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049 超越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服务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节能环保(行业) 2.91亿 100.00 1112.20万 100.00 3.83
─────────────────────────────────────────────────
危险废物处置(产品) 1.75亿 60.37 3622.70万 325.72 20.65
电子废物处置(产品) 6893.05万 23.72 -838.30万 -75.37 -12.16
汽车拆解业务(产品) 3802.22万 13.09 -1415.96万 -127.31 -37.24
锂电池业务(产品) 717.77万 2.47 -176.32万 -15.85 -24.56
检测业务(产品) 85.52万 0.29 -89.32万 -8.03 -104.45
其他业务(产品) 16.17万 0.06 9.40万 0.84 58.10
─────────────────────────────────────────────────
省内(地区) 2.52亿 86.74 1631.95万 146.73 6.48
省外(地区) 3853.62万 13.26 -519.75万 -46.73 -13.49
─────────────────────────────────────────────────
直销(销售模式) 2.91亿 100.00 1112.20万 100.00 3.8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危险废物处置(产品) 9221.76万 63.59 2639.13万 156.76 28.62
电子废弃处置(产品) 2686.72万 18.53 -284.20万 -16.88 -10.58
报废机动车处置(产品) 2405.59万 16.59 -605.08万 -35.94 -25.15
锂电池综合利用收入(产品) 160.81万 1.11 -5.16万 -0.31 -3.21
检测服务收入(产品) 25.34万 0.17 -62.57万 -3.72 -246.99
其他业务(产品) 1.43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节能环保(行业) 2.64亿 100.00 -2985.21万 100.00 -11.33
─────────────────────────────────────────────────
危险废物处置(产品) 1.16亿 43.90 -258.58万 8.66 -2.23
电子废物处置(产品) 1.03亿 38.92 -1482.33万 49.65 -14.45
汽车拆解业务(产品) 4507.06万 17.10 -1212.62万 40.62 -26.90
检测业务(产品) 18.43万 0.07 -32.10万 1.08 -174.13
其他业务(产品) 1.43万 0.01 2106.08 -0.01 14.69
锂电池业务(产品) 2094.34 0.00 --- --- ---
─────────────────────────────────────────────────
省内(地区) 1.98亿 75.07 -1222.82万 40.96 -6.18
省外(地区) 6569.30万 24.93 -1762.39万 59.04 -26.83
─────────────────────────────────────────────────
直销(销售模式) 2.64亿 100.00 -2985.21万 100.00 -11.3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危险废物处置(产品) 5736.37万 52.91 326.98万 -103.21 5.70
电子废物处置(产品) 4222.39万 38.95 -503.79万 159.02 -11.93
报废机动车处置(产品) 881.82万 8.13 --- --- ---
检测服务收入(产品) 6905.65 0.0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3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820.81│ 6.27│
│第二名 │ 1661.14│ 5.72│
│第三名 │ 1388.25│ 4.78│
│第四名 │ 976.72│ 3.36│
│第五名 │ 924.59│ 3.18│
│合计 │ 6771.52│ 23.3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3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950.68│ 23.54│
│第二名 │ 2792.63│ 22.28│
│第三名 │ 1100.23│ 8.78│
│第四名 │ 821.23│ 6.55│
│第五名 │ 523.22│ 4.17│
│合计 │ 8187.99│ 65.3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公司所属行业为环保产业中的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公司所属行业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综合利用类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鼓励类行业。公司自成立起即致力于节能环保行业。公司目前阶段
主要提供的服务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服务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报废汽车拆解和废旧锂电
池综合利用服务,主要生产的产品为部分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
产物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产品。
(1)行业市场容量
1)危险废物处置行业
①危险废物处置行业整体市场容量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保持一定增长,2014年-2023年,我国工业危
险废物产生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2.57%。2023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546.50万吨。
受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多项支持性政策共同影响,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迅速发展,危险废
物处置量增速明显高于产生量。2014年-2023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年复合增长率为30.93%。2023年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为10502.90万吨。
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数量增长较快,2014年-2023年,我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厂数量年复合
增长率为10.76%。
目前国家已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列入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相关政策日益趋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等产业政策的颁布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日常监管,促进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规范发展。
②安徽省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市场容量
随着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步伐加快和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快,危险废物产
生量也同步增长。2011年,安徽省危险废物产生量仅为24.28万吨,2023年增长至267.30万吨,年复合增长
率为22.13%。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截至2024年底,安徽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756.78万吨/年,《安徽省“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明确提出,按照“省域内能力总体匹配”的原则提升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特别是废酸、废
盐、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到2025年底,安徽省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
管体系,实现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不低于120万吨/年。
2)电子废物拆解行业
自2009年国家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来,电子废物拆解行业逐步从非正规、零
散作坊式管理向正规机构负责、政府与全民共同参与的立法与管理体制转变。随着2012年国家《废弃电器电
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并实施,电子废物拆解市场发展从无序竞争走向区域竞争格局。
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持
续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据统计2022年,我国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微型计算机在内的“
四机一脑”报废数量为2.26亿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器电子产品平均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将加快“四
机一脑”产品报废量的增长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电器电子产品的更替周期将进一步缩短,
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报废量也将保持增长。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预测,2020年和2030年,我
国电子产品报废重量将分别达到1540万吨和2722万吨,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5.86%,据其推算,2030年,废
弃电脑和手机的电路板中可回收金属总价值将达到1600亿元,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价值可观。
(2)行业内技术发展情况
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相关技术主要包括无害化安全处置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近年来,我国废
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包括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和减量化处置、电子废物的资源化
利用处置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均取得明显进步。行业相关技术进步能够降低废物危害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3)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后,收集类危废经营许可证下发增加,使得前端收集难度逐渐增加,
近年来危废从业企业核准许可证数量及核准利用处置能力,危废处置产能规模迅速扩大,安徽省危废处置产
能从2019年底53.36万吨上升至2024年底188.25万吨,处置能力的持续扩张,给工业危废及固废处置带来较
大冲击,造成行业整体供求关系失衡,危废无害化处置行业具备高度市场化特征,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
,部分区域已出现“价格战”等“恶意”竞争,导致市场危废平均处置价格持续下跌。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自成立起即致力于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至今,超越科技已成为集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及
利用、锂电池梯次及资源化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废旧电器电子拆解及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创新于一体的的综
合型环保企业,经过10余年发展已经成为安徽龙头环保企业之一。公司资证齐全,覆盖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
大类废物类别中42类的经营资质,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为安徽省处置工业危废、废弃家电拆解等综合
规模较大、资质较全的环保企业;公司作为综合型危险废物处置平台,具备较强的综合处置能力,能够为客
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在处置安徽省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
以及危险废物环境污染应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公司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已拥有16项发明专利技术,并致
力于探索如何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保证平稳规范运行,已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新
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节能环保优质生产企业、省
级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建立有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公司入选2024年安
徽新质生产力TOP100企业以及2024年安徽省上市公司创新20强。
3、行业政策影响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
划》明确循环经济发展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二是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三是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将重点发展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园区循环化
发展工程、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
。重点开展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塑料
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六大重点行动。随着《规划》提出上
述工程和行动计划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体系将不断完善,废旧物资、固体废物、废弃电器电子、废旧
动力电池等资源再生利用程度实现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相关产业规模有望得到扩张。
2021年12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规划表示,将推动再生资源高价值利用。
培育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动力电池、废油、废旧纺织
品等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龙头骨干企业,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同时《规划》提出,到2025年,
建成较为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法规制度,探索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新
型商业模式,强化溯源管理,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设一批集中型回收服务网点。推
动废旧动力电池在储能、备电、充换电等领域的规模化梯次应用,建设一批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项目。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
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并附《家用电器更新升级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指出要规范废旧家
电回收利用,加快促进产业链循环畅通。一方面,要畅通废旧家电回收处置。完善废旧家电回收设施网络布
局,支持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城市、街道、社区、家庭相贯通的回收体系。鼓励上游制造厂商、中游零售
企业、下游回收处理企业开展合作,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另一方面,要提升废旧家电拆解利用水平。加
强废旧家电回收、分选、拆解、处理等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提高废旧家电回收利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强化改
革创新,完善评估体系,加快清理不合法不合理政策规定,不得违规设置行政壁垒限制或禁止合理的危险废
物跨省或跨设区的市转移,不得违规增设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审核,不得违规下放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和经营许
可审批权限,不得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审批过程中违规限定接受工业危险废物的区域范围或比例等。
202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
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新污染物
治理行动,推动实现城乡“无废”、环境健康。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深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
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得到有效管控。
2024年01月04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安徽省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健
康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将提升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管理水平,完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利用“白名单”机制,
建立差异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制度体系。遵循就近转移原则,建立“省域内能力总体匹配、省域间协同合作
、特殊类别全国统筹”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支持合理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需求,维护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市
场秩序。依托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废物跨省转入事项商请审核线上办理,提高审核效率。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安徽省“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明确提出,将重点推动“无废城市”创建、推动资源化利用水
平、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随着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监管能力和
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区域合作的加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预计安徽省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就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重点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促进智能家居消
费。预计公司家电拆解及汽车拆解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通知指出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
资金支持政策,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75亿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继续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
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底,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等规定回收处理废弃电器电子
产品但尚未补贴的,经生态环境部核实核定后分期据实予以支持。家电拆解基金补贴政策的调整为公司家电
拆解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及用途
公司是一家专业性处理固体废物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型环保企业。公司自成立起即致力于节能环保
行业。公司目前阶段主要提供的服务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服务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报废
汽车拆解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服务,主要生产的产品为部分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废弃电器电子
产品、报废汽车拆解产物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产品。
在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方面,公司的处理能力和经营范围较安徽省内其他同行业公司具有一定优势,处置
能力排名省内前列,属于区域龙头之一。在医疗废物处置方面,公司是滁州市唯一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
。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方面,公司是安徽省仅有的6家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的
企业之一,是滁州市唯一一家纳入该名单的企业,公司的处理能力排在省内第三名。
公司主要向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具有腐蚀
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危险特性以及其他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危险废物,如电镀
废渣、蒸馏残渣、有色金属冶炼渣等,法律规定必须由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专业化处理。公司
与工业企业进行接洽,针对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的特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焚烧、填埋、物化等综合性处置
方案,公司安排专用车辆将危险废物运至公司厂区,入库并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处置。对于医疗机构产生的医
疗废物,公司安排专用车辆定期前往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运至公司厂区,当日进行处置或进入冷藏库暂时存
放并尽快安排处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中,公司向家电回收企业等供应商收购废旧家电,对其进行拆解,并将废金
属、废塑料、废玻璃等拆解产物对外销售,同时,公司已被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
每季度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审核机构开展或自行组织审核工作,并将审核情况报送生态环
境部;生态环境部核实确认拆解处理的种类和数量后提交财政部,财政部据此核定补贴金额并支付资金。公
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一方面通过销售拆解产物取得收入,另一方面按照拆解量申领拆解补贴取得收
入。
报废汽车拆解业务中,公司通过向供应商或招投标方式收购报废汽车,对其进行拆解,并将废铁、废钢
、废塑料、废座椅等拆解产物对外销售。
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业务分为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梯次利用业务中,公司通过向供应商采购废旧锂电
池,拆解出电芯,再将良品电芯分类别重新组装成电池模组对外销售。再生利用业务中,将拆解出的不良品
电芯、外购废旧电芯及极片通过破碎、分选预处理工艺产出铜、铝、黑粉等,其中有色金属对外销售,再以
湿法工艺回收有价金属,将黑粉通过浸出、萃取及结晶等工序,生产出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及硫酸锰等
产品对外销售。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具备危险废物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和报废汽车拆解的经营资质。对于不具备再生利用价值
的危险废物,公司为客户提供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对于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危险
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报废汽车,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理,将再利用后形成的产物对外销售取得收入
。此外,公司被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后,根据拆解
量可以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标准》等
相关规定向国家申领拆解补贴。
2、回收模式
公司回收模式具体包括危险废物接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采购、报废汽车采购和废旧锂电池采购,回收
的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和医疗机构,采购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主要来源于废旧家电回收企业,采购
的报废汽车主要来源于拥有报废车辆的单位或个人用户以及从事报废车辆回收的企业及个人,采购的废旧锂
电池主要来源于锂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或废旧锂电池回收企业等。
(1)危险废物接收模式
公司技术部对产废单位提供的危险废物样本进行检测;技术部并出具相关准入评审意见后,市场部依据
准入评审意见负责合同签订并回收上述废物,相关危废转移信息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备案
。医疗废物一般具有传染性,公司作为滁州市内唯一一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对全市医疗废物进行统一
接收和集中焚烧处置,定期安排车辆前往产废单位接收医疗废物。公司在进行市场调研后与客户或供应商协
商定价,其中医疗废物处置业务存在政府规定的最高收费标准,需在上述标准内进行定价。
(2)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模式
公司与废旧家电回收企业等进行业务洽谈并签订采购合同,按照市场价格采购废旧电视机、电冰箱、洗
衣机、空调和微型计算机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由供应商送货至公司,安排过大磅和过小磅两次检查,均合
格后入库存放。
(3)报废汽车回收模式
公司与拥有报废车辆的单位或个人用户以及从事报废车辆回收的企业及个人等进行业务洽谈并签订采购
合同,按照市场价格采购报废轿车、摩托车、面包车、货车、客车等,由供应商送货至公司,安排过大磅和
过小磅两次检查,均合格后入库存放。
(4)废旧锂电池回收模式
公司与锂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或废旧锂电池回收企业等进行业务洽谈并签订采购合同,
按照市场价格采购废旧锂电池、电芯及极片,由供应商送货至公司,安排过磅检查,合格后入库存放。
3、处置模式
(1)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模式
公司接收工业危险废物后,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并分类存放,根据处置计划领用处置。对于工业危险废物
,公司主要通过焚烧、填埋、物化、暂存和利用方式进行处置,其中焚烧和填埋等传统技术应用范围较广。
物化主要适用于酸性和碱性危险废物,通过酸碱中和等方法降低或消除其危害性,使其转变为更适于进一步
处置的形态。暂存主要适用于废含汞荧光灯管和废弃铅蓄电池,对于上述两类危险废物,公司仅具备收集和
贮存资质,暂存后将转交第三方进行处置。利用主要适用于废电路板以及含有或沾染毒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容
器:对于废电路板,公司通过脱焊、粉碎、分离等工艺,形成铜、锡铅合金、电子元器件以及环氧树脂粉末
等利用产物对外销售;对于废弃容器,公司通过有机溶剂和碱液清洗等一系列操作,形成再生包装桶重新对
外销售。
(2)医疗废物处置模式
由于医疗废物一般存在传染性,公司接收医疗废物后,通常安排当日直接处置;在医疗废物接收量较大
的情况下,公司将当日无法处置的部分存放于冷藏库,并尽快安排处置。公司在处置前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
,之后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置。
(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置模式
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公司完成拆解后,将拆解产物分为可以再行综合利用的产物,以及冷媒、矿物
油、废电路板、锥玻璃等需要进一步处置的危险废物。公司将可以再行综合利用的拆解产物入库,准备后续
出库销售;其余危险废物中,冷媒和矿物油等由公司自行焚烧处置,废电路板由公司自行利用处置,锥玻璃
则交由其他具备资质的企业回收利用。
(4)报废汽车处置模式
对于报废汽车,公司完成拆解后,将拆解产物分为质量标准相对统一的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类、废部
件类等类别。对于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体垃圾和填埋垃圾由公司自行处置。
(5)废旧锂电池处置模式
对于废旧锂电池,公司拆解出电芯和铜线束、塑料等产物,将电芯分为良品与不良品,将良品电芯分类
别重新组装成电池模组进行销售;拆解出的铜线束、塑料等产物可以直接对外销售。将拆解出的不良品电芯
、外购废旧电芯及极片通过破碎、分选预处理工艺产出铜、铝、黑粉等,其中有色金属对外销售,再以湿法
工艺回收有价金属,将黑粉通过浸出、萃取及结晶等工序,生产出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及硫酸锰等产品
对外销售。
4、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产品主要为对废弃容器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的再生包装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
产物、报废汽车拆解产物、电池模组及其他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产物。其中废弃容器综合利用业务中,公司
对含有或沾染毒性危险废物的废包装桶进行回收,通过有机溶剂和碱液清洗等一系列操作,将再生包装桶重
新对外销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及报废汽车拆解业务中,公司与安徽省内及周边地区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协商确定销售单价。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业
务中,公司与客户通过洽谈签订合同,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组装。公司对外销售产品主要
采用客户自提的交货方式。
5、研发模式
目前公司主要有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研发模式。
(1)自主研发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和相应的人才队伍,并在技术研发中心下设立滁州市固废处置及利用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滁州市工业设计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靠丰富的行业经验,独
立完成部分研发项目。
(2)合作研发
公司除自主研发外,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
等高校、科研院所及部分行业内企业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研发相关工作,研发成果包括申
请的相关专利、设备和研究报告等。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54.6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6934.08万元,同比减亏42.13%。影响经营业绩主要因素如下:
1、电子废物处置业务
2024年度电子废物处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893.0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80%,实现毛利-838.30万元
,较去年同期减亏43.45%。本期拆解量51.53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28.68%。因家电拆解基金补贴政策调整
,以及产能利用率不足,本期家电拆解业务对公司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危险废物处置业务
2024年度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539.9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1.58%,实现毛利3622.70万
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01.02%。其中:焚烧类处置量3.7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68.18%,业务实现收入6185.
54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8.59%;填埋业务处置量5.5万吨,较去年同上升259.48%,实现收入7849.90万元
,较去年同期上升161.88%,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近年来安徽省危废从业企业核准许可证数量及核准利用处置能力,危废处置产能规模迅速扩大,危废处
置产能从2019年底53.36万吨上升至2024年底188.25万吨,处置能力的持续扩张,造成行业整体供求关系失
衡,危废无害化处置行业具备高度市场化特征,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区域“价格战”等“恶意”竞争
频现,导致市场危废平均处置价格持续下跌。
焚烧业务方面,公司大力开拓市场,全年接收量约4.0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48%,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影
响,焚烧类危废平均接收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近22%;全年处置量3.7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68.18%,平均处
置单价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4%,处置量大幅上涨导致收入增加1375.30万元;2024年度公司焚烧产能利用率约
63%,报告期内焚烧业务处置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因此焚烧业务利润相较去年同期呈上
|