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607 富特科技 更新日期:2025-11-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车载产品(产品)                    14.11亿        95.68       2.85亿        99.29      20.23
技术服务(产品)                        3616.42万         2.45      31.83万         0.11       0.88
新能源非车载产品(产品)                2485.69万         1.69     171.93万         0.60       6.92
其他(产品)                             262.20万         0.18       1.34万         0.00       0.51
─────────────────────────────────────────────────
境内(地区)                              12.12亿        82.23       2.10亿        72.87      17.28
境外(地区)                               2.62亿        17.76    7799.70万        27.13      29.7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                            19.34亿       100.00       4.31亿       100.00      22.29
─────────────────────────────────────────────────
新能源车载产品(产品)                    18.23亿        94.27       4.21亿        97.59      23.07
新能源非车载产品(产品)                7962.29万         4.12     831.94万         1.93      10.45
技术服务(产品)                        2689.14万         1.39     165.63万         0.38       6.16
其他(产品)                             435.82万         0.23      39.54万         0.09       9.07
─────────────────────────────────────────────────
境内(地区)                              18.02亿        93.18       3.92亿        90.96      21.76
境外(地区)                               1.32亿         6.82    3896.05万         9.04      29.53
─────────────────────────────────────────────────
直销(销售模式)                          19.34亿       100.00       4.31亿       100.00      22.2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产品)                   6.07亿        91.64       1.80亿        92.57      29.72
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产品)              3305.52万         4.99     535.63万         2.75      16.20
技术服务费(产品)                      1269.78万         1.92     348.73万         1.79      27.46
主营业务-其他(产品)                    726.02万         1.10     315.86万         1.62      43.51
其他业务-其他(产品)                    235.45万         0.36          ---          ---        ---
─────────────────────────────────────────────────
境内(地区)                               6.51亿        98.33       1.88亿        96.45      28.86
境外(地区)                             869.40万         1.31     444.43万         2.28      51.12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35.45万         0.36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三合一系统(产品)       13.00亿        70.83       3.28亿        71.93      25.26
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二合一系统(产品)        4.72亿        25.74       1.15亿        25.20      24.36
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产品)              5064.22万         2.76     925.06万         2.03      18.27
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其他(产品)            557.79万         0.30     291.77万         0.64      52.31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455.54万         0.25      86.62万         0.19      19.01
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单一功能产品(OBC     129.79万         0.07      -8.08万        -0.02      -6.23
、DC/DC)(产品)                                                                                  
技术服务(产品)                          93.72万         0.05      13.80万         0.03      14.72
─────────────────────────────────────────────────
华南地区(地区)                          10.31亿        56.19          ---          ---        ---
华东地区(地区)                           4.71亿        25.65          ---          ---        ---
华中地区(地区)                           1.84亿        10.04          ---          ---        ---
西南地区(地区)                           1.38亿         7.51          ---          ---        ---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455.54万         0.25      86.62万         0.19      19.01
华北地区(地区)                         448.60万         0.24          ---          ---        ---
境外(地区)                             223.04万         0.1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8.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9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9921.39│                 36.16│
│第二名                                        │              58109.98│                 30.05│
│第三名                                        │              31307.45│                 16.19│
│第四名                                        │              13193.96│                  6.82│
│第五名                                        │               9232.57│                  4.77│
│合计                                          │             181765.35│                 93.9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4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4580.60│                  9.85│
│第二名                                        │               9698.02│                  6.55│
│第三名                                        │               9645.27│                  6.51│
│第四名                                        │               7836.93│                  5.29│
│第五名                                        │               7751.84│                  5.24│
│合计                                          │              49512.66│                 33.4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根据RhoMotion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10万辆,同
比增长28%。其中欧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较多,主要得益于Renault4和Renault5等车型的热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向电 
动化转型迈入新阶段。此外,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攀升至53.3%,
标志着新能源车在私人消费市场成为主流选择。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
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价格与价值博弈的
挑战。上半年,部分车企继续推出多类型优惠政策以抢占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由自主品牌主导的竞争格局维
持稳定。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及时遏制乱象蔓延,对此中国汽车
工业协会于2025年5月31日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以促进行业回归 
价值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上游行业,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环
节,属于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车载电源均是新能源汽车不
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因此该市场将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增长,并凭借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
车”的历史机遇,有望直接和间接扩大零部件出口规模。                                            
    伴随着汽车终端市场步入高压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阶段,车载电源行业也顺势发展。近几年,车载电
源产品技术整体向着轻量化、高压化、集成化、功能多样化等方向发展,技术指标进一步提高,满足了新能
源汽车对于高效能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不仅推动了行业内技术创新的步伐,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多参
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机会。                                                                        
    (三)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成立以来深耕于数字能源领域,紧跟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方向,在技术
预研、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坚持自主研发,确立了追求实现“长期技术领先”,以“
技术领先”驱动“做强产品”和“做强平台”的研发理念。                                          
    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终端市场潜在需求,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充放
电的应用场景,逐步向非车载领域进一步延伸,实现了从单一到集成、从车载产品到非车载产品的布局。  
    公司产品格局及应用场景如下:                                                              
    部分图片来源:小米汽车、蔚来汽车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深度集成产品等车载产
品,以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智能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等非车载产品。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优化的车规体系建设以及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团队,公司的新能源汽车车载
产品在转换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水平和集成化水平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处于行业内先进水平。公司的客
户结构丰富,涵盖国内传统汽车厂商、国内造车新势力厂商以及海外汽车厂商等,是我国少数配套国际一流
整车企业和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公司已与广汽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
雷诺汽车、Stellantis等知名车企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并取得了长安汽车、零跑汽车和某欧洲主流豪华品
牌等多个项目定点,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销量位居国内第三方供应商前列。                
    (四)公司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市场技术发展趋势和车企客户需求为导向,平台化和定制化产品开发
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公司研发活动包括“技术预研、平台开发、项目开发”三大模块。                  
    技术预研是指对关键技术和前瞻技术进行专项研究,公司会密切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动向,重点探索新技
术在产品层面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的验证,利用公司现有技术基础,主动布局,保证底层技术储备和长
期技术领先,为未来开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提供支撑。                                          
    平台开发是指平台化产品的功能开发,包括平台产品的目标设定、技术方案设计和开发,在该活动中,
公司研发团队紧密配合,与车企客户进行深度交流,了解技术动态和客户需求,并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细
分领域产品发展趋势,进行平台产品的策划、开发排布。                                            
    项目开发是指以商业化应用为目的的定点项目开发,包括平台产品为基础和正向全新开发两种模式。在
该活动中,公司依托车规级产品开发体系,遵循统一管理的研发流程,根据整车企业的整车设计需求、产品
开发节点等要求进行项目整体策划和开发管理,以平台产品为基础的项目开发可以有效缩减开发周期。具体
的研发流程包括项目立项、产品设计开发、产品设计验证、产品过程开发、产品过程验证等环节。        
    公司的研发模式实现了公司技术的持续创新、快速迭代,保证了公司的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及行业趋势,
实现质量可靠、成本最优、长期技术领先的研发目标。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根据客户的预测订单确定采购计划。采购活动主要由供
应商管理部与采购部共同负责,其中,供应商管理部主要负责供应商的选择与考评,采购部主要负责落实采
购订单。为保证采购渠道通畅、质量稳定,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管理部从产品技术符合
性、供应商交付能力、品质保障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估,选定目标供应商范围。对于必要的供应商,由质量管
理部牵头,供应商管理部、技术中心协同,一同对目标供应商进行现场正式审核,审核通过的供应商正式列
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定期组织对于供应商的评价考核工作,不断改善供应链体系。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预测订单组织生产。新能源汽车车载产品专用性较
强,因此公司需要根据客户订单和订单预测安排生产。生产部门依据下游整车厂商定期发出的滚动订单,并
综合考虑客户订单数量、交付时间、生产产能、原材料供应状况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公司建立了完善的
车规级生产体系流程,规范公司的生产业务,通过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管控,确保生产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配套企业。在收到整车企业的报价
请求后,公司与其进行产品方案论证、商务谈判,取得项目定点。随后将进一步配合客户进行产品开发,得
到客户认可并完成生产线审核后,进入正式量产,随后按客户发布的预测安排生产,按订单进行交付,并依
据合同规定,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公司的车载产品在销售中对部分客户存在寄售的情形。在寄售模式下,公司将产品运抵寄售仓,客户按
需进行领用,并且定期于系统上传结算单等单据,公司根据客户单据相应确认收入。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坚持底层技术储备,持续强化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坚信技术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之一
,因此始终专注于自主研发。公司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2,091.9
5万元,研发团队规模扩充至91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达39.57%。公司主要研发团队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
工作,整体研发经验丰富,特别是多位技术骨干在汽车行业和电力电子行业积累了资深的开发管理经验,且
部分成员拥有国际主流汽车品牌的配套开发履历。公司研发团队兼具国际视野和国内经验,对新能源汽车上
下游市场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                  
    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重点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数字化及模块化的软件开发技术、高效能热管理
和结构设计技术等领域深入探索。例如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中,公司积极开展SiC、GaN等第三代宽禁带半
导体器件的应用研究及相应的电力电子拓扑优化,简化电路设计并提高开关频率,显著提升产品的功率密度
,同时电路设计优化也减少了元器件数量,从而达到降本和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的目的,目前已实现了SiC 
半导体器件在产品中的量产应用。公司不断提高对核心技术保护的重视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授 
权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含境外),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保护双道并行,持续驱动技术创新。   
    公司的研发工作以产业化应用为主要导向,专注于提升研发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整体研发活动遵循“技
术预研-平台开发-项目开发”的层级结构,并实施“量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开发梯队策略
。因此公司的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产品在高功率密度化、轻量化、高压化等多维度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获得多家客户和政府部门认可。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多次荣获客户颁发
的“创新贡献奖”、“科技创新奖”、“技术创新奖”、“技术贡献奖”等奖项,凸显了客户对公司研发实
力的认可和信任。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同样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认定公司为“浙江省
新能源汽车电源重点企业研究院”,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领域的技术积累,此外公司作为共建
单位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宽禁带功率半导体电源管理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
心”,以在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2、持续优化的测试体系和完善的实验设施                                                     
    研发试验作为研发活动的核心环节,在产品设计优化和项目质量管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强化
这一关键领域,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构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研发验证实验环境,建立了覆盖开发验证全
流程的测试体系,形成了快速、精密、准确的检测能力,并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客户的高度认可。      
    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质量标准提升、功能需求多元化等
趋势,公司国际业务的发展也对测试验证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确立了“提升测试覆
盖度、优化测试质量、提高测试效率”的阶段性目标。通过深入分析内外部客户需求,公司提出了软件功能
模块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并引入CI/CT(持续集成/持续测试)流程,增强了开发验证的敏捷性。目前,公
司已成功构建自动化测试用例和脚本库,实施多种自动化测试模式,实现软件功能模块自动化测试覆盖率超
过90%,测试效率和结果稳定性、一致性得到显著提升。公司实验室具备较全面的检测能力,覆盖EMC类、电
气功能类、气候负荷类、机械负荷类四大领域,具体包括:传导发射、辐射发射、电磁兼容性、黑/白盒测 
试、软件功能测试、液体腐蚀、中性盐雾试验、IPX7防水、温湿度负荷、耐久性、振动/冲击等测试项目。 
实验室配备EMC电波暗室、EMC抗扰实验室、ATS自动测试系统、HIL半实物化验证系统、复合盐雾试验系统、
快速温变试验系统、复合振动试验系统等先进设施,可全面评估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满足各
类客户需求。公司实验室已通过CNAS权威认证,并获得蔚来汽车、长城汽车、小米汽车、小鹏汽车、比亚迪
和欧洲主流豪华品牌等知名企业的专项认证。实验室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外客户在DV(设计验证)、PV(生产
验证)方面的需求,更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平台产品设计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3、具备自动化制造的底层能力                                                               
    公司组建了一支集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自动化团队,致力于持续提升公司的自
动化设备自主研发设计和组装应用的能力,以构建公司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搭建自动化产线能
够有效解决生产一致性、效率和成本三大挑战。首先,公司生产的车载产品是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零部件,
对车辆充电和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自动化产线通过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其次,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的高速化和连
续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自动化生产线在长期运行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和质量成本。      
    自动化产线具有诸多优势,但公司的产品定制化属性较强,因此对产线的通用性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
并相应地对自动化团队在产品需求解读、工艺设计和产品发展趋势的把握等方面的能力设定了更高标准。面
对挑战,公司的自动化团队与前端平台产品开发团队紧密合作,从概念设计到实际构建,成功打造了具备柔
性打切能力和高自动化率的生产线。该条生产线实现了人机协作,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进一
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自主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品牌,积极把握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机遇,在国际竞争中展
现出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策略,公司实现了有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同时公司
具备快速迭代的能力,可以及时洞察行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趋势,有节奏地推出新一代产品,为国际客户提供
更优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初露锋芒。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