全年生产TDI169447.37吨,同比增加7670.38吨,增加4.74%;销售
TDI169709.31吨,同比增加8677.61吨,增加5.3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590.54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0990
5.74万元,毛利5684.8万元。
2、离子膜烧碱收入、成本、毛利情况
全年生产离子膜烧碱535082.88吨,同比增加48855.97吨,增加10.05%;销售离子膜烧碱341001.96吨,
同比增加31923.17吨,增加10.3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996.26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4654.8万元,毛利103
41.46万元。
3、PC产品收入、成本、毛利情况
全年生产PC产品110883.30吨,同比增加13898.02吨,增加14.33%;销售PC产品111686.94吨,同比增加
9915.85吨,增加9.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9461.1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23391.23万元,毛利16069.92万
元。
4、双酚A产品收入、成本、毛利情况
全年生产双酚A产品228112.79吨,同比增加62599.75吨,增加37.82%;销售双酚A产品138925.46吨,同
比增加55334.67吨,增加66.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151.61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20067.55万元,毛利-49
15.94万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TDI行业
TDI分属化工领域中的聚氨酯板块,市场体量在百万吨级,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是生产海绵、聚氨酯固
化剂、聚氨酯胶黏剂及密封剂、弹性体制品以及TPU等产品的上游原料,其下游结构相对简单,海绵占比过
半且常年占据首位,近年来新增下游领域非常有限,但海绵的应用场景有新的拓展。工艺上主要采用液相光
气法,以甲苯为原料经过硝化、氢化、光气化制得,生产技术复杂,装置要求较高。TDI符合寡头垄断的特
点,竞争数量少、行业门槛高,未来新增产能基本均依托现有光气资源进行布局,且以现有生产商扩产为主
,新入局者较少。
2024年TDI装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韩日三国、欧洲的德国及匈牙利,以及美国,其他地区和国家TDI产
能分布较少。国内TDI生产商仅有5家,2025年仍有部分TDI产能规划上马,主要为现有生产商扩产。中国是全
球TDI最大供应方,预计2025年之后中国TDI出口量将再攀台阶。
预计2025-2029年中国TDI总消费量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国内表观消费量将达到99万吨,而出口增速将
高于国内需求增速,更远的时间内不排除出口逐渐超越国内消费。
2.PC行业
2024年全球PC总产能同比小幅增长,分布以亚洲地区为主,欧美占比进一步下降,其中欧洲占比下降相
对较明显。从全球PC消费来看,亚洲是最主要的消费地区。近年来中国PC进口量持续下降,目前,主要进口
需求为高端PC产品。
近几年,中国PC消费量先降后升,整体呈现震荡增长态势。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汽车、板材
等行业。2024年,下游需求虽进一步增加,但整体消费增速偏缓。
未来PC行业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产业链盈利或仍处于盈亏线附近,PC市场有望从通用料转向细分领域,
逐渐替代进口。
3.双酚A行业
2024年全球双酚A产能保持持续缓慢增长,产能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亚洲地区,中国为主要增长来源。近
几年,全球双酚A消费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目前,双酚A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
近年来双酚A产能急剧扩张一方面是受到下游需求发展推动,另一方面是受到产业链一体化持续加深影
响。当前,双酚A新增产能均以产业链配套为主,只是配套完善程度不一。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双酚A产能供
应将持续增长,但增速较此前将有所放缓。
随着中国双酚A自给率的不断提升,进口量呈现大幅减少趋势,出口量呈现出波动增长趋势,尤其在202
4年增长显著。总体来看,双酚A市场供需处于失衡状态,供应增长明显快于需求增长,双酚A行业的盈利能
力面临长期挑战。
(二)公司发展战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国家新
发展格局指引下,在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政策和中国中化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践行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在全面研究分析沧州大化产业优势、能源平台短板、产业发展短板等优
劣势的基础上,创新思维,降低生产成本、巩固优势产业、转变企业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
中国中化沧州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度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2612万元,实现净利润5221万元。公司为保证上述目
标如期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治引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2025年,要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
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紧密围绕公司战略目标,统一思想、汇聚智慧,形成坚不可摧的向
心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激发“精气神”,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企业持续发展。
(二)持续加强HSE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以数字化赋能HSE管理工作,强化专业源头治理,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以深入推进FORUS体系为抓手,推
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提升HSE领导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工艺包片、设备包机等网格化管
理,做好风险分级管控,确保“工艺稳定、设备可控”。重点推进HSE数字化建设,利用HSE互联网信息化平
台,发挥电子作业、承包商管理、违章行为抓拍、双重预防、人员定位系统等各模块作用,开展数字化监督
督导,形成立体多维度管控模式,稳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实现四个“零”的目标。
(三)加大拓市扩销力度,最大限度增收创效。
统筹两个市场,抓好TDI销售工作。要坚持国内外销售互补联动、相互依托策略,紧盯国内外市场价格
,在维护核心客户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内外销售策略,保障企业利益最大化。结合客户分级制定相应PC产品
销售策略,围绕高端市场应用及替代进口,积极开发新客户。加大内部协同销售,跟踪市场形势,事前算赢
,优化负荷控制,灵活调整销售策略。
(四)全力严控成本,创新举措提质增效。
公司继续竭尽所能突破内外部约束,不遗余力地创新举措、开源节流、增产增效。全面强化成本核算,
精简非生产性支出;聚焦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布局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
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外沟通谈判,最大限度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和原材料价格压降,以“非常规举措”确保
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持续积累发展优势。
聚焦聚碳酸酯产业链研究开发高端、差异化新产品,围绕聚氨酯产业链组织研究开发降本、节能、增效
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聚焦汽车领域加大研发人员培养和市场开拓力度,提高PC产品在汽车领域
的占有率。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异氰酸酯核心技术的攻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为装置提质增效提供技
术支撑。
(六)继续建强队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公司要继续优化组织架构,压缩管理层级,理顺管理流程,
全面实现基地一体化管理和专业条线穿透式管理;大力发掘和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对“管理人才”“科
技人才”“技能人才”三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任用,涵养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提高人效水平,通过
优化配置、加强培训、建立科学考核等方式,激发干部职工潜能,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商品价格风险
由于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公司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提升,采用有效措施稳生产、降
成本,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走势变动,利用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科学把握市场时机,合
理安排生产,最大限度降低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链配套优势,根据行业及市
场运行状况,自主调配上下游产品的产销,最大限度降低商品价格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安全风险
聚海分公司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制造的企业,工艺流程复杂,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
风险;元生分公司作为危废处置及废水处理企业,在废渣的贮存、处置及水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公司每年都进行安全投入,组织实施自动化控制项目,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水平,持
续改进和完善各种安全预防措施,保证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3、环保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存在一定的环保风险。公司高度重视在环
保方面的投入,积极实施环保治理项目或措施,目前公司的各类污染物通过处理后达标排放,符合政府目前
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不断颁布更为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和
标准,从而加大公司经营成本。为适应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今后公司将进一步增加在环保方面的投入,致
力于更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及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